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线损问题是整个电力系统面临的一大问题,乡镇供电系统的线损管理工作中要利用好集中抄表模式,使其线损技术来控制线损得到有效的完善,以此来提高乡镇供电系统的供电服务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乡镇供电线损问题的来源与成因,然后重点探讨了在集抄模式下的乡镇供电所线损技术措施。
关键词:集抄模式;乡镇供电所;线损问题成因;技术对策
乡镇供电所线损管理工作任务艰巨,为了提高线损管理水平,最关键是要积极地优化、改良线损技术,提高线损技术的应用水平,明确线损问题的来源与成因,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通过不断地整顿、改革与完善,来提高农村配网系统的运行效率,确保配网系统的供电服务水平。
1 乡镇供电线损问题成因
1.1 缺少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
基层供电系统因为缺少健全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使得在实际的线损管控工作中没有参考、没有依据,整个的配网线路运行有失规范,部分区域线损甚至出现了交叉、交错现象,为线损问题埋下了隐患。同时,变电所属性划分不清,实践证实:一些乡镇的电线档案和其真实情况之间差池较大,从而造成了线损计算误差,影响线损控制。
1.2 电网规划不合理
农村电网系统本身缺少前瞻性规划,特别是在一些电力设备的投建过程中,因为前期缺少规划,未能对未来的本地区用电负荷做出合理的预测,从而导致所配置的关键性电气设备,例如:变压器等相对落后,再加上线路的远距离架设,出现了迂回供电、供电半径过长等问题,从而造成了电能的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线损问题。
1.3 线路与设备质量问题
乡镇地区的配网系统本身的更新速度较慢,其中的局部线路存在受损、老化等现象,从而影响了电力电能的高效传输,增加了线损问题。同时,终端设备的故障,例如:一些终端存在上行通道模块、下行通道模块等的故障,或者由于乡镇的农村用户占比较多,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所采集的数据无法及时传输,数据丢失等,使得所采集的信息不具备价值、实时性较差,进而造成了此区域的线损率异常。
2 集抄模式下的乡镇供电所线损技术
2.1 立足实际,针对性无功补偿
由于乡镇用电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对电力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村电网系统正在逐步扩大建设规模,从而对低压无功负荷有着更高要求,对应的用户数也在逐渐增多,由于供电半径持续扩大,使得配电中心与用户之间相距较远,从而增加了线损,对于以上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科学地调整、优化功率因数,从而提供有效的无功补偿,促进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应根据现实需求来正确地选择补偿方式。现阶段,最理想的补偿技术为:电容自动补偿、分散就地补偿、随机随器补偿等,选择合适的补偿方式可以妥善地优化供电电压,提高电压质量,进而提升功率因数,进而从整体上优化供电能力,以此间接地控制了线损。无功补偿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找准位置,以此来达到有效的预期补偿,也要立足时代发展来正确选择无功补偿装置,现阶段主要的无功补偿装置包括:可控串补装置、并联电抗器、静止补偿器,根据现实情况来做出合适的选择。
事实证明,无功补偿能发挥多重优势功能,不仅能提高配网系统功角稳定性以及电压稳定性,同时,也能有效地抑制谐波。
2.2 人为调整三相不平衡
农村配电网系统存在明显的配网三相不平衡问题,以此导致电流检测过程中,一些低压线路零线的电流高出火线,对于此情况应人为地加以调节,具体的方法为:人为地标识出各下户线的表箱,并标识出负荷大小,结合用户最近几个月平均用电量来判断出用电负荷,并均衡地分配至各相负荷,达到三相平衡,再结合上月电量开展下个月的负荷调整。当系统能维持三相平衡后,线损问题将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以此为基础也要有效地降低中性线与集抄台区的电能损耗,对于目前的电网系统来说,关键要控制好中心线的电流,保证其电流数值控制在相电流的四分之一之内,事实表明:当中性线电流处于平稳状态时,没有起伏波动,则能有效地控制中心线电能的损耗,以此来维持线路电压整体的平稳安全,进而控制集抄台区的线损。要想维持配网系统三相的平衡,可以将测量设备配置于变压器与低压线路的分支接头处,从而维持三相负荷平衡,控制台区线损。
2.3 合理地提升电压
配网线损水平与配网电压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具体可以结合以下公式:△P=I2R = S2R/U2 ,当所传输的电能有着相同的功率时,此时,电流与电压之间成反比关系,也就是电压逐渐升高时,电流则下降,线损也随之下降,乡镇区域的低电压一般要在7%-10%,才能达到合格水平,此时不妨选择调整变压器分接头的方式来动态调节变压器电压,适度地调高电压,则能控制线损。同时,也可以选择无功补偿的方式来控制线损。
2.4 调整变压器位置
用户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也会影响线损水平,负荷矩等于有功与变压器电气距离的乘积,乡镇地区不同用户有着不同的用电负荷,同变压器之间距离也有所差异,从而使得线损水平也参差不齐,此时,最关键就是要为变压器寻找一个最优的位置,确保它同服务范围内的所有用户负荷最小,以此来有效地控制变压器整体损耗,具体的定位适合选择村中央位置,然而,由于农村地理环境复杂,地形条件也具有不确定性,实际的线路架设中也难以进行直线架设,而且因为采用了不同类型的导线,这就为负荷计算带来难度,所以,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合理地优化变压器位置。
2.5 降低低压线路的电流峰值
为了控制线损,就应努力地控制配网线路的电流峰值,维持负载电流值在特定时段内的均衡状态。大量的事实表明:电能能否被均衡利用直接影响着配网系统的线损,而且非均衡状态下所消耗的同样的电能,达到均衡状态下四个小时所利用的电能量,同样,均衡状态下所带来的线损也仅为非均衡状态下的四分之一,对于乡镇的农村来说,最关键是要控制大型用电活动时间,例如:农业灌溉、动力加工、饲料加工等,而且为了有效控制电流大小,有必要配設电子计时器,通过计时的方式来控制乡镇各项电力设备错开用电高峰时段,或者采用大型高负荷用电设备轮流、依次运转的方式,也能收到理想的降损效果。所以,通过控制低压线路电流峰值,能够控制变压器超载运行,从而控制绕组铜的损耗,进而有效地降低线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 2.6 更新升级计量装置
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及时、定期地更新电能计量装置,优选能耗较低、灵敏、防盗性能优的计量设备来取代旧式电能计量设备,而且要尽量回避感应电能仪表,而且要强化日常的计量管理,及时切断电能仪表的电源,从而控制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同时,也要及时更新老式电能设备,例如:更新旧式的交流接触器,为了有效地控制集抄台区的电能损耗,要积极地优化、改进并完善配电房内的多种交流接触器,确保其能妥善适应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以及输配电线路。此外,也要定期地检查终端设备的基本情况,而且要对其实施升级、优化与完善,确保终端设备能及时复位,以此来确保数据采集的及时与完善。
2.7 实行线损分析例会制度
为了形成农村配网线损管理常态化,就要加强对线损问题的分析,实行线损分析例会制度,通过例会分析来明确各个线路、各个台区等实施深入、细致地分析,经过多方因素的分析与排查来明确线损成因。
第一,理论线损与实际线损的对比。理论线损率是一种理论层面的线损计算数值,可以为实际线损提供参照,若发现实际线损极大地偏离理论线损,意味着配网系统存在严重的问题,例如:实际线损远超出理论线损,说明配网系统出现了漏电问题。
第二,线损率对比。将每一年的线损水平和年平均线损率进行对比,一般来说,由于负载、抄表时间的差异等使得线损率的平均水平相对平稳,没有很大的波动,通过将当年的线损水平和年平均水平加以对比,就能识别判断是否存在线损问题。
第三,对比计量总表与用户计量分表。将所有用户电能表中的数值加起来,若极大地偏离计量总表数值,意味着个别用户的计量表存在故障,此时最关键是要找到存在故障的用户电表,而且要实施电能平衡分析,以此来确保计量电表的高效、精准运行。
2.8 强化用电普查
乡镇基层供电所必须合理地对管辖区域进行规划,而且要切实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例如:常规用电量、电费缴纳情况等来分门别类检查、定期普查等,实际普查操作中,必须有目标、有侧重点,要着重把握好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关键区域、一些重要客户要有目标地加以监控,而且要注意完善普查内容,保证所普查的内容也要有所针对,通过普查来发现其中可能导致线损的因素,进而实行针对性地整改。
在用电普查的基础上也要做好用户电能表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与更新,通过定期地检查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及时地排查故障并解决问题,以此来维护电力系统电压整体的稳定性,定期地排查与检修也能确保及时地发现线路故障和问题。随着普查工作的开展,要重点掌握单个用户的用电状态以及基本缴费情况等,从中分析是否存在异常问题,及时识别非法窃电现象,并积极地采取措施来处理非法窃电问题。
3 结语
乡镇供电所线损问题是目前农村配网系统面临的一大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农村配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影响到乡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优化线损技术,通过优化线损管理与提高技术水平等来控制线损问题,不断地优化线损控制的技术水平,从而达到节能降损的目标,确保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丙江.线损管理与节约用电[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 王玉学.线损管理与降损技术问答[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 丁毓山.电网线损实用技术问答[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4] 廖学琦.农网线损计算分析与降损措施[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5] 广东电网公司低压电力集中抄表系统II型采集器技术规范.
[6] 盛其富.智能用電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与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开平供电局,广东 开平 529300)
关键词:集抄模式;乡镇供电所;线损问题成因;技术对策
乡镇供电所线损管理工作任务艰巨,为了提高线损管理水平,最关键是要积极地优化、改良线损技术,提高线损技术的应用水平,明确线损问题的来源与成因,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通过不断地整顿、改革与完善,来提高农村配网系统的运行效率,确保配网系统的供电服务水平。
1 乡镇供电线损问题成因
1.1 缺少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
基层供电系统因为缺少健全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使得在实际的线损管控工作中没有参考、没有依据,整个的配网线路运行有失规范,部分区域线损甚至出现了交叉、交错现象,为线损问题埋下了隐患。同时,变电所属性划分不清,实践证实:一些乡镇的电线档案和其真实情况之间差池较大,从而造成了线损计算误差,影响线损控制。
1.2 电网规划不合理
农村电网系统本身缺少前瞻性规划,特别是在一些电力设备的投建过程中,因为前期缺少规划,未能对未来的本地区用电负荷做出合理的预测,从而导致所配置的关键性电气设备,例如:变压器等相对落后,再加上线路的远距离架设,出现了迂回供电、供电半径过长等问题,从而造成了电能的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线损问题。
1.3 线路与设备质量问题
乡镇地区的配网系统本身的更新速度较慢,其中的局部线路存在受损、老化等现象,从而影响了电力电能的高效传输,增加了线损问题。同时,终端设备的故障,例如:一些终端存在上行通道模块、下行通道模块等的故障,或者由于乡镇的农村用户占比较多,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所采集的数据无法及时传输,数据丢失等,使得所采集的信息不具备价值、实时性较差,进而造成了此区域的线损率异常。
2 集抄模式下的乡镇供电所线损技术
2.1 立足实际,针对性无功补偿
由于乡镇用电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对电力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村电网系统正在逐步扩大建设规模,从而对低压无功负荷有着更高要求,对应的用户数也在逐渐增多,由于供电半径持续扩大,使得配电中心与用户之间相距较远,从而增加了线损,对于以上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科学地调整、优化功率因数,从而提供有效的无功补偿,促进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应根据现实需求来正确地选择补偿方式。现阶段,最理想的补偿技术为:电容自动补偿、分散就地补偿、随机随器补偿等,选择合适的补偿方式可以妥善地优化供电电压,提高电压质量,进而提升功率因数,进而从整体上优化供电能力,以此间接地控制了线损。无功补偿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找准位置,以此来达到有效的预期补偿,也要立足时代发展来正确选择无功补偿装置,现阶段主要的无功补偿装置包括:可控串补装置、并联电抗器、静止补偿器,根据现实情况来做出合适的选择。
事实证明,无功补偿能发挥多重优势功能,不仅能提高配网系统功角稳定性以及电压稳定性,同时,也能有效地抑制谐波。
2.2 人为调整三相不平衡
农村配电网系统存在明显的配网三相不平衡问题,以此导致电流检测过程中,一些低压线路零线的电流高出火线,对于此情况应人为地加以调节,具体的方法为:人为地标识出各下户线的表箱,并标识出负荷大小,结合用户最近几个月平均用电量来判断出用电负荷,并均衡地分配至各相负荷,达到三相平衡,再结合上月电量开展下个月的负荷调整。当系统能维持三相平衡后,线损问题将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以此为基础也要有效地降低中性线与集抄台区的电能损耗,对于目前的电网系统来说,关键要控制好中心线的电流,保证其电流数值控制在相电流的四分之一之内,事实表明:当中性线电流处于平稳状态时,没有起伏波动,则能有效地控制中心线电能的损耗,以此来维持线路电压整体的平稳安全,进而控制集抄台区的线损。要想维持配网系统三相的平衡,可以将测量设备配置于变压器与低压线路的分支接头处,从而维持三相负荷平衡,控制台区线损。
2.3 合理地提升电压
配网线损水平与配网电压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具体可以结合以下公式:△P=I2R = S2R/U2 ,当所传输的电能有着相同的功率时,此时,电流与电压之间成反比关系,也就是电压逐渐升高时,电流则下降,线损也随之下降,乡镇区域的低电压一般要在7%-10%,才能达到合格水平,此时不妨选择调整变压器分接头的方式来动态调节变压器电压,适度地调高电压,则能控制线损。同时,也可以选择无功补偿的方式来控制线损。
2.4 调整变压器位置
用户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也会影响线损水平,负荷矩等于有功与变压器电气距离的乘积,乡镇地区不同用户有着不同的用电负荷,同变压器之间距离也有所差异,从而使得线损水平也参差不齐,此时,最关键就是要为变压器寻找一个最优的位置,确保它同服务范围内的所有用户负荷最小,以此来有效地控制变压器整体损耗,具体的定位适合选择村中央位置,然而,由于农村地理环境复杂,地形条件也具有不确定性,实际的线路架设中也难以进行直线架设,而且因为采用了不同类型的导线,这就为负荷计算带来难度,所以,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合理地优化变压器位置。
2.5 降低低压线路的电流峰值
为了控制线损,就应努力地控制配网线路的电流峰值,维持负载电流值在特定时段内的均衡状态。大量的事实表明:电能能否被均衡利用直接影响着配网系统的线损,而且非均衡状态下所消耗的同样的电能,达到均衡状态下四个小时所利用的电能量,同样,均衡状态下所带来的线损也仅为非均衡状态下的四分之一,对于乡镇的农村来说,最关键是要控制大型用电活动时间,例如:农业灌溉、动力加工、饲料加工等,而且为了有效控制电流大小,有必要配設电子计时器,通过计时的方式来控制乡镇各项电力设备错开用电高峰时段,或者采用大型高负荷用电设备轮流、依次运转的方式,也能收到理想的降损效果。所以,通过控制低压线路电流峰值,能够控制变压器超载运行,从而控制绕组铜的损耗,进而有效地降低线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 2.6 更新升级计量装置
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及时、定期地更新电能计量装置,优选能耗较低、灵敏、防盗性能优的计量设备来取代旧式电能计量设备,而且要尽量回避感应电能仪表,而且要强化日常的计量管理,及时切断电能仪表的电源,从而控制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同时,也要及时更新老式电能设备,例如:更新旧式的交流接触器,为了有效地控制集抄台区的电能损耗,要积极地优化、改进并完善配电房内的多种交流接触器,确保其能妥善适应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以及输配电线路。此外,也要定期地检查终端设备的基本情况,而且要对其实施升级、优化与完善,确保终端设备能及时复位,以此来确保数据采集的及时与完善。
2.7 实行线损分析例会制度
为了形成农村配网线损管理常态化,就要加强对线损问题的分析,实行线损分析例会制度,通过例会分析来明确各个线路、各个台区等实施深入、细致地分析,经过多方因素的分析与排查来明确线损成因。
第一,理论线损与实际线损的对比。理论线损率是一种理论层面的线损计算数值,可以为实际线损提供参照,若发现实际线损极大地偏离理论线损,意味着配网系统存在严重的问题,例如:实际线损远超出理论线损,说明配网系统出现了漏电问题。
第二,线损率对比。将每一年的线损水平和年平均线损率进行对比,一般来说,由于负载、抄表时间的差异等使得线损率的平均水平相对平稳,没有很大的波动,通过将当年的线损水平和年平均水平加以对比,就能识别判断是否存在线损问题。
第三,对比计量总表与用户计量分表。将所有用户电能表中的数值加起来,若极大地偏离计量总表数值,意味着个别用户的计量表存在故障,此时最关键是要找到存在故障的用户电表,而且要实施电能平衡分析,以此来确保计量电表的高效、精准运行。
2.8 强化用电普查
乡镇基层供电所必须合理地对管辖区域进行规划,而且要切实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例如:常规用电量、电费缴纳情况等来分门别类检查、定期普查等,实际普查操作中,必须有目标、有侧重点,要着重把握好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关键区域、一些重要客户要有目标地加以监控,而且要注意完善普查内容,保证所普查的内容也要有所针对,通过普查来发现其中可能导致线损的因素,进而实行针对性地整改。
在用电普查的基础上也要做好用户电能表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与更新,通过定期地检查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及时地排查故障并解决问题,以此来维护电力系统电压整体的稳定性,定期地排查与检修也能确保及时地发现线路故障和问题。随着普查工作的开展,要重点掌握单个用户的用电状态以及基本缴费情况等,从中分析是否存在异常问题,及时识别非法窃电现象,并积极地采取措施来处理非法窃电问题。
3 结语
乡镇供电所线损问题是目前农村配网系统面临的一大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农村配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影响到乡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优化线损技术,通过优化线损管理与提高技术水平等来控制线损问题,不断地优化线损控制的技术水平,从而达到节能降损的目标,确保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丙江.线损管理与节约用电[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 王玉学.线损管理与降损技术问答[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 丁毓山.电网线损实用技术问答[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4] 廖学琦.农网线损计算分析与降损措施[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5] 广东电网公司低压电力集中抄表系统II型采集器技术规范.
[6] 盛其富.智能用電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与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开平供电局,广东 开平 52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