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渗盐水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jifang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与传统生理盐水复苏相比较,探讨3%高渗盐水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作用。

方法

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44例(男33例,女11例),分为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24例)、3%高渗钠复苏组(HS组,20例),经静脉通路输入相应复苏液体,同时进行规范的抗休克治疗。监测液体复苏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乳酸、氧合指数(OI,=PaO2/FiO2)、尿量、血钠,计算24 h乳酸清除率;记录24 h输液量、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小儿危重评分(PCIS)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以及28 d死亡率。

结果

(1)复苏后NS组和HS组心率、MAP较复苏前明显改善,两组间各时间点的心率、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复苏前OI比较,HS组复苏后3 h明显改善[(321.8±50.7)比(296.5±58.2)mmHg(1 mmHg=0.133 kPa),t=–2.50,P=0.018 ],NS组复苏后24 h改善[(325.7±62.6)比(304.2±70.4)mmHg,t=–2.60,P=0.016],两组各时间点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S组复苏后1 h血钠高于NS组[(138.3±3.8)比(135.0±3.5) mmol/L,t=8.77,P=0.005],随后两组血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HS组6 h及24 h输液量(ml/kg)较NS组明显减少[6 h:(39.2±13.9)比(60.8±22.4),t=14.21,P=0.000;24 h:(102.9±27.7)比(130.6±33.2),t=8.85,P=0.005]。两组6 h、24 h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24 h乳酸清除率、24 h PCIS、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HS组80.0%,NS组70.0%)及28 d死亡率(HS组5.0%,NS组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3%高渗盐水在儿童脓毒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中可以安全有效的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比传统生理盐水复苏改善氧合更快,而且复苏液体量明显减少。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分析西安地区2013至2014年皮疹形态以大疱表现为特征的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224例以广泛的皮肤黏膜大疱反应为特征的、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标本,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并分型,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后期随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皮疹形态以大疱改变为特点的、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224例患儿的标本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EB病毒感染患儿肺损害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其发生肺损害与肺纤维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PICU)收治的45例重症EB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分为重症EB病毒感染无肺损害组(n=27)、肺损害无纤维化组(n=12)及肺纤维化组(n=6)。回顾性观察其中并发肺损害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特点及其转
目的探讨正五聚体蛋白3(PTX3)对脓毒症患儿病情及心血管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的>28 d、存在呼吸系统或神经系统感染的急性起病且排除慢性或特殊疾病的178例患儿,其中男102例、女76例,年龄1个月~13岁1个月。原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101例,神经系统疾病77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于入院1 d内、3 d、7
目的分析北京2013至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肠道病毒的型别、流行趋势和临床特点,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4至9月和2014年3至10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门诊就诊患儿的咽拭子标本共977份,其中2013年初步诊断手足口病患儿标本147份;2014年初步诊断手足口病患儿标本343例,不典型手足口病患儿标本201份,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标本83份,发热伴抽搐患儿标本25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