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ng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新课标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的
  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迫切需要改革。探究性实验由于其重视过程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主体性的发挥。强调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部分相对原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转变
  1.“物理实验”的提法的转变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物理实验”的提法变为“物理实验与科学探究”,使物理实验有了更宽广的含义。它包含了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到收集、处理、分析数据,形成实验结论和进行表达交流等一系列过程。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不仅是物理教学中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而且是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相对于过去,高中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物理实验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2.实验教学的转变
  要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就要让学生去优选实验方法、去选择实验器材、去分析和控制变量、去评价现有的方案;要提高实验与收集数据的能力,就要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收集数据、按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去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去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知道重复收集实验数据的意义、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认识科学收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要提高分析和论证的能力,学生就要去比较(分析)数据、去做因果分析、去形成结论。因此,必须在实验教学中,摒弃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授以学生实验的基本方法。在学生已经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与物理规律、物理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完成实验探究过程。
  
  二、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实践新课程理念
  物理实验为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环境,尤其是开发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型实验,可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物理实验的实用价值,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教师应成为勇于进取、善于创新的模范,无论实验方法的革新、教具的创造、实验的新颖设计,对学生都有很强的感染力,会不知不觉在学生心里播下创造的种子。
  1.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实验兴趣的培养。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一要靠老师的正确引导,二要靠学生亲身到实验中去激发。教师要善于把握实验的科学性,挖掘实验的趣味性,制定切实可行的督促、检查方案,或展示、或竞赛、或讨论,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完成课本或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很有帮助。
  2.物理实验,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并且多给学生提供独立设计实验的训练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探索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3.形成了能力培养体系。新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形成了梯级,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由低起点到高要求,层层深化,学生通过“多听一点、多看一点、多练一点、多创造一点”的活动,实验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当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具有连续性,各教学阶段间也就必然有相互包容和滲透。
  
  三、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验思想的渗透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有等效法、累积法、控制变量法、留迹法、图像法等,如果学生能够领会这些方法,并能在每个实验中知道到底用了什么物理思想方法,这对学生准确把握和深刻领会实验是很有好处的。比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就用了等效法(用位移代替速度)、累积法(重复打了许多点)、留迹法(用复写纸留下小球落地后的点)等物理思维方法。在实验中通过找各实验中的思维方法,并使这些思维方法深入学生的脑海中,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和解决陌生物理实验题的能力。
  
  四、物理实验课中营造学生主动探究的氛围
  新课程的实验课是要学生通过实验来学到知识、训练技能,并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一堂课中教师的情感投入往往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情感投入。学生的思维能不能打开,学生的情感能不能得到释放,往往是要靠教师引导的。因此,教师能否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能否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
  在一节课中,有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在这个交流环境中,若要使学生有好的课堂氛围,有热烈的讨论,有激烈的争论,有独特的发言,甚至有创造性的思维,就必须让学生从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有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情感的流露。因此,教师要从尊重学生出发,有和善的语言,温文尔雅的教态去创设这个环境。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要摆脱过去那种教师是课堂中的权威的思想观念。学生尊敬老师固然需要,老师尊重学生也同样重要。民主、有序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教师要有与人为善的教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实验课中学生的“哇”、“喔”等声音,是学生最真切的情感体现。
  
  五、抓住书上的基本实验,探索实验原理,发展科学思维素质
  学生实验的“灵魂”是实验原理,只有把实验原理放在处理实验教学的首要位置,才会使物理实验教学“活”起来。若能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对实验原理进行挖掘和探索,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按科学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素质。在基本实验教学中,必须抓好以下两点:(1)对实验原理的正确理解。要知道这个实验为什么这样做,它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不这样做还能怎样做,那一种做法更好,更可行。这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一个关键。(2)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使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常见的实验仪器有以下十三种: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对这些常见实验工具不仅要能正确熟练地使用,还要知道实验仪器的原理。
  例如,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实验中,需要测定电流表的内阻,书中直接给出了半偏法,对这一方法的出现学生普遍感到很突然。我们可以这样做,先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测电流表内阻的方法,然后对学生中使用最普遍的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第一种是常见的伏安法,该方法在测一般电阻时可用,但在测电流表内阻时却是不可取的,因为我们测定电流表内阻的目的是用它来改装为电压表,若电流表内阻测量不准确会直接影响改装后的伏特表的精确程度。第二种方法的原理是由伏特表测出电流表和变阻箱两端的总电压U,从电流表读出电流值I,则电流表内阻Rg=U/I-R,这一方法可以消除伏特表分流作用所带来的误差,但却暴露出学生对灵敏电流计的作用不甚清楚,其实灵敏电流计不能准确地测量电流强度,只能作为检流计,既然电流强度的准确值不知道,自然也就无法求出电流计内阻Rg的准确值。在分析了以上两种方法的不足之后,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半偏法已是水到渠成。
  
  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敢于怀疑和改进课本上的实验
  从近几年的高考卷中,我们应该感受到高考物理改革的方向了,不是简单地照抄课本上的实验。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而是在弄懂课本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要把书本上的实验奉若神明,要以挑剔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书本上的老式实验方法。比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为什么不从第一点就开始计时(即没必要取第一和第二两点间长度为2mm),我们完全可以从后面的计录点中取两个点算出速度与高度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但是我们总觉得高考它就按书本上实验装置考,不敢与它有所冲突,害怕学生高考会吃亏,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实验时要打破常规,不应该再叫学生跟在书本的后面,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找课本实验的毛病,多改进课本上的实验,利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使学生知道,只要我们把握好实验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又能减小实验误差,这样的实验就是好实验,就是权威性的实验。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索创新,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与研究物理实验的热情,又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与对物理学的理解程度,其独立性和创造力就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了。
  当然,在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实施中,我们还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与探索,我們将在不断的反思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总结经验,使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工作不断地深入完善。
其他文献
公路养护工作的好坏是接影响到其使用质量、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一条公路,如果养护不到位,即使路修的再好,也会提前出现破坏。因此,沥青路面的养护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一、当前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建轻养。  目前,有许多养护部门都存在着重建轻养的思想,对养护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如果不能改变这种思想,公路的使用质量和寿命很难保证。  (二)消极养护,养护不及时。  我们
期刊
摘要:针对新办“生物工程专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如何尽快形成专业特色,如何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如何构建满足教学需要的实验室硬件设施,如何开展高水平理论课和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在多年的实践中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方法,获得了较好效果,为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生物工程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生物科学代表着21世纪自然科学的前沿,是孕育关键性突破的学科之一,
摘要:根据挖孔桩的特点,通过实际工程阐述了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介绍了工民建施工当中人工挖孔桩技术的使用范围、施工工艺以及发展前景。在实际的施工当中,人工挖孔桩具有安全隐患,很容易出现事故,所以分析了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技术;工民建;施工;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很迅速,工民建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并且人们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工挖孔桩的
期刊
新世纪文学已经走过了六年,新世纪这六年的文学既是当下的现实,也是当代的历史。“新”是前进与动力。新世纪的文化景观和文学景观促使我们要以一种平常心来直面这个“新世纪”。  与90年代中后期相比,当下的文坛已由平和取代了焦躁,沉稳取代了喧嚣。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市场化秩序的逐步建立和文学领域自身的不断调整,人们对社会现实和与之相连结的文化、文学现实的认识日趋理性化,也越来越切实。反映在文学的实践活动之
摘要:高等数学是许多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的重要课程。高等数学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是当前很多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取得主体地位,而是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影响了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也抹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组织好高等数学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教学 改革 方法 兴趣    
摘要:泛光照明也可称为投光照明,采用投光灯来照明场景或物体,使它们的亮度比周围环境高出许多。城市的建筑物采用泛光照明,可以改善城市的形象,促进商业的繁荣。本文首先介绍了泛光照明的应用与效果,然后详细介绍了投光灯设置与投光方法。  关键词:建筑物;泛光照明;效果;方法  建筑物泛光照明,也有称作立面照明的,无论称谓如何,它是属于投光照明技术的一种。泛光照明是选择人们对建筑物外部观看率员多的立面和最佳
期刊
摘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质疑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更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中发觉出更多的知识。这样我们才能快速的自我提高。  Abstrac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e constant questions can help us understand more. We need to change a perspective to find out more kn
期刊
摘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本文试图从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到分析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新模式的优势来浅析大学英语教学新旧模式改革的必然性。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改革    一、概述    2002年12月教育部高教司正式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并于次年2月起草完成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的总体思路是:修改现有的教学大
2007年山东英语高考试题的作文部分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和要求,有效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清楚、连贯地用英语写一篇120—150个字的短文(2006年高考作文要求写100字左右),分值由原来的25分增加到30分,并且增加了写作题的开放性。这无疑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新高考下的书面表达?    一、 注重积累,积聚素材    1. 重视词汇和惯用法的积累  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