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考试题是每位一线教师必须研读的珍贵资料,本文就2017年中考试题亮点,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中考试题给教学带来的启发。
关键词:2017;重庆中考;试题研究;启发
纵观2017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开放灵活,命题角度新颖,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新课改理念,仔细研读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大有裨益!
一、 试题亮点
1. 重基础,突重点,巧设陷阱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义务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主干知识,紧扣课本教材,贯穿了“答案在书中”的理念,如選择题1—10题,填图题23题,简答题25、26题,题干简洁明了,直接指向主干知识,重基础,但在重基础知识、突重点的同时,又不乏若干小小的“陷阱”,如简答题26(2)问历史事件对于中国人民的意义,学生很容易答成“新中国成立”,或是把所有意义不加筛选地全答上去,没有清晰审题;26(3)问大会确立的思想路线和伟大决策要求答完整,学生往往容易答漏。
2. 难度适中,区分度明显,体现“二考合一”要求。
为适应重庆中考历史“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二考合一的要求,全卷区分度明显,选择、简答相对容易得分,而材料题则对学生解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如归纳、概括等能力要求,拉开差距正在于此。
3. 试题紧紧围绕“一点四面”创设情景、精选材料、创设问题,凸显“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注重主流价值观的考查。
一份高质量的试卷不是由若干道孤立的试题拼凑而成的,而是有一个统摄全卷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时代的主流价值观,这体现了历史学科课程性质的“思想性”。
其一,侧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来源。如选择题第一题考查汉字,第三题考秦汉文明,第八题考重庆文化,简答题25题考查传统儒家、长征精神等,都有利于学生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民族情感也就油然而生。
其二,突出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事业中伟大作用的考查。
试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光辉历程,注重让事实说话,用史实发言,突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事业中的伟大作用。紧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社会政治、经济、外交的深刻变革,以及改革开放实现历史伟大转折的主题线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奋斗,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展现出光明前景的事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
4. 注重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是对我们历史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符合时代需求,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整套试卷皆有体现:
如填图题21(2)时空结合作答,是今年一创新之处,是时间、空间结合分析历史问题的典型题例。再如材料题意在让学生根据材料、解读材料,明白史实的得出一定要依据史料,并且还需要学生贯穿理解三则材料,明白其中立意;以及史学基本方法的考查区分史实与结论等,选择题11题第一次考查了历史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对学生来讲稍有难度,但恰恰也是区分度之所在。
二、 给教学带来的启示
1. 训练精准答题
当答案具有唯一性时,不能拦河撒网,投机性太强,必须加强训练才是治本之道。
如填图题答案①由南向北②由沿海到内地,如果学生答案中有一个错误答案就不得分了。
2. 关于热点融入教学
历史结合现实,热点是每年备考不可或缺的要素。从头一年6月到来年中考前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都可以是时政热点,还有周年纪念也要格外关注。我们只要把热点本身弄清楚,相关知识点弄清楚,自然能随机应变,比如填图题,知道雄安新区是京津冀腹地,就不会犯“均在沿海”的错误了。
3. 基础知识还是硬功夫
基本功在选择题和简答题中至关重要,在材料题中有时候作为背景知识也很关键,如A卷23题材料一讲拓跋珪吸收汉族文化,不少学生就直接张冠李戴为孝文帝改革,把改革内容照搬进来,实际上拓跋珪建国时只是吸收,而到了拓跋宏才是汉化。
还有材料二,宋朝政府设置南平军,学生不知道南平军是机构,而误以为是军队,出现史实表述错误。
4. 关于学生能力培养——史料教学
历史材料题其实很大程度依托于对文本的解读,学生的难点在找不准中心句。我们在进行史料教学分析材料时,要注意细致地解读材料,比如在划分层次后,哪一句是条件,哪一句是目的,哪一句是影响,要读懂材料,才能清晰地找准中心句。教材的解读也是如此。我们经常说审题,不光是审问题,也是审清材料,才能对应上。就不会出现问原因而答影响的错误了。
5. 关于规范答题
规范答题是试题得分很关键的一环,平时训练学生答题很重要,做到三化: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清晰明了,才能更轻松得分。比如1问里2小问要有抬头等细节,每次作业多强调,多训练。
中考真题是我们一线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应经常研读,然后把个中心得真谛融入教学,方能教学相长,在历史的教研中成长!
作者简介:
刘丽,重庆市,重庆八中。
关键词:2017;重庆中考;试题研究;启发
纵观2017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开放灵活,命题角度新颖,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新课改理念,仔细研读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大有裨益!
一、 试题亮点
1. 重基础,突重点,巧设陷阱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义务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主干知识,紧扣课本教材,贯穿了“答案在书中”的理念,如選择题1—10题,填图题23题,简答题25、26题,题干简洁明了,直接指向主干知识,重基础,但在重基础知识、突重点的同时,又不乏若干小小的“陷阱”,如简答题26(2)问历史事件对于中国人民的意义,学生很容易答成“新中国成立”,或是把所有意义不加筛选地全答上去,没有清晰审题;26(3)问大会确立的思想路线和伟大决策要求答完整,学生往往容易答漏。
2. 难度适中,区分度明显,体现“二考合一”要求。
为适应重庆中考历史“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二考合一的要求,全卷区分度明显,选择、简答相对容易得分,而材料题则对学生解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如归纳、概括等能力要求,拉开差距正在于此。
3. 试题紧紧围绕“一点四面”创设情景、精选材料、创设问题,凸显“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注重主流价值观的考查。
一份高质量的试卷不是由若干道孤立的试题拼凑而成的,而是有一个统摄全卷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时代的主流价值观,这体现了历史学科课程性质的“思想性”。
其一,侧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来源。如选择题第一题考查汉字,第三题考秦汉文明,第八题考重庆文化,简答题25题考查传统儒家、长征精神等,都有利于学生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民族情感也就油然而生。
其二,突出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事业中伟大作用的考查。
试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光辉历程,注重让事实说话,用史实发言,突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事业中的伟大作用。紧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社会政治、经济、外交的深刻变革,以及改革开放实现历史伟大转折的主题线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奋斗,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展现出光明前景的事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
4. 注重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是对我们历史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符合时代需求,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整套试卷皆有体现:
如填图题21(2)时空结合作答,是今年一创新之处,是时间、空间结合分析历史问题的典型题例。再如材料题意在让学生根据材料、解读材料,明白史实的得出一定要依据史料,并且还需要学生贯穿理解三则材料,明白其中立意;以及史学基本方法的考查区分史实与结论等,选择题11题第一次考查了历史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对学生来讲稍有难度,但恰恰也是区分度之所在。
二、 给教学带来的启示
1. 训练精准答题
当答案具有唯一性时,不能拦河撒网,投机性太强,必须加强训练才是治本之道。
如填图题答案①由南向北②由沿海到内地,如果学生答案中有一个错误答案就不得分了。
2. 关于热点融入教学
历史结合现实,热点是每年备考不可或缺的要素。从头一年6月到来年中考前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都可以是时政热点,还有周年纪念也要格外关注。我们只要把热点本身弄清楚,相关知识点弄清楚,自然能随机应变,比如填图题,知道雄安新区是京津冀腹地,就不会犯“均在沿海”的错误了。
3. 基础知识还是硬功夫
基本功在选择题和简答题中至关重要,在材料题中有时候作为背景知识也很关键,如A卷23题材料一讲拓跋珪吸收汉族文化,不少学生就直接张冠李戴为孝文帝改革,把改革内容照搬进来,实际上拓跋珪建国时只是吸收,而到了拓跋宏才是汉化。
还有材料二,宋朝政府设置南平军,学生不知道南平军是机构,而误以为是军队,出现史实表述错误。
4. 关于学生能力培养——史料教学
历史材料题其实很大程度依托于对文本的解读,学生的难点在找不准中心句。我们在进行史料教学分析材料时,要注意细致地解读材料,比如在划分层次后,哪一句是条件,哪一句是目的,哪一句是影响,要读懂材料,才能清晰地找准中心句。教材的解读也是如此。我们经常说审题,不光是审问题,也是审清材料,才能对应上。就不会出现问原因而答影响的错误了。
5. 关于规范答题
规范答题是试题得分很关键的一环,平时训练学生答题很重要,做到三化: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清晰明了,才能更轻松得分。比如1问里2小问要有抬头等细节,每次作业多强调,多训练。
中考真题是我们一线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应经常研读,然后把个中心得真谛融入教学,方能教学相长,在历史的教研中成长!
作者简介:
刘丽,重庆市,重庆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