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目的即在于,借助观察、体验、实践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趣味性、实用性,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好玩”板块的教学,关键在于知识、情感态度的建构与迁移,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动能,在探索、发现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文化意义。那么,“数学好玩”到底怎么玩?本文从深化“以生为本”;推动“三维并进”;加强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思考;数学;玩
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主编刘坚教授认为,“有必要从小学生开始,改变人们对数学的刻板印象……借助更多的“数学好玩”元素,影响整个数学教育……明天的数学教材、呈现在学生周围的数学都是活生生的、好玩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目的即在于,借助观察、体验、实践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趣味性、实用性,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好玩”板块的教学,关键在于知识、情感态度的建构与迁移,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动能,在探索、发现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文化意义。那么,“数学好玩”到底怎么玩? 这是我们现在教学“综合与实践”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深化“以生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以生为本,是目前各所学校开展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普遍共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综合与实践”的课程设置,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体验、计算、操作、总结等主动探究的过程,实现真正的“以生为本”,逐渐提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五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中的《设计秋游方案》一课,由于课本介绍的是游北京的故宫和北海公园参观。学生都比较陌生。在课初,我让学生先看课本是怎么样设计秋游方案。然后要学生设计全班游我县著名的旅游景点——五指石。课初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安排人员分工。通过问家长、亲戚、上网查询、咨询旅游公司等途径,去调查五指石门票的价格,选择交通工具,并在课前做好初步的设计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让各小组展现设计“秋游五指石”方案的基本步骤,包括游览五指石的时间、资料的收集,画出旅游路线的示意图,估计的费用,并说一说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各小组的展示,全班进行交流讨论,投票选出“秋游五指石”的最佳旅游方案。在总结时,让学生反思设计方案过程中自我表现作一个正确的评价。整节课“以生为本”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在设计方案时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构图能力,并且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 推动“三维并进”
三维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好玩”板块内容的实施过程中,三者不可偏废,否则极容易“玩”得忘形。“知识与技能”的积累要借道“过程与方法”,正如教材主编刘坚教授所言,“不能忽视学生作为数学研究者经历探究过程的必要性”。同时,“过程与方法”要贴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迁移,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数学文化与价值,甚至学习到生活、做事或做人的道理,陶冶情操,从而纠正一些错误认知和不良习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例如,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沏茶》和《烙饼》,我们不能一味地将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时间的节省方式上,还要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体会到妈妈的辛苦、劳累,从沏茶、烙饼到拖地、做饭、刷碗、洗衣服等等日常劳作,妈妈付出了多少的辛苦与汗水?我们该如何为妈妈分忧?我们不好好学习,是不是对不起含辛茹苦的父母?由此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融合在教学中,推动三维并进,使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人人都学过数学,但从事数学研究的人却并不多。所以说,基于过程体验与感悟的“玩”,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任何人健康成长、应对社会、懂得生活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三、 加强资源开发
“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开展,与生活事件、生活环境、生活材料等相关资源息息相关,而“数学好玩”要想真正能够玩起来,也离不开素材资源的支持。但由于受课堂空间及学校教学材料资源匮乏的限制,很多“玩”的项目和场景无法借由现实的材料和空间来实现。因此,在“综合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资源开发,让“玩”变成可能。
①借助手工制作:例如《密铺》一节,可以请学生通过裁剪彩纸,来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瓷砖”,然后在动手验证三角形、四边形到底能不能密铺。②借助生活材料:例如《摆三角形》一节,可以请学生自带家用掏耳朵的棉签来代替。③借助投影仪:例如《秋游》一节,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或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图片,调动学生的兴趣。④借助视频:例如《田径》一节,利用网络视频为学生呈现我校运动员在全县田径运动会奋勇拼搏,并夺得400米男子接力冠军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无比振奋中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⑤借助家长、家庭空间:例如《沏茶》一节,让学生回家后邀请家长从头到尾做一次沏茶的全过程,学生用手机录下来;还可以将思考后自己认为最节省时间的沏茶流程也同时演练一遍录下来,到课堂上分享讨论。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事先没有体验,那么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就很难产生足够的兴趣与共鸣。而体验就必须得到资源的支持,所以利用常见的生活素材、可操作的实验环境为教学服务,是“玩好数学”十分重要的一环。
总之,“数学好玩”要想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就首先必须将“玩”的主体真正地落实到学生身上,淡化教师角色,使学生在自由开放地玩乐中启智养慧。同时,要三维并进,牢牢把握好玩的火候,玩出智慧,玩出素養。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玩”,我们还应积极地开发教学资源,借助生动活泼的素材来开展,而不是固守课本,“凭空想象”。“数学好玩”源于数学大师陈省身在一次国际数学大会上的题词,但其还有一句名言,“不是什么样的数学,都是好的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不断思考:“数学好玩”,但到底怎么玩?
作者简介:
张瑞莲,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第一小学。
关键词:思考;数学;玩
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主编刘坚教授认为,“有必要从小学生开始,改变人们对数学的刻板印象……借助更多的“数学好玩”元素,影响整个数学教育……明天的数学教材、呈现在学生周围的数学都是活生生的、好玩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目的即在于,借助观察、体验、实践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趣味性、实用性,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好玩”板块的教学,关键在于知识、情感态度的建构与迁移,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动能,在探索、发现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文化意义。那么,“数学好玩”到底怎么玩? 这是我们现在教学“综合与实践”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深化“以生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以生为本,是目前各所学校开展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普遍共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综合与实践”的课程设置,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体验、计算、操作、总结等主动探究的过程,实现真正的“以生为本”,逐渐提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五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中的《设计秋游方案》一课,由于课本介绍的是游北京的故宫和北海公园参观。学生都比较陌生。在课初,我让学生先看课本是怎么样设计秋游方案。然后要学生设计全班游我县著名的旅游景点——五指石。课初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安排人员分工。通过问家长、亲戚、上网查询、咨询旅游公司等途径,去调查五指石门票的价格,选择交通工具,并在课前做好初步的设计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让各小组展现设计“秋游五指石”方案的基本步骤,包括游览五指石的时间、资料的收集,画出旅游路线的示意图,估计的费用,并说一说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各小组的展示,全班进行交流讨论,投票选出“秋游五指石”的最佳旅游方案。在总结时,让学生反思设计方案过程中自我表现作一个正确的评价。整节课“以生为本”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在设计方案时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构图能力,并且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 推动“三维并进”
三维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好玩”板块内容的实施过程中,三者不可偏废,否则极容易“玩”得忘形。“知识与技能”的积累要借道“过程与方法”,正如教材主编刘坚教授所言,“不能忽视学生作为数学研究者经历探究过程的必要性”。同时,“过程与方法”要贴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迁移,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数学文化与价值,甚至学习到生活、做事或做人的道理,陶冶情操,从而纠正一些错误认知和不良习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例如,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沏茶》和《烙饼》,我们不能一味地将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时间的节省方式上,还要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体会到妈妈的辛苦、劳累,从沏茶、烙饼到拖地、做饭、刷碗、洗衣服等等日常劳作,妈妈付出了多少的辛苦与汗水?我们该如何为妈妈分忧?我们不好好学习,是不是对不起含辛茹苦的父母?由此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融合在教学中,推动三维并进,使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人人都学过数学,但从事数学研究的人却并不多。所以说,基于过程体验与感悟的“玩”,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任何人健康成长、应对社会、懂得生活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三、 加强资源开发
“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开展,与生活事件、生活环境、生活材料等相关资源息息相关,而“数学好玩”要想真正能够玩起来,也离不开素材资源的支持。但由于受课堂空间及学校教学材料资源匮乏的限制,很多“玩”的项目和场景无法借由现实的材料和空间来实现。因此,在“综合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资源开发,让“玩”变成可能。
①借助手工制作:例如《密铺》一节,可以请学生通过裁剪彩纸,来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瓷砖”,然后在动手验证三角形、四边形到底能不能密铺。②借助生活材料:例如《摆三角形》一节,可以请学生自带家用掏耳朵的棉签来代替。③借助投影仪:例如《秋游》一节,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或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图片,调动学生的兴趣。④借助视频:例如《田径》一节,利用网络视频为学生呈现我校运动员在全县田径运动会奋勇拼搏,并夺得400米男子接力冠军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无比振奋中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⑤借助家长、家庭空间:例如《沏茶》一节,让学生回家后邀请家长从头到尾做一次沏茶的全过程,学生用手机录下来;还可以将思考后自己认为最节省时间的沏茶流程也同时演练一遍录下来,到课堂上分享讨论。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事先没有体验,那么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就很难产生足够的兴趣与共鸣。而体验就必须得到资源的支持,所以利用常见的生活素材、可操作的实验环境为教学服务,是“玩好数学”十分重要的一环。
总之,“数学好玩”要想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就首先必须将“玩”的主体真正地落实到学生身上,淡化教师角色,使学生在自由开放地玩乐中启智养慧。同时,要三维并进,牢牢把握好玩的火候,玩出智慧,玩出素養。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玩”,我们还应积极地开发教学资源,借助生动活泼的素材来开展,而不是固守课本,“凭空想象”。“数学好玩”源于数学大师陈省身在一次国际数学大会上的题词,但其还有一句名言,“不是什么样的数学,都是好的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不断思考:“数学好玩”,但到底怎么玩?
作者简介:
张瑞莲,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