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导学是经典的课堂模式,理答是教师基于学生回答前后所作出的反应,它是课堂教学调整的重要技巧。在问题导学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些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问答的情况进行有效处理,以简单的对或错来判断学生的思维,导致问题导学中的思维元素没有被激发出来。教师如何智慧理答,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从紧扣学生实际,在有效理答中激发思维;把握课堂契机,在有效理答中点拨思维;适时追问学生,在有效理答中启发思维;引入开放理念,在有效理答中拓展思维四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智慧理答 课堂契机 适时追问 开放教学
什么是理答?理答是教师基于学生参与问答前后的反应,它是课堂教学调整的重要技巧。问题导学是数学课堂常用的模式,它对激活学生的思维有着重要作用,问题教师可以预设,而理答却是无法预设的,它基于学生的思维而不断调整的,教师如何智慧理答,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紧扣学生实际,在有效理答中激发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的理答要时刻注意尊重学生,努力建立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回答,从诸多方面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求知心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结合情境图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学生是这样回答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5×144,也就是5幢小高层楼一共720户;再算10×144,算出10幢小高层楼一共1440户,最后将两次的积相加1440+720=2160,便得出15幢小高层楼一共2160户。这位教师是这样理答的:看来你已经具备了能灵活地运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这样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把三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了我们已学的知识来解决。此案例中教师的目光一直关注着学生,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舞台留给学生,对他们的思考过程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把握课堂契机,在有效理答中点拨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意外”,“因为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卢姆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留个心眼,随时发现、捕捉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意外,及时做出合适的理答,适时引导、点拨,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加与减”的“整理与复习”课中,我让学生计算6道减法计算题:99-38= 31-24= 63-49= 50-23= 88-55= 43-34= 当学生计算完毕,我请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哪几题是比较特殊的?马上就有学生举手说,有两道是不退位减法,其余4道是退位减法。当我满意地请他坐下并正打算继续教学时,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认为比较特殊的应该是43-34这一题。”我感到奇怪,追问:“为什么?”该生说:“这道题的两个两位数有点特殊,它们的个位和十位交换了位置,且它们的差是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灵机一动:“这正是一个让学生发现此类题目计算规律的好时机。”于是我顺水推舟,马上放弃了原来的教学方案,顺着学生的思维改变了教学思路,通过这位学生举例,全班同学很快发现只有相差是1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式得数是9。事后我反思,如果当时忽略了那只高举的小手,这个规律就不可能被发现。 可以说,教师不应受缚于教案,要善于捕捉并很好地利用这些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及时做出合适的引导,有效的理答,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进程,让我们的课堂在高效中又异彩纷呈。
三、适时追问学生,在有效理答中启发思维
追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追问,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让学生不断审视自己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究的热情,凸显知识的本质,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教师在大屏上出示了2、3、5、6、8、9几个数,让学生写出这些数的所有因数,让学生观察写出的因数,尝试对这些数进行分类,并适时引导:“如果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分类,你打算怎么做?”学生很快将只有两个因数的2、3、5分成了一类,将有两个以上因数的6、8、9分成了一类,在此基础上,教师揭示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让学生列举一些质数和合数的例子。这时有位学生说:“我觉得非0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很显然,这位学生在判断的时候,出现了错误,教师此时并没有立即否定,也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微笑着追问道:“非0的自然数,最小的数是几呢?”学生很快说出是1,老师继续追问:“1有几个因数呢?”那个学生思考后,说只有1个,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教师因势利导,对于自然数1,让学生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判断它是质数还是合数,得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结论。此案例,教师在学生出错时,并没有采取立即否认的态度,而是通过追问,让学生不断思考,主动完成知识建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引入开放理念,在有效理答中拓展思维
对于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很容易学习停留在表面、问题理解不到位,但有的教师不去耐心导正,只是粗暴地塞给学生正确答案,实际上学生并没有了解到正确解答的过程,自信心被打击了不说,思维也会停滞。对此,教师应该发挥出随机应变的智慧,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灵活引导。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我提问: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不少学生回答:它们都很像。我只好改变思路:“好像还真的很像呢,那它们到底哪里最像呢?”得到鼓励的学生们兴奋起来:“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邻角加起来都是180度;对角线都相互平分。”“很不错,原来有这么多一样的地方,这么一看,同学们说的不都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吗,那说明了什么啊?”“说明了长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随机应变的理答既让学生们回归到正确的学习思维上来,也让知识点的消化更清晰了。
总之,理答作为教师调整问题导学课堂的重要技巧,对实现课堂的深度發展有着重要意义。想在问题导学课堂更灵活地运用理答策略,需要教师把握理答的特点,挖掘问题导学过程中蕴含的理答元素,有效借助理答激活学生思维,从而实现课堂的灵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生玲.怎样的教学点拨更有效[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0(06)
[2]田吉存.朱鹏翔;追问—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新课程(教师),2010(05)
[3]李如密,刘巧叶.教学理答艺术:内涵、功能、要求及优化[J].教育学术月刊,2013(09)
【关键词】智慧理答 课堂契机 适时追问 开放教学
什么是理答?理答是教师基于学生参与问答前后的反应,它是课堂教学调整的重要技巧。问题导学是数学课堂常用的模式,它对激活学生的思维有着重要作用,问题教师可以预设,而理答却是无法预设的,它基于学生的思维而不断调整的,教师如何智慧理答,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紧扣学生实际,在有效理答中激发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的理答要时刻注意尊重学生,努力建立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回答,从诸多方面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求知心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结合情境图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学生是这样回答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5×144,也就是5幢小高层楼一共720户;再算10×144,算出10幢小高层楼一共1440户,最后将两次的积相加1440+720=2160,便得出15幢小高层楼一共2160户。这位教师是这样理答的:看来你已经具备了能灵活地运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这样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把三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了我们已学的知识来解决。此案例中教师的目光一直关注着学生,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舞台留给学生,对他们的思考过程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把握课堂契机,在有效理答中点拨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意外”,“因为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卢姆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留个心眼,随时发现、捕捉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意外,及时做出合适的理答,适时引导、点拨,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加与减”的“整理与复习”课中,我让学生计算6道减法计算题:99-38= 31-24= 63-49= 50-23= 88-55= 43-34= 当学生计算完毕,我请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哪几题是比较特殊的?马上就有学生举手说,有两道是不退位减法,其余4道是退位减法。当我满意地请他坐下并正打算继续教学时,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认为比较特殊的应该是43-34这一题。”我感到奇怪,追问:“为什么?”该生说:“这道题的两个两位数有点特殊,它们的个位和十位交换了位置,且它们的差是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灵机一动:“这正是一个让学生发现此类题目计算规律的好时机。”于是我顺水推舟,马上放弃了原来的教学方案,顺着学生的思维改变了教学思路,通过这位学生举例,全班同学很快发现只有相差是1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式得数是9。事后我反思,如果当时忽略了那只高举的小手,这个规律就不可能被发现。 可以说,教师不应受缚于教案,要善于捕捉并很好地利用这些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及时做出合适的引导,有效的理答,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进程,让我们的课堂在高效中又异彩纷呈。
三、适时追问学生,在有效理答中启发思维
追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追问,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让学生不断审视自己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究的热情,凸显知识的本质,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教师在大屏上出示了2、3、5、6、8、9几个数,让学生写出这些数的所有因数,让学生观察写出的因数,尝试对这些数进行分类,并适时引导:“如果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分类,你打算怎么做?”学生很快将只有两个因数的2、3、5分成了一类,将有两个以上因数的6、8、9分成了一类,在此基础上,教师揭示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让学生列举一些质数和合数的例子。这时有位学生说:“我觉得非0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很显然,这位学生在判断的时候,出现了错误,教师此时并没有立即否定,也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微笑着追问道:“非0的自然数,最小的数是几呢?”学生很快说出是1,老师继续追问:“1有几个因数呢?”那个学生思考后,说只有1个,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教师因势利导,对于自然数1,让学生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判断它是质数还是合数,得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结论。此案例,教师在学生出错时,并没有采取立即否认的态度,而是通过追问,让学生不断思考,主动完成知识建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引入开放理念,在有效理答中拓展思维
对于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很容易学习停留在表面、问题理解不到位,但有的教师不去耐心导正,只是粗暴地塞给学生正确答案,实际上学生并没有了解到正确解答的过程,自信心被打击了不说,思维也会停滞。对此,教师应该发挥出随机应变的智慧,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灵活引导。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我提问: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不少学生回答:它们都很像。我只好改变思路:“好像还真的很像呢,那它们到底哪里最像呢?”得到鼓励的学生们兴奋起来:“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邻角加起来都是180度;对角线都相互平分。”“很不错,原来有这么多一样的地方,这么一看,同学们说的不都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吗,那说明了什么啊?”“说明了长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随机应变的理答既让学生们回归到正确的学习思维上来,也让知识点的消化更清晰了。
总之,理答作为教师调整问题导学课堂的重要技巧,对实现课堂的深度發展有着重要意义。想在问题导学课堂更灵活地运用理答策略,需要教师把握理答的特点,挖掘问题导学过程中蕴含的理答元素,有效借助理答激活学生思维,从而实现课堂的灵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生玲.怎样的教学点拨更有效[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0(06)
[2]田吉存.朱鹏翔;追问—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新课程(教师),2010(05)
[3]李如密,刘巧叶.教学理答艺术:内涵、功能、要求及优化[J].教育学术月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