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创新型人才匮乏等制约我国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解决这些问题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当今学术界乃至社会的一个热议话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首先界定了思维品质的内涵,其次对我国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1-0014-02
引 言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国家只有科学技术发展足够迅速,才能在当今世界立于不败之地。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人类天生就具有的,而是需要通过教育培养。根据国家教育相关政策方针,我国国民教育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五个阶段。而在这五个阶段中,培养思维品质的最佳阶段在小学。在小学的众多课程中,英语课程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开设的重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英语阅读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核心课程,因此,通过英语阅读课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相当重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开设了英语阅读课程,课程教学目标重点放在让学生增加英语词汇、掌握英语句型和语法等知识积累方面,对通过英语阅读课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主要表现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很少主动提问、对教师和课本的内容不敢提出质疑等。因此,在“科教兴国”的大时代背景下,开展“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课题的研究,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思维品质内涵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了培养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高度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那么,什么是思维品质?关于思维品质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夏谷鸣认为,学生的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其中,思维品质的逻辑性在于对问题的解答是否有依据、层次是否清晰、句与句之间以及段与段之间是否连贯;思维品质的批判性在于面对权威时是否敢于质疑;思维品质的创造性在于敢“异想天开”、敢于尝试、敢于基于现有经验发现新事物以及新方法、不循规蹈矩、善于改变[1]。左小玉认为,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要激励学生持续保持一颗“好奇心”,让学生对周围事物有敏锐洞察力,敢于对权威说不,引导学生掌握对比分析、归纳整理、合理推断等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将思维品质列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界定为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3]。综合上述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我国教育部对思维品质的界定,笔者认为思维品质是一个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已有一定的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识。但总体来看,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效果离理想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通过走访调查部分小学的英语课堂,笔者发现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学生思维品质提升较慢。
(一)教学中依然以教师为主导
由于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及提升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中应用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合理制订教学计划。当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在课程教学中仍然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即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流模式,英语阅读课就更是如此了。根据走访调查的结果笔者得知,这一主流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非常普遍。笔者从与教师、学生的交谈中可知,由于英语是一种外语,且小学是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认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主要让学生学习基本词汇、简单句型以及简单语法。同时,他们普遍认为由于学生是刚开始接触英语,学习这些内容应以教师讲解为主。这种主流模式是以提升学生知识储备量为教学导向,对增加学生学识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以及学生未来对新课题的研究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这种主流模式的大范围存在也说明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已根深蒂固,学生在学习中并不是主动接受知识,而是被动吸收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从侧面也表明在英语阅读课堂中,学生因无多余时间支配,几乎无法开展自主学习。在走访调查中,笔者通过与小学生交谈,发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赞同度不高,他们希望教师可以多给予他们自主学习时间以发挥其学习主动性。这充分说明在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占领”课堂时间过多,未能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閱读时间。
(二)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较低
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与回答问题的频率成正比关系,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高,那么其在面对问题时会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频率较高;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低,那么其在面对问题时必定保持沉默,回答问题频率较低。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由于课时限制,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回答。思考问题的速度与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息息相关,阅读水平高,学生就能快速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阅读水平低,学生就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对教师的提问做出反应。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与其词汇量的积累存在很大关联。根据相关学者调查研究表明,学生英语阅读水平低的重要原因是其词汇量太少,从而难以理解英文文章。由于词汇积累量较少,小学生在面对英语阅读课程中的文章时会发现其中存在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在面对教师提问时,学生就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查询超纲单词来理解文章大意。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英语阅读失去耐心,进而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就会锐减,积极性也会越来越低。 此外,课堂中学生交流讨论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由于课时限制、课业任务量较大,大部分小学英语阅读课堂需要赶进度,因此,教师教学中几乎很少甚至不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交流对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当重要。因此,这种缺少小组讨论环节的讲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降低了学生主动参与英语阅读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三、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树立新型教学观念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而思维品质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根据教学使用教材,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高效发挥小学英语课本的最大作用。目前,我国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离不开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基于此,对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原来的追求学生英语词汇量积累转为注重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只有教学观念真正转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教学小学英语中Festival一课时,英语教师应首先告诉学生中西方不同文化节日的起源、风俗、特征,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中西方文化节日之间(如春节和圣诞节、七夕和情人节、中秋节和感恩节)的差异。这样既让学生全面了解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节日,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和勤于思考的习惯
只有敢于质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真正进行思考,因此,敢于质疑是学生思维提升的关键一步。要培养这个习惯,首先,英语教师可在课堂中有意制造一些“错误机会”,让学生主动进行“挑错”。其次,在进行英文阅读前,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文章标题列出自己对于这篇文章想要了解的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并引导学生对列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在阅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文章;在阅读后,教師应给予学生充足时间去思考他们所提出的与文章内容有关联的问题和文后思考题,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最后,教师要长期在教学中贯穿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具备“问题意识”,养成敢于质疑、敢于提问以及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三)改革学生英语成绩评价方式
当前,对小学生英语成绩的评价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这种评价考核方式会使学生忽视思维能力的提升对其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甚至即使教师有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遭到学生和家长的反对。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各小学可从改革学生英语成绩评价方式入手,根据学生思维品质提升这一目标选取相关评价维度,如有效质疑、有效提问、小组讨论、团队学习、倾听表现、合理发言、课堂展示、考试成绩等,参考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TOPSIS法、秩和比法、灰色关联法以及熵权法等主客观赋权法对选取维度进行合理赋权,从而据此对学生英语成绩进行评价。
结 语
思维是阅读的核心与主题,贯穿阅读的始终。如果学生没有带着思维阅读,那便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阅读。英语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学生构建以思维为核心的阅读活动体系,使阅读教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小学英语教师要基于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寻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师应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勤于思考的品质,积极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助力小学英语阅读课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谷鸣.英语学科教学与思维品质培养[J].英语学习,2017(2):9-13.
[2]左小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2018(3):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曹茂丹(1993— ),女,江苏扬州人,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1-0014-02
引 言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国家只有科学技术发展足够迅速,才能在当今世界立于不败之地。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人类天生就具有的,而是需要通过教育培养。根据国家教育相关政策方针,我国国民教育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五个阶段。而在这五个阶段中,培养思维品质的最佳阶段在小学。在小学的众多课程中,英语课程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开设的重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英语阅读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核心课程,因此,通过英语阅读课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相当重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开设了英语阅读课程,课程教学目标重点放在让学生增加英语词汇、掌握英语句型和语法等知识积累方面,对通过英语阅读课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主要表现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很少主动提问、对教师和课本的内容不敢提出质疑等。因此,在“科教兴国”的大时代背景下,开展“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课题的研究,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思维品质内涵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了培养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高度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那么,什么是思维品质?关于思维品质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夏谷鸣认为,学生的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其中,思维品质的逻辑性在于对问题的解答是否有依据、层次是否清晰、句与句之间以及段与段之间是否连贯;思维品质的批判性在于面对权威时是否敢于质疑;思维品质的创造性在于敢“异想天开”、敢于尝试、敢于基于现有经验发现新事物以及新方法、不循规蹈矩、善于改变[1]。左小玉认为,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要激励学生持续保持一颗“好奇心”,让学生对周围事物有敏锐洞察力,敢于对权威说不,引导学生掌握对比分析、归纳整理、合理推断等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将思维品质列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界定为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3]。综合上述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我国教育部对思维品质的界定,笔者认为思维品质是一个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已有一定的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识。但总体来看,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效果离理想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通过走访调查部分小学的英语课堂,笔者发现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学生思维品质提升较慢。
(一)教学中依然以教师为主导
由于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及提升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中应用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合理制订教学计划。当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在课程教学中仍然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即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流模式,英语阅读课就更是如此了。根据走访调查的结果笔者得知,这一主流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非常普遍。笔者从与教师、学生的交谈中可知,由于英语是一种外语,且小学是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认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主要让学生学习基本词汇、简单句型以及简单语法。同时,他们普遍认为由于学生是刚开始接触英语,学习这些内容应以教师讲解为主。这种主流模式是以提升学生知识储备量为教学导向,对增加学生学识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以及学生未来对新课题的研究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这种主流模式的大范围存在也说明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已根深蒂固,学生在学习中并不是主动接受知识,而是被动吸收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从侧面也表明在英语阅读课堂中,学生因无多余时间支配,几乎无法开展自主学习。在走访调查中,笔者通过与小学生交谈,发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赞同度不高,他们希望教师可以多给予他们自主学习时间以发挥其学习主动性。这充分说明在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占领”课堂时间过多,未能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閱读时间。
(二)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较低
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与回答问题的频率成正比关系,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高,那么其在面对问题时会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频率较高;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低,那么其在面对问题时必定保持沉默,回答问题频率较低。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由于课时限制,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回答。思考问题的速度与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息息相关,阅读水平高,学生就能快速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阅读水平低,学生就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对教师的提问做出反应。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与其词汇量的积累存在很大关联。根据相关学者调查研究表明,学生英语阅读水平低的重要原因是其词汇量太少,从而难以理解英文文章。由于词汇积累量较少,小学生在面对英语阅读课程中的文章时会发现其中存在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在面对教师提问时,学生就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查询超纲单词来理解文章大意。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英语阅读失去耐心,进而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就会锐减,积极性也会越来越低。 此外,课堂中学生交流讨论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由于课时限制、课业任务量较大,大部分小学英语阅读课堂需要赶进度,因此,教师教学中几乎很少甚至不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交流对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当重要。因此,这种缺少小组讨论环节的讲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降低了学生主动参与英语阅读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三、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树立新型教学观念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而思维品质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根据教学使用教材,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高效发挥小学英语课本的最大作用。目前,我国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离不开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基于此,对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原来的追求学生英语词汇量积累转为注重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只有教学观念真正转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教学小学英语中Festival一课时,英语教师应首先告诉学生中西方不同文化节日的起源、风俗、特征,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中西方文化节日之间(如春节和圣诞节、七夕和情人节、中秋节和感恩节)的差异。这样既让学生全面了解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节日,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和勤于思考的习惯
只有敢于质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真正进行思考,因此,敢于质疑是学生思维提升的关键一步。要培养这个习惯,首先,英语教师可在课堂中有意制造一些“错误机会”,让学生主动进行“挑错”。其次,在进行英文阅读前,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文章标题列出自己对于这篇文章想要了解的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并引导学生对列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在阅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文章;在阅读后,教師应给予学生充足时间去思考他们所提出的与文章内容有关联的问题和文后思考题,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最后,教师要长期在教学中贯穿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具备“问题意识”,养成敢于质疑、敢于提问以及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三)改革学生英语成绩评价方式
当前,对小学生英语成绩的评价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这种评价考核方式会使学生忽视思维能力的提升对其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甚至即使教师有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遭到学生和家长的反对。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各小学可从改革学生英语成绩评价方式入手,根据学生思维品质提升这一目标选取相关评价维度,如有效质疑、有效提问、小组讨论、团队学习、倾听表现、合理发言、课堂展示、考试成绩等,参考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TOPSIS法、秩和比法、灰色关联法以及熵权法等主客观赋权法对选取维度进行合理赋权,从而据此对学生英语成绩进行评价。
结 语
思维是阅读的核心与主题,贯穿阅读的始终。如果学生没有带着思维阅读,那便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阅读。英语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学生构建以思维为核心的阅读活动体系,使阅读教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小学英语教师要基于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寻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师应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勤于思考的品质,积极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助力小学英语阅读课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谷鸣.英语学科教学与思维品质培养[J].英语学习,2017(2):9-13.
[2]左小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2018(3):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曹茂丹(1993— ),女,江苏扬州人,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