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2月26日,柳州市柳北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组成员来到柳州市第二十九中学及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二十九中),从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管理水平等方面对该校的办学质量进行评估。督导评估组对该校的办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校“人人讲修养,处处有文化”“文化与品质共存,用良心办教育”,并授予该校“柳北区督导评估先进学校”荣誉称号。
督导评估组的肯定反映了二十九中创建“礼乐之校”的成效。该校校长王剑利告诉记者,二十九中是柳州市首批农民工子女定点就读学校,学生多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少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行为习惯不佳。2009年以来,该校结合本校实际和柳北区“立德树人”工程、SDP特色办学项目的要求,确立了“创建往来有序礼乐之校”的办学目标,从“文化润校”和“习惯育人”两个方面入手,逐步构建并完善了包括制度、环境、组织、课堂、校本课程、社团和活动在内的礼乐文化体系。
文化润校,校法礼乐
王剑利校长说:“我校努力使学校的每个角落、每个成员都富于礼乐文化气息,通过环境、组织和制度建设全面营造礼乐文化氛围,做到‘文化润校’。”
“课堂有效知者智也,文化无垠仁者人焉。”走进二十九中,迎面就能看到该校教学楼大门上刻写着一句彰显学校办学思想的隶书楹联。漫步在校园里,可以看到该校精心建设了孔子像、志学亭、钟鼓亭、文化长廊等特色建筑物。课间,校园广播站播放《高山流水》等雅乐,师生在音律中行走,逢人必定微笑弯腰行礼,展现了谦让有礼的风度。
二十九中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礼仪规范指导,该校采取年级段管理方式,一、二、三年级为起始年级段,四、五年级为提升年级段,六、七年级为衔接年级段,八、九年级为毕业年级段。结合各年级段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侧重点,该校分阶段实施践行《弟子规》和《柳北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并制定了包括课堂礼、教师校园礼、学生校园礼、升旗礼、颁奖礼、拜师礼、集会礼、纪念孔子诞辰礼在内的《二十九中礼》,要求师生认真执行。此外,二十九中还制定了教师礼乐考评制度、学生礼乐综合素质评定制度,将师生在礼乐培训和礼乐课程中的表现纳入考核评比中。每学期,该校都会评选“礼乐班级”“班级礼仪标兵”“校园十佳礼仪之星”,其中“十佳礼仪之星”是这样评选的:首先由各班推荐候选人,接着由候选人发表演讲,然后在校园内展示个人事迹,最后由全体师生投票选出“礼仪之星”。王剑利校长说,评选“礼仪之星”的过程也是全体学生受教育的过程,“礼仪之星”评选让学生人人争先,促使学生养成守礼的好习惯。
“反求诸己,正己化人。”二十九中秉持这一理念,采取教师礼乐培训、专家讲座、教师自学、座谈交流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礼乐素养,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该校还成立了教师乐队,以演奏葫芦丝和巴乌这两种民族乐器为主。曾在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上获得二等奖的音乐教师吴雪峰是乐队的指导教师,他回忆说,乐队刚成立时,大多数队员没有一点乐器演奏基础,有的可以说是“乐盲”,但是队员们的学习热情相当高涨。经过几年的共同学习,现在很多教师都会吹奏葫芦丝了。
作为柳州市首批农民工子女定点就读学校,二十九中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家校合作平台,经常开展家长礼乐文化培训。该校通过家长SDP项目培训、家校互动交流、家庭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教育方式指导,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并通过家访、家长会、邀请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礼乐”系列活动、深入社区开展流动家长学校活动,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区的目的。由于做法扎实,成效显著,该校的家长学校多次被评为“柳北区特色家长学校”。
从校园特色礼乐设施建设到教师、家长礼乐素养提升,二十九中全方位地为学生构建了礼乐文化气息浓郁的外部环境。在这样良好的环境里,该校的师生、家长知礼守礼,“不行礼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回礼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不懂礼的家长不是好家长”的观念已经深深烙在师生、家长心中。
习惯育人,人学仁爱
良好习惯和崇高品格的形成不仅与学校积极创设的礼乐环境有关,还与教师的引导、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实践有关。二十九中通过建构礼乐课堂、礼乐校本课程、礼乐社团和礼乐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习惯育人”。
該校将国家课程礼乐化,积极开展富于本校特色的“往来参与式”教学模式改革,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相互尊重,往来相长,形成恭敬有序、活泼自信的课堂。
“以前我就像警察一样时刻监视着学生,学生的笑脸越来越少,我自己也感到身心俱疲。”二十九中小学部教师廖茜说,“直到我校开展了‘往来参与式’教学模式改革,这种情况才得以转变。”廖茜所管理的班级是典型的“农民工子女班级”,全班90%以上的学生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许多学生学习能力差,学习习惯不佳。进行教学改革后,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廖茜说:“我现在再也不用像警察那样时刻盯着他们了。课前,他们会自觉地预习;课堂上,他们会端端正正地坐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放学后,他们能主动请教教师。”与此同时,廖茜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在转变,从以前的压着学生学转变为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
二十九中组织教师根据各年级段学生情况编纂了《悟善集》《善乐集》等校本教材,开设了“明礼”“善乐”校本课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上“明礼”校本课时,二十九中的学生们朗声齐读《朱子家训》,领会其中的深意。“多少风霜的堆积,双亲容颜已渐老。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在“善乐”校本课中,一句句言辞恳切的歌词、一段段令人动容的旋律让学生更懂得孝顺父母。
二十九中成立了书画社、文学社、书友会、礼仪队、合唱团、舞蹈队、葫芦丝、威风锣鼓、球类俱乐部等多种校园社团,并采取多种方式提升社团成员的礼乐文化素养。葫芦丝社团是该校开办较早、普及程度最高的社团。该校专门安排吴雪峰、邓娟娟老师为该社团总指导教师,悉心指导社团成员,还在本校开设了民族乐器等级考试考点,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专业考级评委到校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吴雪峰老师说:“考级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且规范了葫芦丝社团训练,这是我校深化‘礼乐教育’的有力举措。”
二十九中的礼乐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节庆活动、常规活动、特色活动、主题活动四大活动体系。节庆活动是指具有学校传统的或者在节庆时举办的文体活动,较为大型的活动有“天行健”体育节、礼乐文化艺术节、幸福读书节、“绕梁三日”音乐会等;常规活动即开(散)学礼、毕业礼、升旗、集会、做操等;礼乐特色活动有开笔礼、拜师礼、感恩礼、孔子诞辰礼、青春礼等;主题活动有开展以“孝”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亲民日社会实践活动等。
2013年12月,二十九中开展了“绕梁三日,与梦童行”迎新春音乐会活动。在活动中,该校分中、小学举行班际合唱比赛,从初赛到决赛持续三天。在小学的预赛中,各班的节目精彩纷呈,风格各异,有诙谐有趣的《黑猫警长》,有清新欢快的《蝴蝶花》,有热闹活泼的《我是一条小青龙》……每年一度的“绕梁三日”新年音乐会已成为该校展现班级文化,提高学生素养的舞台,充分体现了该校“以礼修身,以乐修心”的理念。
“现在,我校师生彬彬有礼,走廊上开放式图书角未见图书丢失,教学楼后车棚内不上锁的自行车也未见丢失,礼乐风气蔚然。”王剑利校长说。在对学生进行礼乐教育之后,二十九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懂礼、守礼的好少年,他们不仅在学校里以“敬净静”之心对待老师、同学,在家里也尊敬长辈,形成了乐于助人的品质。曾获校级“文明礼仪标兵”“柳北区中小学杰出少年”荣誉称号的李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瘦弱的她是班上家境最贫困的学生,但在抗震救灾时却总是带头捐款;去养老院看望老人时,她与养老院最难沟通的李奶奶成为了“忘年交”,并常在课余时间照顾老人;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她乐于帮助成绩落后的同学,是同学们喜爱的“小老师”。
“文化润校、校法礼乐,为立校之本;习惯育人、人学仁爱,乃大学之道!”王剑利校长重申了该校特色办学的总体思路。他表示,柳北区督导评估组的评价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在规范化办学的道路上,二十九中依旧任重道远。在以后的工作中,二十九中仍会以建设“礼乐之校”为主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责编 欧金昌)
督导评估组的肯定反映了二十九中创建“礼乐之校”的成效。该校校长王剑利告诉记者,二十九中是柳州市首批农民工子女定点就读学校,学生多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少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行为习惯不佳。2009年以来,该校结合本校实际和柳北区“立德树人”工程、SDP特色办学项目的要求,确立了“创建往来有序礼乐之校”的办学目标,从“文化润校”和“习惯育人”两个方面入手,逐步构建并完善了包括制度、环境、组织、课堂、校本课程、社团和活动在内的礼乐文化体系。
文化润校,校法礼乐
王剑利校长说:“我校努力使学校的每个角落、每个成员都富于礼乐文化气息,通过环境、组织和制度建设全面营造礼乐文化氛围,做到‘文化润校’。”
“课堂有效知者智也,文化无垠仁者人焉。”走进二十九中,迎面就能看到该校教学楼大门上刻写着一句彰显学校办学思想的隶书楹联。漫步在校园里,可以看到该校精心建设了孔子像、志学亭、钟鼓亭、文化长廊等特色建筑物。课间,校园广播站播放《高山流水》等雅乐,师生在音律中行走,逢人必定微笑弯腰行礼,展现了谦让有礼的风度。
二十九中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礼仪规范指导,该校采取年级段管理方式,一、二、三年级为起始年级段,四、五年级为提升年级段,六、七年级为衔接年级段,八、九年级为毕业年级段。结合各年级段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侧重点,该校分阶段实施践行《弟子规》和《柳北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并制定了包括课堂礼、教师校园礼、学生校园礼、升旗礼、颁奖礼、拜师礼、集会礼、纪念孔子诞辰礼在内的《二十九中礼》,要求师生认真执行。此外,二十九中还制定了教师礼乐考评制度、学生礼乐综合素质评定制度,将师生在礼乐培训和礼乐课程中的表现纳入考核评比中。每学期,该校都会评选“礼乐班级”“班级礼仪标兵”“校园十佳礼仪之星”,其中“十佳礼仪之星”是这样评选的:首先由各班推荐候选人,接着由候选人发表演讲,然后在校园内展示个人事迹,最后由全体师生投票选出“礼仪之星”。王剑利校长说,评选“礼仪之星”的过程也是全体学生受教育的过程,“礼仪之星”评选让学生人人争先,促使学生养成守礼的好习惯。
“反求诸己,正己化人。”二十九中秉持这一理念,采取教师礼乐培训、专家讲座、教师自学、座谈交流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礼乐素养,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该校还成立了教师乐队,以演奏葫芦丝和巴乌这两种民族乐器为主。曾在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上获得二等奖的音乐教师吴雪峰是乐队的指导教师,他回忆说,乐队刚成立时,大多数队员没有一点乐器演奏基础,有的可以说是“乐盲”,但是队员们的学习热情相当高涨。经过几年的共同学习,现在很多教师都会吹奏葫芦丝了。
作为柳州市首批农民工子女定点就读学校,二十九中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家校合作平台,经常开展家长礼乐文化培训。该校通过家长SDP项目培训、家校互动交流、家庭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教育方式指导,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并通过家访、家长会、邀请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礼乐”系列活动、深入社区开展流动家长学校活动,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区的目的。由于做法扎实,成效显著,该校的家长学校多次被评为“柳北区特色家长学校”。
从校园特色礼乐设施建设到教师、家长礼乐素养提升,二十九中全方位地为学生构建了礼乐文化气息浓郁的外部环境。在这样良好的环境里,该校的师生、家长知礼守礼,“不行礼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回礼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不懂礼的家长不是好家长”的观念已经深深烙在师生、家长心中。
习惯育人,人学仁爱
良好习惯和崇高品格的形成不仅与学校积极创设的礼乐环境有关,还与教师的引导、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实践有关。二十九中通过建构礼乐课堂、礼乐校本课程、礼乐社团和礼乐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习惯育人”。
該校将国家课程礼乐化,积极开展富于本校特色的“往来参与式”教学模式改革,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相互尊重,往来相长,形成恭敬有序、活泼自信的课堂。
“以前我就像警察一样时刻监视着学生,学生的笑脸越来越少,我自己也感到身心俱疲。”二十九中小学部教师廖茜说,“直到我校开展了‘往来参与式’教学模式改革,这种情况才得以转变。”廖茜所管理的班级是典型的“农民工子女班级”,全班90%以上的学生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许多学生学习能力差,学习习惯不佳。进行教学改革后,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廖茜说:“我现在再也不用像警察那样时刻盯着他们了。课前,他们会自觉地预习;课堂上,他们会端端正正地坐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放学后,他们能主动请教教师。”与此同时,廖茜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在转变,从以前的压着学生学转变为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
二十九中组织教师根据各年级段学生情况编纂了《悟善集》《善乐集》等校本教材,开设了“明礼”“善乐”校本课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上“明礼”校本课时,二十九中的学生们朗声齐读《朱子家训》,领会其中的深意。“多少风霜的堆积,双亲容颜已渐老。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在“善乐”校本课中,一句句言辞恳切的歌词、一段段令人动容的旋律让学生更懂得孝顺父母。
二十九中成立了书画社、文学社、书友会、礼仪队、合唱团、舞蹈队、葫芦丝、威风锣鼓、球类俱乐部等多种校园社团,并采取多种方式提升社团成员的礼乐文化素养。葫芦丝社团是该校开办较早、普及程度最高的社团。该校专门安排吴雪峰、邓娟娟老师为该社团总指导教师,悉心指导社团成员,还在本校开设了民族乐器等级考试考点,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专业考级评委到校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吴雪峰老师说:“考级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且规范了葫芦丝社团训练,这是我校深化‘礼乐教育’的有力举措。”
二十九中的礼乐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节庆活动、常规活动、特色活动、主题活动四大活动体系。节庆活动是指具有学校传统的或者在节庆时举办的文体活动,较为大型的活动有“天行健”体育节、礼乐文化艺术节、幸福读书节、“绕梁三日”音乐会等;常规活动即开(散)学礼、毕业礼、升旗、集会、做操等;礼乐特色活动有开笔礼、拜师礼、感恩礼、孔子诞辰礼、青春礼等;主题活动有开展以“孝”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亲民日社会实践活动等。
2013年12月,二十九中开展了“绕梁三日,与梦童行”迎新春音乐会活动。在活动中,该校分中、小学举行班际合唱比赛,从初赛到决赛持续三天。在小学的预赛中,各班的节目精彩纷呈,风格各异,有诙谐有趣的《黑猫警长》,有清新欢快的《蝴蝶花》,有热闹活泼的《我是一条小青龙》……每年一度的“绕梁三日”新年音乐会已成为该校展现班级文化,提高学生素养的舞台,充分体现了该校“以礼修身,以乐修心”的理念。
“现在,我校师生彬彬有礼,走廊上开放式图书角未见图书丢失,教学楼后车棚内不上锁的自行车也未见丢失,礼乐风气蔚然。”王剑利校长说。在对学生进行礼乐教育之后,二十九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懂礼、守礼的好少年,他们不仅在学校里以“敬净静”之心对待老师、同学,在家里也尊敬长辈,形成了乐于助人的品质。曾获校级“文明礼仪标兵”“柳北区中小学杰出少年”荣誉称号的李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瘦弱的她是班上家境最贫困的学生,但在抗震救灾时却总是带头捐款;去养老院看望老人时,她与养老院最难沟通的李奶奶成为了“忘年交”,并常在课余时间照顾老人;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她乐于帮助成绩落后的同学,是同学们喜爱的“小老师”。
“文化润校、校法礼乐,为立校之本;习惯育人、人学仁爱,乃大学之道!”王剑利校长重申了该校特色办学的总体思路。他表示,柳北区督导评估组的评价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在规范化办学的道路上,二十九中依旧任重道远。在以后的工作中,二十九中仍会以建设“礼乐之校”为主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