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意油画中的现代审美意识探析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文明迅速发展影响下,使得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和追求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油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逐渐的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支持。其主要原因在于油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都有着独特风格。其绘画形式,往往都是靠画家的大胆想象进行创作。所以,这一点也作为了人们所喜爱油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针对于中国写意油画中的现代审美意识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写意油画;现代审美意识;探析
  油画作为现代绘画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并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对于油画来说,无论在创作形式方面,还是在风格方面,都能更好的满足现代人们对审美的需求。通过多种线条颜色的应用,使得绘画出的画面凸显的更加生动形象。油画作为我国一种最为重要的文化创作形式,需要画家对以提高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油画有一个更快、更好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可以充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有利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油画的发展是如此的重要。
  一、中国写意油画的发展分析
  (一)为现代油画艺术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自改革开放以来,使得一些外来文化逐渐出现,这对于我国现有的传统文化将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导致不同绘画发展景象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中西方文化相融合时,很容易会导致绘画本质发生改变,使得绘画语言出现了不同现象。对于中西方油画来说,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差异就是中国油画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即便是吸取了一些西方国家 的油画绘画风格和技巧,但是在油画中仍然能够体现出中国情结。这是由于中国画家从出生就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活和成长,在中国文化熏陶和感染下,已经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情感。所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都会与中国文化做到相融合,使得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能够在油画作品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
  (二)完善了现代油画审美评价标准
  随着中国写意油画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好的弘扬和传承。在社会时代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影响下,使得写意油画艺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变化。有很多油画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所需要创作灵感,往往都来自于文化生活。对于中国写意油画来说,并不仅仅代表着简单事物,并且其表现形式也不是绝对死板的,由于很容易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油画的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在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影响下,使得现代人们逐渐审美标准和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观念都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并逐渐提高了对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视,使得油画艺术形式逐渐趋于多元化方向发展。所以,这对于审美也有了更高要求标准,其中明确提出审美标准要随着艺术形式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变,以便于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艺术的审美需求。
  二、中国写意油画中的现代审美意识分析
  (一)树立现代文化观念意识
  作为一名优秀的油画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情感的融入和表达,不仅要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精神,同时还要使油画的特殊性质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对于油画来说,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实物描绘过程中要融入画家的情感表达。但是这不仅仅只限于实物描绘的形态造型。作为画家,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对所描绘实物的美感有一个充分的体会。对于这种油画创作形式,不仅能够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和弘扬,同时也树立了现代文化观念。通过对现代油画创作的调查研究发现,写意油画在现代油画创作中占居了很大一部分。并且每一幅作品中都有着不同画面语言的存在。虽然在有些作品中会看到在细节处理方面问题的存在,但是从作品的整体表现来看,无论在色彩运用方面,还是在构图方面,都体现出了中西方结合的独特韵味。不仅能够使作品画面凸显的更加厚重感,同时也使得我国传统写意精神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
  (二)树立表现形式意识
  对于油画的表现形式,简单来说就是指的在油画创作时,画家个人主观色彩的一种表达。也可以说是画家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把最真实的自己能够在作品创作中得以充分表现出来。但是这不仅仅只是通过客观事物的详细分析和深入研究就可以达到的。与其他绘画相比,油画创作在某些方面凸显的有所差异,所描绘出的画面绝不是为了再现客观事物,而是画家的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达和记录,把一些客观事物转变为主观事物,进而使得所创作出的油画作品更加的优秀,具有一定的真实感。在写意油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借物抒情”这种表现手法经常被画家所应用。对于这种表现手法,不仅通过客观事物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得以充分表达,同时也可以使作品画面达到“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表现效果。在写意油画创作中,通过内心情感的融入,能够对中西方文化艺术有一个更好的区分。而这一点既是中国画家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也能充分体现出中国精神的内涵。
  三、结束语
  写意油画作为现代画家所喜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的满足当今时代人们对艺术文化的审美需求。作为油画画家,在进行油画创作过程中,需要注重自身情感的融入,通過色彩运用和线条的描绘,使得自身个人情感能够在作品创作中得以充分体现和表达,进而使得所创作出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吸引“观众”注意力。
  参考文献
  [1]马玲.中国写意油画中的现代审美意识探析[J].美与时代(中旬刊),2017(9).
  [2]王丹.论中国写意油画中的现代审美意识[D].延边大学,2016.
  [3]敖琳.浅谈中国抽象油画艺术的表现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许娟,,女,,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学油画。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各个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标准提出了较高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其能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将主要围绕这种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展开分析,并提供具体实践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电子商务  一、探索全新的校企合作形式  职业教育和一般教育有所不同,通俗来说,职业教育是指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名著阅读教学做出了重点强调。基于此,本文就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展开分析,简要介绍了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而具体介绍了人物分析图、引导探究图等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以期能够有效促进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名著阅读  在课程改革的有效推动下,名著阅读逐
期刊
0~6岁英语启蒙的正确打开方式  胡阿雯  凯狮思维英语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教育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让自己的孩子早早的开始学习英语。但是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想让孩子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答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近几十年的英语教学造成了许多中国学生“哑巴英语”“文盲英语”的窘状。  【关键词】教育;英语;中国学生  很多80后都是从初中开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创新思维,因此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在对小学美术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创新情景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当中,通过音乐元素的合理运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对审美对象的敏锐观察,最终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情景教学设计;音乐元素;审美情
期刊
【摘要】我国原始社会彩陶作为人类第一次艺术创作高潮,展现了其重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原始彩陶图案中线的形式美,是一些线元素的基本产生过程。在中国绘画抒发主体情感的艺术功能和"尚俭尚朴"的审美形态传承中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线”作为一种抽象的因素展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并表现出自身的运动美与韵律美。不同形式的彩陶,之间的线也是不尽相同的。不管是何种形式的线条,美感变化万千,艺术形式也变化多样。中国原始
期刊
【摘要】 《一首桃花》选自歌剧《再别康桥》。词作者林徽因,她出身官宦世家,在青年时就远赴重洋,使她成为一名文理兼通、学贯中西的才女。1931年间在香山双清别墅休养时,徐志摩去看望她,心中泛起无限的回忆,故而写下了这首咏物的诗词《一首桃花》。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必须要对该作品进行全方面的深入了解,对音乐进行详细的分析。笔者通过自身的声乐学习和身心体验,详细的介绍了歌曲创作特点;歌曲演唱时声音的处理;演
期刊
【摘要】美术创作分为很多种类,有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对人物主体形象的塑造和表达不尽相同。该文主要分析绘画创作中人物主体形象的塑造和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达主要讲究形与神的密切关系,艺术家通过形传神达,匀画完人物形象后再为其注入神韵,从而把整个人物丰满地表现出来。  【关键词】美术创作;绘画;人物  1不同繪画类型的人物形象  1.1绘画及其分类  艺术作品可以表达人物的情感
期刊
【摘要】美术欣赏课也就是让学生在欣赏艺术品过程中去感受认识美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欣赏课是为什么而进行。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欣赏;审美力  美术欣赏课是培养锻炼学生审美、观察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如何利用好欣赏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思想品质、艺术感受能力,让学生在感受美术作品美中达到美育的目的呢?就要求教师利用欣赏课来把握、实现了。因此在欣赏课教学中就必须把握认识、了解、学习三个关键环
期刊
【摘要】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是艺术家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欣赏美术作品离不开美术鉴赏,“鉴”是基础,“赏”是目的,“鉴”为“赏”服务。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传达出不同的意图和情感。具象、意象和抽象艺术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该文结合一些作品谈论艺术表现形式的区别、联系及语言特点。  【关键词】美术作品;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期刊
【摘要】本文以抽样调查、实字举证方法,通过审美移情说、因果逻辑,从美学和逻辑两个方面来论述“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这一书论的主观性。  【关键词】朱光潜;审美移情;欧阳中石;逻辑  书法理论可以为书家提供方法与指导,是书法专业研究生必需做的学问。古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理论,但并不每条都是真谛,也不是每条都绝对无误。后人不但要向古人学习,还应当经过自己的思考,寻找依据,去伪存真。  一、“善鉴者不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