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经记不起当初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看《建党伟业》的,然而看过一遍,情不自禁地看了第二遍。如果要对影片作个评价,我想不该再局限于讨论影片的制作技巧和演员的演技等方面,它实际传达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才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主题。影片是为了建党90周年而制作的,主线之一是展现我们的党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旧社会的重重压迫,社会制度的混乱,各种外来势力的剥削,外国先进思想的引入,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义无反顾开始了探索追寻……这些,造就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生根发芽。
电影的故事背景是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到1921年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十年间,中国经历了民国建立、北洋军阀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在那个颠倒错乱、低沉压抑但又充满了激情的年代,个人的命运跟家国天下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一个活跃于历史舞台之上的人的生命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影片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以小叙事、大表达的方式穿插呈现给观众,这些历史事件均是按照各自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排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个背景故事,才能更准确地传达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艰难——在当时那个思潮涌动,各类声音层出不穷的年代,只有中国共产党一直坚守到了最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恰恰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都是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也正是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
《建党伟业》反映的这段时期的中国历史风云巨变,其历史事件之多、登场人物之丰富、人物关系之复杂,绝非一部电影可以讲清。普通观众即便是知道袁世凯称帝、签署二十一条这些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也未必了解张勋复辟、蔡锷发动护国战争、孙中山护法运动、火烧赵家楼等等。在120分钟内表现这么多历史事件,影片只能选择片段式的表现手法,只展现事件的高潮部分,前因后果用台词或字幕传达。电影中不断出现介绍历史背景和事件原委的字幕,这对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必然少不了对历史的解读,其中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在北大图书馆里“北大三杰”与辜鸿铭关于新旧文化的精彩辩论。年鉴学派的大师,马克·布洛赫曾经说过:“需了解现实就必须超越现实,要探讨历史亦不可囿于历史。”辩论那场戏中争执的焦点有两个:一是新旧文化之爭,二是中国自强究竟该学习谁。陈独秀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既是对传统的一次反思,也是寻求救国之道的迫切行动。只是,此时的文化精英们似乎更愿意认同新的东西,激进地表达着与传统文化割裂的决心。新与旧在当时被看成是绝对的对立,要想存其一必先废其一。暴风骤雨般的运动产生的宣传效果自然是振聋发聩的,可是辜鸿铭那句意味深长的台词却让人不得不深思:“试问,两千年前之孔子,何罪于今人?”
当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人们无不感到雀跃与自豪,对未来充满期待;当宋教仁遇刺时,观众们无不痛惜落泪;当袁世凯为了一己之私利,秘密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我们不由痛骂他的无耻;当张勋跪在溥仪脚下痛哭时,我们并不为他的愚忠而感动,反而为皇权思想在当时国人的意识里根深蒂固而深感忧虑;当蒋介石扮成医护人员刺杀光复会成员陶成章时,我们为革命党内部派系斗争的严重后果而心怀担忧;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我们可以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时所说的那些话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
在这众多的历史事件片段中,最令人感到血脉贲张、无比激动的片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遇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保卫主权”“还我青岛”等口号举行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一声声的呼喊足以感动每一个观众,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雀跃,为之心潮澎湃。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之中,定格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之中。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更有义务与责任将共产主义事业进行下去,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不息。
影片的最后是重头戏——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影片不再是表现伟人们“玉剑膝边横,金杯马上倾”的意气风发,而是竭力想引领观众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以一种浪漫主义的写意处理方式叙述党的建立。日后的道路谁也不可预知,但此时此刻有一种共同的东西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会议结束之后,众人一起唱起《国际歌》的场景,令人振奋而又充满希望。的确,对伟大理想的坚定与忠诚是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的信仰之力。
电影的故事背景是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到1921年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十年间,中国经历了民国建立、北洋军阀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在那个颠倒错乱、低沉压抑但又充满了激情的年代,个人的命运跟家国天下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一个活跃于历史舞台之上的人的生命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影片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以小叙事、大表达的方式穿插呈现给观众,这些历史事件均是按照各自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排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个背景故事,才能更准确地传达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艰难——在当时那个思潮涌动,各类声音层出不穷的年代,只有中国共产党一直坚守到了最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恰恰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都是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也正是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
《建党伟业》反映的这段时期的中国历史风云巨变,其历史事件之多、登场人物之丰富、人物关系之复杂,绝非一部电影可以讲清。普通观众即便是知道袁世凯称帝、签署二十一条这些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也未必了解张勋复辟、蔡锷发动护国战争、孙中山护法运动、火烧赵家楼等等。在120分钟内表现这么多历史事件,影片只能选择片段式的表现手法,只展现事件的高潮部分,前因后果用台词或字幕传达。电影中不断出现介绍历史背景和事件原委的字幕,这对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必然少不了对历史的解读,其中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在北大图书馆里“北大三杰”与辜鸿铭关于新旧文化的精彩辩论。年鉴学派的大师,马克·布洛赫曾经说过:“需了解现实就必须超越现实,要探讨历史亦不可囿于历史。”辩论那场戏中争执的焦点有两个:一是新旧文化之爭,二是中国自强究竟该学习谁。陈独秀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既是对传统的一次反思,也是寻求救国之道的迫切行动。只是,此时的文化精英们似乎更愿意认同新的东西,激进地表达着与传统文化割裂的决心。新与旧在当时被看成是绝对的对立,要想存其一必先废其一。暴风骤雨般的运动产生的宣传效果自然是振聋发聩的,可是辜鸿铭那句意味深长的台词却让人不得不深思:“试问,两千年前之孔子,何罪于今人?”
当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人们无不感到雀跃与自豪,对未来充满期待;当宋教仁遇刺时,观众们无不痛惜落泪;当袁世凯为了一己之私利,秘密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我们不由痛骂他的无耻;当张勋跪在溥仪脚下痛哭时,我们并不为他的愚忠而感动,反而为皇权思想在当时国人的意识里根深蒂固而深感忧虑;当蒋介石扮成医护人员刺杀光复会成员陶成章时,我们为革命党内部派系斗争的严重后果而心怀担忧;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我们可以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时所说的那些话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
在这众多的历史事件片段中,最令人感到血脉贲张、无比激动的片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遇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保卫主权”“还我青岛”等口号举行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一声声的呼喊足以感动每一个观众,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雀跃,为之心潮澎湃。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之中,定格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之中。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更有义务与责任将共产主义事业进行下去,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不息。
影片的最后是重头戏——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影片不再是表现伟人们“玉剑膝边横,金杯马上倾”的意气风发,而是竭力想引领观众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以一种浪漫主义的写意处理方式叙述党的建立。日后的道路谁也不可预知,但此时此刻有一种共同的东西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会议结束之后,众人一起唱起《国际歌》的场景,令人振奋而又充满希望。的确,对伟大理想的坚定与忠诚是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的信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