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千古兰亭》拓展性校本课程框架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_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心理学家加多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要学会一样东西,应尽可能让学习者动用他的多种感觉器官。对于兰亭的探究,我们借助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努力把它开拓成一门拓展性的书法校门课程。
  【关键词】兰亭序;拓展性课程;书法欣赏
  兰亭,此处所指并非地名,也不是亭子,而是指以兰亭序为中心的系列文化。至于地名兰亭,其由来要从越王句践说起,《绍兴地志述略》载:兰渚山,在城南二十七里,句践树兰于此……这其中的故事异常精彩,完全可以让学生为此所陶醉,产生无限的乐趣。
  “眼高手底”,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操作技术不过关,只会品头论足。在书法学习上,最可怕的却是“眼底”,因为眼底,学书法就会坐井观天,夜郎自大。
  一、探一探兰亭风
  王羲之《兰亭序》是魏晋风度的审美典范,一幅兰亭序,向后延展出一片书法精神的艳阳天,打开了中国书法的壮丽画卷:智永、诸遂良、虞世南、唐太宗、“宋四家”、赵孟頫……何谓“兰亭风”?“兰亭风”,不仅指兰亭序的风格、艺术特色,更指兰亭序对后世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如强劲的东风,刮了整整两千多年。让学生去探寻兰亭风,虽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没有切身的感受,不去深入虎穴,又怎么能得到虎子呢?
  (一)读名帖
  兰亭序及其所代表的帖学,其艺術风格又是怎么样的呢?一言难尽,而且对学生来说,意会比言传更为有效。怎么意会?购买字帖,不断欣赏。网络时代,不同的书法作品在网上随手可得(笔者告诉学生,我们现在的书法学习条件连唐朝皇帝都比不上,我们为何不珍惜呢?)。
  (二)多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如果学生边碑与帖的区别都说不清楚,又怎么去表达雄壮抑或是婉丽呢?比较“碑派”之碑,其实并非指石碑,而是以汉、魏时期的碑所代表的一种刚强、豪放、天真、风骨毕露的书法风格了。当代书法大师启功是帖学的追随者,“半生师笔不师刀”表达了他对帖学的推崇与欣赏(如图1)。
  除了帖内外的比较,我们还要让学生在帖中进行比较,兰亭序非常善于变化,比如20个“之”字的不同在书法界无人不知,不过这种千变万化又统一在一定的大基调下,“于细微处见精神”,学生的眼力由此会得到锤炼。
  (三)善比拟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世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那么从兰亭序中看,我们能否找到“浮云”与“惊龙”呢?让学生展开兰亭序全作,这种景象比比皆是(图2)。如系字的最后一笔力拔千钧,如矫龙的回头动作,更有“折股钗“之美,“之”字的三笔边写如浮动般飘逸优美,也如优美的海滩线一样让人留恋。“一千个莎士比亚,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人感受的不同,欣赏时比拟的结果也会有很大不同,这也是培养学生书法创新思维的一条捷径。
  二、勾一勾兰亭线
  观察优美的字体固然能带来美的享受,但这种享受对中学生来说会是比较肤浅。我们尝试让学生动手勾一勾这些字的外围线,让学生手脑眼并用,通过动用“多元智能”,实现了大脑信息吸收的丰富性,增强了学生形象记忆的深度。(图3)传统的双钩学习法在临摹中的作用极大,可惜现在普遍不够重视。通过对兰亭序字体的双勾,学生能精确地把握兰亭字体的笔法,为今后毛笔书法的学习打下基础。双勾字体一般都是在原帖上盖一张半透明的纸,用水笔尚着字体的外围走一圈。当原帖抽掉后,精美的字体就在自己纸上诞生了!
  三、定一定九宫格
  九宫格的使用,始于唐代欧阳询。对九宫格的讲解,学生一开始并不接受,但是他们总是找不准笔画的位置,于是笔者问学生,我们学地理的时候,怎么样在地图上定位一个城市?数学老师又是怎么样告诉我们找到函数图象上一些点的位置的呢?于是学生恍然大悟,纷纷动笔。
  老师给兰亭序的汉字加上九宫格(在PPT中找到插入3×3表格,拉动边线成正方形,设置线条为白色,填充选项为无填充),学生则使用目前普通的硬笔书法练习纸,先用水笔框出九格,然后就可以对照大屏幕在九宫格上画字了。
  具体操作的时候,学生需要定位一些关键点,比如感字的斜勾,其起笔在左上格的右上位置,向右下行笔到最末端为右下格的右下位置,然后折笔上挑至右下格近上边线处,这样就需要先定位这三点,还可以找到这一笔与格子线的交点(找两个),然后再补充出整个笔画。(图4)
  四、找一找兰亭气
  汉字书写要做到气韵生动,需要打造一些美学法则,这些法则在汉字中的呈现是隐性的,不去分析很难发现。黄金分割自不必说,在《兰亭序》中,这样的潜在关系比比皆是,比如“亭”中的横画构成向右上的平行线,极富动势。右上竖边线向下延长,正好紧贴竖折的右侧,第一横左端、横勾左端、下横左端正好在一直线上,这不是巧合,这样字体就显得圆满美观,恰到好处,气韵生动。再比如点末尾的右挑正好指向下一笔的起笔,这会让笔画显得连贯生动,一气呵成。(图5)具体操作时,让学生去发现,教师借助电脑画图功能添加直线,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这种潜在关系的发现,学生往往乐此不疲,谁不想做探究者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规律呢?
  目前,开放的中国正大力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让我们的学生因传统国学而自豪,因国学文化而成长,广大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让我们的孩子“大雅如兰,亭亭玉立”,他们将拥有人生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这也是我们此举的真正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巨大的时代冲击与挑战,遭遇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动漫作为现代社会广为接受的娱乐方式与传播媒介,应当积极参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能够胜任传播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笔者从 “动漫化”这一理念出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层面和不同内容上探讨了其传承与传播的新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的运行路径提供了较为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非遗;动漫化
期刊
【摘 要】动画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当代文化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其广泛的传播不仅展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精髓以及民族的多样性,它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情怀,一种生活态度。它将不同时代、文化传统的人串联起来。中国動画艺术设计的发展中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作用非常重要,同时中国动画艺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也起到了积极的传播和促进。  【关键词】动画;中华传统文化;情怀  一、引言  动画是一个集平面、色彩、三维为
期刊
【摘 要】了解绍兴兰亭、欣赏千古兰亭,不但条件上得天独厚,而且可以进一步开发成区域性的校本拓展性精品课程,助推教育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让我们的孩子“大雅如兰,亭亭玉立”,他们将拥有人生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  【关键词】兰亭序;拓展性课程;实施;文化素养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提出了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开设的要求,然而现状还是不容乐观。 我校在初一年级书法课中,重点纳入了兰亭序欣赏课,以期达到促进
期刊
【摘 要】阮大铖是孔尚任名剧《桃花扇》中一个典型的反而人物形象,其人小有才华,在国破家亡之际,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大肆残害东林党人和复社文人,加速了南明的灭亡。剧中这个反派人物形象生动,成为我国戏剧人物长廊中的经典。  【关键词】《桃花扇》;阮大铖;人物形象分析  孔尚任是明末清初最为著名和剧作家,和洪升合称为“南洪北孔”,其代表作《桃花扇》以秦淮名姬李香君与复社文人侯方域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
期刊
【摘 要】关于抓好小学生中国画临摹教学,可以从讲故事和欣赏分析相结合、临摹与写生相结合、难易适度选择临摹范本、重视临摹观察与思考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传统文华。  【关键词】临摹;教学;探讨  中国画以悠久的历史和独树一帜的特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辉煌的体系,距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抓好小学生中国画教育对于传承并弘扬民族绘画有着重要而深
期刊
素质教育的初衷以社会造的形式来衡量教育目的和驱动优势而言,共性化的普遍性意义便承担着定量的社会承载,在更有效的创新驱动中复此着教育的社会性和优劣。  素质教育的复合性和全面性。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范畴进行着进行的甄别似的比对会发现教育对象的实施性会与后社会化标准来进行着并行兼顾,相互交织。素质教育的价值趋势便在复合着现代化的非一次性的标准,而是在教育的过程中符合着教育初衷和社会需求;当然素质教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影响,以及教育发展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面对今天我国的发展,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应试的教育已滞后当今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其改革的必要性。当下教育四大支柱发展的理念,彰显了教育不再是传统的将思维与实践、情感割裂开来,把思维变成
期刊
【摘 要】孩子升入大班后,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能够初步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和内部活动,并形成了对自我的某种看法,能够评价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本方案就针对幼儿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表现出过强的自我意识这一问题,通过引导幼儿“画”日记这一方式来淡化自我意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绘画日记;自我意识国强;案
期刊
【摘 要】二胡本身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需要进一步传承,在进行二胡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掌握节奏问题,只有掌握节奏才能够保证二胡弹奏的完美性,本文主要围绕当前二胡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展开分析论述,首先介绍二胡演奏过程当中常常出现的一些解决问题及出现的原因,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解决常见节奏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二胡演奏;节奏问题;存在原因;有效对策  可以说,节奏直接体现着整个
期刊
【摘 要】现在的孩子耐挫能力普遍较差,家长为了让孩子少吃苦往往有求必应,一味满足。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面对未来、适应社会生活。本文探讨如何在日常活动中巧妙地让幼儿正确面对挫折,增强面对挫折的意志与能力。  【关键词】挫折;成长;教育;挫折教育  当今城镇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享受着一种真挚、深沉、浓烈的亲情之爱,大多生活在温室里,父母家人对他们百般呵护,唯恐有一点闪失,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