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心态出现了信仰缺失、暴戾狂躁、看客心理、焦虑浮躁、习惯性怀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应准确、有效地把握当前的社会心态,正视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类问题,缓解社会焦虑情绪,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为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
关键词:社会心态;问题;培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好的,人们的精神风貌、价值观积极向上,人心普遍思富、思安、思稳、思和。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因工作、生活、前程、财富,往往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浮躁不定、紧张不已的情绪,这种情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狭隘极端、迷茫失落等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应准确、有效地把握当前的社会心态,正视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类问题,缓解社会焦虑情绪,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为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
一、社会心态的含义
“社会心态”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人们某种非同寻常的情绪、态度和社会风气等。
社会心态是现实的折射。比如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源于人们对生活环境、食品供给、社会治安等问题的担忧,不稳定感源于房难买,学难上,病难看的现实矛盾。不信任感源于少数干部贪污腐败,个别地方政府暗箱操作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
当前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社会心态整体趋于成熟自信、开放包容,人们的行为更加理性平和。例如今年黄金周部分热点景点遇冷,游客数量同比降三成,反映出人们对假日游玩日趋理性和成熟。调查发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动力呈现多元化趋势,排在首位的是子女发展期望排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个人利益追求,排在第三位的是追求家人幸福,排在第四位的是追求人际优势,排在第五位的是个人价值追求和生活情趣。从中国人生活动力中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影响甚大,同时人们对个人利益、自我价值、生活情趣的追求彰显了一种鲜明的个人自主意识,既是当代中国人生活动力格局的一个重要特质,也是中国人生活动力的一个巨大变化。
二、社会心态的问题
由于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社会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社会公平正义在一定程度上缺失,这些都对社会心态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社会心态出现了一些问题。近年来个人极端事件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如杨佳袭警案、福建南平校园惨案,富士康跳楼门事件等,反映出当前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存在的多元化的心理压力感和不公平感,容易造成社会心态的浮躁性、不稳定性,以及极端化情绪的宣泄。当前社会心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信仰缺失。价值多元化下存在信仰与道德有关的精神危机,道德赤字与坏账凸显。国家行政学院做了一项关于中国县处级公务员科学素养的调查发现(调查了900多名县处级公务员),只有47.6%的县处级公务员不迷信,半数以上的公务员相信“相面”“周公解梦”“星座预测”和“求签”等。部分官员迷信程度甚至高于一般群众,但凡谋官、改任、出行、动工等,总上门膜拜“高人”,求个上上策,选个“好日子”。 一些地方官员迷信风水,为求官运亨通、平安无事,请所谓的大师、高人“指点迷津”。个别地方政府部门的办公大楼讲风水,在法院的大门上悬把辟邪的宝剑、挂个驱魔的镜子,在政府门口放狮子,后院摆奇石,楼顶挂风水球等。这些耗巨资打造的“镇邪兽”、“转运石”和“风水球”,是个别单位或个人祈求“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心理作怪。劳民伤财的“风水楼堂馆所”损害政府形象、滋生利益输送、强化衙门作风、更助长封建迷信。花“公家”的钱建公共建筑,一砖一石都应体现社会服务。
2、暴戾狂躁。粗暴野蛮、乖张残暴,易怒且好走极端甚至危害社会。从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件中凸显出暴戾狂躁的社会心态。例如北京大兴为停车旁发生口角,摔死两岁女童。公交上、地铁里为了一个座位,恶语相击大打出手;飞机中为了座椅背的调节,空中斗殴导致飞机返航;医院内因不满治疗结果,拔刀砍杀无辜医生。2013年发生了众多伤害儿童的恶性事件,3月份长春盗车杀婴案,7月份北京男摔死女童案,8月份山西男童被挖眼案,11月份10岁重庆女孩摔童案,11月份上海松江杀婴案等。
3、看客心态。阿Q式的冷漠、麻木与围观,崇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处世哲学。以旁观者的姿态面对人和事,如同看戏一般,对当事人没有理解和共情的心理反应。这种看客心态在小悦悦事件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当2岁的小悦悦被汽车压倒后,先后有18个路人经过,但没有1人救助。事件发生后引起了日本众多知名媒体的关注,朝日电视台曾在一时政节目中,用了2分钟的时间,还制作了不少图板,来解释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涉及到的中国社会的道德问题,令人深思。美国Channel1电视台特地做了关于“小悦悦”事件的专题片,以相当大的比重抨击了见死不救事件在中国的发生。
4、社会焦虑。社会焦虑表现为人们因工作、生活、养老及未来无法预期等而长期紧张与不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心态似乎也跟着“飘飘然”起来。企业忙着开发市场,而不去提升商品质量。年轻人想着发财的渠道,而很少思考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浮躁,使个人的心理行为过分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容易被外界因素所驱动,不断地追逐利益和风潮。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是浮躁心态的最大受害者。不少新生代,把经济利益作为人生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一位博导关于“研究生要在40岁前挣到4000万”的言论在网络上受到热捧,正是浮躁的集中体现。一些电影、电视栏目,以媚俗为能事,追求感觉层次的沟通,热衷于搞那些“笑的绑架”节目,一些电视台让人觉得它不是政府的教育机构,而是被市场买断了的笑的批发部。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一年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成为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票房过十亿的《泰囧》商业的成功,其实隐喻着文化的黯淡,代表了当下中国人集体泛娱乐化的审美取向。这部电影在北美票房不到6万美元,奥斯卡评委会主席霍克·考奇说,中国电影指望全球通吃,就要想想人性是怎么回事。 三、如何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在国家发展总的目标下与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开展宣传教育。要在抓好融入上下功夫,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行各业实际工作,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融入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到实处。
2、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加强以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加强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领域的改革,是促进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重要途经。此外还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加快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此外,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往往透过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等层面影响社会心态,是形成不良社会心态的主要诱因。因此,必须全方位拓展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创新化解社会矛盾和疏导社会不良情绪的体制与机制,构建起社会成员诉求表达的渠道和网络,是促进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3、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成员心理的稳定感、方向感和未来感既是社會心态的构成要素,又是影响社会心态的情感和认知元素。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有种说法是人们享有从出生到坟墓的保障,比如上学时就近入学,毕业国家分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自由职业者”。农村、社区、家庭等基层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支持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但是,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并没有建立健全,比如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面临的生活问题,安全问题,从而使得每一个社会个体生活压力、心理压力难以缓解和释放,这也是社会心态失衡的重要原因。为此,要强化农村、社区等基层组织的社会支持功能,按照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要求,把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工作发展作为优化社会心态的切入点,为公民个人提供生活帮助、价值引导、心理抚慰和文化满足,由此为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奠定深厚的社会土壤。同时,也要强化家庭的社会细胞功能,发挥家庭对其成员的感情支持、行为养成、道德培养、心态塑造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俊秀,《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社会心态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
[2]程萍,《中国县处级干部科学素养调查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
关键词:社会心态;问题;培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好的,人们的精神风貌、价值观积极向上,人心普遍思富、思安、思稳、思和。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因工作、生活、前程、财富,往往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浮躁不定、紧张不已的情绪,这种情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狭隘极端、迷茫失落等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应准确、有效地把握当前的社会心态,正视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类问题,缓解社会焦虑情绪,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为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
一、社会心态的含义
“社会心态”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人们某种非同寻常的情绪、态度和社会风气等。
社会心态是现实的折射。比如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源于人们对生活环境、食品供给、社会治安等问题的担忧,不稳定感源于房难买,学难上,病难看的现实矛盾。不信任感源于少数干部贪污腐败,个别地方政府暗箱操作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
当前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社会心态整体趋于成熟自信、开放包容,人们的行为更加理性平和。例如今年黄金周部分热点景点遇冷,游客数量同比降三成,反映出人们对假日游玩日趋理性和成熟。调查发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动力呈现多元化趋势,排在首位的是子女发展期望排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个人利益追求,排在第三位的是追求家人幸福,排在第四位的是追求人际优势,排在第五位的是个人价值追求和生活情趣。从中国人生活动力中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影响甚大,同时人们对个人利益、自我价值、生活情趣的追求彰显了一种鲜明的个人自主意识,既是当代中国人生活动力格局的一个重要特质,也是中国人生活动力的一个巨大变化。
二、社会心态的问题
由于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社会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社会公平正义在一定程度上缺失,这些都对社会心态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社会心态出现了一些问题。近年来个人极端事件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如杨佳袭警案、福建南平校园惨案,富士康跳楼门事件等,反映出当前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存在的多元化的心理压力感和不公平感,容易造成社会心态的浮躁性、不稳定性,以及极端化情绪的宣泄。当前社会心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信仰缺失。价值多元化下存在信仰与道德有关的精神危机,道德赤字与坏账凸显。国家行政学院做了一项关于中国县处级公务员科学素养的调查发现(调查了900多名县处级公务员),只有47.6%的县处级公务员不迷信,半数以上的公务员相信“相面”“周公解梦”“星座预测”和“求签”等。部分官员迷信程度甚至高于一般群众,但凡谋官、改任、出行、动工等,总上门膜拜“高人”,求个上上策,选个“好日子”。 一些地方官员迷信风水,为求官运亨通、平安无事,请所谓的大师、高人“指点迷津”。个别地方政府部门的办公大楼讲风水,在法院的大门上悬把辟邪的宝剑、挂个驱魔的镜子,在政府门口放狮子,后院摆奇石,楼顶挂风水球等。这些耗巨资打造的“镇邪兽”、“转运石”和“风水球”,是个别单位或个人祈求“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心理作怪。劳民伤财的“风水楼堂馆所”损害政府形象、滋生利益输送、强化衙门作风、更助长封建迷信。花“公家”的钱建公共建筑,一砖一石都应体现社会服务。
2、暴戾狂躁。粗暴野蛮、乖张残暴,易怒且好走极端甚至危害社会。从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件中凸显出暴戾狂躁的社会心态。例如北京大兴为停车旁发生口角,摔死两岁女童。公交上、地铁里为了一个座位,恶语相击大打出手;飞机中为了座椅背的调节,空中斗殴导致飞机返航;医院内因不满治疗结果,拔刀砍杀无辜医生。2013年发生了众多伤害儿童的恶性事件,3月份长春盗车杀婴案,7月份北京男摔死女童案,8月份山西男童被挖眼案,11月份10岁重庆女孩摔童案,11月份上海松江杀婴案等。
3、看客心态。阿Q式的冷漠、麻木与围观,崇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处世哲学。以旁观者的姿态面对人和事,如同看戏一般,对当事人没有理解和共情的心理反应。这种看客心态在小悦悦事件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当2岁的小悦悦被汽车压倒后,先后有18个路人经过,但没有1人救助。事件发生后引起了日本众多知名媒体的关注,朝日电视台曾在一时政节目中,用了2分钟的时间,还制作了不少图板,来解释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涉及到的中国社会的道德问题,令人深思。美国Channel1电视台特地做了关于“小悦悦”事件的专题片,以相当大的比重抨击了见死不救事件在中国的发生。
4、社会焦虑。社会焦虑表现为人们因工作、生活、养老及未来无法预期等而长期紧张与不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心态似乎也跟着“飘飘然”起来。企业忙着开发市场,而不去提升商品质量。年轻人想着发财的渠道,而很少思考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浮躁,使个人的心理行为过分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容易被外界因素所驱动,不断地追逐利益和风潮。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是浮躁心态的最大受害者。不少新生代,把经济利益作为人生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一位博导关于“研究生要在40岁前挣到4000万”的言论在网络上受到热捧,正是浮躁的集中体现。一些电影、电视栏目,以媚俗为能事,追求感觉层次的沟通,热衷于搞那些“笑的绑架”节目,一些电视台让人觉得它不是政府的教育机构,而是被市场买断了的笑的批发部。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一年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成为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票房过十亿的《泰囧》商业的成功,其实隐喻着文化的黯淡,代表了当下中国人集体泛娱乐化的审美取向。这部电影在北美票房不到6万美元,奥斯卡评委会主席霍克·考奇说,中国电影指望全球通吃,就要想想人性是怎么回事。 三、如何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在国家发展总的目标下与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开展宣传教育。要在抓好融入上下功夫,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行各业实际工作,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融入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到实处。
2、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加强以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加强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领域的改革,是促进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重要途经。此外还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加快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此外,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往往透过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等层面影响社会心态,是形成不良社会心态的主要诱因。因此,必须全方位拓展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创新化解社会矛盾和疏导社会不良情绪的体制与机制,构建起社会成员诉求表达的渠道和网络,是促进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3、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成员心理的稳定感、方向感和未来感既是社會心态的构成要素,又是影响社会心态的情感和认知元素。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有种说法是人们享有从出生到坟墓的保障,比如上学时就近入学,毕业国家分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自由职业者”。农村、社区、家庭等基层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支持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但是,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并没有建立健全,比如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面临的生活问题,安全问题,从而使得每一个社会个体生活压力、心理压力难以缓解和释放,这也是社会心态失衡的重要原因。为此,要强化农村、社区等基层组织的社会支持功能,按照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要求,把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工作发展作为优化社会心态的切入点,为公民个人提供生活帮助、价值引导、心理抚慰和文化满足,由此为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奠定深厚的社会土壤。同时,也要强化家庭的社会细胞功能,发挥家庭对其成员的感情支持、行为养成、道德培养、心态塑造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俊秀,《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社会心态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
[2]程萍,《中国县处级干部科学素养调查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