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是说,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自由驰骋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通过设置一个生活情境、改变一下学习方式……,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给他们一个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挑战、探究……
一、创设生活情境,搭建挑战平台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此数学和生活是生生相息,紧密联系的。请看如今我们现在的新教材:形式活泼可爱,图文清晰精美,文字优美生动,导语引人入胜,以孩子的经验为基础,创设了丰富的人物、情境,书中的卡通形象,如大声嚷嚷的辣椒、一脸惊讶表情的西红柿娃娃、带着眼镜的蘑菇娃娃,迎合了孩子的天性;教材还创设了丰富的故事情境,如森林运动会、猴子捞月亮等,还安排了许多的游戏情节,如猜数游戏、套圈、抛画片等,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数学内容无非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数学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层平台。而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更是蕴藏着许多现实性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给了学生挑战的空间。如在认识方位时,如何让学生准确辨别“左右”,我除了在教学时,利用身体的部位和周围的人、物练习外,还充分利用书中创设的一个“学生上下楼梯”的生活情境,我先让学生找一找:“都靠右走,谁走错了?”再让他们亲历过程,实际去走一走,从而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左右”位置的知识 ,还使他们养成了走路要靠右走的行为习惯。再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通过观察羊毛衫上的羊毛占的成分,让学生知道像45%、100%之类的数就是百分数,之后,让学生结合生活中所看见的或听到的现象举例说说,不仅使他们加深了对“百分数”的概念的印象,而且让他们体会到了数学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再如:在教学“利息的计算”之前,我先让学生预先做了一次社会调查、作了一次存款尝试、收集了一些有关储蓄的信息,给了学生一个挑战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从中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到现实生活中去挖掘素材,实现数学的生命价值。这样的一个个与数学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教材中数不胜数,生活中无处不在,给了学生充足的挑战的空间和舞台,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数学的生命力,体验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改变学习方式,搭建探究平台
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重在“授”、学生重在“灌”。整堂课只是一味地说教,毫无生命力可言。在教学“比”时,当学生已经知道比的意义,再学其他知识时,我摆脱了“灌”这一固定的模式,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在比中,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为了能够学到新知识,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同学们不甘落后,纷纷举起了手:“我想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我想学习比和分数以及除法间的关系”;“我想学习比的读法和写法”……而一个个知识点到位的问题,不仅是同学们的智慧结晶,也是我想要的话题。当知识点一一呈现以后,我没有按部就班,一一讲解,而是按学生的意愿,想学哪个知识点,就学哪个知识点,(这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具体体现)。具体实施方法:在学“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我采用的是自主探索新知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找到答案,解除心中的疑惑;在学“比的读法和写法”时,我采用的是尝试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试一试、验一验的方法学会新知;在学“比和分数以及除法之间的关系”时,我采用的是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又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和我们学过的哪种物体的体积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提供学生探究和交流的舞台。而教师在一旁适时地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始终成为学习的主角、活动的中心。既而通过实验论证,讨论发现收获,推导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一节课,学生上得兴致盎然,探究的意识氛围浓厚。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我能行”的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同时使思维的火花得到了升华。
三、合理选用评价,搭建自我平台
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要求教师评价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选用评价机制,合理地恰当地评价每个学生。曾有幸聆听赛课,听《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应该说无论从上课老师的素质还是到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使用,都无可挑剔,学生的探究活动也丰富多采。在探究一些平面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时,她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平面图形,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再反馈交流。学生个个兴致勃勃,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在交流时,出现了一些分歧,很多学生根据轴对称的概念判断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有一个学生提出了异议,他说,对折后,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多余的部分移到另一边,不是两边重合了吗?显然这老师对这个学生的意见颇不满意,她没多解释,就问其他学生对吗?其他学生笑了。可以说在其他学生的哄笑声中,这学生低着头坐下了,然后对于老师接下来的讲解,也不再去仔细听。
四、鼓励质疑求异,搭建应用平台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质疑的方式有:向书本问、向老师问、向学生问。通过“问”,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个性的机会,可以让有问题的学生提出心中的疑惑。在教学每一堂课中,我总是采用这一方法,利用师生、生生之间的质疑和交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问”仅是知识应用的一个方面,而“学会应用”则是知识应用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学生在知识上的应用,尽量给学生搭建一个应用的舞台。例如在教学“利息的计算”后,我没有简单的结束新课,而是在如何应用知识的问题上下了工夫。我请学生当“小小会计师”,让学生进行存款模拟实验。请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进一步巩固储蓄及利息的知识。如此设计,大大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力军,是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教师只有掌握了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搭建平台,给学生一个驰骋的空间,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呈现无限的生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搭建挑战平台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此数学和生活是生生相息,紧密联系的。请看如今我们现在的新教材:形式活泼可爱,图文清晰精美,文字优美生动,导语引人入胜,以孩子的经验为基础,创设了丰富的人物、情境,书中的卡通形象,如大声嚷嚷的辣椒、一脸惊讶表情的西红柿娃娃、带着眼镜的蘑菇娃娃,迎合了孩子的天性;教材还创设了丰富的故事情境,如森林运动会、猴子捞月亮等,还安排了许多的游戏情节,如猜数游戏、套圈、抛画片等,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数学内容无非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数学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层平台。而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更是蕴藏着许多现实性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给了学生挑战的空间。如在认识方位时,如何让学生准确辨别“左右”,我除了在教学时,利用身体的部位和周围的人、物练习外,还充分利用书中创设的一个“学生上下楼梯”的生活情境,我先让学生找一找:“都靠右走,谁走错了?”再让他们亲历过程,实际去走一走,从而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左右”位置的知识 ,还使他们养成了走路要靠右走的行为习惯。再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通过观察羊毛衫上的羊毛占的成分,让学生知道像45%、100%之类的数就是百分数,之后,让学生结合生活中所看见的或听到的现象举例说说,不仅使他们加深了对“百分数”的概念的印象,而且让他们体会到了数学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再如:在教学“利息的计算”之前,我先让学生预先做了一次社会调查、作了一次存款尝试、收集了一些有关储蓄的信息,给了学生一个挑战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从中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到现实生活中去挖掘素材,实现数学的生命价值。这样的一个个与数学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教材中数不胜数,生活中无处不在,给了学生充足的挑战的空间和舞台,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数学的生命力,体验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改变学习方式,搭建探究平台
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重在“授”、学生重在“灌”。整堂课只是一味地说教,毫无生命力可言。在教学“比”时,当学生已经知道比的意义,再学其他知识时,我摆脱了“灌”这一固定的模式,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在比中,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为了能够学到新知识,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同学们不甘落后,纷纷举起了手:“我想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我想学习比和分数以及除法间的关系”;“我想学习比的读法和写法”……而一个个知识点到位的问题,不仅是同学们的智慧结晶,也是我想要的话题。当知识点一一呈现以后,我没有按部就班,一一讲解,而是按学生的意愿,想学哪个知识点,就学哪个知识点,(这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具体体现)。具体实施方法:在学“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我采用的是自主探索新知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找到答案,解除心中的疑惑;在学“比的读法和写法”时,我采用的是尝试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试一试、验一验的方法学会新知;在学“比和分数以及除法之间的关系”时,我采用的是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又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和我们学过的哪种物体的体积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提供学生探究和交流的舞台。而教师在一旁适时地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始终成为学习的主角、活动的中心。既而通过实验论证,讨论发现收获,推导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一节课,学生上得兴致盎然,探究的意识氛围浓厚。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我能行”的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同时使思维的火花得到了升华。
三、合理选用评价,搭建自我平台
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要求教师评价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选用评价机制,合理地恰当地评价每个学生。曾有幸聆听赛课,听《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应该说无论从上课老师的素质还是到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使用,都无可挑剔,学生的探究活动也丰富多采。在探究一些平面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时,她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平面图形,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再反馈交流。学生个个兴致勃勃,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在交流时,出现了一些分歧,很多学生根据轴对称的概念判断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有一个学生提出了异议,他说,对折后,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多余的部分移到另一边,不是两边重合了吗?显然这老师对这个学生的意见颇不满意,她没多解释,就问其他学生对吗?其他学生笑了。可以说在其他学生的哄笑声中,这学生低着头坐下了,然后对于老师接下来的讲解,也不再去仔细听。
四、鼓励质疑求异,搭建应用平台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质疑的方式有:向书本问、向老师问、向学生问。通过“问”,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个性的机会,可以让有问题的学生提出心中的疑惑。在教学每一堂课中,我总是采用这一方法,利用师生、生生之间的质疑和交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问”仅是知识应用的一个方面,而“学会应用”则是知识应用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学生在知识上的应用,尽量给学生搭建一个应用的舞台。例如在教学“利息的计算”后,我没有简单的结束新课,而是在如何应用知识的问题上下了工夫。我请学生当“小小会计师”,让学生进行存款模拟实验。请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进一步巩固储蓄及利息的知识。如此设计,大大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力军,是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教师只有掌握了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搭建平台,给学生一个驰骋的空间,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呈现无限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