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民的《村志》

来源 :今日浙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一部飘散着油墨清香的特别志书——《白沙村志》,运到了江山市凤林镇白沙村。村民们奔走相告、兴奋不已。同时,远在北京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和专家们收到这部90多万字村志后,评价说这是浙江农民创造的一个文化传奇。 Not long ago, a special Chi book drifting with ink fragrance - “Baisha village”, transported to the town of Fengshan Town, Jiangshan City White Sands. The villagers ran with excitement, excited. At the same time, leaders and experts from the office of the Chinese local gazetteer group far away from Beijing received this village blog of more than 900,000 words and commented that this is a cultural legend created by Zhejiang peasants.
其他文献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历经三千多年沧桑而永葆青春,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的瑰宝。  古老中华在文明进化之初期,便创造了象形文字,这种象形文字象图画一样再现自然,记载自然,传递自然信息。其象形之美,就是中华书法艺术的美的萌芽和灵根,是先人书法美的伟大创造。  在而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起源于象形意义的中国初期古文字,“形无定体,笔无定画”,至小篆经省改,才出现形体方整、笔画圆匀的定型化书
期刊
古人云“石分三面,树出四枝”,是指画山石时一定要分出山石的阳暗面、灰白面、亮面;画树时一定要分出树枝是从树的哪个方位长出来、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总的来说就是要求绘画者一定要表现出山石和树的立体感。  古法亦云“随类傅彩、应物象形”,是说凡是景物皆有其独特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等内在特征。绘画者只有抓住这些特征,才能有效地反映景物之内在美。这种内在美就是景物的质类感,也叫质感。  为表现
期刊
高温颜色釉瓷是指在釉中掺入不同金属氧化物的着色剂,施在瓷器的坯胎上,再将坯胎放进1300℃以上的高温窑炉中焙烧,烧成后呈现出不同绚丽釉色的瓷器。它以丰富多彩的釉色、风格不同的造型、光亮耀目的色泽,成为陶瓷工艺作品中的闪亮明珠。  高温颜色釉装饰,在景德镇陶瓷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烧制的影青瓷,白里透青,冰肌玉骨,是陶瓷中的一代名品。  其后,历代都有著名色釉作品产生。如明清两代景德镇创烧的霁红、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