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这一门课程是在学生所有的学习阶段中都要学习的科目,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数学课程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式、课后作业布置、构建全面的评价系统等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将数学融入生活当中,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用处,解决生活当中的难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数学的发展有时候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数学的重要性在这里明显地体现了出来,而且数学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使用显然也是不可忽视。在这一背景下,加之新课改的影响,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形式,以求找到一个最适合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间接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思想,尽最大的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栋梁。
一、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
数学知识在学生所有科目当中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却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将数学具体、有趣地表现出来,虽然如此,对于学生来讲数学科目的学习依旧存在一定的难度。何况部分教师仍旧根据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填鸭式”的教学将知识输入给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输入,不关注学生的具体接受能力,这对于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在课堂上学生存在问题却不敢提出,有解题思路但不去表现,无法成为课堂的主人,无法将自身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当中,这让学生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
(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数学知识本就是从日常生活当中升华而出,小学数学更是如此,低年段的数学课程为了迎合学生的知识承受能力,大都是从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事物中提取出来变得抽象化。这一阶段当中的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概念比较难理解,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教科书为主,忽视了日常生活当中数学知识的引入,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基本的塑造阶段,易使学生产生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不相关的意识,以及数学知识都是抽象难以理解的,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惧怕心理,这对于学生未来数学课程的学习和运用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单一
现如今大部分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是以成绩作为标准,一旦成绩偏差便会让教师认为学生对于学科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最后的考试阶段能够获得一个较好的成绩,教师一般都会采用让学生解答大量题目的方式,在大量的题目当中了解题目不同类型的一般解题思路,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形成限制。学生也会因为成绩评价系统不断地进行刷题,通过不假思索地套用公式提高自身的成绩,没有想过通过自身创造性的想法进行题目的解答。
二、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作用
(一)学生能力的提升
学生的创造能力是追随学生一生的能力,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和提升能力的最佳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数学的运用不计其数,几乎处处都可以观察到数学运用的痕迹,在学生将课堂当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时,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得到了有效的锻炼。长此以往,不论是课堂当中或是生活当中,学生的思维、逻辑、创造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
教师在教导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教学过程当中所举出的例子都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并且有趣的,可以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的塑造阶段教师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因此教师在创新教学过程当中,不仅吸引学生投入到数学的知识海洋当中,也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提升了自身的道德品质。
三、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策略
(一)教学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热情
在创新教学当中,首先进行的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教师发言转移到学生发言,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将要进行讲解的内容进行提前预习,课堂当中教师在经过短暂的内容讲解后,让每一位学生讲述一下自身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找到其中的易错点进行纠正,其效果比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强调易错点更有效果,学生能够直观地面对和发现自身的错误。学生发言的过程当中也是在锻炼学生的口才和思维能力,在表达自身的想法时思考如何用最简短且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教师提出疑问时如何找出最优解。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可以通过手工事物直观的看到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动手操作找到规律,强化记忆。例如,在《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当中,教师在课堂起初可以让学生随机剪出几个三角形或者任意多边形,在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任务之后让学生进行测量,将每一个图形都测量出来,最后分享自己量出来的角度和展现学生剪出的多边形。这一教学形式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间接地让学生學习了量角尺的使用方法,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锻炼。
(二)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为学生减负
教师响应政府的号召减少了科目的作业,即便每一门科目都减少了作业,每一门的科目作业堆叠在一起依旧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负担,在学生产生负担的同时教师也产生了相应的负担,需要批改大量学生的作业。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在面对无法完成的作业中有可能会为了“完成”而选择抄袭,这对学生没有起到复习知识和检验自身知识掌握程度的作用,教师的批改也没有起到观察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在课后巩固知识,课后作业的布置不可缺少,但是如何布置课后作业是需要改变的。课后作业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作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不仅有在作业本上书写的,还有要自己动手制作的内容,这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作业形式,作业形式的创新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完成的积极性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在动手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比较轻易地接受和理解,通过一种有趣的形式完成作业,既能调节学生因作业较多产生的烦闷情绪,还能起到减轻学生压力的作用。 (三)日常生活引入课堂,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纯粹为学生的成绩考核做准备,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解决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即便教师将抽象化的知识在课堂当中具象化地表现了出来,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依旧存在难理解、易遗忘的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为了解决问题不断地转动自身的思维,将自身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全部都复习了一遍,找到一个最适合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在这一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所学习到的知识精髓,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吸收理解,还能将之前有些遗忘的知识再一次回忆起来,或者是将之前所学习到的知识和现在的知识联系起来,进一步地巩固自身所学到的知识。例如,在《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这一章节当中,教师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绘画折线图以及如何去解读折线图,学生在课堂当中吸收了这一知识后如果在生活当中都不运用,也不再去复习这一知识,学生将会很快遗忘这一知识点,一直到下次需要使用时,但在生活当中遇到难以判断趋势或者是存在两者比较时,学生可以想起折线图的使用,既可以完成趋势判断或者是两者对比,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对折线图知识点加深印象,了解折线图真正的作用以及在生活当中如何实际运用。
(四)构建全面有效的成绩评价系统
过去单纯以期末成绩或者是综合考虑学生的每一阶段的成绩以及期末成绩作为学生的成绩评价标准,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意识,成绩是最重要的目的,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在每一场考试当中都能获得好成绩,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想法。学生和教师错误的理解急需改变,为此学校可以采用综合的成绩评价系统,除了平时的考试成绩、期末成绩以外,学生在课堂当中的积极性、小组活动当中的表现、竞赛参与程度等都可以作为学生成绩评价系统中的一部分,不同的部分对学生的影响不同,最重要的还是期末成绩的考核,但是其他考核内容的参与能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的根本目的,除了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外,也是为了让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帮助学生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一些书面成绩并不是特别良好的学生为了提升自身的期末成绩,会在课堂当中踊跃地发言,或者是参与各种数学竞赛等,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其实是在不断地提升的,原本在课堂当中不去听教师的讲解,但是为了回答问题会去认真地听讲,对于数学知识的吸收不断地提升,在竞赛当中即便没有取得名次,但是在竞赛当中的体验却是很多人都缺少的经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组织能力。即便真的在数学方面无法获得提升,但是在其他能力方面却得到了难得的提高。
四、 结语
小学数学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完善不足。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当中,教师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充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不同点,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形式的调整,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成长,教师也能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鄢雪莲.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58.
[2]季芳兰.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现[J].考试周刊,2018(64):75.
[3]陆江萍.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难点及创新[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4]文孝峰.论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107.
作者簡介:
宋加辉,山东省滨州市,山东省滨州市实验学校。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数学的发展有时候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数学的重要性在这里明显地体现了出来,而且数学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使用显然也是不可忽视。在这一背景下,加之新课改的影响,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形式,以求找到一个最适合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间接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思想,尽最大的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栋梁。
一、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
数学知识在学生所有科目当中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却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将数学具体、有趣地表现出来,虽然如此,对于学生来讲数学科目的学习依旧存在一定的难度。何况部分教师仍旧根据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填鸭式”的教学将知识输入给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输入,不关注学生的具体接受能力,这对于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在课堂上学生存在问题却不敢提出,有解题思路但不去表现,无法成为课堂的主人,无法将自身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当中,这让学生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
(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数学知识本就是从日常生活当中升华而出,小学数学更是如此,低年段的数学课程为了迎合学生的知识承受能力,大都是从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事物中提取出来变得抽象化。这一阶段当中的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概念比较难理解,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教科书为主,忽视了日常生活当中数学知识的引入,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基本的塑造阶段,易使学生产生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不相关的意识,以及数学知识都是抽象难以理解的,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产生惧怕心理,这对于学生未来数学课程的学习和运用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单一
现如今大部分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是以成绩作为标准,一旦成绩偏差便会让教师认为学生对于学科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最后的考试阶段能够获得一个较好的成绩,教师一般都会采用让学生解答大量题目的方式,在大量的题目当中了解题目不同类型的一般解题思路,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形成限制。学生也会因为成绩评价系统不断地进行刷题,通过不假思索地套用公式提高自身的成绩,没有想过通过自身创造性的想法进行题目的解答。
二、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作用
(一)学生能力的提升
学生的创造能力是追随学生一生的能力,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和提升能力的最佳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数学的运用不计其数,几乎处处都可以观察到数学运用的痕迹,在学生将课堂当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时,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得到了有效的锻炼。长此以往,不论是课堂当中或是生活当中,学生的思维、逻辑、创造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提升。
(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
教师在教导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教学过程当中所举出的例子都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并且有趣的,可以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的塑造阶段教师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因此教师在创新教学过程当中,不仅吸引学生投入到数学的知识海洋当中,也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提升了自身的道德品质。
三、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策略
(一)教学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热情
在创新教学当中,首先进行的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教师发言转移到学生发言,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将要进行讲解的内容进行提前预习,课堂当中教师在经过短暂的内容讲解后,让每一位学生讲述一下自身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找到其中的易错点进行纠正,其效果比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强调易错点更有效果,学生能够直观地面对和发现自身的错误。学生发言的过程当中也是在锻炼学生的口才和思维能力,在表达自身的想法时思考如何用最简短且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教师提出疑问时如何找出最优解。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可以通过手工事物直观的看到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动手操作找到规律,强化记忆。例如,在《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当中,教师在课堂起初可以让学生随机剪出几个三角形或者任意多边形,在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任务之后让学生进行测量,将每一个图形都测量出来,最后分享自己量出来的角度和展现学生剪出的多边形。这一教学形式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间接地让学生學习了量角尺的使用方法,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锻炼。
(二)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为学生减负
教师响应政府的号召减少了科目的作业,即便每一门科目都减少了作业,每一门的科目作业堆叠在一起依旧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负担,在学生产生负担的同时教师也产生了相应的负担,需要批改大量学生的作业。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在面对无法完成的作业中有可能会为了“完成”而选择抄袭,这对学生没有起到复习知识和检验自身知识掌握程度的作用,教师的批改也没有起到观察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在课后巩固知识,课后作业的布置不可缺少,但是如何布置课后作业是需要改变的。课后作业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作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不仅有在作业本上书写的,还有要自己动手制作的内容,这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作业形式,作业形式的创新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完成的积极性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在动手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比较轻易地接受和理解,通过一种有趣的形式完成作业,既能调节学生因作业较多产生的烦闷情绪,还能起到减轻学生压力的作用。 (三)日常生活引入课堂,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纯粹为学生的成绩考核做准备,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解决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即便教师将抽象化的知识在课堂当中具象化地表现了出来,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依旧存在难理解、易遗忘的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为了解决问题不断地转动自身的思维,将自身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全部都复习了一遍,找到一个最适合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在这一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所学习到的知识精髓,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吸收理解,还能将之前有些遗忘的知识再一次回忆起来,或者是将之前所学习到的知识和现在的知识联系起来,进一步地巩固自身所学到的知识。例如,在《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这一章节当中,教师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绘画折线图以及如何去解读折线图,学生在课堂当中吸收了这一知识后如果在生活当中都不运用,也不再去复习这一知识,学生将会很快遗忘这一知识点,一直到下次需要使用时,但在生活当中遇到难以判断趋势或者是存在两者比较时,学生可以想起折线图的使用,既可以完成趋势判断或者是两者对比,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对折线图知识点加深印象,了解折线图真正的作用以及在生活当中如何实际运用。
(四)构建全面有效的成绩评价系统
过去单纯以期末成绩或者是综合考虑学生的每一阶段的成绩以及期末成绩作为学生的成绩评价标准,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意识,成绩是最重要的目的,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在每一场考试当中都能获得好成绩,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想法。学生和教师错误的理解急需改变,为此学校可以采用综合的成绩评价系统,除了平时的考试成绩、期末成绩以外,学生在课堂当中的积极性、小组活动当中的表现、竞赛参与程度等都可以作为学生成绩评价系统中的一部分,不同的部分对学生的影响不同,最重要的还是期末成绩的考核,但是其他考核内容的参与能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的根本目的,除了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外,也是为了让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帮助学生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一些书面成绩并不是特别良好的学生为了提升自身的期末成绩,会在课堂当中踊跃地发言,或者是参与各种数学竞赛等,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其实是在不断地提升的,原本在课堂当中不去听教师的讲解,但是为了回答问题会去认真地听讲,对于数学知识的吸收不断地提升,在竞赛当中即便没有取得名次,但是在竞赛当中的体验却是很多人都缺少的经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组织能力。即便真的在数学方面无法获得提升,但是在其他能力方面却得到了难得的提高。
四、 结语
小学数学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完善不足。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当中,教师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充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不同点,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形式的调整,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成长,教师也能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鄢雪莲.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58.
[2]季芳兰.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现[J].考试周刊,2018(64):75.
[3]陆江萍.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难点及创新[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4]文孝峰.论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107.
作者簡介:
宋加辉,山东省滨州市,山东省滨州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