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系对卡夫卡的短篇名作《饥饿艺术家》精神内涵的重新解读。小说描写了一位艺术家悲惨的一生,在艺术道路上苦苦追寻,却不为世人理解,最终孤独死去。悲剧的情节、悲剧的结局,使得悲剧性和悲剧意识成了以往研究的主题。本文欲在此基础上,以悲壮性来重新解读这篇名作。
关键词:卡夫卡 饥饿艺术家 孤独 自由 悲壮
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一生所珍重的几部短篇之一。1924年,卡夫卡去世的一个月前,他在给此篇做校对时,不禁潸然泪下。当看到自己创作的饥饿艺术家悲惨的一生时,卡夫卡想到的是自己孤独的一生,在写作的道路上终其一生,却无法找到“出路”,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之中。他在流下眼泪的时候,除了哀叹悲惨的一生,更是显示了追寻人生意义时不畏一切所表现的悲壮。
一.追寻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
小说在开篇写到如今是另一个时代了,人们对饥饿艺术的兴趣已大为淡薄了。饥饿艺术表演前盛后衰形成对比,但饥饿艺术家的遭遇一直都是悲惨的。并没有因盛况得到信任和尊重,因衰败得到同情和理解。人们一直以一种追求快感的心理来观看饥饿艺术家的表演,从而获得变态的满足感。
饥饿表演盛行时,人们为了追赶时髦,而加入观看的行列。至于艺术家怎样表演,他们丝毫不关心,或是嗤之以鼻,或是加以怀疑。尤其是来自看守的怀疑和经理的不尊重。看守们故意给饥饿艺术家留一个空隙,让他有偷偷拿东西吃的机会。艺术家很痛苦,他为了证明自己,不断的唱歌。他们却认为艺术家有更高超的技术,可以边唱歌边吃东西。观看表演的人们也怀疑艺术家,认为这个监守的过程存在漏洞。经理更是专横地歪曲真相,不尊重艺术家的表演,使艺术家的饥饿表演还未达到最出色的程度,提前结束表演。艺术家却无能为力去反驳这种愚昧行为,反对这个愚昧的世界。在这个物质文明异化的世界里,看客们麻木不仁,住在精神的荒原里;而唯一的清醒者,也无法营救世人。但是艺术家为了自己一生爱之发狂的事业,一个人独自追寻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
人们在解读《饥饿艺术家》时,往往会联系到卡夫卡本人,认为饥饿艺术家的一生其实是卡夫卡的人生写照。作为西方现代文学之父的弗兰茨·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文学中重要的现象之一,然而在他生前很少有人理解他,死后二十年,他的影响才席卷西方,乃至东方。当某一时代的美的形态还没有成为一种风尚,把人们普遍陶冶,它的信息还只是被少数作家艺术家捕捉、所透露的时候,它往往要以“怪物”的形象在人们的记忆中潜藏一段时间。①卡夫卡作为时代的敏感者,他捕捉到了物质世界异化,人们精神空虚的事实。可是,他是超前的,同时代的人不能理解他。但是为了写作,他抛弃了一切幸福的可能,独自去拥抱孤独。
二.以死为反抗,重获自由
曾经为他称道喝彩的观众,最终还是抛弃了他。为了一生爱的发狂的饥饿表演,饥饿艺术家选择了马戏团。在这里他的表演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减色,相反,他因为又可以为大家表演而激动得忘记了时代氛围。对于饥饿艺术家卖力的表演,观众们没有去欣赏,反而认为他是他们通往厩舍路上的观看动物表演障碍。现在已没有人对饥饿有亲身经历,所以也没人愿意为饥饿艺术家耗费时间和注意力。直到管家发现了这空着的笼子才想起了饥饿艺术家,他们甚至是责备他还不停止表演。饥饿艺术家对自己的表演也很不满意,一直固执地拒绝进食,到最后找不到合适自己口味的食物,孤独的死去。在他那瞳孔已经扩散的眼睛里,却仍然是坚定地信念。饥饿艺术家最终选择牺牲身体来追寻自己喜爱的艺术。
卡夫卡如同饥饿艺术家一样,试图放弃外部的一切来追寻精神的存在。“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离开地狱,我是通过写作”②卡夫卡希望在写作中找寻出路,当他觉得在写作这个世界中可以暂时的逃避现实的压力,重获思想的自由时,他便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个新的世界中。写作在成为他精神避难所的同时,也使他陷入了孤独和恐惧之中。饥饿艺术家存在的价值存在于饥饿艺术中,即他离不开饥饿,卡夫卡在写作的世界中追寻人生的意义,即他也离不开写作。正如他曾说过“一旦我不写作,我就立刻被击倒在地,像一堆垃圾…如果没有这种力量,那么我就什么都不是,会突然间被扔在可怕的虚空之中”。③尽管在写作中充满了孤独和痛苦,他仍然像饥饿艺术家一样义无返顾的选择进入笼子。
追求艺术的最高代价便是牺牲自身。艺术家已无路可走,他必须为自己制造一条出路,卡夫卡让他笔下的饥饿艺术家选择死亡作为出路和解脱的方式,来祭奠艺术。在卡夫卡看来,人的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肉体的存在,而在于精神的追寻。卡夫卡看似把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当作一种追求,实际上是渴望得到一种可以摆脱种种困扰的自由。而自由在无奈的人间也不可获得,唯有以死为反抗,重获精神的自由,灵魂的长存。死亡成了可供选择的最好出路,精神可获的永恒的存在。
三.寂寞地殉道,赢取生命的悲壮
饥饿艺术家为了自己执著一生的艺术事业,选择了以牺牲自身的方式来完成对它的祭奠,来获得永恒的存在。卡夫卡曾写过“人若没有对某种不可摧毁的东西的持续不断的信仰,便不能活下去。”④饥饿表演是艺术家的信仰,是他一生追寻的,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瞳孔已扩散时,仍然流露着坚定的信念。
小说以饥饿艺术家寂寞地死结尾。悲剧的结尾,悲剧的氛围使卡夫卡的这篇小说似乎充满了悲剧意识。饥饿艺术家的死就具有这种悲壮性,表演的道路上充满坎坷和不理解,看客践踏他的劳动、尊严,经理歪曲真相,被放在与兽类相邻的角落里,但他并没有懈怠自己的艺术表演,仍然是使劲浑身解数地呈现给大家,渴望人们的理解并能欣赏他的真诚,最终被世人抛弃。他选择以死来抗衡,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信仰。悲剧的一生却彰显了生命的悲壮。
卡夫卡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饥饿艺术家,永不可被摧毁,永不可被打败,他靠残酷的牺牲肉体生命来追寻自己的精神生命。真正的艺术的道路是寂寞又坎坷的,卡夫卡主张采用先锋性的表现法,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事物,新颖的审美观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他成为现代小说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同时也是殉道者。早已洞悉物质文明的世界已被异化的事实,他作为时代的敏感者和清醒者,他要用笔在写作中将之申诉。哪怕是一个人的孤独前行。悲剧意识是卡夫卡人格中的核心部分,卡夫卡的悲剧意识是尼采式的,即主张用个人的意志力量来抗衡一切,具有一种悲壮性。
追寻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看似是与世格格不入,实则想在浑浊的世界里保持一份清醒,追求一份自由。然而物质文明异化的世界中,又如何能获得一份所谓的自由?唯有以死反抗,获得灵魂的永恒,获得精神的自由。卡夫卡和他的主人公在艺术的道路上,寂寞地殉道,却坚守住了人生的信仰。即使是悲惨地死去,却赢得了生命的悲壮,获得了精神永恒的自由。
参考文献
[1][奥]弗兰茨·卡夫卡著,韩瑞祥等编译.卡夫卡小说全集(第三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2版。
[2][奥]弗兰茨·卡夫卡著,叶廷芳编,《卡夫卡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3][奥]弗兰茨·卡夫卡著,叶廷芳编译.卡夫卡全集(第四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4]叶廷芳.通向卡夫卡世界的旅程 [J].文学评论,1994.3。
[5]叶廷芳.卡夫卡——荒诞文学的始作俑者[J].文学理论研究,1993.4。
注 释
①叶廷芳,通向卡夫卡世界的旅程.文学评论,1994.3,114
②[奥]弗兰茨·卡夫卡著,叶廷芳编译,卡夫卡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230
③[奥]弗兰茨·卡夫卡著,叶廷芳编,《卡夫卡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④[奥]弗兰茨·卡夫卡著,叶廷芳编译,卡夫卡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20
关键词:卡夫卡 饥饿艺术家 孤独 自由 悲壮
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一生所珍重的几部短篇之一。1924年,卡夫卡去世的一个月前,他在给此篇做校对时,不禁潸然泪下。当看到自己创作的饥饿艺术家悲惨的一生时,卡夫卡想到的是自己孤独的一生,在写作的道路上终其一生,却无法找到“出路”,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之中。他在流下眼泪的时候,除了哀叹悲惨的一生,更是显示了追寻人生意义时不畏一切所表现的悲壮。
一.追寻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
小说在开篇写到如今是另一个时代了,人们对饥饿艺术的兴趣已大为淡薄了。饥饿艺术表演前盛后衰形成对比,但饥饿艺术家的遭遇一直都是悲惨的。并没有因盛况得到信任和尊重,因衰败得到同情和理解。人们一直以一种追求快感的心理来观看饥饿艺术家的表演,从而获得变态的满足感。
饥饿表演盛行时,人们为了追赶时髦,而加入观看的行列。至于艺术家怎样表演,他们丝毫不关心,或是嗤之以鼻,或是加以怀疑。尤其是来自看守的怀疑和经理的不尊重。看守们故意给饥饿艺术家留一个空隙,让他有偷偷拿东西吃的机会。艺术家很痛苦,他为了证明自己,不断的唱歌。他们却认为艺术家有更高超的技术,可以边唱歌边吃东西。观看表演的人们也怀疑艺术家,认为这个监守的过程存在漏洞。经理更是专横地歪曲真相,不尊重艺术家的表演,使艺术家的饥饿表演还未达到最出色的程度,提前结束表演。艺术家却无能为力去反驳这种愚昧行为,反对这个愚昧的世界。在这个物质文明异化的世界里,看客们麻木不仁,住在精神的荒原里;而唯一的清醒者,也无法营救世人。但是艺术家为了自己一生爱之发狂的事业,一个人独自追寻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
人们在解读《饥饿艺术家》时,往往会联系到卡夫卡本人,认为饥饿艺术家的一生其实是卡夫卡的人生写照。作为西方现代文学之父的弗兰茨·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文学中重要的现象之一,然而在他生前很少有人理解他,死后二十年,他的影响才席卷西方,乃至东方。当某一时代的美的形态还没有成为一种风尚,把人们普遍陶冶,它的信息还只是被少数作家艺术家捕捉、所透露的时候,它往往要以“怪物”的形象在人们的记忆中潜藏一段时间。①卡夫卡作为时代的敏感者,他捕捉到了物质世界异化,人们精神空虚的事实。可是,他是超前的,同时代的人不能理解他。但是为了写作,他抛弃了一切幸福的可能,独自去拥抱孤独。
二.以死为反抗,重获自由
曾经为他称道喝彩的观众,最终还是抛弃了他。为了一生爱的发狂的饥饿表演,饥饿艺术家选择了马戏团。在这里他的表演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减色,相反,他因为又可以为大家表演而激动得忘记了时代氛围。对于饥饿艺术家卖力的表演,观众们没有去欣赏,反而认为他是他们通往厩舍路上的观看动物表演障碍。现在已没有人对饥饿有亲身经历,所以也没人愿意为饥饿艺术家耗费时间和注意力。直到管家发现了这空着的笼子才想起了饥饿艺术家,他们甚至是责备他还不停止表演。饥饿艺术家对自己的表演也很不满意,一直固执地拒绝进食,到最后找不到合适自己口味的食物,孤独的死去。在他那瞳孔已经扩散的眼睛里,却仍然是坚定地信念。饥饿艺术家最终选择牺牲身体来追寻自己喜爱的艺术。
卡夫卡如同饥饿艺术家一样,试图放弃外部的一切来追寻精神的存在。“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离开地狱,我是通过写作”②卡夫卡希望在写作中找寻出路,当他觉得在写作这个世界中可以暂时的逃避现实的压力,重获思想的自由时,他便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个新的世界中。写作在成为他精神避难所的同时,也使他陷入了孤独和恐惧之中。饥饿艺术家存在的价值存在于饥饿艺术中,即他离不开饥饿,卡夫卡在写作的世界中追寻人生的意义,即他也离不开写作。正如他曾说过“一旦我不写作,我就立刻被击倒在地,像一堆垃圾…如果没有这种力量,那么我就什么都不是,会突然间被扔在可怕的虚空之中”。③尽管在写作中充满了孤独和痛苦,他仍然像饥饿艺术家一样义无返顾的选择进入笼子。
追求艺术的最高代价便是牺牲自身。艺术家已无路可走,他必须为自己制造一条出路,卡夫卡让他笔下的饥饿艺术家选择死亡作为出路和解脱的方式,来祭奠艺术。在卡夫卡看来,人的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肉体的存在,而在于精神的追寻。卡夫卡看似把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当作一种追求,实际上是渴望得到一种可以摆脱种种困扰的自由。而自由在无奈的人间也不可获得,唯有以死为反抗,重获精神的自由,灵魂的长存。死亡成了可供选择的最好出路,精神可获的永恒的存在。
三.寂寞地殉道,赢取生命的悲壮
饥饿艺术家为了自己执著一生的艺术事业,选择了以牺牲自身的方式来完成对它的祭奠,来获得永恒的存在。卡夫卡曾写过“人若没有对某种不可摧毁的东西的持续不断的信仰,便不能活下去。”④饥饿表演是艺术家的信仰,是他一生追寻的,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瞳孔已扩散时,仍然流露着坚定的信念。
小说以饥饿艺术家寂寞地死结尾。悲剧的结尾,悲剧的氛围使卡夫卡的这篇小说似乎充满了悲剧意识。饥饿艺术家的死就具有这种悲壮性,表演的道路上充满坎坷和不理解,看客践踏他的劳动、尊严,经理歪曲真相,被放在与兽类相邻的角落里,但他并没有懈怠自己的艺术表演,仍然是使劲浑身解数地呈现给大家,渴望人们的理解并能欣赏他的真诚,最终被世人抛弃。他选择以死来抗衡,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信仰。悲剧的一生却彰显了生命的悲壮。
卡夫卡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饥饿艺术家,永不可被摧毁,永不可被打败,他靠残酷的牺牲肉体生命来追寻自己的精神生命。真正的艺术的道路是寂寞又坎坷的,卡夫卡主张采用先锋性的表现法,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事物,新颖的审美观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他成为现代小说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同时也是殉道者。早已洞悉物质文明的世界已被异化的事实,他作为时代的敏感者和清醒者,他要用笔在写作中将之申诉。哪怕是一个人的孤独前行。悲剧意识是卡夫卡人格中的核心部分,卡夫卡的悲剧意识是尼采式的,即主张用个人的意志力量来抗衡一切,具有一种悲壮性。
追寻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看似是与世格格不入,实则想在浑浊的世界里保持一份清醒,追求一份自由。然而物质文明异化的世界中,又如何能获得一份所谓的自由?唯有以死反抗,获得灵魂的永恒,获得精神的自由。卡夫卡和他的主人公在艺术的道路上,寂寞地殉道,却坚守住了人生的信仰。即使是悲惨地死去,却赢得了生命的悲壮,获得了精神永恒的自由。
参考文献
[1][奥]弗兰茨·卡夫卡著,韩瑞祥等编译.卡夫卡小说全集(第三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2版。
[2][奥]弗兰茨·卡夫卡著,叶廷芳编,《卡夫卡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3][奥]弗兰茨·卡夫卡著,叶廷芳编译.卡夫卡全集(第四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4]叶廷芳.通向卡夫卡世界的旅程 [J].文学评论,1994.3。
[5]叶廷芳.卡夫卡——荒诞文学的始作俑者[J].文学理论研究,1993.4。
注 释
①叶廷芳,通向卡夫卡世界的旅程.文学评论,1994.3,114
②[奥]弗兰茨·卡夫卡著,叶廷芳编译,卡夫卡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230
③[奥]弗兰茨·卡夫卡著,叶廷芳编,《卡夫卡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④[奥]弗兰茨·卡夫卡著,叶廷芳编译,卡夫卡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