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科学史是高中生物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史能为学生提供科学知识(包括科学概念、事实、理论等);揭示科学方法的完善过程和科学发展的不断深化过程。普通高中生物学中安排的学习史料有两类:一类是必修本或选修本中以课文形式出现的史料,如“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等;另一类是建议学生自行阅读、收集、分析的史料,如“促胰液素的发现”、“酶本质的探索”、“核移植技术的发展简史”等。这些史料各自蕴涵着包括探究教育等在内的多种教育功能。
探究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涉及问题、假设、数据、解释、评价、结论等多个环节。普通高中生物学中关于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标力求达到的教学目标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受教学习惯或生物科学史的掌握程度等问题的影响,常出现较注重生物学原理和方法的教学,相对不注重科学史及其与探究相关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史中蕴含的探究教育功能常被忽视,造成学生只掌握生物学原理和知识,而对原理、知识背后的探究方法等知之不多。未能实现新课标中通过学习相关的科学史、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家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感悟,最终达到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完美统一的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所述,我利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科学史及相关实验,设计并实施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课堂教学(2课时)过程如下:
一、创设学习情景
(1)教师活动:讲述、引导学生回忆与有性生殖相关的生理过程—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并建立:①有性生殖是一遗传过程;②两过程的核心变化是染色体的变化;③染色体的成分是DNA、蛋白质、多糖;④这些物质是遗传的基础。
(2)教学设计意图:①由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②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二、导入新课
实验(1)格里菲思(F、Griffith)体外转化实验
(1)教师活动及意图
①讲述:生物为什么会表现出遗传现象,经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与生物体内的一种化学物质—DNA有关。然而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却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让我们重温证实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面对已知的实验过程和现象,我们是否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出一定的结论呢?(确立学习切入点)引出并温习“探究的基本过程”(为后续学习作知识铺垫)。
②演示实验动画:
A、R型活菌——>小鼠——>小鼠不死亡
B、S型活菌——>小鼠——>小鼠死亡
C、S型活菌——>S型死菌——>小鼠——>小鼠不死亡
D、R型活菌+S型死菌——>小鼠——>小鼠死亡——>S型活菌
③探究性提问
a、以上系列实验是对照实验还是对比实验?能否体现单一性原则?(加深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的理解区别)
b、相互间能成为对比关系的组别有哪些?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具体变量是哪些?
c、以上对比在探究中有什么作用?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体会对比实验在问题探究中的作用)
④引导讨论、评价答案
(2)学生活动
探究性讨论,得出结论:a、对照实验中的对比实验,可以体现单一性原则。b、A和B、B和C、C和D;依据是它们之间只有一个变量不同;具体变量依次是细菌类型不同、S型菌的状态不同、是否混有R型活菌。c、起定向归纳作用,通过对比将与问题无关的因素排除。
结论:S型死菌中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菌转化成S型活菌的“转化因子”。
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1)教师活动及意图
①得出结论后,引导学生分析格里菲思不能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以下逻辑推理:a、S型死菌是细胞;b、细胞中含有各种化合物;c、“转化因子”必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②引导提出问题:a、S型菌和R型菌的组成成分是否完全一致?b、起“转化”作用的是两者间相同的成分还是有差异的成分?c、有哪些成分存在差异?(培养提出问题能力)
③引导作出假设:起“转化”作用的是S型菌中与R型菌有差异的成分(化合物)(培养作出假设的能力)。
(2)学生活动
讨论并得出:①未能具体确定“转化因子”是什么;②两者的成分不完全一致;③起“转化”作用的是有差异的成分,具体是:DNA、蛋白质、荚膜多糖。
四、设计实验
教师活动及意图:引导学生得出将各种成分单独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观察其在“转化”中的作用的基本实验设计思路(培养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能力)。
五、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教师活动及意图
①演示体外转化实验动画
A、R型活菌+S型菌的DNA————>R型活菌+S型活菌
B、R型活菌+S型菌的蛋白质————>R型活菌
C、R型活菌+S型菌的荚膜多糖————>R型活菌
D、R型活菌+S型菌的DNA水解物————>R型活菌
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a、“转化”现象出现在哪组实验?b、实验D有什么作用?c、实验B、C、D的现象表明什么?d、综合上述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培养分析、归纳能力;体会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假设的过程)。
(2)学生活动
讨论并回答:
a、“转化”只在实验A中发生;b、DNA分子水平以下的单体物质不能起“转化”作用;c、说明蛋白质、多糖、DNA水解物不是促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d、DNA是促使R型菌发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六、表达和交流
(1)教师活动
①讲述艾弗里的相关成果发表后,因物质的纯度不够被学术界质疑的事实,并引出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②铺垫知识:
a、简介噬菌体的有关生物特性和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体会实验材料的选择对实施实验的重要性)。
b、简介同时代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树立学科的发展不是孤立,学科间的结合能加速学科研究进程的观点)。
③演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动画:
A、35S标记的噬菌体+大肠杆菌————>
→
B、35P标记的噬菌体+大肠杆菌————>
→
④启发学习:
a、启发学生由实验A的沉淀物质放射性很弱,实验B的沉淀物质放射性强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DNA进入大肠杆菌,蛋白质未进入大肠杆菌的结论。b、启发学生由实验A的子代噬菌体中没有35S,实验B的子代噬菌体中有35P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结论,即:DNA是遗传物质。
⑤探究性提问:噬菌体的元素有多种,为什么选择S和P作为标记对象?选择C、H、O等元素作为标记对象可行吗?为什么?(体会标记法的标记原则)
(2)学生活动
讨论得出:①材料的选择有时决定实验的成败;②相关学科的发展影响着学科研究的进程;③S和P是噬菌体蛋白质和DNA特有的元素。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因为这些元素是蛋白质、DNA共有的元素,不能达到标记示踪的效果
七、课堂总结
教师归纳讲述:经过多位科学家的实验探究,历时24年,人类终于证实DNA是遗传物质的事实;后来科学家的研究再证明RNA也是某些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于是,关于遗传物质就被修正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归纳总结、明确知识;体会科学是不断发展完善的。)
有关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很多,但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是我们生物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将探究科学史引入课堂探究教学,开阔了我们的教学思路,这也是“新课标”中增加科学史内容的目的之一。
责任编辑 潘孟良
探究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涉及问题、假设、数据、解释、评价、结论等多个环节。普通高中生物学中关于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标力求达到的教学目标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受教学习惯或生物科学史的掌握程度等问题的影响,常出现较注重生物学原理和方法的教学,相对不注重科学史及其与探究相关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史中蕴含的探究教育功能常被忽视,造成学生只掌握生物学原理和知识,而对原理、知识背后的探究方法等知之不多。未能实现新课标中通过学习相关的科学史、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家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感悟,最终达到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完美统一的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所述,我利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科学史及相关实验,设计并实施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课堂教学(2课时)过程如下:
一、创设学习情景
(1)教师活动:讲述、引导学生回忆与有性生殖相关的生理过程—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并建立:①有性生殖是一遗传过程;②两过程的核心变化是染色体的变化;③染色体的成分是DNA、蛋白质、多糖;④这些物质是遗传的基础。
(2)教学设计意图:①由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②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二、导入新课
实验(1)格里菲思(F、Griffith)体外转化实验
(1)教师活动及意图
①讲述:生物为什么会表现出遗传现象,经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与生物体内的一种化学物质—DNA有关。然而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却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让我们重温证实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面对已知的实验过程和现象,我们是否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出一定的结论呢?(确立学习切入点)引出并温习“探究的基本过程”(为后续学习作知识铺垫)。
②演示实验动画:
A、R型活菌——>小鼠——>小鼠不死亡
B、S型活菌——>小鼠——>小鼠死亡
C、S型活菌——>S型死菌——>小鼠——>小鼠不死亡
D、R型活菌+S型死菌——>小鼠——>小鼠死亡——>S型活菌
③探究性提问
a、以上系列实验是对照实验还是对比实验?能否体现单一性原则?(加深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的理解区别)
b、相互间能成为对比关系的组别有哪些?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具体变量是哪些?
c、以上对比在探究中有什么作用?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体会对比实验在问题探究中的作用)
④引导讨论、评价答案
(2)学生活动
探究性讨论,得出结论:a、对照实验中的对比实验,可以体现单一性原则。b、A和B、B和C、C和D;依据是它们之间只有一个变量不同;具体变量依次是细菌类型不同、S型菌的状态不同、是否混有R型活菌。c、起定向归纳作用,通过对比将与问题无关的因素排除。
结论:S型死菌中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菌转化成S型活菌的“转化因子”。
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1)教师活动及意图
①得出结论后,引导学生分析格里菲思不能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以下逻辑推理:a、S型死菌是细胞;b、细胞中含有各种化合物;c、“转化因子”必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②引导提出问题:a、S型菌和R型菌的组成成分是否完全一致?b、起“转化”作用的是两者间相同的成分还是有差异的成分?c、有哪些成分存在差异?(培养提出问题能力)
③引导作出假设:起“转化”作用的是S型菌中与R型菌有差异的成分(化合物)(培养作出假设的能力)。
(2)学生活动
讨论并得出:①未能具体确定“转化因子”是什么;②两者的成分不完全一致;③起“转化”作用的是有差异的成分,具体是:DNA、蛋白质、荚膜多糖。
四、设计实验
教师活动及意图:引导学生得出将各种成分单独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观察其在“转化”中的作用的基本实验设计思路(培养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能力)。
五、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教师活动及意图
①演示体外转化实验动画
A、R型活菌+S型菌的DNA————>R型活菌+S型活菌
B、R型活菌+S型菌的蛋白质————>R型活菌
C、R型活菌+S型菌的荚膜多糖————>R型活菌
D、R型活菌+S型菌的DNA水解物————>R型活菌
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a、“转化”现象出现在哪组实验?b、实验D有什么作用?c、实验B、C、D的现象表明什么?d、综合上述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培养分析、归纳能力;体会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假设的过程)。
(2)学生活动
讨论并回答:
a、“转化”只在实验A中发生;b、DNA分子水平以下的单体物质不能起“转化”作用;c、说明蛋白质、多糖、DNA水解物不是促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d、DNA是促使R型菌发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六、表达和交流
(1)教师活动
①讲述艾弗里的相关成果发表后,因物质的纯度不够被学术界质疑的事实,并引出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②铺垫知识:
a、简介噬菌体的有关生物特性和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体会实验材料的选择对实施实验的重要性)。
b、简介同时代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树立学科的发展不是孤立,学科间的结合能加速学科研究进程的观点)。
③演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动画:
A、35S标记的噬菌体+大肠杆菌————>
→
B、35P标记的噬菌体+大肠杆菌————>
→
④启发学习:
a、启发学生由实验A的沉淀物质放射性很弱,实验B的沉淀物质放射性强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DNA进入大肠杆菌,蛋白质未进入大肠杆菌的结论。b、启发学生由实验A的子代噬菌体中没有35S,实验B的子代噬菌体中有35P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结论,即:DNA是遗传物质。
⑤探究性提问:噬菌体的元素有多种,为什么选择S和P作为标记对象?选择C、H、O等元素作为标记对象可行吗?为什么?(体会标记法的标记原则)
(2)学生活动
讨论得出:①材料的选择有时决定实验的成败;②相关学科的发展影响着学科研究的进程;③S和P是噬菌体蛋白质和DNA特有的元素。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因为这些元素是蛋白质、DNA共有的元素,不能达到标记示踪的效果
七、课堂总结
教师归纳讲述:经过多位科学家的实验探究,历时24年,人类终于证实DNA是遗传物质的事实;后来科学家的研究再证明RNA也是某些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于是,关于遗传物质就被修正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归纳总结、明确知识;体会科学是不断发展完善的。)
有关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很多,但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是我们生物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将探究科学史引入课堂探究教学,开阔了我们的教学思路,这也是“新课标”中增加科学史内容的目的之一。
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