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的实质是语言的实践与运用。所以,对小学生来说,课标强调其“能力”的培养,以最终“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由此目的出发,在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中,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进行的、在互动中可体现出的浓厚的“交际味”,应是最重要的,并直指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此,教学实践中,可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依托话题打造“交际味”
1.设计交际话题
话题不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但它是引起学生口语交际欲望和兴趣的标的。正是因为有了交流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才会有表达的想法和欲望,以及实际交际行为的发生。因此,口语交际教学的进行,教师首要做的应是合理、恰当地选择和设计口语交际话题。具体设计时,至少应考虑到三方面因素:一是话题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兴趣高度相搭。学生有兴趣,才会有交际欲望的激发。为此,教师充分了解学情实际,如学生近期普遍较感兴趣的事情、困惑与想法、刚刚经历过的故事等;二是话题设计难度要适当,要与所处学段学生的心理、学识等相一致。难度过大,学生会无从谈起。难度太小,又无从激发交流欲望。恰恰合适最好;三是话题设计要体现语文特色。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口语交际教学的语用特色是必然的。如凸显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沟通师生情感、启迪智慧、展现个人修养、凸显个体个性等。这样的话题是很多的,如介绍类(介绍自己、物品、动植物、做事过程等)、交往类(做客、劝说、道歉、转述、商量、询问等)、讨论类(建议、讨论,某事怎么办、行不行等)。
2.交际话题实施
话题仅是口语交际的载体,但借助这一载体的实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可凸显出的学生口语交际意识的强化、态度的端正、技巧的运用、能力的提升等,却无一不需要教师随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借此實现和影响学生交际行为的向好转化。如结合课文教学以“猴子捞月亮”为话题进行交流时,我问“小猴子这样做(指捞月亮的行为本身)好不好呢”。有学生大声说“不好,傻瓜才会这样做”。由于引起其他学生大笑,这名学生一时语塞。此时,我的教育是两方面的,一是对其他学生,要端正态度,认真听取别人交流,既是倾听习惯的养成也是对他人的基本礼貌和对他人表达的基本尊重;二是对直接参与交流的学生,教育其应尽力保持自我定力不受他人影响,冷静表达个人观点。显然,这样做的基本考虑也是两点,一是指向学生的能力培养,如课标的要求,前者是“‘倾听’的能力”,后者是“‘应对’的能力”;二是学生交流素养的培养,仍如课标所述“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也使口语交际脱离了为交际而交际的窠臼,指向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做合格的现代公民的努力。
二、在互动中打造“交际味”
1.教师示范是口语交际的初步奠基
如课标所述,“听与说双方的互动”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特点,但具体怎样实现这一互动,对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学段学生来说,仍然需要教师示范,如怎样开始、用什么样的语言(包括语态、语调等)、从哪几方面着手等,以供学生做交际初始时的模仿。以新班级组成之后的“说说我自己”话题为例,首先,既然是向他人介绍自己,总要先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具体说清楚是哪几个字;然后,说说自己几方面的特点,重点择其一说得详细一些,如自己的爱好等;接下来,说说自己认为有必要介绍给同学们的其他情况等。这样,详略得当、条理清晰,既会给人较为突出的印象,在别人那里初
步建立一个良好的光晕效应,也是对自我语言组织、表达努力的一次实际检验和锻炼。
2.巧设情境是口语交际需求的良好激发
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口语交际环境和氛围的直观性。一是,可帮助学生直观认知交际的任务背景,让学生有话可说;二是,借此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想说。因此,教师的情境创设,必要方式的新颖来激发学生表达的内在情感。如教学五年级下册“讲人物故事”,即可以本班学生作被讲述人物,然后很正式的借助多媒体课件等,展示该同学的文字介绍、既往照片、生活场景图片、日常活动视频或事件发生时视频等。这样,就会给学生非常正式的人物介绍感,同时也充溢着一定的喜感(好玩),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在教师提出交流要求后,学生才会争先恐后地进行建议和意见的表达,如“XX同学,如果你说话时语言再委婉些就更好了”。
3.提供交流机会是参与口语交际活动的保证
课标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鼓励”是指教师基于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主体的热情鼓动,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各科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则凸显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和平台的重要性。因此,一方面,语文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增加每一个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的机会;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要加强各种参与机会的调控,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交际活动而不漏失一人。这样,有了语文课堂内的活动参与示范,表现在其他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学生的活动参与意识和行为,才会得到基本保证。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的指向是交际,目标是能力建设。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方式采取和活动基调必要指向这一点,以最终凸显语文的“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功能和实现对学生成长的促进。
一、依托话题打造“交际味”
1.设计交际话题
话题不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但它是引起学生口语交际欲望和兴趣的标的。正是因为有了交流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才会有表达的想法和欲望,以及实际交际行为的发生。因此,口语交际教学的进行,教师首要做的应是合理、恰当地选择和设计口语交际话题。具体设计时,至少应考虑到三方面因素:一是话题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兴趣高度相搭。学生有兴趣,才会有交际欲望的激发。为此,教师充分了解学情实际,如学生近期普遍较感兴趣的事情、困惑与想法、刚刚经历过的故事等;二是话题设计难度要适当,要与所处学段学生的心理、学识等相一致。难度过大,学生会无从谈起。难度太小,又无从激发交流欲望。恰恰合适最好;三是话题设计要体现语文特色。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口语交际教学的语用特色是必然的。如凸显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沟通师生情感、启迪智慧、展现个人修养、凸显个体个性等。这样的话题是很多的,如介绍类(介绍自己、物品、动植物、做事过程等)、交往类(做客、劝说、道歉、转述、商量、询问等)、讨论类(建议、讨论,某事怎么办、行不行等)。
2.交际话题实施
话题仅是口语交际的载体,但借助这一载体的实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可凸显出的学生口语交际意识的强化、态度的端正、技巧的运用、能力的提升等,却无一不需要教师随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借此實现和影响学生交际行为的向好转化。如结合课文教学以“猴子捞月亮”为话题进行交流时,我问“小猴子这样做(指捞月亮的行为本身)好不好呢”。有学生大声说“不好,傻瓜才会这样做”。由于引起其他学生大笑,这名学生一时语塞。此时,我的教育是两方面的,一是对其他学生,要端正态度,认真听取别人交流,既是倾听习惯的养成也是对他人的基本礼貌和对他人表达的基本尊重;二是对直接参与交流的学生,教育其应尽力保持自我定力不受他人影响,冷静表达个人观点。显然,这样做的基本考虑也是两点,一是指向学生的能力培养,如课标的要求,前者是“‘倾听’的能力”,后者是“‘应对’的能力”;二是学生交流素养的培养,仍如课标所述“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也使口语交际脱离了为交际而交际的窠臼,指向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做合格的现代公民的努力。
二、在互动中打造“交际味”
1.教师示范是口语交际的初步奠基
如课标所述,“听与说双方的互动”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特点,但具体怎样实现这一互动,对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学段学生来说,仍然需要教师示范,如怎样开始、用什么样的语言(包括语态、语调等)、从哪几方面着手等,以供学生做交际初始时的模仿。以新班级组成之后的“说说我自己”话题为例,首先,既然是向他人介绍自己,总要先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具体说清楚是哪几个字;然后,说说自己几方面的特点,重点择其一说得详细一些,如自己的爱好等;接下来,说说自己认为有必要介绍给同学们的其他情况等。这样,详略得当、条理清晰,既会给人较为突出的印象,在别人那里初
步建立一个良好的光晕效应,也是对自我语言组织、表达努力的一次实际检验和锻炼。
2.巧设情境是口语交际需求的良好激发
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口语交际环境和氛围的直观性。一是,可帮助学生直观认知交际的任务背景,让学生有话可说;二是,借此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想说。因此,教师的情境创设,必要方式的新颖来激发学生表达的内在情感。如教学五年级下册“讲人物故事”,即可以本班学生作被讲述人物,然后很正式的借助多媒体课件等,展示该同学的文字介绍、既往照片、生活场景图片、日常活动视频或事件发生时视频等。这样,就会给学生非常正式的人物介绍感,同时也充溢着一定的喜感(好玩),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在教师提出交流要求后,学生才会争先恐后地进行建议和意见的表达,如“XX同学,如果你说话时语言再委婉些就更好了”。
3.提供交流机会是参与口语交际活动的保证
课标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鼓励”是指教师基于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主体的热情鼓动,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各科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则凸显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和平台的重要性。因此,一方面,语文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增加每一个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的机会;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要加强各种参与机会的调控,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交际活动而不漏失一人。这样,有了语文课堂内的活动参与示范,表现在其他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学生的活动参与意识和行为,才会得到基本保证。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的指向是交际,目标是能力建设。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方式采取和活动基调必要指向这一点,以最终凸显语文的“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功能和实现对学生成长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