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大学精神;创新;批判;大爱
一、大胆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所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受、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因此,他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繼承并发展下去。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爱因斯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学校的:“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但学校的教育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把从前人那里继承的东西完整地复制过来,我们所继承过来的东西,精化与糟粕同在,正确与错误并存,加之在传递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和不确定的因素,我们的精神财富总是在不断的流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所认识到的只是事物或者真理的一个客观方面,而不是比较全面和客观的真实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中有所发展和创新。大学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场所,能否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或者在某一方面能走在时代的前列,直接决定了一个大学对社会的贡献。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新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学也在不断地以理念、精神影响社会,并把这些理念传递给社会成员,通过人们的实践,使理念变成现实的文化实体。社会理念是社会需要的具体反映,这种需要是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并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的。由于在文化积累方面的特殊优势,知识分子,特别是集中在大学校园里的知识分子比其他社会成员更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有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就能够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理念。
二、不迷信、不畏强权的批判精神
大学是继承传统科技文化遗产,不断创造新科技文化的场所,聚集了古今中外各种知识,具有很强的知识容量。大学生产生新思想,包容新观念,在这里不同的学术观念可以并存,不同的思想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影响,具有良好的争鸣传统,追求理想的永恒特性。
批判精神最重要的表现是在教师的教授过程中,能够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待问题,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一件古董因为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升值,可科学技术知识却会因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更新,最后甚至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牛顿在物理力学和数学方面的贡献是无人能及的,但正是由于他有如此之高的成就,人们过于迷信于他的权威性,使得英国数学在一个时期里闭关锁国,停步不前,因而数学发展整整落后了一百年。同样一个事物或一件事情,总是存在一定的历史性,在认识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总是会碰见许多的新问题,而这些就需要我们有这种批判的精神,不能迷信于既有的成果。另一个方面来自学生,大学不同于小学,大学的设立已经摆脱了一定的地域限制,而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由于在读大学前大多都未曾在外地授过教育,所以在大学校园里地域文化的冲撞是较为明显,这不光是体现在我们对同一件物品的称谓不同和对同一件事的做法不同,更多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逻辑思维的不同,在这种学术争鸣中,一种思维方式总是在试图说服另一种思维方式,而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为了能更具说服力,就必须对自己所持有的观念和观点进行充实和发展。这样在一个无意识的过程中实际就完成了知识体系的重构和学会了批判的看待问题。所以大学的批判精神不光是来自于教师的教授,更重要是各个地域来的学生所带来的知识思想在冲撞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思维和观念模式。
三、关注社会民生的大爱精神
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服务社会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又一职能。大学生是社会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分子,每个学子都抱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观点,而且校园独特的管理模式,就使得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主人翁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有参与和发言的权力。在大学里,不会有人为中午吃什么饭而争论不休,却会为在千里之外所发生的事情争论不休,这就是大学关注社会民生的大爱精神的重要体现。一方面,高等教育通过科学研究直接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第一生产力,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互助精神,集中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扶和支持,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的维护和关切。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德,更是这种大爱精神的体现。正如08年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全社会都充分的显示出了这种人道精神和大爱精神,各个高校的学生正是忙着奔走于每个义务献血点,全国各地出现了血库充盈的现象,这些只有在我们的国家才会出现,因为我们的教育中这种人才服务社会、以天下为己任的大爱精神已经渗透到了每个人的骨髓里,并且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这种大爱精神还表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除了在生产力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外,大学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批判、思想道德建设等。大学的创造力为其走在时代前列提供了无限的动力源泉,而大学特有的思想兼容、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又保证了各种思想观念的撞击,有利于形成既创新争鸣,又取长补短较为和谐的精神环境。
【参考文献】
[1]金元浦.谭好哲.陆学明主编.《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2]王民.张瑞金.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7年.
[3l 崔玉明.大学软环境分析.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创新;批判;大爱
一、大胆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所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受、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因此,他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繼承并发展下去。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爱因斯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学校的:“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但学校的教育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把从前人那里继承的东西完整地复制过来,我们所继承过来的东西,精化与糟粕同在,正确与错误并存,加之在传递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和不确定的因素,我们的精神财富总是在不断的流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所认识到的只是事物或者真理的一个客观方面,而不是比较全面和客观的真实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中有所发展和创新。大学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场所,能否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或者在某一方面能走在时代的前列,直接决定了一个大学对社会的贡献。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新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学也在不断地以理念、精神影响社会,并把这些理念传递给社会成员,通过人们的实践,使理念变成现实的文化实体。社会理念是社会需要的具体反映,这种需要是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并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的。由于在文化积累方面的特殊优势,知识分子,特别是集中在大学校园里的知识分子比其他社会成员更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有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就能够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理念。
二、不迷信、不畏强权的批判精神
大学是继承传统科技文化遗产,不断创造新科技文化的场所,聚集了古今中外各种知识,具有很强的知识容量。大学生产生新思想,包容新观念,在这里不同的学术观念可以并存,不同的思想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影响,具有良好的争鸣传统,追求理想的永恒特性。
批判精神最重要的表现是在教师的教授过程中,能够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待问题,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一件古董因为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升值,可科学技术知识却会因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更新,最后甚至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牛顿在物理力学和数学方面的贡献是无人能及的,但正是由于他有如此之高的成就,人们过于迷信于他的权威性,使得英国数学在一个时期里闭关锁国,停步不前,因而数学发展整整落后了一百年。同样一个事物或一件事情,总是存在一定的历史性,在认识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总是会碰见许多的新问题,而这些就需要我们有这种批判的精神,不能迷信于既有的成果。另一个方面来自学生,大学不同于小学,大学的设立已经摆脱了一定的地域限制,而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由于在读大学前大多都未曾在外地授过教育,所以在大学校园里地域文化的冲撞是较为明显,这不光是体现在我们对同一件物品的称谓不同和对同一件事的做法不同,更多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逻辑思维的不同,在这种学术争鸣中,一种思维方式总是在试图说服另一种思维方式,而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为了能更具说服力,就必须对自己所持有的观念和观点进行充实和发展。这样在一个无意识的过程中实际就完成了知识体系的重构和学会了批判的看待问题。所以大学的批判精神不光是来自于教师的教授,更重要是各个地域来的学生所带来的知识思想在冲撞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思维和观念模式。
三、关注社会民生的大爱精神
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服务社会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又一职能。大学生是社会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分子,每个学子都抱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观点,而且校园独特的管理模式,就使得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主人翁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有参与和发言的权力。在大学里,不会有人为中午吃什么饭而争论不休,却会为在千里之外所发生的事情争论不休,这就是大学关注社会民生的大爱精神的重要体现。一方面,高等教育通过科学研究直接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第一生产力,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互助精神,集中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扶和支持,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的维护和关切。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德,更是这种大爱精神的体现。正如08年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全社会都充分的显示出了这种人道精神和大爱精神,各个高校的学生正是忙着奔走于每个义务献血点,全国各地出现了血库充盈的现象,这些只有在我们的国家才会出现,因为我们的教育中这种人才服务社会、以天下为己任的大爱精神已经渗透到了每个人的骨髓里,并且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这种大爱精神还表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除了在生产力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外,大学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批判、思想道德建设等。大学的创造力为其走在时代前列提供了无限的动力源泉,而大学特有的思想兼容、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又保证了各种思想观念的撞击,有利于形成既创新争鸣,又取长补短较为和谐的精神环境。
【参考文献】
[1]金元浦.谭好哲.陆学明主编.《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2]王民.张瑞金.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7年.
[3l 崔玉明.大学软环境分析.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