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插曲,可以不给掌声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_thre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教师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
  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句,通过和学生一起反复朗读反复想象反复品味,把一个小小的故事开掘得酣畅淋漓,觉得自己创造出了比原故事还要“美好”的境界,并有些陶醉。这时候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喜欢这篇文章。”教师不禁愕然:“为什么?你说说理由。”学生振振有词:“林清玄说,向人乞讨的是宠物,不会乞讨的才叫动物,人类把动物变成宠物也不是件难事。而老冯说:这叫‘信赖’。我很奇怪为什么珍珠鸟宝宝可以快乐地从笼子里钻出来和‘我’成为朋友,可是为什么她的爸爸妈妈却一直躲在鸟笼里?难道他们就不喜欢自由,更没有认识到‘我’是一个好主人吗?再说,就因为‘我’给鸟创造了一个很有密林特色的居住环境,‘我’就应该得到那么多崇高的表扬吗?鸟就一定会对我感激涕零吗?那古代深宫中受宠的妃子,皇帝锦衣玉食地养着,心肝宝贝地供着,这就能证明皇帝有了伟大坚贞的爱情吗?”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该如何处理呢?
  这是一段语文课堂上的插曲,大家并不陌生。对这个孩子大胆离奇的见解,可能很多倡导多元解读的老师会爆出很响亮的掌声,但是,且住。
  这类老师可能强调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知识重新开拓一个新的意义领域,想把对文本的僵化理解和一元化解读驱逐出阅读教学,但最后把文本也驱逐出去了!我们不仅要尊重多元解读,还应该遵守“多元有据”的解读原则。
  教师的直觉告诉我们,这个孩子对文本的见解是另起炉灶,踢开了作者的感情体悟。
  我很赞成王荣生教授对散文的阅读建议:散文的阅读,读者应该尊重作者的主观感受。我们解读文本的时候,不要把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当成现实中的环境来分析解说;也不能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占据作者的心灵空间。散文中的人、事、景对我们而言,实在是太熟悉了,散文关注的,就是我们身边细小、琐碎的情景,场景的熟悉会让我们很容易就把作者情感从文本中挤出去,我们要做的,是细读文本,找到作者对生活中人、事、景的独特感受,并分享作者的这种特殊的人生感受,从而获得新的人生体验。
  这个学生没有被文章感动,教师的“陶醉”只是属于自己。教师首先是一个读者,自己的情感体验可以与学生分享,但无法将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如何创造情景让学生感动?我想,可以让学生在文本中细细走几个来回。
  文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这是一种怕人的鸟。”这就表明有些人让鸟害怕。而“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让鸟不害怕人,而让鸟不害怕人的办法是什么?
  房子是人和鸟共同生活的空间,作者要展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浓缩的空间中。这个空间是美好的,“我”给珍珠鸟修建的密林小屋舒适、安全,人在这个空间中为鸟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创造安全的居住空间。
  “我”发现植物的生命力旺盛,鸟的生活活力亦然。保有生活的活力,才有相互信任的基础。
  作者用很多笔墨写了小鸟和“我”交往的过程,这种人与鸟的交往,非语言的交流互问,更类似于精神交流,用动作就完成了一个神交的过程,这种“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状态,早已超出了豢养宠物的范畴。
  一般来说,教师抓住“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句展开教学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往往会忽视“境界”一词。作者营造了一个彼此信赖的空间,这种“境界”是我们大家都追求的。
  此文笔调清新,语言质朴,作者把自己的生活体验不经意地灌输到了文本之中,有待大家体会共鸣。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拓深了一步,揭示了创造这种“境界”的办法——生命和生命的对话,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基础上。生命的和谐相处,有赖于此。
  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成人不一样,看到笼中鸟就会想到自由,看到宠物就自然把人和动物对立起来,以至于忘记了,还有这样一些善意的人正在做着善意的事。学生的阅读,违背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把人和鸟依据“实力”排列,没有升华到生命之间的平等对话上,还是受到了自己生活圈子的现实影响。
  这种“无中生有”的文本解读,就是抓住文本中的一块“碎片”,镶嵌到另一个和文本毫无联系的理解中,导致此意义和文本之间毫无联系。
  这种见解分析拓展,能给掌声吗?
  课改十年,学生的地位受到了尊重,但教师的不作为也日益严重,不仅不敢在课堂上指出学生的各种“误读”,甚至瞎给掌声。
  话又说回来,这个学生的阅读量和表达能力是很强的,如果教师能够因势利导,把学生愤激的目光引回到作者的情感上来,说不定会有新的感悟,达到“教学相长”的高度。
  那个时候,我们一起给掌声。
  推荐理由:这些年来,我们做事情,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博文中所述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即为一例。这种解读表现出了一种绝对的道德倾向。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干预。否则,该学生获得掌声。得到鼓舞。形成否定人性、乃至否定自我的思维模式。就悔之晚矣。
其他文献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的代表作,其“杨柳岸,晓风残月”已成千古绝唱。细细品来,整首词的诸多意象处处饱蘸着愁绪,时而淡淡浸出,时而浓墨泼洒,然而,个中滋味学生却很难感同身受。笔者认为,品味词中具有共同文化和情感特征的意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品鉴这首词。笔者试图联系有关诗文,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解读和赏析,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种参考。  一、关于情感基调,可作为课堂导入  这首词是作者
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21 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新诉求,加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也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朱勇教授主编的《跨文化交际案例与分析》一书,通过众多切实的案例,分析讲解了如何基于跨文化教学的理念实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书中,作者不但通过案例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进行研究,也详细阐释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原则和方法,为探索新时期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
2008年11月,在湖南衡阳召开的全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讨会上,我有幸听了特级教师张赛琴老师上的作文课。  我喜欢听课,也听过很多课,原生态课、示范课、赛课……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委实不多。然而张赛琴老师的这堂课,却是一堂让我至今依然印象深刻的、很难忘的课。  张老师上课最大的特点是,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刻意学过还是没有学过,自始至终反映了她非常自觉的传播素养。我一直提倡一个观点:当代教师需要有一
书名:中西文化之鉴:跨文化交际教程  作者:戴维斯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ISBN:9787560017679  定价:23.9元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不断增多,当前的文化正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推进文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需要对跨文化交际有更多的了解。Linell Davis(戴维斯)的《中西文化之鉴:跨文化交际教程》一书既有中西文化的
书名:汉语言文学导论  主编:田喆,刘珮,石瑾  出版单位: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547262085  定价:45元  导论是对某一内容涉及很广的学科所作的概略性介绍,是帮助初学者入门的工具性文章或著作,所以既要全面概括,又必须深入浅出,从而足以激发读者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由此可见,导论的创作通常具有一定的难度。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关于它的
前不久,笔者在一次市级教研活动中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公开课《皇帝的新装》。执教老师以骗子虚构的那件能辨识“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的衣服为主线,依次分析皇帝的虚荣、大臣骑士们的虚伪、百姓们的虚假和小孩的天真与诚实,然后揭示童话蕴含的道理:对成人的讽刺和批判,对儿童的肯定和褒扬;最后以“永葆童心”的希望和呼吁结束教学。  就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这节课情境创设巧妙、教学内容清晰、师生互动充分,
《语文建设》编辑部给我寄来一篇发表在2011年第12期《语文学习》上的文章:李强《让香菱走回“大观园”——兼谈长篇小说“节选”的教学》(以下简称“李文”),要我就《香菱学诗》的教学问题,也谈谈自己的看法。我没有中学语文教学经验,也没有留意过这方面的其他文章,只是从“李文”提出商榷的归纳中知道有多种教学设计。“李文”批评它们关注了枝节而忽略了整体,或成了写作学的知识教学,或以古为今用的理念,去硬套人
“文本细读”作为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最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手段,近年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文本细读多被用来逐字逐句理解课文的意思、落实知识点,为学生迎接各种考试作准备。殊不知,这恰恰背离了文本细读作为—种教学方法的现实意义——引起学生对于經典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文本细读之落脚点并非知识本身,而是作为一种学习方法以求在学生的自主
在全国开展真语文大讨论之时,《语文教育观念的革命》出版了。该书35万字,从语文教育的问题入手,论述了语文教育的25组不等式——语文教师要转变的25个语文教育观念,并将其整合为课程观、价值观、教材观、教学观、教师观、知识观6篇。该书可以说是真语文大讨论的一部力作,是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践行真语文的必读图书。  语文教学无能、无为、低效,已经成为大众所公认的问题。现在,就算有少数学生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一度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学科门类的多样化,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由此也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