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求学于北大,奠定其一生之理想主义文化内核;起航于万科,因屡次临危受命而荣膺“救火队长”之美誉;愿为旅游休闲地产之开路先锋。
十年来,林少洲一直在探索旅游休闲地产。如今作为厚土机构主席,林少洲旗下已经有了北京厚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乾天厚土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乾天厚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三家运营机构,同时管理着河北承德、山东威海、山西运城、江西南昌等地的一批房地产项目,文化地产专业运营商的模式已基本成型。
求学于北大,奠定其一身之理想主义的文化内核;起航于万科,因屡次临危受命而荣膺“救火队长”之美誉;生根于厚土,一手塑造“和庄中国”和“新东方”两大地产品牌的版图。
历经二十年商海沉浮,这位“地产少帅”身上始终洋溢着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光芒。唯其英雄主义,屡次置之逆境而创下赫赫战功;唯其理想主义,立志重塑当代人之精神家园;也唯此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能不为一时一地经济利益所动,敢为旅游休闲地产之开路先锋。再战金山岭
“金山岭和庄位于京承线滦平北山的半山坡上,是一个纯粹的山居坡地项目,脚底下就是清澈的牤牛河。”在一间中国风的茶馆内,身着一身休闲服的林少洲如此描述金山岭和庄。
继2006年北京湾之后,林少洲携和庄品牌再战金山岭。金山岭南邻密云,北望河北承德,离北京市区只有1个半小时的车程,沿路风景优美,京承高速通车之后十分便利。承德避暑山庄名扬天下,金山岭长城亦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称。由于承德境内多山,又是京、津两地的水源地,所以开发建设受到诸多限制,能够拿到市场出售的开发项目不多,项目具有明显的稀缺性。
“和庄中国”的前三个项目都定位于高端人群,但这次不同,金山岭和庄提供了半山花墅和多层洋房两种主打产品,套价只有几十万元,给更多人拥有第二居所的机会。林少洲将原先万科城市花园一种深受欢迎的产品,升级改造成了半山花墅,户户拥有大尺度的花园或露台,露台上特别设计了可供养花种草的花池,具有独特的田园情趣。“我们正在建设小区自己的野趣公园,都市人渴望的桃源梦想,很快就可以实现了。”林少洲说。
“承德的山水环境和文化资源,在整个环首都生态圈中是最好的,这一点北京周边任何区域都无可替代。”熟知历史的林少洲甚至认为:“承德避暑山庄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盛世,避暑山庄的衰落,成为中国近代文明走向衰落的转折点。两百年后探讨中国文化崛起的动因,可以从这里开始。”
重建精神家园
无论是“厚土”,还是“和庄”,都凝聚了林少洲对中国文化强烈的情感和构建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宏大愿景,而这一切,又成为林少洲从事旅游休闲地产的强大资源平台。
“和是儒家思想,庄是道家精神;和是大同世界,庄是世外桃源;和是中国千百年来主流的价值观念,庄是中国人永远追求的精神家园。一言以蔽之,和庄,就是中国人居理想。”林少洲如此定义“和庄”内涵。在他看来,要达成中国人居理想这个伟大的目标,就必须扎根于厚土,土厚才能根深,根深才能叶茂,根深叶茂才能长成经历百年风雨的参天大树。
旅游休闲地产多在欠发达地区开发,与纯住宅相比,可以为地方带来长久的税收和就业。而随着大都市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为旅游休闲、养生养老类的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积极发展旅游休闲地产,对大都市的消费者和欠发达地区都是一种双赢。
2002年,“和庄中国”的第一个项目诞生在合肥大蜀山脚下,那个徽派民居风格的项目,成为当年合肥三大名盘之一。2006年,八达岭高速路边的北京湾以名士精神主题横空出世,在2007年以每平米3万多元的价格明显跑赢了大市。2008年开始,林少洲又在大连顶着重重阻力、破天荒地推出了一个充满大唐风情的五星级温泉度假村——金石滩和庄,建成后成为大连旅游的一号工程和全东北最好的温泉度假项目。
目前,“和庄中国”系列的若干新项目正在各地展开洽谈,而厚土旗下一个全新的地产品牌——“新东方”系列也在筹备当中。当记者问:“几年之后您计划做到多大规模”时,林少洲的回答让人意外:“我不考虑规模,我考虑的只是每一个项目。”现在的林少洲对大规模粗放式的开发复制已经不感兴趣,他要做的是“有根的建筑”,他关心的是百年之后,这些项目是否依然充满生命力。
“要做历史人物,不要做风云人物。”这是一位前辈对林少洲说过的话,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并使其践行一生。
救火队长
林少洲在万科的两次“救火”经历,至今在业内广为传颂。
1994年底,27岁的林少洲以副总经理身份赴上海万科上任,接手了因房屋质量问题遭遇大量退房的上海万科城市花园,一举扭转颓势。
1996年底,北京万科城市花园因房屋质量、配套和客户服务等问题,引发业主强烈不满。集团董事长王石在跟数百名愤怒业主的对话会之后,被迫答应撤换北京万科的班子。几天后,林少洲被王石的三通紧急电话调到了北京。在“掉了十几斤肉”之后,危机得以化解。甚至从1997年5月份起,北京万科城市花园连续7个月雄踞万科集团的销售冠军,其中两个销售案例更成为北大、清华房地产EMBA课程班的经典营销案例,林少洲也因此被称为地产界的“京城四少”之首。
2000年初,就在林少洲雄心勃勃准备五年内,实现北京万科的百亿地产王国梦想之时,来自万科总部的一个调令,无情地结束了他的计划。当时过于全情投入的林少洲无法理解集团原因不明的调动动机,也无法原谅集团事先没有任何招呼,突然作出的行政命令。他没有赴上海万科出任总经理,而是悲壮地选择了辞职。
“当时我的感觉就像正要直抵黄龙府的岳飞,十二道金牌一来,十年的心血和努力,一夜之间都没了。”再度被记者追问这段历史,林少洲内心依然不太平静:“就像在舞台上演了一出戏,退场了就什么都不是了,我从那个时候开始产生了一种对根的强烈意识。”当时林少洲的辞职成了地产界最重磅的新闻,各种针对万科的猜测绯闻纷至沓来,林少洲再度出面“救火”,才使事件平息下来。
在出任北京太合地产董事总经理两年后,林少洲离职创办了厚土机构,从顾问业务开始创业。“离开万科的这十年,从一个追求高度的职业经理人到一个寻找深度的创业者,我走了一条很长的路。”林少洲说,在阅历渐趋丰富的同时,厚土也找到了一群有共识、能互补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及自己的商业模式。”
名士风采
林少洲的“文名”业内皆知。
四年的北大求学经历,在其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理想主义与精英意识成型于此。初入万科,他担任《万科周刊》主编,为原本小小的一份内刊费尽心力。曾为此连续十个月没有上过街,只在宿舍和办公室之间来回往返,最后这本内刊的影响力波及全国。
“当年的《万科周刊》在我们这群人眼里并不是一份企业内刊,而是市场经济的《新青年》。”林少洲说。或许,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基因,使得20年前毫不起眼的万科,成为今天的千亿大佬。“其实这些年《万科周刊》没有停,每一个项目在我心中其实都是一份刊物,只不过不是印在纸里,而是印在建筑上。”林少洲说得动容。林少洲对市场有天生的敏感,而对文化有天然的情结。正如海川智库执行长杨敬之所说的:“作为潮州人,林总身上不缺乏商业基因,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所拥有的文化底蕴。”
他意识到房地产业正经历深度转型,也清楚知道休闲、旅游地产是大势所趋。他用“文化地产”来总结自己的事业,以地产为根、以文化为魂,用英雄主义气概、理想主义情怀,去重塑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怎么能够把盖房子仅仅当成挣钱的工具呢?你想想,我们所盖的房子,当我们走了,它还在那儿,这就是一件影响历史的事。还有什么能够比这个更重要、更容易有成就感?”林少洲的观点发人深省。“我愿意做一个先行者和发烧友,埋下头做好每一个作品,可能因此牺牲了速度和规模,失去更多的商业机会。但是那又怎样,我已经获得了无穷的乐趣。”林少洲的回答坚定而不失从容。
十年来,林少洲一直在探索旅游休闲地产。如今作为厚土机构主席,林少洲旗下已经有了北京厚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乾天厚土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乾天厚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三家运营机构,同时管理着河北承德、山东威海、山西运城、江西南昌等地的一批房地产项目,文化地产专业运营商的模式已基本成型。
求学于北大,奠定其一身之理想主义的文化内核;起航于万科,因屡次临危受命而荣膺“救火队长”之美誉;生根于厚土,一手塑造“和庄中国”和“新东方”两大地产品牌的版图。
历经二十年商海沉浮,这位“地产少帅”身上始终洋溢着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光芒。唯其英雄主义,屡次置之逆境而创下赫赫战功;唯其理想主义,立志重塑当代人之精神家园;也唯此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能不为一时一地经济利益所动,敢为旅游休闲地产之开路先锋。再战金山岭
“金山岭和庄位于京承线滦平北山的半山坡上,是一个纯粹的山居坡地项目,脚底下就是清澈的牤牛河。”在一间中国风的茶馆内,身着一身休闲服的林少洲如此描述金山岭和庄。
继2006年北京湾之后,林少洲携和庄品牌再战金山岭。金山岭南邻密云,北望河北承德,离北京市区只有1个半小时的车程,沿路风景优美,京承高速通车之后十分便利。承德避暑山庄名扬天下,金山岭长城亦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称。由于承德境内多山,又是京、津两地的水源地,所以开发建设受到诸多限制,能够拿到市场出售的开发项目不多,项目具有明显的稀缺性。
“和庄中国”的前三个项目都定位于高端人群,但这次不同,金山岭和庄提供了半山花墅和多层洋房两种主打产品,套价只有几十万元,给更多人拥有第二居所的机会。林少洲将原先万科城市花园一种深受欢迎的产品,升级改造成了半山花墅,户户拥有大尺度的花园或露台,露台上特别设计了可供养花种草的花池,具有独特的田园情趣。“我们正在建设小区自己的野趣公园,都市人渴望的桃源梦想,很快就可以实现了。”林少洲说。
“承德的山水环境和文化资源,在整个环首都生态圈中是最好的,这一点北京周边任何区域都无可替代。”熟知历史的林少洲甚至认为:“承德避暑山庄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盛世,避暑山庄的衰落,成为中国近代文明走向衰落的转折点。两百年后探讨中国文化崛起的动因,可以从这里开始。”
重建精神家园
无论是“厚土”,还是“和庄”,都凝聚了林少洲对中国文化强烈的情感和构建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宏大愿景,而这一切,又成为林少洲从事旅游休闲地产的强大资源平台。
“和是儒家思想,庄是道家精神;和是大同世界,庄是世外桃源;和是中国千百年来主流的价值观念,庄是中国人永远追求的精神家园。一言以蔽之,和庄,就是中国人居理想。”林少洲如此定义“和庄”内涵。在他看来,要达成中国人居理想这个伟大的目标,就必须扎根于厚土,土厚才能根深,根深才能叶茂,根深叶茂才能长成经历百年风雨的参天大树。
旅游休闲地产多在欠发达地区开发,与纯住宅相比,可以为地方带来长久的税收和就业。而随着大都市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为旅游休闲、养生养老类的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积极发展旅游休闲地产,对大都市的消费者和欠发达地区都是一种双赢。
2002年,“和庄中国”的第一个项目诞生在合肥大蜀山脚下,那个徽派民居风格的项目,成为当年合肥三大名盘之一。2006年,八达岭高速路边的北京湾以名士精神主题横空出世,在2007年以每平米3万多元的价格明显跑赢了大市。2008年开始,林少洲又在大连顶着重重阻力、破天荒地推出了一个充满大唐风情的五星级温泉度假村——金石滩和庄,建成后成为大连旅游的一号工程和全东北最好的温泉度假项目。
目前,“和庄中国”系列的若干新项目正在各地展开洽谈,而厚土旗下一个全新的地产品牌——“新东方”系列也在筹备当中。当记者问:“几年之后您计划做到多大规模”时,林少洲的回答让人意外:“我不考虑规模,我考虑的只是每一个项目。”现在的林少洲对大规模粗放式的开发复制已经不感兴趣,他要做的是“有根的建筑”,他关心的是百年之后,这些项目是否依然充满生命力。
“要做历史人物,不要做风云人物。”这是一位前辈对林少洲说过的话,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并使其践行一生。
救火队长
林少洲在万科的两次“救火”经历,至今在业内广为传颂。
1994年底,27岁的林少洲以副总经理身份赴上海万科上任,接手了因房屋质量问题遭遇大量退房的上海万科城市花园,一举扭转颓势。
1996年底,北京万科城市花园因房屋质量、配套和客户服务等问题,引发业主强烈不满。集团董事长王石在跟数百名愤怒业主的对话会之后,被迫答应撤换北京万科的班子。几天后,林少洲被王石的三通紧急电话调到了北京。在“掉了十几斤肉”之后,危机得以化解。甚至从1997年5月份起,北京万科城市花园连续7个月雄踞万科集团的销售冠军,其中两个销售案例更成为北大、清华房地产EMBA课程班的经典营销案例,林少洲也因此被称为地产界的“京城四少”之首。
2000年初,就在林少洲雄心勃勃准备五年内,实现北京万科的百亿地产王国梦想之时,来自万科总部的一个调令,无情地结束了他的计划。当时过于全情投入的林少洲无法理解集团原因不明的调动动机,也无法原谅集团事先没有任何招呼,突然作出的行政命令。他没有赴上海万科出任总经理,而是悲壮地选择了辞职。
“当时我的感觉就像正要直抵黄龙府的岳飞,十二道金牌一来,十年的心血和努力,一夜之间都没了。”再度被记者追问这段历史,林少洲内心依然不太平静:“就像在舞台上演了一出戏,退场了就什么都不是了,我从那个时候开始产生了一种对根的强烈意识。”当时林少洲的辞职成了地产界最重磅的新闻,各种针对万科的猜测绯闻纷至沓来,林少洲再度出面“救火”,才使事件平息下来。
在出任北京太合地产董事总经理两年后,林少洲离职创办了厚土机构,从顾问业务开始创业。“离开万科的这十年,从一个追求高度的职业经理人到一个寻找深度的创业者,我走了一条很长的路。”林少洲说,在阅历渐趋丰富的同时,厚土也找到了一群有共识、能互补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及自己的商业模式。”
名士风采
林少洲的“文名”业内皆知。
四年的北大求学经历,在其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理想主义与精英意识成型于此。初入万科,他担任《万科周刊》主编,为原本小小的一份内刊费尽心力。曾为此连续十个月没有上过街,只在宿舍和办公室之间来回往返,最后这本内刊的影响力波及全国。
“当年的《万科周刊》在我们这群人眼里并不是一份企业内刊,而是市场经济的《新青年》。”林少洲说。或许,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基因,使得20年前毫不起眼的万科,成为今天的千亿大佬。“其实这些年《万科周刊》没有停,每一个项目在我心中其实都是一份刊物,只不过不是印在纸里,而是印在建筑上。”林少洲说得动容。林少洲对市场有天生的敏感,而对文化有天然的情结。正如海川智库执行长杨敬之所说的:“作为潮州人,林总身上不缺乏商业基因,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所拥有的文化底蕴。”
他意识到房地产业正经历深度转型,也清楚知道休闲、旅游地产是大势所趋。他用“文化地产”来总结自己的事业,以地产为根、以文化为魂,用英雄主义气概、理想主义情怀,去重塑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怎么能够把盖房子仅仅当成挣钱的工具呢?你想想,我们所盖的房子,当我们走了,它还在那儿,这就是一件影响历史的事。还有什么能够比这个更重要、更容易有成就感?”林少洲的观点发人深省。“我愿意做一个先行者和发烧友,埋下头做好每一个作品,可能因此牺牲了速度和规模,失去更多的商业机会。但是那又怎样,我已经获得了无穷的乐趣。”林少洲的回答坚定而不失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