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韦伯的分层理论和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两大渊源,但由于基本立场和研究背景的不同,两者存在根本性差别。马克思坚持唯物史观立场,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作为阶级划分标准。他认为阶级之间是一种矛盾和冲突的对立关系,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韦伯坚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以市场为基点,在静态的社会关系中研究了社会分层问题。他提出以财富、声望、权力作为社会分层的多元标准,建构了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体系。
关键词 韦伯 马克思 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现象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社会分层研究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看待社会成员诸多方面的社会差别并从中确定有意义的标准去把握错综复杂的分层现象。韦伯的分层理论和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两大渊源,两人都对此问题都做了经典的阐述。后来的各种分层理论和有关分层问题的研究多少都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不过,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和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他们各自所使用的分层概念、分层标准、研究方法使他们建构的整体分层形象大有不同。
一、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韦伯有关社会分层问题的专门讨论主要集中在他的两篇文章:《地位群体和阶级》、《阶级、地位群体和政党》。马克思以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判断成员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即经济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韦伯同时还引入了文化与政治因素一起作为重要的分层属性,形成了财富、声望、权力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
韦伯承认,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把经济作为分层标准是必要的。但社会的分层结构是多层面的统一体,除了经济地位以外,至少还有两种同样重要的分层属性,在造成社会不平等方面具有突出影响力,这就是声望和权力。由此韦伯主张从财富、声望、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韦伯把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称作阶级,认为阶级是指一批在经济状态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群。简单地说,划分阶级的标准实际上就是“市场购买力”,而不涉及在所有制中所处的地位,所以韦伯所说的阶级差别主要是货币量的差别。
声望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社会的评价从肯定到否定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声望地位即指人们在这一阶梯中所处的位置。影响人们声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出身门第(身份)、仪表风度、知识教养、生活样式。声望地位与“同类意识”的产生有密切联系,它必须经由主观评判的方式来确定。
权力地位则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的。所谓权力,在韦伯那里意味着为实现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权力分层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韦伯认为,任何有组织的社会生活都存在权力分层现象。
韦伯采用的上述三个标准,说得透彻些就是“名、利、权”。韦伯相信,任何社会中这三种东西都是既有价值而又稀缺的,因此在各个社会活动领域中,人们总是要求名、逐利、争权的,社会分层结构就是用等级秩序将上述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的。在三个标准之间关系问题上,韦伯认为虽然在一定条件下,这三个标准可能相互强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在理论分析层次上,它们是各自独立的,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并不必然地存在因果决定关系。另一方面,虽然在理论上认定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社会情景下这三个分层属性都同等重要,特定社会情景常常把某一个属性推到突出地位上。
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对西方分层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西方社会分层研究理论名目繁多,分层标准五花八门,但一些基本特点都可以溯源于韦伯分层模式。这些特点主要是:第一,采用多元分层标准。韦伯之后的研究者纷纷效仿,通常不固守于某一特定标准,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同时采用多种分层标准,常用的有:收入、职业、教育、技术、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第二,采用了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在韦伯的分层模式中,经济地位依财富量而划分,声望地位依社会评价高低而定,权力地位则取决于人们强行贯彻自己意志的程度或可能性,总之各分层地位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量的区别,基本不涉及质的差别。第三,引进了主观分层标准。声望地位的划分和确定直接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评价,尽管是具有普遍性或一致性的评价,但仍然是主观的。当代西方分层研究所运用的主观法、声誉法就是继承了韦伯的这一思路。
二、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
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或者称为阶级理论,是以强调对阶级的经济分析和阶级斗争为特征的。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古典经济学,另一个来源是历史学。马克思虽然从未给阶级这一分层的核心概念下过明确的定义,但仍可从他的阶级用法中辨明它的含义。对马克思而言,阶级是一种源于经济差别的实存的大型社会群体。在谈到阶级划分的标准时,马克思否定了把“ 收入和收入源泉的同一性” 作为阶级划分的基础。 此外,他也否定了阶级是由收入的多寡、行业以及生活方式的差别所决定的。
他试图对阶级做出超乎现象的把握,找出“阶级所依据的因素”。这些因素显然不在分配或消费的既成状态中,而是隐藏在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中,因而阶级所意味的不仅仅是社会成员各个方面量的差别,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这就是人们同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关系,它从根本上规定了阶级的经济地位和共同的生活情境与利益。
与阶级概念密切相关的是马克思的阶级结构模式。马克思的阶级结构首先是一种两极结构。在《共产觉宣言》中,他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使社会的阶级关系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这两极之间存在着各种过渡性的中间阶级。这一阶级模式显然是对阶级关系超经验的动态的把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常趋势和发展规律是使生产资料越来越同劳动分离,分散的生产资料越来越大量集中成群,因此劳动转化为雇佣劳动,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适应于这种趋势,土地所有权同资本和劳动相分离而独立。 对阶级结构的这种把握是同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相联系的。这一两极阶级模式所要揭示的并不是阶级数量的多少,而是一定社会形态中的基本阶级关系。在两极的阶级结构中,阶级关系表现为阶级之间利益的对立,这一对立同时意味着阶级内部利益的一致性,而阶级意识正是建立在对阶级利益的一致认识上。在马克思看来,对立的阶级关系同时也表现为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两极对立的阶级模式也包涵了一种两极阶梯式的阶级模式。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的阶级概念不仅具有经济的意义,同时也具有社会的意义和政治的意义。
总的看来,可以把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视为透过社会分层现象纷杂的经验事实去揭示阶级本质和阶级关系本质,从而找出其中的主要脉络或变化规律的努力。阶级划分乃是源于社会分工和相应的经济结构,但是阶级作为一种客观实存的社会集团反映的不仅是社会成员经济地位的差别,也反映了由这种经济差别所决定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差别。
三、两种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
综观韦伯和马克思两人的分层理论,可以看到他们都试图对社会分层现象做出超乎经验的解释,并通过建构起来的理论框架来把握现实中的分层问题。他们的基本观点存在着许多严重的分歧,这些分歧造成了后来各种“ 阶级分析” 和“ 社会分层研究”的分野。
(一)社会分层的角度不同
韦伯主要是从市场竞争关系上切入社会分析社会分层的。韦伯的三项分层指标都源于对它们的拥有可以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占据优势。整个韦伯主义对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事实上是沿着以市场的交换地位为主线进行的。马克思主要是从生产关系上切入社会分析社会分层的。虽然马克思也谈到了资本之间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但自始至终都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他看来,人们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是在社会生产上所处的地位的不同而造成的。
(二)社会分层的判别基础不同
马克思主要以物质基础为标准对社会进行分层。在他看来,物质决定意识,于是权力、声望、行为模式等都可以与物质资料拥有的多少挂钩,从而使物质的拥有量在分层的判断上具有最终的决定性。韦伯列举了三个社会分层的指标:财富、声望和权力。在他看来,这三个指标并不都像马克思所说可以用第一个指标完全的显示出来,它们之间有趋同性,同时也具备差异。
(三)对社会分化的态度不同
韦伯对社会分化的态度是保持中立,他认为这种分化是社会整体日趋理性化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马克思对社会分化基本上是持负面态度的,他认为社会分化主要是纵向的分层而忽略了横向的分工。他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终结这种不断分化的趋势。
(四)对层与层之间关系的认识不同
马克思只强调层与层之间的冲突,忽略了由于分工不同而带来的合作关系,以矛盾冲突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韦伯并不认为大规模的冲突必然会爆发,他更倾向于把这种矛盾视为一种竞争关系。
(五)对社会发展的趋势预测不同
韦伯认为社会分层是必然的,社会总会形成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立体结构。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直到中产阶级消失,社会整合发生断裂而导致革命的发生。
四、小结
作为社会分层理论的两大流派,他们奠定了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基础,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但由于基本立场和研究背景的不同,两者之间存在根本性差别。马克思坚持唯物史观立场,站在宏观的人类社会历史背景下,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作为阶级划分标准,根据个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将社会划分为两大对立阶级。他认为阶级之间是一种矛盾和冲突的对立关系,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通过阶级斗争解决。韦伯坚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以市场为基点,在静态的社会关系中研究了社会分层问题。他提出以财富、声望、权力作为社会分层的多元标准,建构了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体系,其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统治,通过改良社会弊病达到促进资本主义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目的。
笔者建议可以把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和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视为两大分层范式。前者适用于解释静态的社会分层格局和个体地位的方面,后者比较适用于从动态方面解释大型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简单地将韦伯和马克思对立起来显然是不适当的,因为他们的分歧不仅是观点的不一致,而是更深地源于研究意义背景的不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M].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4]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M].顾忠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张瑞.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4).
[6]何蕊蕊.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层——韦伯社会结构理论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 2008(4).
[7]马小兵.浅谈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三位一体”理论[J].沧桑, 2010(3).
[8]刘俊娜.马克思与韦伯社会分层理论比较[J].湘潭,2011(11).
[9]谢泉峰.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社会分层理论比较[D].武汉大学, 2005.
关键词 韦伯 马克思 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现象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社会分层研究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看待社会成员诸多方面的社会差别并从中确定有意义的标准去把握错综复杂的分层现象。韦伯的分层理论和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两大渊源,两人都对此问题都做了经典的阐述。后来的各种分层理论和有关分层问题的研究多少都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不过,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和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他们各自所使用的分层概念、分层标准、研究方法使他们建构的整体分层形象大有不同。
一、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韦伯有关社会分层问题的专门讨论主要集中在他的两篇文章:《地位群体和阶级》、《阶级、地位群体和政党》。马克思以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判断成员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即经济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韦伯同时还引入了文化与政治因素一起作为重要的分层属性,形成了财富、声望、权力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
韦伯承认,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把经济作为分层标准是必要的。但社会的分层结构是多层面的统一体,除了经济地位以外,至少还有两种同样重要的分层属性,在造成社会不平等方面具有突出影响力,这就是声望和权力。由此韦伯主张从财富、声望、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韦伯把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称作阶级,认为阶级是指一批在经济状态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群。简单地说,划分阶级的标准实际上就是“市场购买力”,而不涉及在所有制中所处的地位,所以韦伯所说的阶级差别主要是货币量的差别。
声望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社会的评价从肯定到否定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声望地位即指人们在这一阶梯中所处的位置。影响人们声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出身门第(身份)、仪表风度、知识教养、生活样式。声望地位与“同类意识”的产生有密切联系,它必须经由主观评判的方式来确定。
权力地位则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的。所谓权力,在韦伯那里意味着为实现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权力分层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韦伯认为,任何有组织的社会生活都存在权力分层现象。
韦伯采用的上述三个标准,说得透彻些就是“名、利、权”。韦伯相信,任何社会中这三种东西都是既有价值而又稀缺的,因此在各个社会活动领域中,人们总是要求名、逐利、争权的,社会分层结构就是用等级秩序将上述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的。在三个标准之间关系问题上,韦伯认为虽然在一定条件下,这三个标准可能相互强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在理论分析层次上,它们是各自独立的,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并不必然地存在因果决定关系。另一方面,虽然在理论上认定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社会情景下这三个分层属性都同等重要,特定社会情景常常把某一个属性推到突出地位上。
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对西方分层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西方社会分层研究理论名目繁多,分层标准五花八门,但一些基本特点都可以溯源于韦伯分层模式。这些特点主要是:第一,采用多元分层标准。韦伯之后的研究者纷纷效仿,通常不固守于某一特定标准,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同时采用多种分层标准,常用的有:收入、职业、教育、技术、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第二,采用了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在韦伯的分层模式中,经济地位依财富量而划分,声望地位依社会评价高低而定,权力地位则取决于人们强行贯彻自己意志的程度或可能性,总之各分层地位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量的区别,基本不涉及质的差别。第三,引进了主观分层标准。声望地位的划分和确定直接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评价,尽管是具有普遍性或一致性的评价,但仍然是主观的。当代西方分层研究所运用的主观法、声誉法就是继承了韦伯的这一思路。
二、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
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或者称为阶级理论,是以强调对阶级的经济分析和阶级斗争为特征的。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古典经济学,另一个来源是历史学。马克思虽然从未给阶级这一分层的核心概念下过明确的定义,但仍可从他的阶级用法中辨明它的含义。对马克思而言,阶级是一种源于经济差别的实存的大型社会群体。在谈到阶级划分的标准时,马克思否定了把“ 收入和收入源泉的同一性” 作为阶级划分的基础。 此外,他也否定了阶级是由收入的多寡、行业以及生活方式的差别所决定的。
他试图对阶级做出超乎现象的把握,找出“阶级所依据的因素”。这些因素显然不在分配或消费的既成状态中,而是隐藏在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中,因而阶级所意味的不仅仅是社会成员各个方面量的差别,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这就是人们同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关系,它从根本上规定了阶级的经济地位和共同的生活情境与利益。
与阶级概念密切相关的是马克思的阶级结构模式。马克思的阶级结构首先是一种两极结构。在《共产觉宣言》中,他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使社会的阶级关系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这两极之间存在着各种过渡性的中间阶级。这一阶级模式显然是对阶级关系超经验的动态的把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常趋势和发展规律是使生产资料越来越同劳动分离,分散的生产资料越来越大量集中成群,因此劳动转化为雇佣劳动,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适应于这种趋势,土地所有权同资本和劳动相分离而独立。 对阶级结构的这种把握是同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相联系的。这一两极阶级模式所要揭示的并不是阶级数量的多少,而是一定社会形态中的基本阶级关系。在两极的阶级结构中,阶级关系表现为阶级之间利益的对立,这一对立同时意味着阶级内部利益的一致性,而阶级意识正是建立在对阶级利益的一致认识上。在马克思看来,对立的阶级关系同时也表现为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两极对立的阶级模式也包涵了一种两极阶梯式的阶级模式。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的阶级概念不仅具有经济的意义,同时也具有社会的意义和政治的意义。
总的看来,可以把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视为透过社会分层现象纷杂的经验事实去揭示阶级本质和阶级关系本质,从而找出其中的主要脉络或变化规律的努力。阶级划分乃是源于社会分工和相应的经济结构,但是阶级作为一种客观实存的社会集团反映的不仅是社会成员经济地位的差别,也反映了由这种经济差别所决定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差别。
三、两种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
综观韦伯和马克思两人的分层理论,可以看到他们都试图对社会分层现象做出超乎经验的解释,并通过建构起来的理论框架来把握现实中的分层问题。他们的基本观点存在着许多严重的分歧,这些分歧造成了后来各种“ 阶级分析” 和“ 社会分层研究”的分野。
(一)社会分层的角度不同
韦伯主要是从市场竞争关系上切入社会分析社会分层的。韦伯的三项分层指标都源于对它们的拥有可以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占据优势。整个韦伯主义对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事实上是沿着以市场的交换地位为主线进行的。马克思主要是从生产关系上切入社会分析社会分层的。虽然马克思也谈到了资本之间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但自始至终都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他看来,人们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是在社会生产上所处的地位的不同而造成的。
(二)社会分层的判别基础不同
马克思主要以物质基础为标准对社会进行分层。在他看来,物质决定意识,于是权力、声望、行为模式等都可以与物质资料拥有的多少挂钩,从而使物质的拥有量在分层的判断上具有最终的决定性。韦伯列举了三个社会分层的指标:财富、声望和权力。在他看来,这三个指标并不都像马克思所说可以用第一个指标完全的显示出来,它们之间有趋同性,同时也具备差异。
(三)对社会分化的态度不同
韦伯对社会分化的态度是保持中立,他认为这种分化是社会整体日趋理性化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马克思对社会分化基本上是持负面态度的,他认为社会分化主要是纵向的分层而忽略了横向的分工。他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终结这种不断分化的趋势。
(四)对层与层之间关系的认识不同
马克思只强调层与层之间的冲突,忽略了由于分工不同而带来的合作关系,以矛盾冲突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韦伯并不认为大规模的冲突必然会爆发,他更倾向于把这种矛盾视为一种竞争关系。
(五)对社会发展的趋势预测不同
韦伯认为社会分层是必然的,社会总会形成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立体结构。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直到中产阶级消失,社会整合发生断裂而导致革命的发生。
四、小结
作为社会分层理论的两大流派,他们奠定了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基础,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但由于基本立场和研究背景的不同,两者之间存在根本性差别。马克思坚持唯物史观立场,站在宏观的人类社会历史背景下,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作为阶级划分标准,根据个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将社会划分为两大对立阶级。他认为阶级之间是一种矛盾和冲突的对立关系,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通过阶级斗争解决。韦伯坚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以市场为基点,在静态的社会关系中研究了社会分层问题。他提出以财富、声望、权力作为社会分层的多元标准,建构了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体系,其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统治,通过改良社会弊病达到促进资本主义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目的。
笔者建议可以把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和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视为两大分层范式。前者适用于解释静态的社会分层格局和个体地位的方面,后者比较适用于从动态方面解释大型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简单地将韦伯和马克思对立起来显然是不适当的,因为他们的分歧不仅是观点的不一致,而是更深地源于研究意义背景的不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M].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4]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M].顾忠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张瑞.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4).
[6]何蕊蕊.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层——韦伯社会结构理论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 2008(4).
[7]马小兵.浅谈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三位一体”理论[J].沧桑, 2010(3).
[8]刘俊娜.马克思与韦伯社会分层理论比较[J].湘潭,2011(11).
[9]谢泉峰.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社会分层理论比较[D].武汉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