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巴士开通,原本是为居民增加便利,却抵不过黑车竞争,叫好不叫座。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应该如何改进?来自中南大学的大三学生马涛,通过切身体验和实地调查提出了解决建议,为政府改良社区巴士的运营提供了参考。
社区巴士伤不起
2010年底,长沙市政府和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在湘江世纪城开通了106路社区巴士。马涛的家就在这个小区,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非常高兴,“以后在社区门口就可以坐这趟车直达学校了!”
马涛一般是周末回家,但由于周二是奶奶生日,所以尽管周三一早八点钟有非常重要的专业课,他还是决定回去,“大不了明天起个早,而且现在小区门口不是新开社区巴士了吗?坐最早的那趟,赶上专业课应该不成问题!”为做到万无一失,马涛回家时还特地跑到小区门口的站台,确定最早班的社区巴士时间。
第二天早上6点钟,马涛就起床了。冬天的早晨特别寒冷,呼呼的寒风刮得马涛不停打冷颤。“从家到小区门口也就一公里路,平时没觉得有多远,今天怎么走了好久还不到呢?”马涛提着大包小包的双手已经被勒得有些受不了了,不过他转念一想,“这算什么,那些老大爷老奶奶从外面买菜买米回来,不比这个更辛苦吗,坚持就是胜利!”马涛加快脚步,终于在17分钟后上气不接下气地到达了社区巴士车站。“要是社区巴士能够开进小区,就轻松方便多了!”
“哇,这么多人!”马涛被眼前的情景给吓到了,说不上人山人海,但是用里三层外三层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看看表,6:47,还好,没有错过6:50的早班车,马涛暗自高兴,不过可能寒风刺激了马涛脆弱的胃,他觉得肚子隐隐作痛。
10分钟过去了,还不见巴士的踪影,不少人踮起脚尖紧盯着巴士到来的方向,可是除了失望还是失望,真是“千呼万唤驶不出来啊!”“这车怎么回事呢,怎么还不到,我上班都要迟到了!”马涛身旁的一个中年妇女看着手表抱怨道。“别急,这趟车几乎每天都不准点,不知道会等多久,你要是实在赶时间就别等了!”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不慌不忙地说。马涛顿时有些不满,“站牌上写着的早班时间这么不靠谱啊?”不过算算时间,再等十分钟也还来得及。
又一个十分钟后,迟到的社区巴士才从停满社会车辆的马路中“突围”,缓缓靠站。马涛终于看到希望了,原本以为会很难挤上车,可是出乎意料,还在站台上的候车居民已经屈指可数。偌大的巴士里面冷冷清清地坐着不到10个人。刚行驶不到5分钟,巴士就停在路上了。以为是红绿灯,可是13分钟过去,巴士还没有启动的迹象,原来堵上了。马涛一边焦急地反复看手表,一边捂着肚子,“再堵的话就要憋不住了,快走吧!”马涛暗暗祈祷。正在这时,一位等得不耐烦的乘客问驾驶员还要堵多久,驾驶员解释道:“这条公路是快速干道,因为车身比较大,只有到前面路口才能转弯掉头,大型车辆多,红绿灯间隔短,早晚高峰起码四五个红灯才能过,耽搁40分钟时常有的事。”听到这里,马涛最后一点希望彻底被摧毁,“看来今天我因为社区巴士注定杯具了!”
向黑车“取经”
自从社区巴士开通之后,马涛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社区附近的黑车只增不减。“我经常会看见社区门口等候着一排排黑车,一看见居民在站台等车都会主动上去拉客;每次公交车靠站下客,就会有不少黑车司机前去招揽生意;甚至走在小区里,随时都可以看到黑车的身影。”马涛非常疑惑,政府多次严查黑车,这黑车的生命力怎么越来越强,生意越来越好了?一次搭乘黑车的经历,让他的所有疑问得到了解答。
星期五的下午,马涛照惯例带着电脑回家。由于不赶时间,马涛决定再次乘坐社区巴士。来到站台,等了35分钟,巴士还没有到来。“呀,看这天色要下雨了!”马涛没有带伞,他并不害怕淋雨,可是电脑害怕啊!正在担心之际,几辆黑车按着喇叭从旁边隐蔽的角落驶出,“下雨天送到家门口,上车就走!”这时,有一男一女想也没想就钻进其中一辆,黑车呼啸着扬长而去。
天色越来越阴暗,眼看大雨就要来了,站台上的人纷纷打起了黑车。马涛知道这些黑车都是非法的,非常不安全,所以迟迟立在原地,心想社区巴士应该马上就要到了。谁知5分钟过去,等来的不是社区巴士,而是倾盆大雨!马涛也有些着急了。这时一位老奶奶得知马涛与她去同一目的地后,便建议马涛同坐一辆黑车,这样平摊下来可以便宜一点。看着马涛有些犹豫,老人告诉他:“我坐过好几次了,都没事,就算坐了社区巴士,下车后你还得淋雨呢!”听老人这么说,马涛无奈之下,便上了黑车。
在车上,黑车司机的态度非常好,先是亲切地问他们去哪儿,然后又热情地建议回去的最佳路线。这不禁让马涛觉得有些意外,这可是出租车和公交车没法比的。马涛发现老人带着雨伞,不解地问她为何还选择黑车。“我腿脚不便,平时不下雨的时候我都要在路上歇息好几次,更别说这下雨天了,走回去鞋都该湿透了,感冒了划不来!坐黑车虽然贵一点,但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你说是不是?”马涛被反问得一时语塞,因为老人说得很有道理,难怪下雨天黑车的生意格外好。不到半个小时,马涛就顺利到了家,果然高效率,看来它的存在虽然违法,但确实能给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回家后,马涛反复思考着关于黑车的问题,趁着周末,又向小区里的居民询问了对黑车的看法。结果大多数居民都支持让黑车继续存在,不仅因为能解决车站到小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因为它能够随叫随到,随到随走,尤其是赶时间的时候特别方便;而且不会像社区巴士那样绕路、经常误点、经常堵车,可以随时改走其他路线;此外,社区巴士收车太早,要是下班较晚就只能选择黑车。当然也有居民反对黑车,原因在于不安全,并且会扰乱交通秩序。马涛将这些调查结果,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一一汇总了起来。
这样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开设社区巴士是为了便民,但如今的情况,似乎帮不上居民太多的忙。那么社区巴士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反而形成现在这样的尴尬局面呢?为什么社区巴士不能借鉴黑车的优势做一些改进,逐步完善,进而取代黑车?带着这些问题,马涛请教了学校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家周教授。
周教授告诉马涛,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长沙开设社区公交的时间比较短,在这方面缺乏经验,现在仍处于摸索阶段。“那为什么不能增开几列班车?这样居民候车的时间就可以缩短,也可以提高入座率了。”马涛不解。“公交运营虽然是政府补贴,但是政府也会考虑成本问题。如果盲目地增加公交车或者增设公交路线,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会使交通更加拥挤,这样每辆车的入座率更低,多开设只会让亏损更严重。”
周教授补充道:“除了增加社区公交的班次之外,还可以借鉴发达城市如北京、香港的成功经验。比如说香港开设了便捷灵活的社区小型巴士,一类是‘红色小巴’,其行驶路线不固定,除总站外不设固定车站,道路拥堵时它可以随时改换线路,转到较为通畅的道路上行驶;另一类是‘绿色小巴’,其设有固定线路和固定车站,但不必遵循‘站点下客’的公交规则,只要是非禁停区都可以下客。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更加方便灵活,长沙完全可以效仿这种模式。”马涛灵机一动,“如果让社区巴士开进大型社区,并环社区运行,这样既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居民可以在距离自家最近的地方下车,还可以根据上下班高峰和平时的人流量增加和减少班车,使社区巴士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也不至于对社区交通产生太多压力了。”周教授微笑着点了点头。
跟周教授一番交流下来,马涛茅塞顿开,又上网查了很多相关资料,结合了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后,将班车开进小区,延长巴士运营时间,在拥堵路段变道或者开辟专门的公交专线等改良建议添加到了调查报告《社区巴士调查》中,最后反馈给了长沙市政府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令马涛惊喜的是,2011年11月,相关部门在解决市民交通问题的行动中,根据他的报告对各大小区进行了深入调研,最终决定在几个大型小区试行环线社区巴士。这让马涛倍感欣慰,“我也为改善居民的交通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了!”
责任编辑:曹晓晨
社区巴士伤不起
2010年底,长沙市政府和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在湘江世纪城开通了106路社区巴士。马涛的家就在这个小区,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非常高兴,“以后在社区门口就可以坐这趟车直达学校了!”
马涛一般是周末回家,但由于周二是奶奶生日,所以尽管周三一早八点钟有非常重要的专业课,他还是决定回去,“大不了明天起个早,而且现在小区门口不是新开社区巴士了吗?坐最早的那趟,赶上专业课应该不成问题!”为做到万无一失,马涛回家时还特地跑到小区门口的站台,确定最早班的社区巴士时间。
第二天早上6点钟,马涛就起床了。冬天的早晨特别寒冷,呼呼的寒风刮得马涛不停打冷颤。“从家到小区门口也就一公里路,平时没觉得有多远,今天怎么走了好久还不到呢?”马涛提着大包小包的双手已经被勒得有些受不了了,不过他转念一想,“这算什么,那些老大爷老奶奶从外面买菜买米回来,不比这个更辛苦吗,坚持就是胜利!”马涛加快脚步,终于在17分钟后上气不接下气地到达了社区巴士车站。“要是社区巴士能够开进小区,就轻松方便多了!”
“哇,这么多人!”马涛被眼前的情景给吓到了,说不上人山人海,但是用里三层外三层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看看表,6:47,还好,没有错过6:50的早班车,马涛暗自高兴,不过可能寒风刺激了马涛脆弱的胃,他觉得肚子隐隐作痛。
10分钟过去了,还不见巴士的踪影,不少人踮起脚尖紧盯着巴士到来的方向,可是除了失望还是失望,真是“千呼万唤驶不出来啊!”“这车怎么回事呢,怎么还不到,我上班都要迟到了!”马涛身旁的一个中年妇女看着手表抱怨道。“别急,这趟车几乎每天都不准点,不知道会等多久,你要是实在赶时间就别等了!”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不慌不忙地说。马涛顿时有些不满,“站牌上写着的早班时间这么不靠谱啊?”不过算算时间,再等十分钟也还来得及。
又一个十分钟后,迟到的社区巴士才从停满社会车辆的马路中“突围”,缓缓靠站。马涛终于看到希望了,原本以为会很难挤上车,可是出乎意料,还在站台上的候车居民已经屈指可数。偌大的巴士里面冷冷清清地坐着不到10个人。刚行驶不到5分钟,巴士就停在路上了。以为是红绿灯,可是13分钟过去,巴士还没有启动的迹象,原来堵上了。马涛一边焦急地反复看手表,一边捂着肚子,“再堵的话就要憋不住了,快走吧!”马涛暗暗祈祷。正在这时,一位等得不耐烦的乘客问驾驶员还要堵多久,驾驶员解释道:“这条公路是快速干道,因为车身比较大,只有到前面路口才能转弯掉头,大型车辆多,红绿灯间隔短,早晚高峰起码四五个红灯才能过,耽搁40分钟时常有的事。”听到这里,马涛最后一点希望彻底被摧毁,“看来今天我因为社区巴士注定杯具了!”
向黑车“取经”
自从社区巴士开通之后,马涛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社区附近的黑车只增不减。“我经常会看见社区门口等候着一排排黑车,一看见居民在站台等车都会主动上去拉客;每次公交车靠站下客,就会有不少黑车司机前去招揽生意;甚至走在小区里,随时都可以看到黑车的身影。”马涛非常疑惑,政府多次严查黑车,这黑车的生命力怎么越来越强,生意越来越好了?一次搭乘黑车的经历,让他的所有疑问得到了解答。
星期五的下午,马涛照惯例带着电脑回家。由于不赶时间,马涛决定再次乘坐社区巴士。来到站台,等了35分钟,巴士还没有到来。“呀,看这天色要下雨了!”马涛没有带伞,他并不害怕淋雨,可是电脑害怕啊!正在担心之际,几辆黑车按着喇叭从旁边隐蔽的角落驶出,“下雨天送到家门口,上车就走!”这时,有一男一女想也没想就钻进其中一辆,黑车呼啸着扬长而去。
天色越来越阴暗,眼看大雨就要来了,站台上的人纷纷打起了黑车。马涛知道这些黑车都是非法的,非常不安全,所以迟迟立在原地,心想社区巴士应该马上就要到了。谁知5分钟过去,等来的不是社区巴士,而是倾盆大雨!马涛也有些着急了。这时一位老奶奶得知马涛与她去同一目的地后,便建议马涛同坐一辆黑车,这样平摊下来可以便宜一点。看着马涛有些犹豫,老人告诉他:“我坐过好几次了,都没事,就算坐了社区巴士,下车后你还得淋雨呢!”听老人这么说,马涛无奈之下,便上了黑车。
在车上,黑车司机的态度非常好,先是亲切地问他们去哪儿,然后又热情地建议回去的最佳路线。这不禁让马涛觉得有些意外,这可是出租车和公交车没法比的。马涛发现老人带着雨伞,不解地问她为何还选择黑车。“我腿脚不便,平时不下雨的时候我都要在路上歇息好几次,更别说这下雨天了,走回去鞋都该湿透了,感冒了划不来!坐黑车虽然贵一点,但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你说是不是?”马涛被反问得一时语塞,因为老人说得很有道理,难怪下雨天黑车的生意格外好。不到半个小时,马涛就顺利到了家,果然高效率,看来它的存在虽然违法,但确实能给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回家后,马涛反复思考着关于黑车的问题,趁着周末,又向小区里的居民询问了对黑车的看法。结果大多数居民都支持让黑车继续存在,不仅因为能解决车站到小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因为它能够随叫随到,随到随走,尤其是赶时间的时候特别方便;而且不会像社区巴士那样绕路、经常误点、经常堵车,可以随时改走其他路线;此外,社区巴士收车太早,要是下班较晚就只能选择黑车。当然也有居民反对黑车,原因在于不安全,并且会扰乱交通秩序。马涛将这些调查结果,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一一汇总了起来。
这样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开设社区巴士是为了便民,但如今的情况,似乎帮不上居民太多的忙。那么社区巴士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反而形成现在这样的尴尬局面呢?为什么社区巴士不能借鉴黑车的优势做一些改进,逐步完善,进而取代黑车?带着这些问题,马涛请教了学校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家周教授。
周教授告诉马涛,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长沙开设社区公交的时间比较短,在这方面缺乏经验,现在仍处于摸索阶段。“那为什么不能增开几列班车?这样居民候车的时间就可以缩短,也可以提高入座率了。”马涛不解。“公交运营虽然是政府补贴,但是政府也会考虑成本问题。如果盲目地增加公交车或者增设公交路线,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会使交通更加拥挤,这样每辆车的入座率更低,多开设只会让亏损更严重。”
周教授补充道:“除了增加社区公交的班次之外,还可以借鉴发达城市如北京、香港的成功经验。比如说香港开设了便捷灵活的社区小型巴士,一类是‘红色小巴’,其行驶路线不固定,除总站外不设固定车站,道路拥堵时它可以随时改换线路,转到较为通畅的道路上行驶;另一类是‘绿色小巴’,其设有固定线路和固定车站,但不必遵循‘站点下客’的公交规则,只要是非禁停区都可以下客。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更加方便灵活,长沙完全可以效仿这种模式。”马涛灵机一动,“如果让社区巴士开进大型社区,并环社区运行,这样既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居民可以在距离自家最近的地方下车,还可以根据上下班高峰和平时的人流量增加和减少班车,使社区巴士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也不至于对社区交通产生太多压力了。”周教授微笑着点了点头。
跟周教授一番交流下来,马涛茅塞顿开,又上网查了很多相关资料,结合了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后,将班车开进小区,延长巴士运营时间,在拥堵路段变道或者开辟专门的公交专线等改良建议添加到了调查报告《社区巴士调查》中,最后反馈给了长沙市政府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令马涛惊喜的是,2011年11月,相关部门在解决市民交通问题的行动中,根据他的报告对各大小区进行了深入调研,最终决定在几个大型小区试行环线社区巴士。这让马涛倍感欣慰,“我也为改善居民的交通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了!”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