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抓住了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关键,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按照总书记关于“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育人为先”的指示要求,抓学校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而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创新正面临着新机遇和挑战,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新思路势在必行。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心理特点
当代职校学生心理面貌发生了突出变化,从接受转向思考,由闭锁转向开放,从关心书本转向关心社会,具有强烈的职业成就动机,学习行为和活动趋向实用化,理想日益现实化,思想比较活跃,兴趣爱好广泛,讲究实惠的择业观念,具有强烈的审美要求,具有高度自觉而敏锐的就业信息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转向就业,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1没有牢固的专业思想。
少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由此导致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得过且过混日子。
2对毕业后择业有疑惑心理,自卑感突出。
不少学生价值观念扭曲,认为进入职业学校没有出息,所学专业社会没有要求,择业困难,是社会在“甩包袱”,有“低人一等”的思想。
3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享乐主义思想严重。
许多学生在家里多受父母的溺爱,娇生惯养,但是心理素质较差,多数都是从农村初到城市,分辨是非能力差,攀比吃穿,出现畸形消费现象,金钱意识增长,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交流能力差。由此,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日益增多,品德修养存在缺陷。
二、当前德育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进
德育课教师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教材章节的内容,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头昏脑胀。自然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由于社会发展变化较快,中职学生的思想变化也较快,以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德育工作观念、内容、方式仍然被今天的德育课教师采用, 缺少与当代需要相符的新的德育内容和方式,脱离了社会现实单纯的理论说教,即抽象又枯燥乏味,就自然兴趣索然。
(三)教学方法滞后
在学生的印象当中,德育课就是讲大道理。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方法滞后,缺乏创新性。当前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教学仅仅停留在课堂上、黑板上是远远不够的。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新思路
1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任务,因此,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直接关系着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
(1)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要求融入以生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落在实处。
(2)教师需终身学习,这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新要求,自觉学习、掌握职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职业道德平台,以此作为起点,在教育学生中教育自己,自觉成为职业学校师德楷模。
2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德育课教学对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德育课教学新思路,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手段改革。现代教育技术有生动、直观、形象等特点,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如互联网,多媒体教学课件,把声音,图象,文字组合起来,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就能取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学方法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从教育的“客体”成为教育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创设实践机会,引发学生感悟。
“理论往往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德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看到、听到、想到、悟到情感教育的意义。
我尝试着让德育课逐步走向生活化,使课堂洋溢着生活气息。用生活化的气息感染课堂,用实践的真谛引导学生,用人性化思想塑造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手段,为学生构建择业平台。
“走出去”是指定期组织学生到与所学专业或相关的专业岗位去参加学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专业在社会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职业道德修养大有益处。
“请进来”是指聘请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生精英或本校毕业的成功人士来校与学生开展对话,使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在社会上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衡量和规范自己,有针对性地寻找差距,使学生有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开拓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新思路。
总之,现代德育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方法,通过灵活多变、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方式,来提高德育效果。目的是使职业学校的学生成为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又掌握为人民服务本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新时代,新形式,对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时代脉搏,把握德育的灵魂和宗旨,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新形式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心理特点
当代职校学生心理面貌发生了突出变化,从接受转向思考,由闭锁转向开放,从关心书本转向关心社会,具有强烈的职业成就动机,学习行为和活动趋向实用化,理想日益现实化,思想比较活跃,兴趣爱好广泛,讲究实惠的择业观念,具有强烈的审美要求,具有高度自觉而敏锐的就业信息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转向就业,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1没有牢固的专业思想。
少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由此导致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得过且过混日子。
2对毕业后择业有疑惑心理,自卑感突出。
不少学生价值观念扭曲,认为进入职业学校没有出息,所学专业社会没有要求,择业困难,是社会在“甩包袱”,有“低人一等”的思想。
3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享乐主义思想严重。
许多学生在家里多受父母的溺爱,娇生惯养,但是心理素质较差,多数都是从农村初到城市,分辨是非能力差,攀比吃穿,出现畸形消费现象,金钱意识增长,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交流能力差。由此,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日益增多,品德修养存在缺陷。
二、当前德育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进
德育课教师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教材章节的内容,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头昏脑胀。自然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由于社会发展变化较快,中职学生的思想变化也较快,以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德育工作观念、内容、方式仍然被今天的德育课教师采用, 缺少与当代需要相符的新的德育内容和方式,脱离了社会现实单纯的理论说教,即抽象又枯燥乏味,就自然兴趣索然。
(三)教学方法滞后
在学生的印象当中,德育课就是讲大道理。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方法滞后,缺乏创新性。当前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教学仅仅停留在课堂上、黑板上是远远不够的。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新思路
1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任务,因此,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直接关系着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
(1)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要求融入以生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落在实处。
(2)教师需终身学习,这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新要求,自觉学习、掌握职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职业道德平台,以此作为起点,在教育学生中教育自己,自觉成为职业学校师德楷模。
2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德育课教学对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德育课教学新思路,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手段改革。现代教育技术有生动、直观、形象等特点,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如互联网,多媒体教学课件,把声音,图象,文字组合起来,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就能取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学方法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从教育的“客体”成为教育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创设实践机会,引发学生感悟。
“理论往往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德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看到、听到、想到、悟到情感教育的意义。
我尝试着让德育课逐步走向生活化,使课堂洋溢着生活气息。用生活化的气息感染课堂,用实践的真谛引导学生,用人性化思想塑造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手段,为学生构建择业平台。
“走出去”是指定期组织学生到与所学专业或相关的专业岗位去参加学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专业在社会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职业道德修养大有益处。
“请进来”是指聘请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生精英或本校毕业的成功人士来校与学生开展对话,使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在社会上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衡量和规范自己,有针对性地寻找差距,使学生有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开拓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新思路。
总之,现代德育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方法,通过灵活多变、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方式,来提高德育效果。目的是使职业学校的学生成为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又掌握为人民服务本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新时代,新形式,对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时代脉搏,把握德育的灵魂和宗旨,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新形式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