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文学说到女性的化妆品,往往称为“脂粉”,这个词汇实际上是“胭脂”与“妆粉”的合称。所有的红色妆品都归在胭脂一项当中,“粉”则是指白色的化妆粉,搽敷在面庞或身体上,让皮肤显得细腻莹白。因为粉中一般者陟有香料或经过熏香,所以也常被呼作“香粉”。
大约自先秦时代起,人们在劳动实践中掌握了铅粉的制造方法。这种通过让黑铅发生化学反应造出的白粉质地轻细,洁白明净,所以既是建筑、美术、工艺中大量使用的白色颜料,也用于女性修饰面庞与身体。对于化妆来说,铅粉有个明显的优点,就是粘连性好,一旦涂到皮肤上,可以比较牢久,不容易“掉粉”。古人虽然也发明了米粉、蛤粉、滑石粉等妆粉,但其粘连性均不如铅粉,所以,最晚从汉代起,铅粉就成为化妆品中最重要的主力。
铅粉实际上有个严重的缺点——带有毒性,长久擦用,会损害皮肤,让肤色因中毒而变黑。不过,鉴于找不到更好的替代物,所以铅粉在漫长的历史上一直是女性化妆时依靠的主要妆品。不知为何,从汉代起,铅粉就被称为“胡粉”,此外,尚有辰粉、韶粉、桂粉、杭州粉、定粉、光粉、官粉、宫粉等各种叫法。因此,凡是在古人作品中看到这些名称,都可以肯定是指铅粉做成的化妆用粉。
据《天工开物》等古代文献可知,铅粉炼制出来以后,通常会用水调匀,做成瓦、锭等形状,再晾干定型。据记载,清代北京的一些名牌化妆品店如“花汉冲”等,是采用前店后厂的方式,自行对铅粉进行加工。其具体工序便是把铅粉加入适当香料,用水调成浆糊状,然后通过小漏斗,泻漏到纱布上,形成一个个荸荠大小、窝头形的粉团,俗称“窝头粉”。因为这种粉块的形状也如滴落的梨形珠粒,所以还获得了一个更优雅的名称——“滴珠宫粉”或“滴珠香粉”。
固定成团的粉锭更适合保存、运输以及买卖,所以古代女性从妆品店或者商贩手中买到、放置在妆奁内备用的,一般都是这种形式的干硬粉块。使用时,则是将其浸在清洁的液体内,让粉融软,转为湿粉,再用粉扑蘸满,扑到面上、身上。有意思的是,女性对于调粉的水液非常讲究:
一般来说是用清水,勤快女性会使用“井花水”,也就是天亮之后从井内打起的第一桶水。此时,井水经过一夜静置,杂质沉淀,格外清澄。据记载,明代宫廷中的后妃甚至派太监去特意收集夏日荷叶上的露水,以这种大自然中的清清露液来浸润妆粉。浸粉前,还需于水内放一点冰糖化开,或者加少许蜜,由此增加黏性,让妆粉更为贴牢地粘在皮肤上。
贵妇们则通常在牛奶之内化一点冰糖,然后以之泡粉块,形成牛奶融成的湿粉,据说这样上粉,面庞会显得格外滋润,并且隐有光泽。
到了冬天,则可以改用护面脂调粉。明人宋诩《竹屿山房杂部》一书就记载,把鹅油熬熟,再兑入香油,做成基础性的护面霜,以这种油脂来调匀白粉,匀涂在面上,既让皮肤显得富有光泽,又带有淡淡的香气,是明代女性在冬季流行的打底方式。
不过,从宋代一直到明清,最被看重的调粉手段,乃是以“花露”为媒介。什么是花露?就是鲜花蒸馏的香水。在五代时,伊斯兰世界特产的名品“蔷薇露”——即玫瑰花蒸馏的香水——进口到中国,相关的香水蒸馏技术随后也传入广州及闽浙,于是宋人就有了“美人晓镜玉妆台,仙掌承来傅粉腮”(虞俦《广东漕王侨卿寄蔷薇露因用韵》)这样的诗句,元曲中也有唱词为“打底干南定粉,把蔷薇露和就”“蔷薇露羞和腻粉”,都是讲述以玫瑰香水调湿妆粉的做法。到了明清时期,各种花、叶蒸馏的香水都被发展出来,统称花露,以此般香水兑入一点蜜,然后去融润妆粉,仍然被认为是上佳选择:“匀粉,用蜜则近粘,且有光,不若蔷薇露或荷花露,略以蜜汁少许搅之。”(《佩环余韵》)
仅从调粉方式的细致讲究,就可以感受到古代女性在化妆时是何等用心。在这样的消费群体面前,妆粉自身的品质当然更加受到重视。实际上,古代真正高档的白色妆粉,总是在铅粉的基础上,再配以名贵香料,并且加有几味修护皮肤、润肌养颜的药料。如元人所编《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列出的“常用和粉方”:
好粉(一两),蜜陀僧(一钱),脑、麝(各少许),白檀(一钱),蛤粉(半两),轻粉(一钱),黄连(半钱,水淘,置纸上,干),黄粉(二钱),白米粉子(二钱)
右件为细末,和匀,用。
明代的美容护肤专著《香奁润色》里,则有“梨花白面香粉方”:
官粉(十两),蜜陀僧(二钱),轻粉(五钱),白檀(二两),麝香(一钱),蛤粉(五钱)
前三项先研绝细,加入麝香,每日鸡子白和水调,傅,令面莹白绝似梨花,更香,汉宫第一方也。
这一配方是把蜜陀僧、轻粉、白檀香研成极细的粉,并且加入麝香,再与铅粉、蛤粉掺匀在一起,作为最终的妆粉成品。化妆时,用清水滴入鸡蛋清,对其加以稀释,然后用调和得稀稠适度的蛋清液来和粉,如此形成的湿粉擦到面上,会让面色呈现梨花一般细嫩的洁白。
在书中,“梨花白面香粉方”不仅被冠以娇娆的名称,而且用“汉宫第一方”做包装,说赵飞燕们的时代就使用这样的粉来化妆。其实,轻粉、蜜陀僧、麝香、檀香大致都是晋唐时代才出现的材料,所以汉代后妃不可能用到如此精致的妆粉。奢侈品史上永远玩不腻的招数之一,就是挂靠历史上据传为风流华丽的宫廷,把自己打造成出处神秘、来历高贵的传世经典,对此,中国古人早就深谙其道了。
大约自先秦时代起,人们在劳动实践中掌握了铅粉的制造方法。这种通过让黑铅发生化学反应造出的白粉质地轻细,洁白明净,所以既是建筑、美术、工艺中大量使用的白色颜料,也用于女性修饰面庞与身体。对于化妆来说,铅粉有个明显的优点,就是粘连性好,一旦涂到皮肤上,可以比较牢久,不容易“掉粉”。古人虽然也发明了米粉、蛤粉、滑石粉等妆粉,但其粘连性均不如铅粉,所以,最晚从汉代起,铅粉就成为化妆品中最重要的主力。
铅粉实际上有个严重的缺点——带有毒性,长久擦用,会损害皮肤,让肤色因中毒而变黑。不过,鉴于找不到更好的替代物,所以铅粉在漫长的历史上一直是女性化妆时依靠的主要妆品。不知为何,从汉代起,铅粉就被称为“胡粉”,此外,尚有辰粉、韶粉、桂粉、杭州粉、定粉、光粉、官粉、宫粉等各种叫法。因此,凡是在古人作品中看到这些名称,都可以肯定是指铅粉做成的化妆用粉。
据《天工开物》等古代文献可知,铅粉炼制出来以后,通常会用水调匀,做成瓦、锭等形状,再晾干定型。据记载,清代北京的一些名牌化妆品店如“花汉冲”等,是采用前店后厂的方式,自行对铅粉进行加工。其具体工序便是把铅粉加入适当香料,用水调成浆糊状,然后通过小漏斗,泻漏到纱布上,形成一个个荸荠大小、窝头形的粉团,俗称“窝头粉”。因为这种粉块的形状也如滴落的梨形珠粒,所以还获得了一个更优雅的名称——“滴珠宫粉”或“滴珠香粉”。
固定成团的粉锭更适合保存、运输以及买卖,所以古代女性从妆品店或者商贩手中买到、放置在妆奁内备用的,一般都是这种形式的干硬粉块。使用时,则是将其浸在清洁的液体内,让粉融软,转为湿粉,再用粉扑蘸满,扑到面上、身上。有意思的是,女性对于调粉的水液非常讲究:
一般来说是用清水,勤快女性会使用“井花水”,也就是天亮之后从井内打起的第一桶水。此时,井水经过一夜静置,杂质沉淀,格外清澄。据记载,明代宫廷中的后妃甚至派太监去特意收集夏日荷叶上的露水,以这种大自然中的清清露液来浸润妆粉。浸粉前,还需于水内放一点冰糖化开,或者加少许蜜,由此增加黏性,让妆粉更为贴牢地粘在皮肤上。
贵妇们则通常在牛奶之内化一点冰糖,然后以之泡粉块,形成牛奶融成的湿粉,据说这样上粉,面庞会显得格外滋润,并且隐有光泽。
到了冬天,则可以改用护面脂调粉。明人宋诩《竹屿山房杂部》一书就记载,把鹅油熬熟,再兑入香油,做成基础性的护面霜,以这种油脂来调匀白粉,匀涂在面上,既让皮肤显得富有光泽,又带有淡淡的香气,是明代女性在冬季流行的打底方式。
不过,从宋代一直到明清,最被看重的调粉手段,乃是以“花露”为媒介。什么是花露?就是鲜花蒸馏的香水。在五代时,伊斯兰世界特产的名品“蔷薇露”——即玫瑰花蒸馏的香水——进口到中国,相关的香水蒸馏技术随后也传入广州及闽浙,于是宋人就有了“美人晓镜玉妆台,仙掌承来傅粉腮”(虞俦《广东漕王侨卿寄蔷薇露因用韵》)这样的诗句,元曲中也有唱词为“打底干南定粉,把蔷薇露和就”“蔷薇露羞和腻粉”,都是讲述以玫瑰香水调湿妆粉的做法。到了明清时期,各种花、叶蒸馏的香水都被发展出来,统称花露,以此般香水兑入一点蜜,然后去融润妆粉,仍然被认为是上佳选择:“匀粉,用蜜则近粘,且有光,不若蔷薇露或荷花露,略以蜜汁少许搅之。”(《佩环余韵》)
仅从调粉方式的细致讲究,就可以感受到古代女性在化妆时是何等用心。在这样的消费群体面前,妆粉自身的品质当然更加受到重视。实际上,古代真正高档的白色妆粉,总是在铅粉的基础上,再配以名贵香料,并且加有几味修护皮肤、润肌养颜的药料。如元人所编《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列出的“常用和粉方”:
好粉(一两),蜜陀僧(一钱),脑、麝(各少许),白檀(一钱),蛤粉(半两),轻粉(一钱),黄连(半钱,水淘,置纸上,干),黄粉(二钱),白米粉子(二钱)
右件为细末,和匀,用。
明代的美容护肤专著《香奁润色》里,则有“梨花白面香粉方”:
官粉(十两),蜜陀僧(二钱),轻粉(五钱),白檀(二两),麝香(一钱),蛤粉(五钱)
前三项先研绝细,加入麝香,每日鸡子白和水调,傅,令面莹白绝似梨花,更香,汉宫第一方也。
这一配方是把蜜陀僧、轻粉、白檀香研成极细的粉,并且加入麝香,再与铅粉、蛤粉掺匀在一起,作为最终的妆粉成品。化妆时,用清水滴入鸡蛋清,对其加以稀释,然后用调和得稀稠适度的蛋清液来和粉,如此形成的湿粉擦到面上,会让面色呈现梨花一般细嫩的洁白。
在书中,“梨花白面香粉方”不仅被冠以娇娆的名称,而且用“汉宫第一方”做包装,说赵飞燕们的时代就使用这样的粉来化妆。其实,轻粉、蜜陀僧、麝香、檀香大致都是晋唐时代才出现的材料,所以汉代后妃不可能用到如此精致的妆粉。奢侈品史上永远玩不腻的招数之一,就是挂靠历史上据传为风流华丽的宫廷,把自己打造成出处神秘、来历高贵的传世经典,对此,中国古人早就深谙其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