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里的青春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y2767562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按自己的步伐节奏有序地行走,
  变化是走到需要的节点而为,
  是一种养成,一种厚积薄发,
  而画画本身是件长期的工作。
  关于青春的话题,往往充满着缅怀与回望岁月的怅然若失。《零碎的青春》是新加坡STUDIO67艺术空间首次关注国内新生代艺术家而举办的个展。这次他们选择了80后画家曾朴和他那些飘浮在白墙上的小幅人物肖像。这些精致的青年人,他们或者一个人睁大了眼,眼神却不知落在何处;或者一组男男女女凑在一块儿各怀心事。那些透露出的脆弱、飘浮、落寞、迷茫、颓废的情绪统统被漂白,呈现出一张张苍白的心灵图景。也有小风景、小狗、小物件点缀其中,成为肖像语言间隔的标点,也许就是一个个小礼物,在青春不堪的夹缝中闪烁着温暖的花火。于曾朴的年龄而言,似乎过早开始追忆青春的散失,也许,在青春的祭奠中,一一点燃生命中未曾开放的花朵。
  关于架上绘画,艺术家陈丹青在何香凝美术馆的一次讲座上,唱出了最后的挽歌:我鼓励所有年轻人减少架上绘画,他们应该多搞影像,搞新媒体……新的艺术根本不是绘画、不是装置,而是影像艺术,是数码艺术。绘画已经是边缘的、没落的美学。
  师承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家代表何多苓的曾朴,仍执着于传统架上油画寻找更多的可能。也许从老师何多苓的预言中获得一种信仰:架上画不会死亡,会流传下去。因为架上画的静止性,是很多东西无法比及的。它放在那儿,你可以永远地看下去,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候,看起来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是它存在的价值。
  在曾朴个人绘画史进程中,2007年可以看作是其观念的转折点,油画系研究生毕业的曾朴,将眼光有意投射到中国传统绘画,在讲究笔法气韵流畅,与文人画追寻心性高远的格调之中,潜移默化地浸染,沉郁气质与修炼手法。观看艺术展、博览群书成了曾朴绘画之外的常态,向自身的内里张望,浸润在人类有史以来文化艺术精华的池水里,滋养萃取。从技法外观上,曾朴仍然忠实于画布给予的踏实感,享受油彩在笔尖游走的畅快淋漓,在水墨写意般轻薄飘逸的技法中注入细腻的点睛之笔。我们看到每幅作品背景刻意保持干净,去掉多余,从而专注于对象凝视。背景的虚化正是采纳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留白,搁置了人物肖像的时间空间限制,稀释了特定社会符号的注解,从而派生出观看的永恒可能。
  以技法为傲的艺术家何多苓这样评价他的得意门生曾朴:一个为画画而生的人,心思极细,手极巧。细节,就是曾朴作品的生命,上帝就在细节中,他深合此道。
  要观看曾朴,不得不跟从每个笔触的落点而游走,在流芳溢彩的色系里启承转合。你很难将华丽异常的绘画技法与曾朴本人低调朴实的感观相联系,在如此冲突的对立中,也许只有在作品隐藏的细枝末节里才可以寻觅到曾朴的另一面,也可以说,青春镜像的始作蛹者———曾朴在试图通过各种肖像的罗列揭示自我的多重人格。或者,仅仅是弥补失去的那根肋骨。这就不难理解,热爱重金属、摇滚的曾朴在自我修补中试图建筑完美之道的原始动力。
  曾朴并不认为自己笔下的人物突显动物的本性,他只是按自己的感觉去画,思考、常年积累的经验、习惯交汇于感觉之中。放大的眼神是刻画重点,构成画面本身视觉的中心,可以和其它组成部分产生对比。人物的刻画有意无意地放弃了概念的预设,保有一些暧昧地带,把更多感受性、自生性留给观者。那些点缀的小物件和小动物更多地作为一种生存背景的提示,也是一种产生联想的通道,在与人物肖像的互动关照中,引申出更为丰富多样的叙事空间。
  关于作品的尺寸,对曾朴而言,小幅作品和大幅作品其价值是等同,仅仅是一种绘画节奏的改变。小幅作品游刃有余的掌控,对应曾朴现实的境况是一致的。曾朴并不急于改变,他按自己的步伐节奏有序地行走,变化是走到需要的节点而为,是一种养成,一种厚积薄发,而画画本身是件长期的工作。
其他文献
“纸上个展”作为追踪年轻艺术家个案的特别专栏,自2012年10月起至2013年9月将连续刊出包括郝量、黄静远、黄一山、孙大量、王亚强、吴俊勇、袁欣、俞洁、祝铮鸣、臧坤坤在内的10位艺术家的平面个展,力图以更加接近实际展览的方式,相对完整地呈现出每位艺术家的个人面貌、创作轨迹和艺术思考。  “暗能量”是宇宙学的概念,它意味着我们所在的时空里尚有70%的能量是人类所不了解的,但正是这些看不见的能量在推
期刊
动物和人之间相互的凝视,  可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成为重要的一幕。  而且,在不到一个世纪以前,  所有人还以这样的价值观念来生活,  现在却已经绝迹了  著名英国艺术批评家约翰·伯格(John Berger)曾在一篇讨论动物与人类文明关系的文章中不无伤感地写到:“动物和人之间相互的凝视,可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成为重要的一幕。而且,在不到一个世纪以前,所有人还以这样的价值观念来生活,现在却已经绝迹了。
期刊
罗伊 · 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1923~1997),美国画家,波普艺术大师。1923年10月出生于纽约,1949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读硕士。先后在该大学(至1951年)、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分院(1957~1960年)、新泽西州新不伦瑞克拉特格斯大学格拉斯学院(1960~1963年)任教。从1951年起从事波普艺术,也曾涉猎抽象表现主义。  1960年代初期,抽象表现主义的气
期刊
通过将经处理的不同材料置于一种精神趣味  或有关物质意念的“炼金术”,  抹去原有材料上隐喻性的指向特征,  重建一种物性的感官意义。  闵一鸣的《759平尺?》装置现场是一种关于混合物的重组。通过将经处理的不同材料置于一种精神趣味或有关物质意念的“炼金术”,抹去原有材料上隐喻性的指向特征,重建一种物性的感官意义。  这个现场至少使用了三类材料:刚性的、软性的和墨性的。四个方形钢架矗立在展厅的四边
期刊
艺术市场的非理智性,  尤其是在2008年达到鼎盛的印度新兴当代艺术市场,  正被“高价格代表高质量艺术家”的假设所驱动。  “我不需要作品信息,我甚至不需要去看那件作品,  我只要知道大小和价格就可以了,谢谢!”  “我想买艺术品,但我没时间,我有钱,我要最好的,市场就最了解情况。”艺术市场的非理智性,尤其是在2008年达到鼎盛的印度新兴当代艺术市场,正被“高价格代表高质量艺术家”的假设所驱动。
期刊
《东方艺术·大家》:作为一位活跃的策展人,您近几年推出了一系列展览,经过这些展览,您对策展是怎么理解的?  王萌:其实每个展览对策展人来说都是一次挑战,无论面对什么,策展人必须理性、果断决策。有时候需要一点敏锐,提前预判,甚至需要一点谋略,以确保各条船驶向同一方向,这并不容易。策展最重要的问题还不仅仅是过程中对局态的把控,而是理论的思考以及展览对这种思考的呈现。  《东方艺术·大家》:能结合展览谈
期刊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记忆更像是一场梦幻,不可触摸。所以画面中常常出现消褪和隐去的空间,不需要任何逻辑的关联,也不需要任何情感的牵挂。人们都希望美梦永远持续下去,但也无法避免噩梦不可避免的降临。  假如当我们大多数人都感到得益于梦幻和记忆的恩赐,那么,塞鲁斯·卡里米波尔(Cyrus Karimipour)则可以控制着一切成为梦幻和记忆的主人。他的影像带有一种梦幻般的特质,通过自身的意愿将有意识的选择去
期刊
沃克艺术中心(Walker Art Center)于1879年由伐木业大亨托马斯·巴洛·沃克(Thomas Barlow Walker)发起,1927年正式成立。坐落于美国北部明尼苏达州(Minnesota)的明尼阿波利斯市,致力于当代艺术品的收藏以及举办具有学术开拓性、创新性的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现在已然被公认为美国“五大”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  沃克艺术中心(Walker Art Center
期刊
不得不说艺术家对于自己创作意图的控制和  考虑并没有被镜头下的所有“物”误导,  语言的简练在《景·物》系列中完整的体现出来。  第一眼看计洲的作品《景·物》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走进风格迥异的展厅,都似乎有一个声音在提醒自己这早已不是那个“高级灰”的年代,古典美学、黑白照片所谓“唯美时期”的享受早已被时代精神的车轮无情碾压过去,只留下一片难以归类的零件。  在《景·
期刊
武汉是一个很纠结的城市,虽然它身在江湖,却远离“江湖”。武汉素来民风彪悍,早年由于湖泊众多,经常闹水灾,唰喇的老百姓只要饿了肚子,说造反就造反,这造反的霸气发展到近代,就成了码头精神。这种码头精神就像近代给武汉打下深深烙印的张之洞一样,极端而又中庸,也正是这种性格,既造就了“东方芝加哥”,也使它成为了明日黄花。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武汉似乎从未缺场,从抢码头立天下,到张公掀开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