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能够有效缩短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距离。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多年来,我校在机械类钳工、焊接、机械加工、数控四个专业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并摸索出适应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该方法使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非常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1.内涵
项目教学法就是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完成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工作项目来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2.特点
(1)学生今天做的项目就是将来实际工作要完成的任务。
(2)通过完成项目把与完成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为完成任务而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
(3)项目教学的最终目标,内在的保证是学生对有关的知识、技能牢固掌握,外在是让学生完成项目产生的作品。
3.目的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目的,是在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融为一体,使教学情境和教学手段相辅相成。学生在现场真实的感知和操作过程中,学习和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教、学、做”的一体化。
二、项目教学法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一体化”教学中,实施分为教学准备、课程教学两个阶段,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工作是项目教学法在“一体化”教学中实施的前提。在实践中,力求提高专业课教师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贯通的能力,以及与生产实际结合的能力。也就是把“双师素质”放在首位,把建设“一体化”教室,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工夹量具及加工材料的准备等基础工作抓好做实。
(1)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双师素质”。为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我校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第一,利用校内的实习厂的资源优势,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第二,校企合作,联合培训。校企合作办学是促使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突破口,也是教师实施项目教学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校具体采用了以下几种培训方式:一是学校利用寒暑假时间,派教师去对口专业企业实习;二是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去企业实习,教师既管理学生,同时也可以深入车间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三是专业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实行轮岗制。第三,聘请企业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如学校聘请吉林省公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技师、高级技师任兼职教师。第四,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对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2)建设“一体化”教室。为保证“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我校首先根据专业特点、环境条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机械类四个专业的“一体化”教室建设标准,明确了建筑、主要设备配置等的设计标准。学校通过争取政府投入,积极争取关系单位、企业的资助,自筹等渠道多方筹措资金,投资兴建“一体化”教室,购买配套的教学设施设备。
(3)制定“一体化”课程标准。我校把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作为机械类四门课程标准制定的指导思想,并以各专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岗位需求及学生的职业生涯和终生发展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制定能够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新课程体系标准。为此,我校成立了包括校领导以及教学、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等在内的15人的“一体化”教学工作组,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明确“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定课程标准的结构和内容,编写了机械类四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
(4)编写“一体化”教材。教材的编写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先行条件,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依据,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合二为一,构成“一体化”教学内容。为此,学校成立了由钳工、焊接、机械加工、数控四个专业教师及相关人员组成的“一体化”教材编写组。确定以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对现有的专业课程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并吸收各类教材的优势,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先进的加工工艺、加工方法,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采用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模块式”教学单元结构,每一个教学模块的内容中既有该模块要求的操作技能,又有实现该技能所需的理论知识,采取以工作内容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来具体实施。
2.课程教学
在“一体化”教学中,我校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包括以下环节:组织教学—入门指导—巡回指导—课堂评价。
(1)组织教学。因为“一体化”教学是在“一体化”教室进行的,教室内既有理论教学设施,又有实习教学设备,具有复杂性、松散性、随机性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课堂化标准组织教学尤为重要。组织教学分为课前组织教学、课中组织教学以及课程结束后组织教学。总之,组织教学必须贯穿一体化教学过程的始终。
(2)入门指导。在每一个项目教学开始时,都由教师根据教学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讲解与指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而且要重点讲解操作要领和操作要求。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和任务制定计划,项目计划的修改与确定,项目具体操作的演示等。
(3)巡回指导。这是项目实施和操作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际操作训练的过程。教师既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技能操作姿势、要领和操作方法的指导,更要注重对加工工艺的检查与指导,要强调安全文明生产及作品质量。巡回指导要求做到:第一,明确检查与指导的目的,指导针对性要强;第二,课中检查与指导要采取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巡回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五勤”,即脚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要检查指导学生的文明守纪情况、劳动作业情况、遵守规程情况、工艺文件使用情况等。
(4)课堂评价。课堂评价一般也称为结束指导,是该项目结束后,教师对学生学习或训练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指导,通过师生互动即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种方式完成项目评价。评价主要针对零件的检测、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方面进行。
课程教学的四个环节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教师应当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合理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遵从教学规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运用真正实现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习技能操作训练融通合一。这能从根本上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作者单位:吉林市机械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1.内涵
项目教学法就是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完成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工作项目来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2.特点
(1)学生今天做的项目就是将来实际工作要完成的任务。
(2)通过完成项目把与完成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为完成任务而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
(3)项目教学的最终目标,内在的保证是学生对有关的知识、技能牢固掌握,外在是让学生完成项目产生的作品。
3.目的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目的,是在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融为一体,使教学情境和教学手段相辅相成。学生在现场真实的感知和操作过程中,学习和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教、学、做”的一体化。
二、项目教学法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一体化”教学中,实施分为教学准备、课程教学两个阶段,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工作是项目教学法在“一体化”教学中实施的前提。在实践中,力求提高专业课教师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贯通的能力,以及与生产实际结合的能力。也就是把“双师素质”放在首位,把建设“一体化”教室,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工夹量具及加工材料的准备等基础工作抓好做实。
(1)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双师素质”。为打造“一体化”教师队伍,我校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第一,利用校内的实习厂的资源优势,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第二,校企合作,联合培训。校企合作办学是促使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突破口,也是教师实施项目教学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校具体采用了以下几种培训方式:一是学校利用寒暑假时间,派教师去对口专业企业实习;二是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去企业实习,教师既管理学生,同时也可以深入车间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三是专业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实行轮岗制。第三,聘请企业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如学校聘请吉林省公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技师、高级技师任兼职教师。第四,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对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2)建设“一体化”教室。为保证“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我校首先根据专业特点、环境条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机械类四个专业的“一体化”教室建设标准,明确了建筑、主要设备配置等的设计标准。学校通过争取政府投入,积极争取关系单位、企业的资助,自筹等渠道多方筹措资金,投资兴建“一体化”教室,购买配套的教学设施设备。
(3)制定“一体化”课程标准。我校把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作为机械类四门课程标准制定的指导思想,并以各专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岗位需求及学生的职业生涯和终生发展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制定能够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新课程体系标准。为此,我校成立了包括校领导以及教学、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等在内的15人的“一体化”教学工作组,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明确“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定课程标准的结构和内容,编写了机械类四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
(4)编写“一体化”教材。教材的编写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先行条件,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依据,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合二为一,构成“一体化”教学内容。为此,学校成立了由钳工、焊接、机械加工、数控四个专业教师及相关人员组成的“一体化”教材编写组。确定以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对现有的专业课程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并吸收各类教材的优势,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先进的加工工艺、加工方法,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采用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模块式”教学单元结构,每一个教学模块的内容中既有该模块要求的操作技能,又有实现该技能所需的理论知识,采取以工作内容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来具体实施。
2.课程教学
在“一体化”教学中,我校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包括以下环节:组织教学—入门指导—巡回指导—课堂评价。
(1)组织教学。因为“一体化”教学是在“一体化”教室进行的,教室内既有理论教学设施,又有实习教学设备,具有复杂性、松散性、随机性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课堂化标准组织教学尤为重要。组织教学分为课前组织教学、课中组织教学以及课程结束后组织教学。总之,组织教学必须贯穿一体化教学过程的始终。
(2)入门指导。在每一个项目教学开始时,都由教师根据教学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讲解与指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而且要重点讲解操作要领和操作要求。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和任务制定计划,项目计划的修改与确定,项目具体操作的演示等。
(3)巡回指导。这是项目实施和操作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际操作训练的过程。教师既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技能操作姿势、要领和操作方法的指导,更要注重对加工工艺的检查与指导,要强调安全文明生产及作品质量。巡回指导要求做到:第一,明确检查与指导的目的,指导针对性要强;第二,课中检查与指导要采取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巡回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五勤”,即脚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要检查指导学生的文明守纪情况、劳动作业情况、遵守规程情况、工艺文件使用情况等。
(4)课堂评价。课堂评价一般也称为结束指导,是该项目结束后,教师对学生学习或训练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指导,通过师生互动即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种方式完成项目评价。评价主要针对零件的检测、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方面进行。
课程教学的四个环节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教师应当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合理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遵从教学规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运用真正实现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习技能操作训练融通合一。这能从根本上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作者单位:吉林市机械交通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