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改”动画短片的新时代呈现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漫改”动画短片的前世今生,历经了形式与内容上的种种改变,如今创造出了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非人哉》也是新时代国产“漫改”的一个代表作,用轻松搞笑的风格,展开了对中国古代传统神话故事中各种经典角色的日常生活想象,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時与新媒体有着巧妙的融合,是新时代下“漫改”动画短片的一个典型。
  【关键词】 新时代;漫改;动画短片;《非人哉》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4-0101-02
  一、新时代的“漫改”动画短片
  “漫改”动画短片在发展中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时长,不同的内容形式,如今给了观众们很大的选择空间。受到日本动漫文化的影响,中国动画人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动漫风格与内容,产出了大量的新时代“漫改”动画短片,也就有了今天“国漫崛起”的时代。那新时代的“漫改”动画又是怎样的呢?
  (一)“漫改”动画短片定义
  “漫改”动画短片顾名思义就是由漫画改编的动画短片,比起直接创作的动画短片,“漫改”动画更加遵循漫画原著,在剧情和分镜方面,都基本与原著相符。人们熟悉的“漫改”形式以往大多以日本动漫为主,难以找到国产的身影,但是现如今也涌现出大量的“中国制造”。如今任意点开手机或是电脑上的一个视频软件,找到动画或动漫专区,都能看到非常多的国产“漫改”动画连续剧或是单集的短片。《非人哉》就是其中之一。
  (二)新时代“漫改”动画短片的特点
  1.时长的不断缩短
  传统的动画短片时长以10到20分钟居多,“漫改”动画短片也同样。很多人在童年时期都看过漫画家张乐平于1935年创作的《三毛流浪记》,后来该作品被改编成了不同的动画版本,其中最经典的是1984年播出的版本,每集10分钟左右,人物形象、剧情、分镜与场景基本与漫画相符。从内容上看,每一集呈现出完整的故事,这是最早期人们熟知的“漫改”之一。
  再到后来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涌入了大量日本“动漫”,实际也就是日本的漫改动画短片连续剧,例如《灌篮高手》《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等,每集时长都在20分钟左右,分别由漫画连载的每一“话”改编而成。从内容上看,有的每一至两集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例如《名侦探柯南》,有的是叙述一个完整故事,每集内容是连续的,每集都有内容的重点。和漫画一样,每集都要有观众想看的,否则漫画是卖不出去的,例如《海贼王》等。
  2010年左右,日本非常流行的“泡面番”动画也在中国非常风靡,这种形式的动画短片每集基本不超过5分钟,之所以被称为“泡面番”也是将泡面的时间作比,形容其时间很短,并且内容轻松。其中以2005年开始播出《搞笑漫画日和》和2009年开始播出的《黑塔利亚》为代表,这些日本“漫改”的“泡面番”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一批动画人。
  到了2017年后,网络短视频井喷式增长,随着媒介的发展与演变,动画短片已经不单单拘泥于单一的剧本,网络动画也在这个浪潮下被带动,“漫改”动画短片,也在媒介的演变发展中大规模生产。这个时期就是“漫改”动画短片的新时代。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非人哉》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除此之外还有在网上人气非常高的“漫改”动画连续剧《狐妖小红娘》,剧情连贯,每集在十分钟左右。更接近于日本动漫的叙事模式。而《非人哉》则是更接近于日本“泡面番”,剧情独立,情节不连贯,时长短。而除了在各大视频平台连载之外,在短视频媒介中也看到了《非人哉》的身影,时长甚至缩短到了一分钟之内。与传统的动画短片概念相比,这类作品甚至可以被称为“动画超短片”了。
  2.漫画原著的粉丝继承
  《非人哉》的漫画最早是在新浪微博上连载,每个小故事内容都很少,很适合“刷微博”的人群观看。人们往往休闲时候刷刷微博,只为一笑,所以这也让《非人哉》的漫画积攒了大量的粉丝。其动画作品在初始发布之期,便能拥有大量的粉丝基础,在传播的初期就能获得一定流量。动画发布在各大网络视频媒体,除了腾讯、爱奇艺等主流平台,粉丝主要集中在B站账号“哔哩哔哩国创”,其中也有很大部分是“漫画粉”。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非人哉》
  《非人哉》在动画化之前是由“一汪空气”创作的一系列四格漫画,于2017年9月29日获得了第14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剧情漫画银奖。动画于2019年1月31日开始在各大视频平台播放,不论是动画还是漫画,都有着庞大的粉丝量。《非人哉》作为新时代的国漫代表,何以如此受欢迎?这不仅与它本身的一些特点优点有关,更是因为它很好地利用了新媒体的便捷,发挥了最大的传播效果。
  (一)《非人哉》特点
  1.内容具有民族性
  《非人哉》里面的人物都改编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形象为观众所熟知。例如作为小学生的哪吒、成为监护人的观音大大、毛茸茸动物的狂热爱好者杨戬、卖得了萌开得了公司的玉兔小玉、明明长得很帅却总是自毁形象的哮天犬等等。作者把他们进行加工,让那些本来存在于《山海经》《西游记》甚至佛经的人物,变得鲜活起来,拉近了与所有人的距离,实现了神话故事和现代生活无缝接轨,让那些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和生僻难懂的古代文献重新具有了生机。也正因为它不是套着神话人物的外套,进行着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增加新鲜感,才能收到这么多好评。
  2.漫画与动画的内容量少,较为碎片化
  《非人哉》动画每集时间很短,正是日本“泡面番”的形式,每集不连贯,只有五分钟左右。由于其“短、精、快”“新、特、奇”的特点,很快便适应了移动终端迅捷的传播方式以及当今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使受众观看动画短片成为随时随地的行为。   最关键的是《非人哉》不仅更新漫画与动画,还开通了抖音账号“非人哉”,至2021年2月共有380.8万粉丝。从数量上看远没有微博粉丝那么多,但是每个视频点赞率都很高,基本在十万上下,最多的达到了近76万。点赞最多的视频内容是哮天犬和杨戬之间的互动,文本为“你的犬神男友上线”,评论多为“好可爱”“这对CP我嗑定了”,点击这些评论的发布者,发现主页显示的年龄大多不超过18岁,这也能看出《非人哉》内容所针对的群体其实是偏年轻化的。
  (二)新媒体环境对《非人哉》创作的影响
  媒介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改变是潜移默化而又无法逃避的,有时候人们觉得,是作者在支配着内容,其实有时候,是媒介悄悄在给内容指明方向。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过:“时代的主导媒介的威力是无法逃避的,最自觉的反制也只是徒劳一场。”
  《非人哉》之所以能产生,也是新兴媒介给了这些漫画人动画人一个思路。因此从它的四格漫画,再到五分钟动画,都是十分零碎的幽默“段子”。主要卖点还是角色的“人设”和作者联想的各种“梗”。孙悟空的筋斗云跑去吃小龙虾也能成为一则漫画,或者红孩儿看到筋斗云在天上飘,就会感到惊吓,说:“完了,叔叔又来了”。就这样简单的一个个小梗组成的四格漫画,竟然每条都有两万以上的点赞以及上千的评论。而动画版就是挑选了一些最受欢迎的“梗”直接改编成动画或者是重新加工。从人物造型以及总体的色彩看都与漫画相差无二。
  除去正常“漫改”的动画部分,“非人哉”抖音账号还大量发布了迎合潮流的动画剪辑视频,配以抖音最“火”的配乐。抖音的内容除了剪辑,也有动画原生的内容,为了适应手机屏幕,官方就只能用三个横屏或者是上下虚化来填满屏幕。很多观众在刷到这个抖音时,都在评论里表示很有意思,并且询问这是什么动画,官方就借此机会回复宣传。其实从很多影视作品的抖音官方账号看出,抖音不是他们内容的主要载体,而是一个宣传的途径。
  三、《非人哉》的现存问题与思考
  《非人哉》这个作品如此受人欢迎,的确是有着很多优点,不仅迎合了广大观众对国漫的需求,而且也满足了现在人们碎片化的阅读观看习惯。从人物设定看,确实很有创意,也很能发掘这些角色有趣的性格与特点。但是实际从漫画的绘制与动画的制作上看,在高效产出的同时显得有些简单。比起早期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它所展现的“民族性”也缺乏美感,難以称为艺术作品。并且它的受众群体都十分年轻,恐怕也会对一些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产生些许误导。
  与此同时,发布在抖音上的内容,也过于模式化,都是配着“抖音神曲”,玩着“抖音梗”,这也让内容没有了个性,在抖音浪潮中和“网红脸”一样千篇一律。
  有时不禁思考,人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娱乐信息吗?即使需要娱乐信息,人们也应该选择并且接受更高质量的。这也是当今国漫面对的一个问题,做出更好更有诚意,更有深度的内容,不仅是为自己创造价值,也肩负着提升观众审美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何道宽.媒介环境学:从边缘到庙堂[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
  [2]郭虹.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3.
  [3]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4]黄路凌.从精英到大众:短片的消费、生产与传播[J].南方电视学刊,2010,(01).
  作者简介:
  李韵亭,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现代影像。
其他文献
【摘要】 最近几年,地域文化在艺术创作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以及艺术家所关注。虽然地域文化在舞蹈创作方面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样对舞蹈创作内容造成一定影响,并且还会影响舞蹈创作风格。舞蹈艺术、地域文化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关联,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舞蹈产业的的蓬勃发展正是得益于中国地域文化的丰富性特点,地域文化是人类在聚居中逐渐形成与发展,主要是把积淀的集体意识作为内核,构成一种多元化
期刊
【摘要】 《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马克思在博士毕业之后首次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新闻报刊的编撰工作。从大学的象牙塔进入到现实社会,马克思开始切实地接触到现实的物质利益,也逐渐发现阶级社会的物质基础,从而对自己原有的哲学信仰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同时,马克思还接触到了现实的贫苦百姓,开始关注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从而发现了现实的人。对现实物质基础和现实的人的初步发现,推动了马克思
期刊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为了更好地形成覆盖全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出版框架,增加少年儿童读物的出版量,提升“精神食粮”的质量,并培养一支少年儿童读物的专业出版队伍,我国形成了历史上第二次翻译出版外国儿童文学的热潮。这一热潮受当时的政治体制和外交环境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促进了我国原创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五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翻译出版  【中图分类号】I207
期刊
【摘要】 2017年上映的《隐藏的人物》,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介绍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种族隔离的背景下,三位黑人女性以不可忽视的自身实力,最终在美国的太空计划中占有一席之地,为美国的航空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种族和性别的歧视下,她们不断实现自身价值,为自己发声,为民族发声。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电影《隐藏人物》,阐释在种族歧视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提高。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以鸡首壶为研究对象,从仿生设计的角度对鸡首壶的发展及演变进行研究。运用历史研究法、图像对比研究法、个案与综合研究法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方法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鸡首壶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仿生设计在鸡首壶中的应用,在感受鸡首壶的设计美感的同时,更深一步去了解科学的设计方法。通过鸡首壶在装饰与造型上的发展演变,可以发现鸡首壶是我国古代陶瓷設计中较早,也是较好地运用仿生设计的陶瓷器皿,其具体体现
期刊
【摘要】 当代藏族作家对民间“高大全”式英雄形象的颠覆,是小说文本意义生成的重要因素。小说文本只有与不在场的藏族民间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发生互文关联,它开放多元的文化意义才能够被激活。在互文性运作中探讨藏族作家对传统“英雄叙事”的颠覆与重构意义,有助于发掘作家相似性创作背后的文化认同和精神羁绊。  【关键词】 藏族;民间文学;作家文学;英雄叙事;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黔东南苗族是一个追求自由的民族,在他们的女性服饰中也淋漓尽致地展示着思想的自由,在自由中创造和展现着美,实现了与自然生态的自由对话,表现出了生命的活力。这些内涵使他们的女性服饰成为自由与美的艺术。  【关键词】 苗族;女性服饰;生态审美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4-0091-02  黔东南苗族女性服饰不仅是
期刊
【摘要】 石家庄丝弦是石家庄地区独有的戏曲剧种,它的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也几经起落,本文对石家庄丝弦音乐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总结,根据石家庄丝弦音乐不同的研究视角分为五类,呈现石家庄丝弦作为地方戏曲在理论研究方面的现状。  【关键词】 石家庄丝弦;戏曲;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4-0089-
期刊
【摘要】 西方油画在中国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面貌,经过一代代画家们的艺术实践,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与特色。本文以油画风景中的写意性为研究方向,将写意性油画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做了概括性的介绍,阐述了写意性油画的特征,以及近现代的一些代表画家,最后展望了中国写意性油画的未来。  【关键词】 风景;写意;油画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
期刊
【摘要】 《白毛女》是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历史上的一部典型代表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取材方面,还是在演奏形式方面,均具有独特的魅力。《白毛女》是晋察冀地区广为流传的一个典型故事,地主黄世仁把佃户杨白劳逼死,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威逼利诱其女儿喜儿,将其卖给他人,喜儿经过千辛万苦逃脱“魔爪”,在深山之中生活了多年,头发全部变成了白色,一直到当地解放之后,喜儿才得以走出大山,并获得自由之身。该部作品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