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过渡式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初始阶段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双语教学模式。本文以《消费者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为例,重点探讨了教学目标的设定、分阶段设置教学内容、课堂设计等双语教学的基本思路。并对当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能为更好的实施双语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关键词:双语教学;消费者行为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与模式
双语教学在各大高校已成为一种广泛推广的教学模式。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双语教学项目可以有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包括“沉浸型双语教学模式”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实际上后两种模式也可以概括为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与维持式双语教学模式。学术界一般认为这三种教学模式结合了教学的不同教学阶段,由低到高,逐步递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得到了训练。大部分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都认为,当前在双语教学模式设计方面应采取递进法,遵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量力而行”的原则。
二、《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基本思路
(一)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几十年来,该学科在国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我国的消费者行为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从西方引入,所以大部分的基础理论都是在西方发展和成型的。因此完全采用汉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在于:(1)国内对消费者行为学的一些专业术语翻译尚不统一。由于汉语的微妙性,在翻译国外经典文献的过程中,国内的研究者对同一英语名词进行了不一样的翻译,有些甚至带有明显的歧义,不利于教学的开展;(2)我国的消费者行为学虽然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与国际研究相比,知识点明显陈旧,很多新颖的、独特的观点没有被纳入当前大部分中文版的消费者行为学教材之中;(3)目前很多高校选用的《消费者行为学》教材都是外文翻译版,即使是中国学者的教材,很多内容也是直接借鉴的外文教材。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遵循科学的原则,循序渐进,既重视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理论只是的传授,更要训练学生对消费者行为学专业英语知识的掌握。每一个专业术语、每一个经典理论、每一个著名学者都要求学生掌握其对应的英文内容。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授课与其他课程不同的地方应该是强调学生读、写的能力,听说的能力虽然重要但是不能作为重点内容。
(三)分阶段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按照学生的特点分阶段设置内容,可以参考下面的三阶段教学内容的方法。第一阶段:外文ppt或讲义、教材,采用中文普通话授课。这个阶段主要是用来对学生渗透一些英文的专业术语,初期或初次接触双语教学,学生心理与视听上有一段适应的过程,英文不能太多。第二阶段:外文ppt或讲义、教材,授课过程主要采用中文,但是专业术语、基本理论用外文讲授。本阶段与上一阶段相比,英文内容有了明显的增多,中文讲授的内容,主要是一些课堂组织语言、相关案例解释等等,而专业术语、理论等全部采用英文讲授。第三阶段:外文ppt或讲义、教材,全英文环境授课。本阶段的课堂内容就完全由英文构成了,从课堂组织语言到课堂讲授内容,全程采用英文授课。
(四)课堂设计
1、充分的课前准备。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无疑是课堂设计的最关键的内容。开课之前,教师应该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其他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做法和经验,并收集各种资料作为双语教学的辅助教材。备课时,教师应该先仔细阅读《消费者行为学》中文版与英文版两种教材内容,写出中英对照的详细提纲,并且通过因特网下载国际、国内相关消费者行为研究与实践的英文文献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
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要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扮演法等等。
3、丰富的教学手段。作为渐进式的双语教学,必须加强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消费者行为学》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热点问题多,案例、实例分析也多。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必须加强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制作《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课件或投影胶片,节约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播放一些消费者行为有关的商业实战的英文录像资料给学生观看。
4、突出讲解重、难点。消费者行为学涵盖的内容较多,实行双语教学会对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强调突出重点和难点的讲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必须将教材吃透,析出重难点,在课堂上重点讲授,并注意授课方法的综合运用。渐进式的双语教学切忌的一点就是面面俱到。只要照顾到了重点和难点也就足够了。
5、成绩考核。成绩考核部分不能仅仅依靠期末考试,必须将平时的成绩加入。我们的实践经验显示,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应该是各占50%,以突出平时成绩的重要性。同时,期末考核部分也切忌变为纯粹的英文能力考查,要根据讲授的进程与重难点,既有中文内容的部分,又有中文内容的部分。建议客观题、概念解释类的题目采用纯英文的考核,而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考核。题型分布方面要以客观题和概念解释类的题目为主,问题类的题目为辅。
三、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教材选择与课程设置
目前中国市场上原版教材极少,能够适合学生用的就更少,这也是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一个因素。各学校要积极同国外联系选择引进适合的原版教材。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国内出版单位引进原版教材,在中国出版这些教材,以满足国内学生的需要。国内的中文教材也要进行改革,增加外文内容的含量。因为原版教材不仅语言地道,能保证学生可以接受足够的輸入,而且阅读量大,能提供该领域较新的专业知识,实用性强。我们在选用双语教材时,一定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既要注意专业知识的内容,又要兼顾学生外语能力,还要注意语言学习的难度。课程设置是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内容和重点。科学地设置双语教学课程,注意双语教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这是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对“双语教学”的学生而言,创造一个适当的语言氛围十分重要,仅靠一门课的双语教学显然是不够的,若条件允许,应在双语教学班同时开设多门双语课程,或所有课程全部采用双语教学。对于哪些课程适合“双语教学”,这实际上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有专家指出,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受学科内容、课程性质的制约,是不容许有任何随意性和任意性的。大家在实践中,应该更加慎重一些,不能盲目地追求形式上的双语教学而迷失了方向。
(二)师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急需提高师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实施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精通外语知识,具备有相当水准的口语表达能力。目前大部分大学专业课教师词汇量大、语法好、阅读能力强,但口语差、听力差,真正能够自然、洒脱地进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的老师并不多。而“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在大学生中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预期目标。学生的外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还没有通过大学四级的英语水平考试,无法看懂教材和板书,不具备听懂外语授课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选择的进行双语教学,将会使这部分学生失去学习信心,难以坚持下去。因此必须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包括职前培训和职后培养两种。教师的职前培养是对就业之前的人员进行的正规和专门的教育、培养和训练。教师的职后培训是对在职教师进行双语教学的专门训练或短期再教育,有计划地将外语基础好的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委托代培或进修,比方选派教师到国内一流学校进修,或直接派往国外进修,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为实施双语教学打下基础。学生英语能力提升方面,重点要提高学生公共外语的口语水平公共外语教学应该转变观念,在注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要着重加强学生听、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将应试英语转变到应用英语上。学校内部要形成一种学说英语的氛围,彻底摆脱“哑巴英语”的尴尬。
参考文献:
[1]应秋飞.浅析我国的双语教学[J].文化教育研究,2003,(6).
[2]杨玲.重基础讲实效严治学过三关——谈一类模式双语教学的目标[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4).
[3]余志君,张黎.国内近年来双语教学研究评析[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3,(2).
[4]陈红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3,(3).
[5]王丽.《会计英语》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与思考[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关键词:双语教学;消费者行为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与模式
双语教学在各大高校已成为一种广泛推广的教学模式。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双语教学项目可以有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包括“沉浸型双语教学模式”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实际上后两种模式也可以概括为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与维持式双语教学模式。学术界一般认为这三种教学模式结合了教学的不同教学阶段,由低到高,逐步递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得到了训练。大部分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都认为,当前在双语教学模式设计方面应采取递进法,遵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量力而行”的原则。
二、《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基本思路
(一)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几十年来,该学科在国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我国的消费者行为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从西方引入,所以大部分的基础理论都是在西方发展和成型的。因此完全采用汉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在于:(1)国内对消费者行为学的一些专业术语翻译尚不统一。由于汉语的微妙性,在翻译国外经典文献的过程中,国内的研究者对同一英语名词进行了不一样的翻译,有些甚至带有明显的歧义,不利于教学的开展;(2)我国的消费者行为学虽然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与国际研究相比,知识点明显陈旧,很多新颖的、独特的观点没有被纳入当前大部分中文版的消费者行为学教材之中;(3)目前很多高校选用的《消费者行为学》教材都是外文翻译版,即使是中国学者的教材,很多内容也是直接借鉴的外文教材。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遵循科学的原则,循序渐进,既重视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理论只是的传授,更要训练学生对消费者行为学专业英语知识的掌握。每一个专业术语、每一个经典理论、每一个著名学者都要求学生掌握其对应的英文内容。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授课与其他课程不同的地方应该是强调学生读、写的能力,听说的能力虽然重要但是不能作为重点内容。
(三)分阶段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按照学生的特点分阶段设置内容,可以参考下面的三阶段教学内容的方法。第一阶段:外文ppt或讲义、教材,采用中文普通话授课。这个阶段主要是用来对学生渗透一些英文的专业术语,初期或初次接触双语教学,学生心理与视听上有一段适应的过程,英文不能太多。第二阶段:外文ppt或讲义、教材,授课过程主要采用中文,但是专业术语、基本理论用外文讲授。本阶段与上一阶段相比,英文内容有了明显的增多,中文讲授的内容,主要是一些课堂组织语言、相关案例解释等等,而专业术语、理论等全部采用英文讲授。第三阶段:外文ppt或讲义、教材,全英文环境授课。本阶段的课堂内容就完全由英文构成了,从课堂组织语言到课堂讲授内容,全程采用英文授课。
(四)课堂设计
1、充分的课前准备。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无疑是课堂设计的最关键的内容。开课之前,教师应该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其他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做法和经验,并收集各种资料作为双语教学的辅助教材。备课时,教师应该先仔细阅读《消费者行为学》中文版与英文版两种教材内容,写出中英对照的详细提纲,并且通过因特网下载国际、国内相关消费者行为研究与实践的英文文献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
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要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扮演法等等。
3、丰富的教学手段。作为渐进式的双语教学,必须加强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消费者行为学》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热点问题多,案例、实例分析也多。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必须加强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制作《消费者行为学》双语教学课件或投影胶片,节约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播放一些消费者行为有关的商业实战的英文录像资料给学生观看。
4、突出讲解重、难点。消费者行为学涵盖的内容较多,实行双语教学会对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强调突出重点和难点的讲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必须将教材吃透,析出重难点,在课堂上重点讲授,并注意授课方法的综合运用。渐进式的双语教学切忌的一点就是面面俱到。只要照顾到了重点和难点也就足够了。
5、成绩考核。成绩考核部分不能仅仅依靠期末考试,必须将平时的成绩加入。我们的实践经验显示,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应该是各占50%,以突出平时成绩的重要性。同时,期末考核部分也切忌变为纯粹的英文能力考查,要根据讲授的进程与重难点,既有中文内容的部分,又有中文内容的部分。建议客观题、概念解释类的题目采用纯英文的考核,而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考核。题型分布方面要以客观题和概念解释类的题目为主,问题类的题目为辅。
三、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教材选择与课程设置
目前中国市场上原版教材极少,能够适合学生用的就更少,这也是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一个因素。各学校要积极同国外联系选择引进适合的原版教材。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国内出版单位引进原版教材,在中国出版这些教材,以满足国内学生的需要。国内的中文教材也要进行改革,增加外文内容的含量。因为原版教材不仅语言地道,能保证学生可以接受足够的輸入,而且阅读量大,能提供该领域较新的专业知识,实用性强。我们在选用双语教材时,一定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既要注意专业知识的内容,又要兼顾学生外语能力,还要注意语言学习的难度。课程设置是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内容和重点。科学地设置双语教学课程,注意双语教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这是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对“双语教学”的学生而言,创造一个适当的语言氛围十分重要,仅靠一门课的双语教学显然是不够的,若条件允许,应在双语教学班同时开设多门双语课程,或所有课程全部采用双语教学。对于哪些课程适合“双语教学”,这实际上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有专家指出,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受学科内容、课程性质的制约,是不容许有任何随意性和任意性的。大家在实践中,应该更加慎重一些,不能盲目地追求形式上的双语教学而迷失了方向。
(二)师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急需提高师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实施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精通外语知识,具备有相当水准的口语表达能力。目前大部分大学专业课教师词汇量大、语法好、阅读能力强,但口语差、听力差,真正能够自然、洒脱地进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的老师并不多。而“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在大学生中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预期目标。学生的外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还没有通过大学四级的英语水平考试,无法看懂教材和板书,不具备听懂外语授课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选择的进行双语教学,将会使这部分学生失去学习信心,难以坚持下去。因此必须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包括职前培训和职后培养两种。教师的职前培养是对就业之前的人员进行的正规和专门的教育、培养和训练。教师的职后培训是对在职教师进行双语教学的专门训练或短期再教育,有计划地将外语基础好的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委托代培或进修,比方选派教师到国内一流学校进修,或直接派往国外进修,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为实施双语教学打下基础。学生英语能力提升方面,重点要提高学生公共外语的口语水平公共外语教学应该转变观念,在注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要着重加强学生听、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将应试英语转变到应用英语上。学校内部要形成一种学说英语的氛围,彻底摆脱“哑巴英语”的尴尬。
参考文献:
[1]应秋飞.浅析我国的双语教学[J].文化教育研究,2003,(6).
[2]杨玲.重基础讲实效严治学过三关——谈一类模式双语教学的目标[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4).
[3]余志君,张黎.国内近年来双语教学研究评析[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3,(2).
[4]陈红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3,(3).
[5]王丽.《会计英语》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与思考[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