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因素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zhichao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教育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有效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丰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等审美因素。本文以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教材为例,以美感教育、美学知识的普及来分析六年级语文教材,提出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通过体会语言美,培养审美情趣;领会形象美,促进德育发展;感受意境美,把美的规律贯穿到智育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审美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言美 形象美 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59-01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审美情趣,培养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1]。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等丰富的美育内容,这为在小学课堂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尝试利用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从课本这广阔的语文世界里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和道德素养全面协调发展。
  一、体会语言美,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对学生审美情趣启发较大的课文。如《白桦林的低语》是一首劳动者的赞歌。课文中“……那颗纯洁的心,却永远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等等好句好词随文可见。文章虽是散文,却又如同诗一般诗情画意,具有浓浓的抒情意味。课文里优美的风景、精美的语言、美好的精神都值得学生品味、揣摩、积累。《长江之歌》凭借着丰富的联想从时空上纵览今昔、俯视天地;又用气势磅礴的“雪山、春潮、惊涛、气概、远古、巨浪、回荡”等词赞叹着长江的宏伟豪迈、多姿多彩;还用细致柔和的“风采、源泉、情怀、清流”等词歌颂着长江的母亲情怀、无私奉献。通过朗读的形式使学生感受语言的磅礴细腻、刚柔并济,表达对长江的赞美、依恋,包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品词析句感受美,通过诵读表演再现美,通过写诗写文传递美,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領会形象美,促进德育发展
  领会形象美结合德育能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在小学各科教学中,与审美教育联系最紧密的当属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在这些课程中虽也有一定的艺术知识的传授,但从本质上来讲,它们更应该是审美的,而语文教学是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有力手段”[2]。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以美引善,利用好教材中的正面形象,美育中的美好形象来培育人,把德育融于美育之中,使学生通过榜样学习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美育教育就是使学生在接受美育时,明辨善恶,辨别是非。
  六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岁寒三友”中《墨梅图题诗》是诗人王冕借墨梅这一傲寒独立,不要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高洁的名士形象,实际上是借梅自喻,以梅花的孤傲、清高来表现自己蔑视尘俗,身正性清,孤芳自赏的人格和不向权贵折腰献媚的高尚品质。
  在六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内,一篇名为《甘罗十二为使臣》的选文通过赵王与十二岁的甘罗之间的对话,表现了一个有志不在年高,机智勇敢的甘罗形象和从前傲慢多疑、转变为知错就改,以大局百姓为重的赵王形象。
  课堂中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里的这些美学形象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模范,建立起对美学形象的认知观,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在树立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道德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感受意境美,把美的规律贯穿到智育中
  学生通过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象和万家张灯结彩、举国同庆的社会景象的欣赏,在愉悦自身精神的同时,激发他们主动去接触自然科学,社会哲学等知识的热情,引导他们的求知探索精神。例如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描写过长江三峡,出了许多名篇,如郦道元的《三峡》、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咏怀古迹五首》、刘白羽的《长江三日》,还有之前学生学过的《早发白帝城》。随着三峡大坝修建后,三峡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通过阅读这些名篇佳作,依然可以领略千年前的三峡美景。在北师大六年级的《三峡之秋》中教师通过课文语言文字、意境之美来感染学生,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来想象三峡美景,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审美教育应当注重师生互动,因为审美教育并不是单方向的信息传输,美要在不断的明辨、探讨中才能得出”[3]。语文教师要学会使语文教育中枯燥的文本知识化为美好的形象,把死板的记忆转化为生动的想象,建立起师生之间审美交流的桥梁。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审美因素,几乎每篇课文都包含了语言美、形象美或意境美,我们教师只需要利用好这些资源,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不仅获得丰厚的语文知识、锻炼语文技能,还能培养科学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积极挖掘教材中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领会美,欣赏美的能力,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制定的语文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
  [2]边霞.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J].南京师大学报,2001(2):71-76
  [3]杨格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以五华区莲华小学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要】育德育心,育心养德。本文以华阳中学考察报告为例,将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育德育心,育心养德,让德育真正走进了学生心灵。  【关键词】心理教育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70-02  所谓“育德育心,育心养德”,就是从学生生命成长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将心理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心理教育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生产生活当中,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我国教育改革的进行也不断与互联网融合,在互联网背景下不断进行更新和变革,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本文将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途径分析探讨,旨在促进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中图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大力推行,为高中政治课堂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新思路,而生活化教学便是其中的代表教学方式。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提升教学质量、结合新教学法挖掘教学材料中生活化元素等方面,就高中政治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并通过一些案例,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课程 政治课堂教学 生活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对激发朗读热情,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文字的鉴赏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同时在朗读中,学生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得到情感的陶冶,提高审美情趣。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指导。  【关键词】朗读 兴趣 理解 技巧 情感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要走出“程式化”写作模式,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思维:第一是重视学生在构思过程中培养整体性思维,使写作活动整合为个性化构思过程;第二是重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层级性思维,在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同时使作文主次分明、安排有序;第三是在写作修改中培养学生发展性思维,将学生个性化思考进行加工延伸,形成发展性思维结晶。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是我国当前英语学科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本文以一堂英语阅读课为例,浅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型教学的特点和成效,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 英语阅读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96-01  一、核心素养的概述  “核心素养”是我国当前英语学科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
期刊
【摘要】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与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本文围绕如何创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展开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97-02  引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时期,
期刊
【摘要】與国家继承法律调整全国范围内继承行为相比,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遗产继承习惯法所赖以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理念、规范的目的以及执行实施等方面均有差异,作为两种类型不同的社会规范,二者的冲突是必定存在的。妥善协调继承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冲突,必须在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遗产继承的自治变通立法和司法变通,最重要的是要采取强化民族教育中的习俗与传统教育的途径。  
期刊
【摘要】针对机器学习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CDIO理念提出机器学习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教学方法上,以案例驱动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上,以实践为主体,理论为辅助,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模式上,以团队为核心,培养学生沟通,协调与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培养大数据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CDIO 机器学习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重新加以表达的活动,它促进了使用不同语言民族间的沟通与交流。在中韩关系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中韩翻译在两国交流的第一线起到了核心地位。但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的韩语和汉语,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韩汉的谓语成分,存在着诸多不对等的问题,基于这一思考,本文从語法范畴、句子成分、搭配组合的角度出发,试图找出韩汉谓语成分之间对应的规律及翻译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