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理念的偏差和教学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许多学生对体育课逐渐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兴趣,而且年级越高,“厌学”现象就越明显。怎样让学生重新喜爱体育课?怎样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理念?怎样让学生自觉地提高运动能力和增强身体素质?“引趣教学模式”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笔者利用目标、竞赛、游戏、情景引趣法等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引趣教学模式;体育课
1.“引趣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首先“引趣”是指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单一的解释“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当前体育课大力提倡激励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育、无错教育,从某-方面来说,我个人认为是引起学生体育兴趣的实践。而兴趣对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之一。人们常说:“兴趣是引导人们实现远大理想的第一步,也是位良师益友。”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他就会对这一事物进行高度自觉和积极的探索研究。例如: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对记录气象感兴趣,使其临终前一天还在病床上写数十年从未间断的气象日记。要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是什么?了解这一年龄段学生特有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了解这些对我们开展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据调查大多数同学进行体育运动的动机是爱好或增强体质,还有少数同学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达标。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利于学生表现自我的环境。当学生这一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心理上产生一种优越感,从而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才有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形成特长。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也曾经说过,“教师应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建设、引导和帮助,创造儿童喜爱的环境”。体育课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增强学生体质,渗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终身体育观念、运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全面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与兴趣这一心理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调查研究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对球类感兴趣的人数占78%,其中选择羽毛球的人数最多,其次是篮球,然后再到足球、排球和乒乓球,感兴趣的原因是开展这些体育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比较大众化;对田径感兴趣的人数占13%,并且有2/3同学选择了田赛项目,感兴趣的原因是能锻炼身体和增强身体素质;对武术和体操感兴趣的人数占6%,选择武术和体操人数基本相同,感兴趣的原因是强身健体;对其它运动项目感兴趣的人数占3%,选择游泳的人占多数,感兴趣的原因是既能锻炼身体又好玩。从以上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感兴趣的教材首先为球类;其次是田径;再到武术、体操等项目。但大纲和教材中,球类于田径、体操类课时数而言,相对较少,这就给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带来了困难,尽管教师也明白“兴趣”的重要性,也绞尽脑汁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练习中的学习气氛却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并且为了完成达标率,体育课还要紧密围绕达标的项目来进行教学,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消极、被动的状态下进行。这样的体育教学既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又不能达到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能力和特长的教学目的,对形成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对学生的“兴趣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健康和学业的需求,当健康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学生在练习中就会体现出自觉积极的行为,反之,他们就会表现出在练习中应付、命令服从或对抗的现象,这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及对当代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和个性特点的了解,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引趣教学模式”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实施方法
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程度和学校的设施条件,对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材课时数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了学生感兴趣的教材内容课时数的比例,并引入了一些教材以外,学生感兴趣又便于开展的国外和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如:橄榄球和珍珠球。同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表现欲和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将学生感兴趣程度较高和感兴趣程度较低的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体育教学。并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目标引趣法、竞赛引趣法、游戏引趣法、情景引趣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将一节体育课演变成某一项目的训练课。另外,在确定几个必修项目的基础上,遵循区别对待原则,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难度进行分层推进教学,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并有机的把一些身体素质练习与球类项目结合进行教学,对大纲上的项目要结合实际条件有选择的上,而不是大纲上的项目就非要全部学习。因为任何一个体育运动项目本身,都需要全身各个部位的协调参与,都能促进人的体质增强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俗话说:“艺多不养家,艺精走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学生都有表现欲,特长的形成能充分满足这一心理需求,所以兴趣能激发学生长期坚持锻炼的热情,对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也有积极的影响。这也正是兴趣这一心理状态的集中体现。
笔者近几年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经验的积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教师应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状况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特长来进行运动项目的选择,然后按不同类型进行分组,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时,进行科学的教学和考核。“引趣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紧密围绕教学大纲和达标,由老师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全体学生进行练习的标准教学模式,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通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改变过去“要我学”的被动状况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引趣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虽有较好的效果,但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不断改进提高。
【关键词】引趣教学模式;体育课
1.“引趣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首先“引趣”是指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单一的解释“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当前体育课大力提倡激励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育、无错教育,从某-方面来说,我个人认为是引起学生体育兴趣的实践。而兴趣对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之一。人们常说:“兴趣是引导人们实现远大理想的第一步,也是位良师益友。”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他就会对这一事物进行高度自觉和积极的探索研究。例如: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对记录气象感兴趣,使其临终前一天还在病床上写数十年从未间断的气象日记。要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是什么?了解这一年龄段学生特有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了解这些对我们开展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据调查大多数同学进行体育运动的动机是爱好或增强体质,还有少数同学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达标。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利于学生表现自我的环境。当学生这一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心理上产生一种优越感,从而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才有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形成特长。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也曾经说过,“教师应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建设、引导和帮助,创造儿童喜爱的环境”。体育课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增强学生体质,渗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终身体育观念、运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全面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与兴趣这一心理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调查研究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对球类感兴趣的人数占78%,其中选择羽毛球的人数最多,其次是篮球,然后再到足球、排球和乒乓球,感兴趣的原因是开展这些体育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比较大众化;对田径感兴趣的人数占13%,并且有2/3同学选择了田赛项目,感兴趣的原因是能锻炼身体和增强身体素质;对武术和体操感兴趣的人数占6%,选择武术和体操人数基本相同,感兴趣的原因是强身健体;对其它运动项目感兴趣的人数占3%,选择游泳的人占多数,感兴趣的原因是既能锻炼身体又好玩。从以上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感兴趣的教材首先为球类;其次是田径;再到武术、体操等项目。但大纲和教材中,球类于田径、体操类课时数而言,相对较少,这就给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带来了困难,尽管教师也明白“兴趣”的重要性,也绞尽脑汁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练习中的学习气氛却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并且为了完成达标率,体育课还要紧密围绕达标的项目来进行教学,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消极、被动的状态下进行。这样的体育教学既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又不能达到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能力和特长的教学目的,对形成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对学生的“兴趣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健康和学业的需求,当健康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学生在练习中就会体现出自觉积极的行为,反之,他们就会表现出在练习中应付、命令服从或对抗的现象,这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及对当代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和个性特点的了解,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引趣教学模式”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实施方法
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程度和学校的设施条件,对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材课时数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了学生感兴趣的教材内容课时数的比例,并引入了一些教材以外,学生感兴趣又便于开展的国外和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如:橄榄球和珍珠球。同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表现欲和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将学生感兴趣程度较高和感兴趣程度较低的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体育教学。并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目标引趣法、竞赛引趣法、游戏引趣法、情景引趣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将一节体育课演变成某一项目的训练课。另外,在确定几个必修项目的基础上,遵循区别对待原则,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难度进行分层推进教学,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并有机的把一些身体素质练习与球类项目结合进行教学,对大纲上的项目要结合实际条件有选择的上,而不是大纲上的项目就非要全部学习。因为任何一个体育运动项目本身,都需要全身各个部位的协调参与,都能促进人的体质增强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俗话说:“艺多不养家,艺精走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学生都有表现欲,特长的形成能充分满足这一心理需求,所以兴趣能激发学生长期坚持锻炼的热情,对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也有积极的影响。这也正是兴趣这一心理状态的集中体现。
笔者近几年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经验的积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教师应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状况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特长来进行运动项目的选择,然后按不同类型进行分组,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时,进行科学的教学和考核。“引趣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紧密围绕教学大纲和达标,由老师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全体学生进行练习的标准教学模式,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通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改变过去“要我学”的被动状况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引趣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虽有较好的效果,但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不断改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