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管理专业所要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较强的物流实践操作技能和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当前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定位不清、重理论轻实践、课程开发主体错位等。为此要合理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设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要坚持以下原则:明确培养目标、体现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把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具有灵活性等。
关键词 物流管理 课程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流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 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对于物流企业基础管理和一线操作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我国物流业和高校教育发展的推动下,一个新兴的专业因此应运而生,它就是物流管理专业,由于物流管理专业主要是为我国培养物流人才的, 所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急需迅速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较强的物流实践操作技能和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办好物流管理专业,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作为保证,才能实现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一、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自从物流管理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列为技能型紧缺人才重点专业之一后, 许多院校立马抓住这一契机,纷纷开设此专业。但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所形成的物流管理专业存在着很多先天性的不足,其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 定位不清
高校课程体系通常具有两个特点,即高等性和职业性,相应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也应既要注重 高等性,也应注重 职业性。但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很多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高等性方面可谓是面面俱到,知识性、系统性和理论性体现得非常充分,然而对于课程体系的定位却含糊不清,职业性方面就无从体现了。
(二)重理论,轻实践
物流行业不仅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可是其性质决定了它的复杂性,这就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物流管理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建构时是将理论知识课程和操作技能课程都涵盖其中了的,很明显我们不能冤枉它,可是仅仅设置了这样的课程又显然是不够的,还应使两者达到一定的平衡,而事实却是理论课所占的比重远大于实践技能课所占的比重,并且实践技能课的大部分内容还是理论知识,于是学生就很少有机会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很明显达不到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由于很多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也跟不上,使得实践技能课只能采用将学生集中起来的形式,这就事实上还是成了一种知识理论的传授方式,理论还是不能与实践联系起来。
(三)课程开发主体错位
对于由谁来开发课程的问题,我国与外国的情况截然不同。在我国,课程开发的主体是专业教师,这完全没有考虑过专业教师的工作量和课程开发能力,因为无论从这两方面的哪一方面出发,教师都不具备开发课程的条件。而国外很多国家却不同,他们的职业教育课程主要交由专门的机构或专门的职业教育研究所来进行开发。相比较我国的方式,这种方式才是比较合理的,因为相比较课程教学来说,课程开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重新设置,还涉及到教材的重新编写等问题,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困难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开发中尤其明显地将专业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这种课程开发主体错位的模式下,我国课程开发整体上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二、建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所要遵循的原则
(一)明确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通常情况下都是进入物流企业,从事的也主要就是采购、包装、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管理工作,也可进入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物流管理的工作,还能进入学校从事物流管理的教学工作。应社会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所要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较强的物流实践操作技能和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帮助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和胜任工作。
(二)体现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物流管理岗位在物流业的发展下逐渐被归结为两大类,即企业物流岗位和物流企业岗位。企业物流岗位是一种衍生品,它主要是在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在相互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涉及到物流方面业务的岗位,它是糅合在各企业之中的岗位,主要包括供应和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同时不同的物流中有着不同的物流业务。物流企业是指专门从事物流的企业,因此物流企业岗位就与企业物流岗位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并不是包含在其他企业之中的岗位,而是有着自己的独立地位的,它是专门从事物流相关服务的企业在物流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岗位,主要包括储存、运输、调配、分装等。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从物流的职业定向出发,在设计课程时将职业能力作为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使学生获得与职业岗位需求相一致的知识和技能。
(三)把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
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因此在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要将两者都考虑进去,不能偏废其一。对学生传授的知识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应以物流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为主;技能方面的要求是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能够对其加以运用。不能偏废其中之一就是要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对其进行综合地运用。
总之,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根据市场要求进行物流实训,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同时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为社会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性物流人才。
(作者单位: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文.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 职教通讯, 2006, 10: 35-37.
[2]王恩涛, 邵清东.现代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J].物流技术,2003( 10) .
[3]赵丽.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 职教探索, 2008,1: 3-4.
关键词 物流管理 课程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流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 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对于物流企业基础管理和一线操作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我国物流业和高校教育发展的推动下,一个新兴的专业因此应运而生,它就是物流管理专业,由于物流管理专业主要是为我国培养物流人才的, 所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急需迅速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较强的物流实践操作技能和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办好物流管理专业,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作为保证,才能实现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一、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自从物流管理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列为技能型紧缺人才重点专业之一后, 许多院校立马抓住这一契机,纷纷开设此专业。但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所形成的物流管理专业存在着很多先天性的不足,其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 定位不清
高校课程体系通常具有两个特点,即高等性和职业性,相应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也应既要注重 高等性,也应注重 职业性。但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很多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高等性方面可谓是面面俱到,知识性、系统性和理论性体现得非常充分,然而对于课程体系的定位却含糊不清,职业性方面就无从体现了。
(二)重理论,轻实践
物流行业不仅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可是其性质决定了它的复杂性,这就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物流管理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建构时是将理论知识课程和操作技能课程都涵盖其中了的,很明显我们不能冤枉它,可是仅仅设置了这样的课程又显然是不够的,还应使两者达到一定的平衡,而事实却是理论课所占的比重远大于实践技能课所占的比重,并且实践技能课的大部分内容还是理论知识,于是学生就很少有机会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很明显达不到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由于很多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也跟不上,使得实践技能课只能采用将学生集中起来的形式,这就事实上还是成了一种知识理论的传授方式,理论还是不能与实践联系起来。
(三)课程开发主体错位
对于由谁来开发课程的问题,我国与外国的情况截然不同。在我国,课程开发的主体是专业教师,这完全没有考虑过专业教师的工作量和课程开发能力,因为无论从这两方面的哪一方面出发,教师都不具备开发课程的条件。而国外很多国家却不同,他们的职业教育课程主要交由专门的机构或专门的职业教育研究所来进行开发。相比较我国的方式,这种方式才是比较合理的,因为相比较课程教学来说,课程开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重新设置,还涉及到教材的重新编写等问题,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困难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开发中尤其明显地将专业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这种课程开发主体错位的模式下,我国课程开发整体上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二、建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所要遵循的原则
(一)明确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通常情况下都是进入物流企业,从事的也主要就是采购、包装、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管理工作,也可进入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物流管理的工作,还能进入学校从事物流管理的教学工作。应社会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所要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较强的物流实践操作技能和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帮助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和胜任工作。
(二)体现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物流管理岗位在物流业的发展下逐渐被归结为两大类,即企业物流岗位和物流企业岗位。企业物流岗位是一种衍生品,它主要是在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在相互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涉及到物流方面业务的岗位,它是糅合在各企业之中的岗位,主要包括供应和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同时不同的物流中有着不同的物流业务。物流企业是指专门从事物流的企业,因此物流企业岗位就与企业物流岗位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并不是包含在其他企业之中的岗位,而是有着自己的独立地位的,它是专门从事物流相关服务的企业在物流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岗位,主要包括储存、运输、调配、分装等。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从物流的职业定向出发,在设计课程时将职业能力作为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使学生获得与职业岗位需求相一致的知识和技能。
(三)把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
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因此在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要将两者都考虑进去,不能偏废其一。对学生传授的知识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应以物流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为主;技能方面的要求是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能够对其加以运用。不能偏废其中之一就是要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对其进行综合地运用。
总之,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根据市场要求进行物流实训,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同时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为社会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性物流人才。
(作者单位: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文.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 职教通讯, 2006, 10: 35-37.
[2]王恩涛, 邵清东.现代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J].物流技术,2003( 10) .
[3]赵丽.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 职教探索, 2008,1: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