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表扬但不虚夸
“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在平时的教育管理中,班主任如能充分合理地运用好表扬这一手段,定能激发起学生对班主任的好感,继而死心塌地地跟定班主任,对班主任言听计从,时时为班级整体利益考虑,处处为维护维班级整体形象着想。常有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被班主任表扬后,喜悦、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他的表现会比以前更好、更出色;也常听见家长来校对班主任说:“老师,我的孩子昨天被你表扬了,回家高兴得不得了。”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誉。作为班主任应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为学生创造“我能行“的成功体验,一旦看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点滴进步和闪光时,就要给予肯定评价,使其优点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对自己的进步有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巩固和发展优良品质的信心。
但表扬也不是“万能钥匙”,不能成为班主任的“口头禅”和习惯性动作。表扬要适度,过多、过滥,甚至无原则地不分“青红皂白“迁就虚夸,会使学生无所适从,难辩真伪,飘飘然,不知天高地厚,继而变得自恋、自大、甚至目中无人。这正如一味惩罚不可取一样,一味的肯定和表扬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而言,班主任过多的夸奖会使学生“上瘾”,同时,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最终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性,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作用,结果从原来的“棒杀”变成 “捧杀”。其实,教师一个信任的点头,一个由衷的微笑,一个亲切关爱的动作,其所蕴涵的表扬和鼓励常常更加充满情感,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该表扬的当表扬,该否定时当否定,正所谓“义正词严而不谩骂,真诚表扬而不虚夸。”
二、批评但不体罚
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表扬和批评都是班主任教育的常用手段,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全面的。学生难免要发生差错,对于学生的错误班主任要实事求是,该批评时决不手软,通过批评使学生懂得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批评”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感到一种责任。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有的班主任对学生一味地表扬和奖励,对其缺点错误轻描淡写,甚至只字不提,这样不但使自己走进了“为赏识而赏识”的误区,也使学生在“甜言蜜语”的包围下自我感觉良好。长此以往,孩子无法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以后学习和生活道路上的困难缺少必要的估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经不起风吹雨打,受不了挫折打击。作为班主任不妨给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理智,让莘莘学子中有更多的瓦特、牛顿、爱迪生脱颖而出,让教育远离体罚或变相体罚!
三、严格但不苛刻
“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作为班主任理应严格要求学生,以严肃的纪律,严格的规范约束学生,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正是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一种爱。如果只有热爱、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热爱就会变成溺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终将误人子弟。爱学生,还要严格要求学生,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不负责任,甚至溺爱,就要误人子弟,教师的任务是引导、纠正、规范其不良习惯,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宽容但不放纵
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教育艺术,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适当运用宽容的手段,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些“暂差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差,他们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失,有时他们的某些举动往往是下意识的行为,对他们进行教育决不能象“文革”那样“破”字当头,横扫一切,大批判开路,而要“立”字当头,重在引导,贵在启发。对于那些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错,就要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其实就是给学生一个认识、改正的机会,学生会从教师的宽容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学生从获得这个尊重开始,就可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实现“内心矛盾和斗争”,这是一个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五、亲密但不无间
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是缺乏生命力的教育。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核心,要以正确的思想熏陶学生,以真实的情感感染学生,以健康的行为影响学生。央视开心辞典中主持人王小丫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她作为主考官,在提问前先和选手闲聊几句,廖廖数语消除了选手的紧张心理,拉近了主考与被考间的情感距离,也使电视机前的观众受到了感染,引起共鸣。沟通从“心灵”开始,要与学生有良好和密切的沟通,就要扫除学生的“畏师”心理,让学生将自己当作可以信赖的大哥哥、大姐姐,有话向你倾诉,有事向你透露,有利于及时发现班级中的苗头性问题,避免事态扩大。
为使师生关系能和谐融洽,获得可持续发展, 班主任也要把握好分寸,与学生保持适度的距离。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友善,以礼相待,但也不能无原则地软弱,而是应该建立在理智性和原则性的基础上。在平时的管理中班主任不能没有自己的主见和个性,讲话软弱无力,没有煽动力,缺乏号召力,象一头温顺的小羊羔。过分的和善会使学生感到软弱无能,觉得班主任好欺负,可听可不听,最终使班主任的话失灵,缺少威信,缺乏感召力。
(作者地址: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十四中学,内蒙古包头,01400)
“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在平时的教育管理中,班主任如能充分合理地运用好表扬这一手段,定能激发起学生对班主任的好感,继而死心塌地地跟定班主任,对班主任言听计从,时时为班级整体利益考虑,处处为维护维班级整体形象着想。常有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被班主任表扬后,喜悦、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他的表现会比以前更好、更出色;也常听见家长来校对班主任说:“老师,我的孩子昨天被你表扬了,回家高兴得不得了。”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誉。作为班主任应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为学生创造“我能行“的成功体验,一旦看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点滴进步和闪光时,就要给予肯定评价,使其优点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对自己的进步有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巩固和发展优良品质的信心。
但表扬也不是“万能钥匙”,不能成为班主任的“口头禅”和习惯性动作。表扬要适度,过多、过滥,甚至无原则地不分“青红皂白“迁就虚夸,会使学生无所适从,难辩真伪,飘飘然,不知天高地厚,继而变得自恋、自大、甚至目中无人。这正如一味惩罚不可取一样,一味的肯定和表扬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而言,班主任过多的夸奖会使学生“上瘾”,同时,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最终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性,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作用,结果从原来的“棒杀”变成 “捧杀”。其实,教师一个信任的点头,一个由衷的微笑,一个亲切关爱的动作,其所蕴涵的表扬和鼓励常常更加充满情感,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该表扬的当表扬,该否定时当否定,正所谓“义正词严而不谩骂,真诚表扬而不虚夸。”
二、批评但不体罚
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表扬和批评都是班主任教育的常用手段,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全面的。学生难免要发生差错,对于学生的错误班主任要实事求是,该批评时决不手软,通过批评使学生懂得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批评”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感到一种责任。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有的班主任对学生一味地表扬和奖励,对其缺点错误轻描淡写,甚至只字不提,这样不但使自己走进了“为赏识而赏识”的误区,也使学生在“甜言蜜语”的包围下自我感觉良好。长此以往,孩子无法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以后学习和生活道路上的困难缺少必要的估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经不起风吹雨打,受不了挫折打击。作为班主任不妨给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理智,让莘莘学子中有更多的瓦特、牛顿、爱迪生脱颖而出,让教育远离体罚或变相体罚!
三、严格但不苛刻
“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作为班主任理应严格要求学生,以严肃的纪律,严格的规范约束学生,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正是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一种爱。如果只有热爱、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热爱就会变成溺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终将误人子弟。爱学生,还要严格要求学生,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不负责任,甚至溺爱,就要误人子弟,教师的任务是引导、纠正、规范其不良习惯,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宽容但不放纵
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教育艺术,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适当运用宽容的手段,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些“暂差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差,他们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失,有时他们的某些举动往往是下意识的行为,对他们进行教育决不能象“文革”那样“破”字当头,横扫一切,大批判开路,而要“立”字当头,重在引导,贵在启发。对于那些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错,就要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其实就是给学生一个认识、改正的机会,学生会从教师的宽容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学生从获得这个尊重开始,就可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实现“内心矛盾和斗争”,这是一个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五、亲密但不无间
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是缺乏生命力的教育。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核心,要以正确的思想熏陶学生,以真实的情感感染学生,以健康的行为影响学生。央视开心辞典中主持人王小丫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她作为主考官,在提问前先和选手闲聊几句,廖廖数语消除了选手的紧张心理,拉近了主考与被考间的情感距离,也使电视机前的观众受到了感染,引起共鸣。沟通从“心灵”开始,要与学生有良好和密切的沟通,就要扫除学生的“畏师”心理,让学生将自己当作可以信赖的大哥哥、大姐姐,有话向你倾诉,有事向你透露,有利于及时发现班级中的苗头性问题,避免事态扩大。
为使师生关系能和谐融洽,获得可持续发展, 班主任也要把握好分寸,与学生保持适度的距离。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友善,以礼相待,但也不能无原则地软弱,而是应该建立在理智性和原则性的基础上。在平时的管理中班主任不能没有自己的主见和个性,讲话软弱无力,没有煽动力,缺乏号召力,象一头温顺的小羊羔。过分的和善会使学生感到软弱无能,觉得班主任好欺负,可听可不听,最终使班主任的话失灵,缺少威信,缺乏感召力。
(作者地址: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十四中学,内蒙古包头,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