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导图是以人脑记忆与思维规律为基础,建构符合学生英语深度学习的教学工具,其主要优势在于优化学生的记忆效能与提升思维品质。文章探究了思维导图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力求多层次、多维度深化学生英语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近年来,有关思维导图法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大量研究表明,思维导图法对于英语学习有着独特的优势,对于英语学习成绩与英语素养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作用。思维导图教学法之所以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就是因为其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知识可视化理论(Knowledge Visualization)认为知识可视化理论是以视觉传播和视觉认知为基础,是指一切可用于构建和传播知识内容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就是将知识显性直观地利用图形的方式加以描述,形成一种可视觉感知的知识体系,从而促进新旧知识的重构、创新与迁移,成为一种快捷、高效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主张“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思维导图就是利用图形化手段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多维度、多层次的“深度联想”,培养学生深度学习习惯和发散思维能力。
基于此,探究思维导图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策略,可以多层次、多维度深化学生英语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英语深度学习水平,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思维导图法的基本特征
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导图”。“思维导图”概念及其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首先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提出的。东尼·博赞将其定义为:“思维导图从关键词中心点出发,每个词或图像本身皆可成为一个子中心,整个图形整体看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状,抑或回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点。”它是基于对人类大脑记忆与思维的结构与规律性认识建构形成的一种图形化学习技术,也是一种具有发散性、逻辑性的图形思维工具,能够有效地应用于英语学科教学之中。作为一种英语学科教学策略,思维导图教学法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思维导图法能使知识具象化,有助于记忆与理解。思维导图法就是利用中心词、节点、分支链等元素,通过一定的逻辑梳理,将一组或多组分散、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层级结构的知识图形的过程。也就是将零散、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从而使知识能够以一定的图形方式呈现,增强知识的可视性、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使知识更加通俗易懂,有助于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第二,思维导图法具有激活大脑功能,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和效果。脑科学研究证实,人的左脑负责处理相对直观的信息,右脑负责处理相对抽象的信息。人思考的过程是左右脑协同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将右脑储存的形象的信息经左脑进行逻辑处理,从而转化为语言的、数字的信息。思维导图法将知识从抽象到直观的转化过程,完全契合了人类左右脑处理信息的功能,充分调动左右脑协同工作,激活大脑功能,提高学习能力和效果。
第三,思维导图法具有联想功能,实现深度学习。思维导图是以关键词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逐级形成分支链并可进行无限延伸。在利用思维导图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要通过中心关键词进行联想导出分支,形成次级关键词,再由次级关键词联想导出下级分支,形成下次级关键词,依此类推,通过不断联想无限向下延伸。这种通过联想形成知识分支链的过程就会将学生不断带入一种深入探究的学习环境之中,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理论上,思维导图是以知识可视化理论、脑科学理论、多元能力理论等为理论依据,符合人们学习的基本规律;实际上,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中能够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促进学生记忆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深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一)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词汇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忆策略,思维导图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一种符合人类记忆规律的高效的记忆程序。据美国心理学教授及米勒的研究:“人脑的记忆容量一次为7个左右的板块,超过这个容量记忆效果将会明显下降。”思维导图法能够将知识点、信息量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整合成一个一个板块,每一个板块可以扩大知识容量,这样就能够在增加记忆数量的同时提升记忆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高一英语第八单元Food Around The World(世界上的食物),本单元以学习各种食物以及与食物相关的英文词汇为主。教师教学时利用思维导图将词汇教学分为“食物(Food)”“营养(Nutrition)”“味道(Flavor)”等分主题进行联想归纳,建立起关于食物的词汇链条,如图1所示,使词汇记忆更为快捷高效。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证明,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十分清晰地梳理出文章的基本结构、核心要点、关键词语等内容,可以使英语阅读教学可视化,图形化,从而极大地提升英语阅读的效率与质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体、段意、关键词或语法、文化等方面对语篇进行梳理,归纳,提炼,并灵活构建如树状图、组织框架图、鱼骨图、气泡图、扇形放射图等思维导图,使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内容的同时深度挖掘文章的核心内涵与关键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例如,教授阅读课School life in the UK时,引导学生以“文化差异比较”为主题词构建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学生在深入了解英国校园生活的同时,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分析总结中英两国文化及教育方面的差异,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培养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具有结构性、逻辑性、关联性等特征,利用思维导图的这些特征可以为英语写作中的布局谋篇、段落层次、内容细化等提供一种极为有效的构思、设计手段,彻底改变传统粗放式写作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会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构思文章整体框架,并确定中心词——文章主旨,再分级设计段落及各段落的关联与过渡,确定段落大意,再以“段落大意”为分主题,分级规划表述段落大意的核心词汇、语法、短语等,规划出一幅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的写作思维导图,让学生写出结构严谨、主题鲜明、语言精炼的英语作文。
以“Spring Festival”为话题的作文教学为例,引导学生从“Why”“What people do”“How I feel”三個主题出发,规划设计出文章的整体架构,并分级确定“段落大意”“关键语料”等写作要素,从而使作文变得脉络清晰,有章可循,写出精彩的英语作文。
总之,思维导图的知识视觉化功能,有助于学生更为清晰地理解复杂难懂的知识;思维导图的联想功能,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思维导图的逻辑功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不难看出,思维导图是一种符合人类大脑机能、符合人们思维习惯、符合学习规律的高效科学的教学工具与学习手段。无疑,强化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将对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起到十分有效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曹梦瑶.思维导图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海外英语,2020(21):45-46.
王丽丽.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11):24.
郭超.例谈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0(35):38-40.
【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近年来,有关思维导图法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大量研究表明,思维导图法对于英语学习有着独特的优势,对于英语学习成绩与英语素养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作用。思维导图教学法之所以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就是因为其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知识可视化理论(Knowledge Visualization)认为知识可视化理论是以视觉传播和视觉认知为基础,是指一切可用于构建和传播知识内容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就是将知识显性直观地利用图形的方式加以描述,形成一种可视觉感知的知识体系,从而促进新旧知识的重构、创新与迁移,成为一种快捷、高效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主张“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思维导图就是利用图形化手段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多维度、多层次的“深度联想”,培养学生深度学习习惯和发散思维能力。
基于此,探究思维导图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策略,可以多层次、多维度深化学生英语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英语深度学习水平,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思维导图法的基本特征
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导图”。“思维导图”概念及其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首先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提出的。东尼·博赞将其定义为:“思维导图从关键词中心点出发,每个词或图像本身皆可成为一个子中心,整个图形整体看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状,抑或回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点。”它是基于对人类大脑记忆与思维的结构与规律性认识建构形成的一种图形化学习技术,也是一种具有发散性、逻辑性的图形思维工具,能够有效地应用于英语学科教学之中。作为一种英语学科教学策略,思维导图教学法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思维导图法能使知识具象化,有助于记忆与理解。思维导图法就是利用中心词、节点、分支链等元素,通过一定的逻辑梳理,将一组或多组分散、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层级结构的知识图形的过程。也就是将零散、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从而使知识能够以一定的图形方式呈现,增强知识的可视性、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使知识更加通俗易懂,有助于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第二,思维导图法具有激活大脑功能,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和效果。脑科学研究证实,人的左脑负责处理相对直观的信息,右脑负责处理相对抽象的信息。人思考的过程是左右脑协同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将右脑储存的形象的信息经左脑进行逻辑处理,从而转化为语言的、数字的信息。思维导图法将知识从抽象到直观的转化过程,完全契合了人类左右脑处理信息的功能,充分调动左右脑协同工作,激活大脑功能,提高学习能力和效果。
第三,思维导图法具有联想功能,实现深度学习。思维导图是以关键词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逐级形成分支链并可进行无限延伸。在利用思维导图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要通过中心关键词进行联想导出分支,形成次级关键词,再由次级关键词联想导出下级分支,形成下次级关键词,依此类推,通过不断联想无限向下延伸。这种通过联想形成知识分支链的过程就会将学生不断带入一种深入探究的学习环境之中,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理论上,思维导图是以知识可视化理论、脑科学理论、多元能力理论等为理论依据,符合人们学习的基本规律;实际上,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中能够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促进学生记忆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深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一)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词汇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忆策略,思维导图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一种符合人类记忆规律的高效的记忆程序。据美国心理学教授及米勒的研究:“人脑的记忆容量一次为7个左右的板块,超过这个容量记忆效果将会明显下降。”思维导图法能够将知识点、信息量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整合成一个一个板块,每一个板块可以扩大知识容量,这样就能够在增加记忆数量的同时提升记忆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高一英语第八单元Food Around The World(世界上的食物),本单元以学习各种食物以及与食物相关的英文词汇为主。教师教学时利用思维导图将词汇教学分为“食物(Food)”“营养(Nutrition)”“味道(Flavor)”等分主题进行联想归纳,建立起关于食物的词汇链条,如图1所示,使词汇记忆更为快捷高效。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证明,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十分清晰地梳理出文章的基本结构、核心要点、关键词语等内容,可以使英语阅读教学可视化,图形化,从而极大地提升英语阅读的效率与质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体、段意、关键词或语法、文化等方面对语篇进行梳理,归纳,提炼,并灵活构建如树状图、组织框架图、鱼骨图、气泡图、扇形放射图等思维导图,使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内容的同时深度挖掘文章的核心内涵与关键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例如,教授阅读课School life in the UK时,引导学生以“文化差异比较”为主题词构建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学生在深入了解英国校园生活的同时,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分析总结中英两国文化及教育方面的差异,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培养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具有结构性、逻辑性、关联性等特征,利用思维导图的这些特征可以为英语写作中的布局谋篇、段落层次、内容细化等提供一种极为有效的构思、设计手段,彻底改变传统粗放式写作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会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构思文章整体框架,并确定中心词——文章主旨,再分级设计段落及各段落的关联与过渡,确定段落大意,再以“段落大意”为分主题,分级规划表述段落大意的核心词汇、语法、短语等,规划出一幅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的写作思维导图,让学生写出结构严谨、主题鲜明、语言精炼的英语作文。
以“Spring Festival”为话题的作文教学为例,引导学生从“Why”“What people do”“How I feel”三個主题出发,规划设计出文章的整体架构,并分级确定“段落大意”“关键语料”等写作要素,从而使作文变得脉络清晰,有章可循,写出精彩的英语作文。
总之,思维导图的知识视觉化功能,有助于学生更为清晰地理解复杂难懂的知识;思维导图的联想功能,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思维导图的逻辑功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不难看出,思维导图是一种符合人类大脑机能、符合人们思维习惯、符合学习规律的高效科学的教学工具与学习手段。无疑,强化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将对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起到十分有效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曹梦瑶.思维导图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海外英语,2020(21):45-46.
王丽丽.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11):24.
郭超.例谈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0(3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