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主张,对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育和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和核心任务。
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控,对学习效果能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反馈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而言的。在自主学习方式下,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得到真正的提升和张扬。此外,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也能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可谓好处多多。我从这几年的教改实践中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一)分层次教学
根据每课的教学目标,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优等生在掌握重难点之外,再自学一些新的内容;让中等生只掌握重难点的大部分内容;而后进生只掌握重难点的一半甚至更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每位同学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向学生示弱
事实证明,老师适当地向学生示弱,并不会损害教师的形象和尊严,相反,学生会认为老师很坦诚、很民主、很可亲,能够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不会压抑,情绪高涨,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自主学习的信心也会慢慢增强。
(三)用故事激励
对于中学生来说,偶像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我经常在课堂上给他们讲古今中外很多名人自学成才的故事,他们在日记里表达了对这些伟人们的敬仰之情,并表示希望能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因为在预习阶段,学生完全是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预习习惯的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习的内容,跟上老师的思维。教师在教习新课前,要布置好预习任务,告诉学生阅读文本时重点看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把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用符号在课本上标出,以便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解。
(二)及时复习的习惯
课后复习是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消化理解,巩固记忆,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与遗忘做斗争的过程,是搞好学习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我给学生讲过艾宾浩斯的遗忘率曲线,引导他们根据遗忘规律确立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复习密度。
(三)独立作业的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在布置作业时,我总是这样提醒学生:“请你们自己独立思考,不要急着看答案。”当我看到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的回答时,我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作出批注“请不要做思想上的懒汉。”学生看到这样的批语,下次就不好意思再照搬答案了。
(四)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是对学生课内学习的补充和延续,而语文学科的知识面特别宽广,仅仅靠课内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学生应该在课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书籍等媒体扩大自己的视野,不断积累自己的语文知识,提高文学修养。我经常把自己读到的好文章、好书介绍给学生,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并时常和他们探讨一番。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与文本进行直接的思想碰撞和心灵对话,最能锻炼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一)让学生制定每日的自主学习计划
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一般是在课后进行的,怎样有效利用这些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我是这样指导的,就是让学生把每天的任务记在本子上,在自学时间再把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有了目标和计划,学生在自学时间就有事可做了,而不会茫然不知所措。不仅有效地利用了课余的时间,还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让学生自主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学生普遍感觉,别的学科,知识结构很清晰,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的,缺了其中任何一环都是不可以的。而语文学科的知识比较零散,不容易形成知识体系,这是优等生也存在的问题。可是这并非语文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是它比较庞杂而已。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学生自主构建语文科知识体系,那么学生学习起来目标就能更明确,更节省时间,少走一些冤枉路。
(三)让学生加强自主学习时的自我监控能力
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这是自主性学习的显著特征。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并养成习惯,这是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方法。大脑是学生进行自我监控时的重要机器,有些学生不爱动脑,也不善用脑,怕脑子用多了会坏掉,我给学生讲大脑的工作原理,讲思维的规律,讲用进废退的道理,教他们认识并试着驾驭大脑这部机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里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追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应该看到,只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才能充分体验到作为学习上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乐趣。
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控,对学习效果能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反馈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而言的。在自主学习方式下,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得到真正的提升和张扬。此外,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也能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可谓好处多多。我从这几年的教改实践中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一)分层次教学
根据每课的教学目标,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优等生在掌握重难点之外,再自学一些新的内容;让中等生只掌握重难点的大部分内容;而后进生只掌握重难点的一半甚至更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每位同学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向学生示弱
事实证明,老师适当地向学生示弱,并不会损害教师的形象和尊严,相反,学生会认为老师很坦诚、很民主、很可亲,能够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不会压抑,情绪高涨,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自主学习的信心也会慢慢增强。
(三)用故事激励
对于中学生来说,偶像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我经常在课堂上给他们讲古今中外很多名人自学成才的故事,他们在日记里表达了对这些伟人们的敬仰之情,并表示希望能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因为在预习阶段,学生完全是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预习习惯的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习的内容,跟上老师的思维。教师在教习新课前,要布置好预习任务,告诉学生阅读文本时重点看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把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用符号在课本上标出,以便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解。
(二)及时复习的习惯
课后复习是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消化理解,巩固记忆,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与遗忘做斗争的过程,是搞好学习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我给学生讲过艾宾浩斯的遗忘率曲线,引导他们根据遗忘规律确立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复习密度。
(三)独立作业的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在布置作业时,我总是这样提醒学生:“请你们自己独立思考,不要急着看答案。”当我看到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的回答时,我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作出批注“请不要做思想上的懒汉。”学生看到这样的批语,下次就不好意思再照搬答案了。
(四)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是对学生课内学习的补充和延续,而语文学科的知识面特别宽广,仅仅靠课内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学生应该在课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书籍等媒体扩大自己的视野,不断积累自己的语文知识,提高文学修养。我经常把自己读到的好文章、好书介绍给学生,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并时常和他们探讨一番。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与文本进行直接的思想碰撞和心灵对话,最能锻炼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一)让学生制定每日的自主学习计划
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一般是在课后进行的,怎样有效利用这些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我是这样指导的,就是让学生把每天的任务记在本子上,在自学时间再把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有了目标和计划,学生在自学时间就有事可做了,而不会茫然不知所措。不仅有效地利用了课余的时间,还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让学生自主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学生普遍感觉,别的学科,知识结构很清晰,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的,缺了其中任何一环都是不可以的。而语文学科的知识比较零散,不容易形成知识体系,这是优等生也存在的问题。可是这并非语文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是它比较庞杂而已。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学生自主构建语文科知识体系,那么学生学习起来目标就能更明确,更节省时间,少走一些冤枉路。
(三)让学生加强自主学习时的自我监控能力
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这是自主性学习的显著特征。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并养成习惯,这是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方法。大脑是学生进行自我监控时的重要机器,有些学生不爱动脑,也不善用脑,怕脑子用多了会坏掉,我给学生讲大脑的工作原理,讲思维的规律,讲用进废退的道理,教他们认识并试着驾驭大脑这部机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里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追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应该看到,只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才能充分体验到作为学习上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