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5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学科是中学教育的基础课,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学生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创新教育进一步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成为大家积极探讨的热门话题。历史学科是中学教育的基础课,是一门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维素材。历史学科是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因此,《初中历史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程》中明确提到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重要课题。那么,在历史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紧扣“提问”的科学性积极引导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潛质”。“学则须疑”。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帮助学生拨正认识,回归于史实认知的科学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对中国近代史“落后挨打”这一命题,我在上新课时一谈到圆明园的毁灭和被动挨打的历史,讲多了学生们张口就是说“落后就要挨打”,也就是说,这一命题在学生心中已形成思维定势了,甚至有个别学生将之演变为“挨打有理”、“挨打活该”了,这就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对历史问题的深入的研究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落后一定挨打吗?”要求学生思考并举例说明。学生们先是面面相觑,然后教室里就开始热闹了,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讨论起来。之后再经过我的启发,把这一观点进行重组演绎,最终得出了6种结论:a.落后可以不挨打,如隋唐对待日本的政策;b.落后打先进,如法兰克王国入侵西欧、我国古代辽夏金元入侵中原;c.落后与先进平等共存、互通有无,如唐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d.落后受先进援助,如三国时,蜀国帮助西南少数民族开发南中;e.落后反击先进,先进受到重创,如非洲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的胜利;f.落后必挨打,理由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会发生弱肉强食。这些富于创新火花的观点,就是扩散思维组合分解的产物。
  再如,在讲到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时,可以先分析教科书上的评价: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这次会议以共同宰割中国为结束。教师然后列举近年来关于对华盛顿会议评价的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相对立的新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大差异呢?历史教师应该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传统的评价着眼于把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取得的结果同最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愿望作比较,而第二种评价则着眼于把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同中国近代史上其它的外交活动进行比较。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开端.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起学习的动力,养成爱思、多思、会思的习惯。新课标教科书在每一课巧妙的设置了引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七年级(上)《西周兴亡》一课就有这样的导入语: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这些地名是怎样来的?从西周的制度立,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学生齐读或作为教师教学导入语。激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热情。新课标教材辅栏设置的读读、议议是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切入点。如:《春秋争霸》一课中辅栏中议议: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自然地引入对该问题的讨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设问,不会造成学生无话可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教师只作正面引导和鼓励即可。
  三、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创新动机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良好的课堂教育环境,尤其是促进学生创新智能发展的心理环境(如情绪、心境、兴趣等)。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做到:
  1、学术专题讲座
  如教师在讲完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一节内容后,可以以“近十年来关于对洋务运动研究的新进展”为题目举办一个专题讲座。其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摆脱中学历史教材的“一家之言”的束缚。
  2、专题辩论
  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如辩论辛亥革命是否是成功的),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策源地。
  3、撰写小论文
  通过要求撰写历史小论文,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博采众言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培育学生健康的时代精神。针对此,我创设了“寻找身边的历史”的活动,要求学生广泛收集资料用专题演讲的形式对身边的大事或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追本溯源”。如围绕着现在普遍关心的“台独”和台湾归属问题,我就让学生围绕着台湾的过去、现在、未来问题开展了“台湾—想说分手也很难”的时事开讲活动。
  五、创新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已经注意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教育论文,也没有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每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都成为单调的“原因、过程、意义”或者“背景、内容、作用”等的固定陈述。
  我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如讲春秋、战国的历史时,为让学生对史实能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课后我安排了一次精彩的讲成语故事的比赛。在讲商鞅变法时,为让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过程有所了解,我安排学生课后排练了一段商鞅与公子虔和公孙贾的辩论的历史短剧。从学生参与的情况和热情程度上我知道了我的这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是成功的。
  总之,历史教学在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其自己独特的优势,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把每一堂课都化为学生创造探索的历程,放飞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维。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按照一定的科学依据,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条件等因素选择教学方法,应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教学系统中的各种因素,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能合理地加以组合,创造性地进行运用,从而得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高效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已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
期刊
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内容。一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将讲读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教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多年来,我在讲读课上努力探索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大胆实践,除结合讲读课进行改写、缩写、扩写、补写(想象片段)、写作读后感等多种作文的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之外,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要激发小学生求知欲,开启他们的智慧,语文课堂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情境,营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活泼
期刊
【摘 要】课堂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目前英语教学中的弊端之一是过于强调竞争,以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竞争。其实课堂竞争中优胜者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学生是竞争的失败者,竞争恰恰更容易诱发学习困难学生的自卑、自弃心理。合作的课堂气氛淡化了人际比较,强调每个学生都有成功和发展的机会,旨在引导每个学生生成积极的动机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英语教学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可采用如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的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小学阶段的发部分课程都是在机房完成,很少会在教室讲解理论知识。根据资料统计,小学计算机课的上机时间达到70%。然而,盲目的上机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还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把计算机知识既深入浅出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以便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以前我们教学生为学而教,只注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具有较强的启蒙性质,要帮助学生从抽象的概念理解、单纯的计算解题中解脱出来,使数学成为小学生喜欢、爱学的一门学科,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应当适应低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深入发掘数学教材中的诸多趣味元素,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具、教学方法,打造趣味数学课堂,引导学生由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抽象地掌握基础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探索  兴趣是探究某种活动的倾向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改革的重要理念。纵观中国当今的初中物理教学,学生的物理学习与生活脱节现象严重,据此,笔者提出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设想。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  近年来,教学与实际的社会生活存在的联系的问题,一直是广大教师和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到现实的生活世界是课堂教学发展
期刊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驱动力,恰当而富有艺术的提问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提问的作用。而发挥提问的作用。在注意提问科学性的同时还必须讲究提问的艺术性  1 激趣设疑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要讲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应是教学的主体,回归学生主体已成为现代教学模式共同的趋向。本文从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阐述了回归学生主体的迫切性。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学生;主体  时代在呼唤创造型人才,作为输送人才的主阵地——学校,就需要与时俱进。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
期刊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但是,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当前的课堂,严肃和紧张太多,规矩和要求时时抑制着思维的拓展和表达的灵动,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让课堂洋溢欢乐,充满有情味的笑声,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生活。那么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收获一节智慧与德育并举的精彩的语文课堂呢?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