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问题,是关系社会文明的重要问题。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对女性问题始终给予极大的关注。故其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女性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作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关注她们的生活的同时,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
个性解放 社会解放 女性意识
《伤逝》是鲁迅一生中唯一一部描写青年婚姻和恋爱的小说。主人公子君和涓生是“五四”时期较为年轻的知识分子。子君,争取婚姻自由,不顾一切非议和讥笑,勇敢地冲出家庭;涓生,教育局的一名职员,对当时的统治阶级怀有不满,但又不能与社会决裂,就在他感到孤独、寂寞、彷徨的时候,他结识了子君,子君在他眼中是一个叛逆的女性,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很快二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同居后,子君陷入日常生活,不再追求人生;涓生对日常琐事也感到厌烦,当事业的打击威胁着他们生活时,他把一切责任归咎于子君,归咎于有了一个家庭,涓生抛弃了子君;子君,又回到封建家庭中,最后悲惨地死去;涓生,又回到会馆破屋中,在悔恨和悲哀中继续探索人生的路。本文将重点探究产生子君人生悲剧的文化根源。
一、封建社会的牢笼毁灭爱情
鲁迅在他的《〈呐喊〉序》里面写到:“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这间牢固的“铁屋子”禁锢着向往自由、民主的人们,它绝不允许他们的叛逆。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之间是没有爱情自由可言的,有的应该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谁要是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那就是“叛逆者”,他们当然是不会让那些“叛逆者”好过的。于是,涓生和子君他们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人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他们?是的,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所认同的“道德”。
“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赌友,一定要去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添什么谣言?还不是说涓生和子君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没有经过双方家长的同意便同居了,大大地破坏社会的风气。
“和她的叔子,她早已经闹开,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为什么不认她做侄女?原因很简单,因为子君是个不遵守“道德”的人。
子君和涓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遭受众人白眼的环境里,被人讥笑、嘲讽、甚至唾弃。
封建思想数千年来,都在沉重地压制着人们的思想,压制着人的个性的发展。它不会给你一个小小的空间,让你去发展。在那些“卫道士”的眼里,你一旦反抗了,那就是和他们为敌了。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涓生和子君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社会不会给他们的爱情一个自由的空间,“恋爱是自由的”在他们那个社会里是不会出现的,那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
二、自身性格弱点摧毁爱情
小说中,子君其实是以两副面孔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恋爱时期的子君,“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时的子君是一个新女性的形象,果敢,有知识,有主见。
同居时期的子君,“加以每日‘川流不息’的吃饭,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吃了筹钱,筹来吃饭,还要喂阿随,饲油鸡;她似乎将先前所知道的全部忘掉了,也想不到我的构思就常常为了这催促吃饭而打断,即使在坐中给看一点怒色。她总是不改变,依然毫无感触似地大嚼起来。”这时的子君变成了一个只会捶着衣角生活的家庭妇女,完全没有了新的理想和追求,她变得空虚、庸俗、怯弱,完全是一个旧女性的形象。她性格的弱点使她又无奈地回到旧家庭中,独自负荷着虚空的灵魂,结束了她的人生旅途。
路遥说:“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才可以活得更充实。”人是会变的,如果停下自己的脚步,不再前进的话,就会变得消沉,一个人要想活得充实,就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有用的地方,才不会磨灭自己的意志。子君算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女性,冲破了旧思想与观念的束缚,勇敢地来到涓生的身边,然而生活却是残酷的,现实与梦想之间极大的反差,他们都没能清醒地认识,于是现实生活的压迫,一步步地改变了单纯而又积极向上的她,最后竟终而与一般的家庭妇女无异了,这就注定了她后来被抛弃的悲剧命运。
三、经济极度窘困灭亡爱情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面说道:“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在反抗旧家庭的时候,子君和涓生的胜利,这只是迈向生活的第一步。但是,从反抗一个家庭到反抗一个社会,何况是孤身奋战,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在反抗旧家庭的时候,靠意志的力量就行了,经济问题还不是很突出,而且他们还寄希望于参加工作。所以,在租住处的时候,子君卖掉她唯一可以卖钱的“财产”——戒指和耳环,根本没有给自己留后路。同居后的生活来源,就只有全靠涓生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涓生的失业就成了他们命运的转折点。涓生和子君从此忙碌在求生的道路上,整日奔波于生计,他们以前的那些轻松心情没有了,他们竭力节省所剩无几的钱,蜷缩在寒冷的屋子中,忍受着饥饿的威胁。生活的困顿与煎熬使涓生悟出了一个人生的道理:“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他认为,人首先应该是活着的,必须在能够保证这个最基本的生存权力的时候,才能够谈爱,才能够谈其他。他觉得他过去只是为了盲目的爱,在饥饿和死亡面前,他必须作出是继续“携手同行”,还是“奋身孤往”的抉择,这时,生存的份量显然比爱情更重要。于是,他掰开攀在他臂上另一只紧握的手,让子君独自面对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
小说的悲剧,不是一个简单的悲剧,应该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悲剧。既是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是对单纯的追求个性解放青年的一个警示:没有社会的解放,经济的独立,个性解放是很难成功的,个性解放必须与经济解放、社会解放相结合。这是作者鲁迅所思考的。
四、结语
子君的时代虽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以鲁迅这篇杰出的小说作为社会教育的素材还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当我们有了新的生活经历,新的生命体验或者面临新的困惑的时候,我们再来读鲁迅的《伤逝》,它会让我们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晋.悲患与风流——传统人格形象的道德美学世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3]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上海三联书店,2000.
个性解放 社会解放 女性意识
《伤逝》是鲁迅一生中唯一一部描写青年婚姻和恋爱的小说。主人公子君和涓生是“五四”时期较为年轻的知识分子。子君,争取婚姻自由,不顾一切非议和讥笑,勇敢地冲出家庭;涓生,教育局的一名职员,对当时的统治阶级怀有不满,但又不能与社会决裂,就在他感到孤独、寂寞、彷徨的时候,他结识了子君,子君在他眼中是一个叛逆的女性,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很快二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同居后,子君陷入日常生活,不再追求人生;涓生对日常琐事也感到厌烦,当事业的打击威胁着他们生活时,他把一切责任归咎于子君,归咎于有了一个家庭,涓生抛弃了子君;子君,又回到封建家庭中,最后悲惨地死去;涓生,又回到会馆破屋中,在悔恨和悲哀中继续探索人生的路。本文将重点探究产生子君人生悲剧的文化根源。
一、封建社会的牢笼毁灭爱情
鲁迅在他的《〈呐喊〉序》里面写到:“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这间牢固的“铁屋子”禁锢着向往自由、民主的人们,它绝不允许他们的叛逆。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之间是没有爱情自由可言的,有的应该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谁要是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那就是“叛逆者”,他们当然是不会让那些“叛逆者”好过的。于是,涓生和子君他们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人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他们?是的,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所认同的“道德”。
“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赌友,一定要去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添什么谣言?还不是说涓生和子君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没有经过双方家长的同意便同居了,大大地破坏社会的风气。
“和她的叔子,她早已经闹开,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为什么不认她做侄女?原因很简单,因为子君是个不遵守“道德”的人。
子君和涓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遭受众人白眼的环境里,被人讥笑、嘲讽、甚至唾弃。
封建思想数千年来,都在沉重地压制着人们的思想,压制着人的个性的发展。它不会给你一个小小的空间,让你去发展。在那些“卫道士”的眼里,你一旦反抗了,那就是和他们为敌了。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涓生和子君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社会不会给他们的爱情一个自由的空间,“恋爱是自由的”在他们那个社会里是不会出现的,那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
二、自身性格弱点摧毁爱情
小说中,子君其实是以两副面孔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恋爱时期的子君,“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时的子君是一个新女性的形象,果敢,有知识,有主见。
同居时期的子君,“加以每日‘川流不息’的吃饭,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吃了筹钱,筹来吃饭,还要喂阿随,饲油鸡;她似乎将先前所知道的全部忘掉了,也想不到我的构思就常常为了这催促吃饭而打断,即使在坐中给看一点怒色。她总是不改变,依然毫无感触似地大嚼起来。”这时的子君变成了一个只会捶着衣角生活的家庭妇女,完全没有了新的理想和追求,她变得空虚、庸俗、怯弱,完全是一个旧女性的形象。她性格的弱点使她又无奈地回到旧家庭中,独自负荷着虚空的灵魂,结束了她的人生旅途。
路遥说:“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才可以活得更充实。”人是会变的,如果停下自己的脚步,不再前进的话,就会变得消沉,一个人要想活得充实,就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有用的地方,才不会磨灭自己的意志。子君算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女性,冲破了旧思想与观念的束缚,勇敢地来到涓生的身边,然而生活却是残酷的,现实与梦想之间极大的反差,他们都没能清醒地认识,于是现实生活的压迫,一步步地改变了单纯而又积极向上的她,最后竟终而与一般的家庭妇女无异了,这就注定了她后来被抛弃的悲剧命运。
三、经济极度窘困灭亡爱情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面说道:“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在反抗旧家庭的时候,子君和涓生的胜利,这只是迈向生活的第一步。但是,从反抗一个家庭到反抗一个社会,何况是孤身奋战,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在反抗旧家庭的时候,靠意志的力量就行了,经济问题还不是很突出,而且他们还寄希望于参加工作。所以,在租住处的时候,子君卖掉她唯一可以卖钱的“财产”——戒指和耳环,根本没有给自己留后路。同居后的生活来源,就只有全靠涓生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涓生的失业就成了他们命运的转折点。涓生和子君从此忙碌在求生的道路上,整日奔波于生计,他们以前的那些轻松心情没有了,他们竭力节省所剩无几的钱,蜷缩在寒冷的屋子中,忍受着饥饿的威胁。生活的困顿与煎熬使涓生悟出了一个人生的道理:“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他认为,人首先应该是活着的,必须在能够保证这个最基本的生存权力的时候,才能够谈爱,才能够谈其他。他觉得他过去只是为了盲目的爱,在饥饿和死亡面前,他必须作出是继续“携手同行”,还是“奋身孤往”的抉择,这时,生存的份量显然比爱情更重要。于是,他掰开攀在他臂上另一只紧握的手,让子君独自面对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
小说的悲剧,不是一个简单的悲剧,应该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悲剧。既是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是对单纯的追求个性解放青年的一个警示:没有社会的解放,经济的独立,个性解放是很难成功的,个性解放必须与经济解放、社会解放相结合。这是作者鲁迅所思考的。
四、结语
子君的时代虽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以鲁迅这篇杰出的小说作为社会教育的素材还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当我们有了新的生活经历,新的生命体验或者面临新的困惑的时候,我们再来读鲁迅的《伤逝》,它会让我们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晋.悲患与风流——传统人格形象的道德美学世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3]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上海三联书店,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