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但此方面的探索仍局限于教育体系内部,对于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的培养较少涉及开发。本文以政府—高校模式为例,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论证了“社会导师制”这一社会参与大学生培养的新模式是“多赢”的;并在此基础上,对“选、配、育、带、评、改”等环节进行了细致思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项目运作方案。
[关键词]社会导师 社会导师制 人才培养模式
一、社会需求与大学生成长的偏差——社会导师制的背景描述
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步入了大学这座象牙塔,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锻炼分家,加之较为单一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有着比上一代多的困难。由此而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究其造成差距的原因,不是学校培养的学生本身资质的问题,更不是培养学生的导师不够尽职,而是学校的单一环境不同于社会的大环境。从而形成了社会要求人才的适应力强、适应快与当今大学生的适应难问题这一对矛盾,欲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迫切需要帮助学生增强综合能力和加快适应速度。
当然,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和改革,但社会参与大学生培养的力度仍不够。我们认为要提升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质量,并缩短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周期,应建议社会参与对大学生的培养——建立“社会导师”制。实现导师制度的嫁接,由政府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或非政府组织中的人员与高校学生结对,使得在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有丰富阅历的社会导师的指导,及早建立起对社会的整体认识,从社会导师那里获取更多的间接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同时也可以加强地区服务高校的力度,实现校区良性互动,也为高校学生培养建立一种新的模式。
二、学生、学校、政府“多赢”局面——社会导师制的意义诠释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势的多样化日趋明显,社会对于大学生专业素养、就业准备、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社会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正是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出现的,和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社会导师制具有“多赢”的特点,即该模式的运行,对于学生、学校和政府(社会组织)的发展和提升都大有裨益。
1.学生受益者——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综合成长
基于培养优秀大学生而提出的社会导师制,参与该项目的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通过社会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可以在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获得成长。一是有利于学生获得各类丰富的知识。社会导师制在学生在和带教导师的互动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学到导师所从事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等直接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收获宝贵的间接知识,即学生在过程中所感受、体会、领悟到的待人处事之道。二是有利于學生增强与人相处的能力,习得人际交往技巧。社会导师制中,学生在和带教导师及其它情况类似的同学的接触互动中,体验职场交往模式,并且可以通过老师的点拨、个人的总结领会、同伴的感染讨论,生成有个人特色且适用于职场和社会的人际交往准则及技巧,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增加助推剂。三是有利于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缩短其从学校生活到社会生活的适应期。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和带教导师的接触、观察,甚至亲自到相应的岗位上挂职锻炼,取得直接和间接的工作经验及印象,从而提早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四是有利于学生增强心理准备(耐挫性、抗压力),正确认识社会现象,避免极端心理。带教导师可以通过分析社会形势,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某些社会现象,从而在学生的心目中,构筑最符合现实的“社会”,从而避免过度的心理落差引起的某些极端现象,保护自己和他人。五是有利于学生尽快尽早的做好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指一个人对一生的各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发展道路进行设计和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规划做得越早、越详细,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越有帮助。在社会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下入选的学生,无论是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都要求他们要比同龄人提早考虑这个问题。
2.学校受益者——教育水平、综合实力整体提升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社会导师制这种创新的培养方式,对于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学校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趋于多样化发展。社会导师制,在学生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学生成才,适应社会发展为培养目标,通过学生与导师结对的方式,开展各种交流学习活动。在培养学生方面特别强调对社会的快速适应、对社会发展需求的重点把握,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将这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培养模式协调配合使用,丰富了学校的学生培养模式,更有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二是有利于学校工作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成果更优秀,更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导师制,合理地将社会力量引入到学校培养学生的工作中去,一方面帮助学校转变学生的角色,对自己的将来作好打算,对自己、家庭、社会的未来负责,使其尽快成长为社会人;另一方面,在学生与带教导师的交流学习中,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校培养的学生更加优秀。三是有利于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提高。社会组织深入学校,有机会全面、直观地了解学校发展及学生成长的情况,有利于学校在该组织及其行业内部获得良好评价,进一步提高社会对学校以及对学校培养的学生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有利于学校教育资源多元化,并能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社会导师制集中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培养学生的师资队伍中来,用他们的知识、经验、技能、人格等教育、影响在校大学生。社会导师的加入,扩大了教育资源的范围,丰富了学校的教育资源,使得教育资源趋于多元化。
3.组织受益者——社会美誉、自身发展全面开花
在政府-高校模式下的社会导师制中,政府机关是重要的参与方。社会导师制是一种多赢的培养模式,政府机关中优秀的社会导师们,在指导和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同时,导师自身以及导师所在的政府组织也将取得收获。一是有利于政府提高在人才培养和服务高校、社会等方面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政府参与社会导师制,是政府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途径。政府通过社会导师制能够提高其支持社会公共事业,为社会做奉献的良好声誉,进一步提高政府机关的社会影响力。二是有利于政府了解人才,储备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社会导师制下,政府积极参与到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培养过程中来,为政府积聚了丰富的社会人才信息,形成人才信息储备库,从而为吸纳、引进人才资源创造条件,促进政府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有利于政府本身的革新和发展。社会导师们通过与在校大学生的接触,能看到大学生们活跃的思维和创新的思想,并感受到其自信、活力与热情,有利于带教导师们自己发展的再定位、再审视,发掘自己的潜在发展空间,创造性的改进工作方式,更加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从而进一步促进政府自身的革新与发展。四是有利于政府加强和学校的联系,提高组织的理论建设水平。政府在与高校合作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可以依托高校的理论建设成果,尤其是运用行政管理等与其工作性质相通的高校科研成果,来检验和论证政府的决策、实践是否有科学意义,或者以科学研究的成果来指导政府自身的各项实践工作。从而提高组织实践的科学性,提高政府的理论建设水平,有利于政府把握科学的发展方向。
三、五步走策略——社会导师制的模式构建
一个模式的大规模推行,发挥其价值,除了理论支撑外,还需要有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为基础,要想真正体现社会导师制的“多赢”效益,就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完整、可操作的运行模式。本着这个原则,本文对社会导师制的实施进行了初步构建,具体分为五步走策略:主客体选拔、匹配与带教导师培训—培养目标的设定—培养模式和活动机制—监督、考核与激励—评估、反馈与修订。
1.主客体的选拔、匹配、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人才的选拔则是基础性的工作。“社会导师”机制的设立,就是为了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一开始就应该对参与到此机制中的学生和老师进行一定意义上的选拔。但是在选拔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把导师和学生看成两个阵营,由于最终的要求是达到两者的匹配,那么对于两者的筛选就必须受到彼此的约束,整个匹配的过程可以分为:采集信息、人机匹配、循环更新等多个步骤。
2.培养目标的设定
社会导师制的推行,其目的在于形成高校与社会培养人才的对接,使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实现无缝化连接,推动政府、企业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到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培养过程当中,从而减少人才培养的盲目性、降低社会成本。社会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其培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个体的思想素养及各方面能力等综合素质。即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和品格五个方面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能力。通过一定的带教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终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
3.培养模式与活动机制
社会导师制活动的培养模式设计需要结合社会导师与大学生的实际时间安排来细化,在设计其培养模式和活动机制之时,必须要以不耽误社会导师的日常工作为前提,要以最大可能的增加导师与学生交流机会为目标,本文认为社会导师制的整个活动的节奏应由快到慢,强度由强到弱,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随着学生的成长,活动有相应的针对性。带教模式应遵循多种带教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一是日常带教与定期交流相结合,定期按照带教计划开展各类活动的同时,配以集体座谈会或私下交谈等不同形式增进带教导师之间、被带教学生之间、带教导师和被带教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好地推动“社会导师制度”深入有效地开展。二是学习培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集中培训帮助学生及时更新理论和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知识、丰富阅历、拓宽视野,在此基础上增加被带学生参加的挂职锻炼及各类实践活动的机会,能进一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三是言传身教与相互促进相结合,带教导师不仅要通过讲解交流或各类活动促进被带学生的发展,更应以身作则,通过自身模范的行为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还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通过带教的过程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从而达到双方共同进步的目的。四是导师带教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整个带教过程不仅仅是依赖于带教导师进行,被带学生自身的教育和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在丰富的带教内容与形式中,被带学生能展示自我的个性风采,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效果。
4.监督、考核与激励
建立监督机制的主旨在于对社会导师项目执行计划、任务的情况进行监察和督导,以确保实际活动的正常开展。社会导师项目涉及的活动种类多,时间长,许多工作可能面临的难度是带教导师与带教学生无法预知的,一旦与预期效果产生反差,就有可能产生倦怠与敷衍了事的心态,甚至退出,这些将对组织方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监督的效用就在于规范带教导师、学生们的行为,时刻把握信息,以便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改进。社会导师制主要通过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将监督渗透到该制度推行的过程中。
在进行监督的同时,还需要对双方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即带教导师、学生以及组织需求,以便了解不同动机,对于分析其行为,控制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结合内在、外在的激励,制定出的激励机制才可以对其行为起到调整作用。从而实现监督、激励双管齐下,使其最终符合项目和组织要求,达到双赢的目的。
5.评估、反馈、修订
評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社会导师项目管理绩效评估是指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带教导师和被带学生在项目进行期间的表现和结果方面信息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可以采取对带教导师的职责及被带学生的收获进行过程性评价,针对每一次的活动进行量化评价,并辅之以带教导师与被带学生的小结、感想等主观材料,最终综合评定。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所以在整个社会导师的实施过程中,反馈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整个带教过程中,带教导师和被带学生均可积极反馈该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及时对本方案中不完美之处进行修订。此外,在该项目推行一段时间后,可通过问卷、访谈等常规调查方法向参与者收集社会导师制推行情况的信息,并多方征求该制度优化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可建立网络平台,使项目各参与方之间能及时沟通,集思广益。
参考文献:
[1]李晓文,张玲,屠荣生.现代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00.
[2]吴志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8.
[3]居延安.公共关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88.
[4]关于校区共建实施“社会学导”的工作方案,2008.
[关键词]社会导师 社会导师制 人才培养模式
一、社会需求与大学生成长的偏差——社会导师制的背景描述
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步入了大学这座象牙塔,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锻炼分家,加之较为单一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有着比上一代多的困难。由此而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究其造成差距的原因,不是学校培养的学生本身资质的问题,更不是培养学生的导师不够尽职,而是学校的单一环境不同于社会的大环境。从而形成了社会要求人才的适应力强、适应快与当今大学生的适应难问题这一对矛盾,欲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迫切需要帮助学生增强综合能力和加快适应速度。
当然,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和改革,但社会参与大学生培养的力度仍不够。我们认为要提升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质量,并缩短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周期,应建议社会参与对大学生的培养——建立“社会导师”制。实现导师制度的嫁接,由政府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或非政府组织中的人员与高校学生结对,使得在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有丰富阅历的社会导师的指导,及早建立起对社会的整体认识,从社会导师那里获取更多的间接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同时也可以加强地区服务高校的力度,实现校区良性互动,也为高校学生培养建立一种新的模式。
二、学生、学校、政府“多赢”局面——社会导师制的意义诠释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势的多样化日趋明显,社会对于大学生专业素养、就业准备、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社会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正是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出现的,和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社会导师制具有“多赢”的特点,即该模式的运行,对于学生、学校和政府(社会组织)的发展和提升都大有裨益。
1.学生受益者——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综合成长
基于培养优秀大学生而提出的社会导师制,参与该项目的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通过社会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可以在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获得成长。一是有利于学生获得各类丰富的知识。社会导师制在学生在和带教导师的互动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学到导师所从事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等直接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收获宝贵的间接知识,即学生在过程中所感受、体会、领悟到的待人处事之道。二是有利于學生增强与人相处的能力,习得人际交往技巧。社会导师制中,学生在和带教导师及其它情况类似的同学的接触互动中,体验职场交往模式,并且可以通过老师的点拨、个人的总结领会、同伴的感染讨论,生成有个人特色且适用于职场和社会的人际交往准则及技巧,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增加助推剂。三是有利于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缩短其从学校生活到社会生活的适应期。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和带教导师的接触、观察,甚至亲自到相应的岗位上挂职锻炼,取得直接和间接的工作经验及印象,从而提早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四是有利于学生增强心理准备(耐挫性、抗压力),正确认识社会现象,避免极端心理。带教导师可以通过分析社会形势,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某些社会现象,从而在学生的心目中,构筑最符合现实的“社会”,从而避免过度的心理落差引起的某些极端现象,保护自己和他人。五是有利于学生尽快尽早的做好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指一个人对一生的各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发展道路进行设计和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规划做得越早、越详细,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越有帮助。在社会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下入选的学生,无论是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都要求他们要比同龄人提早考虑这个问题。
2.学校受益者——教育水平、综合实力整体提升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社会导师制这种创新的培养方式,对于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学校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趋于多样化发展。社会导师制,在学生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学生成才,适应社会发展为培养目标,通过学生与导师结对的方式,开展各种交流学习活动。在培养学生方面特别强调对社会的快速适应、对社会发展需求的重点把握,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将这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培养模式协调配合使用,丰富了学校的学生培养模式,更有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二是有利于学校工作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成果更优秀,更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导师制,合理地将社会力量引入到学校培养学生的工作中去,一方面帮助学校转变学生的角色,对自己的将来作好打算,对自己、家庭、社会的未来负责,使其尽快成长为社会人;另一方面,在学生与带教导师的交流学习中,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校培养的学生更加优秀。三是有利于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提高。社会组织深入学校,有机会全面、直观地了解学校发展及学生成长的情况,有利于学校在该组织及其行业内部获得良好评价,进一步提高社会对学校以及对学校培养的学生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有利于学校教育资源多元化,并能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社会导师制集中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培养学生的师资队伍中来,用他们的知识、经验、技能、人格等教育、影响在校大学生。社会导师的加入,扩大了教育资源的范围,丰富了学校的教育资源,使得教育资源趋于多元化。
3.组织受益者——社会美誉、自身发展全面开花
在政府-高校模式下的社会导师制中,政府机关是重要的参与方。社会导师制是一种多赢的培养模式,政府机关中优秀的社会导师们,在指导和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同时,导师自身以及导师所在的政府组织也将取得收获。一是有利于政府提高在人才培养和服务高校、社会等方面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政府参与社会导师制,是政府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途径。政府通过社会导师制能够提高其支持社会公共事业,为社会做奉献的良好声誉,进一步提高政府机关的社会影响力。二是有利于政府了解人才,储备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社会导师制下,政府积极参与到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培养过程中来,为政府积聚了丰富的社会人才信息,形成人才信息储备库,从而为吸纳、引进人才资源创造条件,促进政府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有利于政府本身的革新和发展。社会导师们通过与在校大学生的接触,能看到大学生们活跃的思维和创新的思想,并感受到其自信、活力与热情,有利于带教导师们自己发展的再定位、再审视,发掘自己的潜在发展空间,创造性的改进工作方式,更加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从而进一步促进政府自身的革新与发展。四是有利于政府加强和学校的联系,提高组织的理论建设水平。政府在与高校合作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可以依托高校的理论建设成果,尤其是运用行政管理等与其工作性质相通的高校科研成果,来检验和论证政府的决策、实践是否有科学意义,或者以科学研究的成果来指导政府自身的各项实践工作。从而提高组织实践的科学性,提高政府的理论建设水平,有利于政府把握科学的发展方向。
三、五步走策略——社会导师制的模式构建
一个模式的大规模推行,发挥其价值,除了理论支撑外,还需要有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为基础,要想真正体现社会导师制的“多赢”效益,就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完整、可操作的运行模式。本着这个原则,本文对社会导师制的实施进行了初步构建,具体分为五步走策略:主客体选拔、匹配与带教导师培训—培养目标的设定—培养模式和活动机制—监督、考核与激励—评估、反馈与修订。
1.主客体的选拔、匹配、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人才的选拔则是基础性的工作。“社会导师”机制的设立,就是为了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一开始就应该对参与到此机制中的学生和老师进行一定意义上的选拔。但是在选拔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把导师和学生看成两个阵营,由于最终的要求是达到两者的匹配,那么对于两者的筛选就必须受到彼此的约束,整个匹配的过程可以分为:采集信息、人机匹配、循环更新等多个步骤。
2.培养目标的设定
社会导师制的推行,其目的在于形成高校与社会培养人才的对接,使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实现无缝化连接,推动政府、企业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到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培养过程当中,从而减少人才培养的盲目性、降低社会成本。社会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其培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个体的思想素养及各方面能力等综合素质。即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和品格五个方面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能力。通过一定的带教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终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
3.培养模式与活动机制
社会导师制活动的培养模式设计需要结合社会导师与大学生的实际时间安排来细化,在设计其培养模式和活动机制之时,必须要以不耽误社会导师的日常工作为前提,要以最大可能的增加导师与学生交流机会为目标,本文认为社会导师制的整个活动的节奏应由快到慢,强度由强到弱,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随着学生的成长,活动有相应的针对性。带教模式应遵循多种带教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一是日常带教与定期交流相结合,定期按照带教计划开展各类活动的同时,配以集体座谈会或私下交谈等不同形式增进带教导师之间、被带教学生之间、带教导师和被带教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好地推动“社会导师制度”深入有效地开展。二是学习培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集中培训帮助学生及时更新理论和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知识、丰富阅历、拓宽视野,在此基础上增加被带学生参加的挂职锻炼及各类实践活动的机会,能进一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三是言传身教与相互促进相结合,带教导师不仅要通过讲解交流或各类活动促进被带学生的发展,更应以身作则,通过自身模范的行为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还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通过带教的过程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从而达到双方共同进步的目的。四是导师带教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整个带教过程不仅仅是依赖于带教导师进行,被带学生自身的教育和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在丰富的带教内容与形式中,被带学生能展示自我的个性风采,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效果。
4.监督、考核与激励
建立监督机制的主旨在于对社会导师项目执行计划、任务的情况进行监察和督导,以确保实际活动的正常开展。社会导师项目涉及的活动种类多,时间长,许多工作可能面临的难度是带教导师与带教学生无法预知的,一旦与预期效果产生反差,就有可能产生倦怠与敷衍了事的心态,甚至退出,这些将对组织方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监督的效用就在于规范带教导师、学生们的行为,时刻把握信息,以便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改进。社会导师制主要通过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将监督渗透到该制度推行的过程中。
在进行监督的同时,还需要对双方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即带教导师、学生以及组织需求,以便了解不同动机,对于分析其行为,控制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结合内在、外在的激励,制定出的激励机制才可以对其行为起到调整作用。从而实现监督、激励双管齐下,使其最终符合项目和组织要求,达到双赢的目的。
5.评估、反馈、修订
評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社会导师项目管理绩效评估是指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带教导师和被带学生在项目进行期间的表现和结果方面信息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可以采取对带教导师的职责及被带学生的收获进行过程性评价,针对每一次的活动进行量化评价,并辅之以带教导师与被带学生的小结、感想等主观材料,最终综合评定。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所以在整个社会导师的实施过程中,反馈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整个带教过程中,带教导师和被带学生均可积极反馈该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及时对本方案中不完美之处进行修订。此外,在该项目推行一段时间后,可通过问卷、访谈等常规调查方法向参与者收集社会导师制推行情况的信息,并多方征求该制度优化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可建立网络平台,使项目各参与方之间能及时沟通,集思广益。
参考文献:
[1]李晓文,张玲,屠荣生.现代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00.
[2]吴志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8.
[3]居延安.公共关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88.
[4]关于校区共建实施“社会学导”的工作方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