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4-100-01 小学教育是一个儿童接受社会、培养能力、培养智力和心理素质的一个初始阶段,也是儿童身心发育成长的关键阶段。小学教育的好坏对未来儿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信息化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前传统习惯中的模式正在被打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国人的共鸣。目前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父母打工,孩子“留守”,许多孩子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自闭厌学,不良习惯,心理问题、常常违纪等现象,给教师也带来极大压力。如果再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一、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1、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的单一使素质教育徘徊不前。高考”是高中、初中乃至小学教学的指挥棒。“评价”是一项复杂而又细微的工作,也是一项政策性、导向性很强,学校、校长、教师十分关心和敏感的工作。评价机制不健全、不科学,对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影响很大。这样一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转变,培养考试机器成为学校、教师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为了提升成绩或评优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而且考试设置的内容过于单一。就这样不断挤压学生的喜好和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爱好减弱,能力和适应性变差,导致学生厌学、逃学、甚至辍学。这种情况不仅在农村地区存在,而且在发达的东部地区也同样存在,学习的结果是培养了众多讨厌学习的人。
2.师资队伍量少质弱使素质教育走向了单一化。(1)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教师来源是:“民转公”;招考专业不对口;社会招募。学历层次是:第一学历合格率低,文化程度大多数只有高中和初中,甚至个别教师还是小学程度;中级职称的少,初级职称多;学科结构是:技能型教师教师奇缺,大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未老先衰”,知识老化。(2)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对新课改感到“水土不服”,很难适应新课改要求,转型能力较差。(3)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城乡学校差距大,农村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4)山区农村学校,教师量少质弱的现象十分突出。很多学校都缺少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形成一师多兼,音、体、美随意上,英语、信息技术课程闲置或者是安排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师兼任,而这些教师由于也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只好上成语文、数学的练习课。这样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吗?(5)教师转型困难。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没有接受良好的培训,教育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遇事简单粗暴,主观武断,缺少关爱。在课堂教学方面,角色没转变,没有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上课不能精讲多练,启发诱导;使用新教材,运用老方法。在评价方面,不注重综合评价,单一看成绩,忽略了形成性评价,只等“秋后算账”。
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面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我认为素质教育不是考分更不是跳跳唱唱,而是一种能力一种心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它以培养学生的爱好为基点,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儿童的自觉性、习惯、方法为根本。使学生由一张白纸而变得色彩斑斓,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二、实施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建议
1、实施素质教育校长是表率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是学校的神经中枢,教师、学生的楷模、表率。他的办学思想、管理水平、素质修养等都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当前工作和未来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校长就是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决定着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和程度。因此,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校长要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理念,精通素质教育的深刻含义和深远意义,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统领、部署、指导、深化学校工作。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2、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世界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而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在低水平线上循环,其关键还是教师队伍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对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认为:一要把好教师的进口关,既要保证教师队伍常进常新,更要留意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和层次搭配,还要保证教师队伍人尽其才。二要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在职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在职学习培训的办法,促进教师提高自身水平。既要邀请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到农村小学作示范教学,现场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要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有潜力的教师到外地考察学习。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组织教师进行课堂“大练兵”活动,同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以老带新、老新互学、互教互促、以长补短、共同进步。建立教师队伍梯队。三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解决老师面临的实际困难,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称和评优选先,这也是留住人充分调动人积极性的根本原因之一。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只讲待遇不讲奉献是不行的。要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在教育事业中寻求自身的价值。
3、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是核心
(1)注重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问题、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提倡体验性教学。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3)倡导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交流互动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它包括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小组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等。
(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学习连续性发展的重要支撑。新课程标准为适应终身学习时代的要求,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习方法”提升到学习的上限概念——“学习方式”,这是理念上的进步与发展。
4、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重建教师评价体系是保证
一要明确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它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素质教育的性质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它面向全体学生,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二要建立新型的教师评价体系,①以素质教育的宗旨为准进行考评,②对任课教师的考评以教学质量为核心、③教师年考成绩作为考评的不合理性。总之,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考评,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并且要尽量做到简洁、实用、公平、合理。否则,就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阻碍素质教育的提高与发展。
5、实施素质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保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步伐迅速加快,农村学生转入城镇学校,农村学校生源减少,教育经费短缺。绝大部分小学校基本的教学设施都残缺不全,更谈不上什么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实验室等。甚至有些学校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音、体、美课形同虚设。农村中小学校设有微机室电教室的也是凤毛麟角。依然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呈现方式,这与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对教育内容、方式的要求是完全不相称的。从而许多教师也打消了学习、使用现代教学设备开展教学的动机,加上资源配置匮乏,硬件设施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许多新的、有效的教学实验无法开展,这不仅抑制了教师开展教学、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教育兴;则国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其对象不仅是东部、城市,更有西部广阔的农村。我们坚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们的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改革一定能上新台阶,取得显著的成效。
一、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1、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的单一使素质教育徘徊不前。高考”是高中、初中乃至小学教学的指挥棒。“评价”是一项复杂而又细微的工作,也是一项政策性、导向性很强,学校、校长、教师十分关心和敏感的工作。评价机制不健全、不科学,对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影响很大。这样一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转变,培养考试机器成为学校、教师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为了提升成绩或评优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而且考试设置的内容过于单一。就这样不断挤压学生的喜好和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爱好减弱,能力和适应性变差,导致学生厌学、逃学、甚至辍学。这种情况不仅在农村地区存在,而且在发达的东部地区也同样存在,学习的结果是培养了众多讨厌学习的人。
2.师资队伍量少质弱使素质教育走向了单一化。(1)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教师来源是:“民转公”;招考专业不对口;社会招募。学历层次是:第一学历合格率低,文化程度大多数只有高中和初中,甚至个别教师还是小学程度;中级职称的少,初级职称多;学科结构是:技能型教师教师奇缺,大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未老先衰”,知识老化。(2)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对新课改感到“水土不服”,很难适应新课改要求,转型能力较差。(3)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城乡学校差距大,农村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4)山区农村学校,教师量少质弱的现象十分突出。很多学校都缺少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形成一师多兼,音、体、美随意上,英语、信息技术课程闲置或者是安排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师兼任,而这些教师由于也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只好上成语文、数学的练习课。这样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吗?(5)教师转型困难。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没有接受良好的培训,教育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遇事简单粗暴,主观武断,缺少关爱。在课堂教学方面,角色没转变,没有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上课不能精讲多练,启发诱导;使用新教材,运用老方法。在评价方面,不注重综合评价,单一看成绩,忽略了形成性评价,只等“秋后算账”。
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面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我认为素质教育不是考分更不是跳跳唱唱,而是一种能力一种心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它以培养学生的爱好为基点,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儿童的自觉性、习惯、方法为根本。使学生由一张白纸而变得色彩斑斓,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二、实施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建议
1、实施素质教育校长是表率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是学校的神经中枢,教师、学生的楷模、表率。他的办学思想、管理水平、素质修养等都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当前工作和未来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校长就是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决定着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和程度。因此,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校长要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理念,精通素质教育的深刻含义和深远意义,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统领、部署、指导、深化学校工作。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2、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世界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而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在低水平线上循环,其关键还是教师队伍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对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认为:一要把好教师的进口关,既要保证教师队伍常进常新,更要留意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和层次搭配,还要保证教师队伍人尽其才。二要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在职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在职学习培训的办法,促进教师提高自身水平。既要邀请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到农村小学作示范教学,现场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要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有潜力的教师到外地考察学习。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组织教师进行课堂“大练兵”活动,同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以老带新、老新互学、互教互促、以长补短、共同进步。建立教师队伍梯队。三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解决老师面临的实际困难,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称和评优选先,这也是留住人充分调动人积极性的根本原因之一。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只讲待遇不讲奉献是不行的。要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在教育事业中寻求自身的价值。
3、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是核心
(1)注重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问题、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提倡体验性教学。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3)倡导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交流互动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它包括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小组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等。
(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学习连续性发展的重要支撑。新课程标准为适应终身学习时代的要求,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习方法”提升到学习的上限概念——“学习方式”,这是理念上的进步与发展。
4、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重建教师评价体系是保证
一要明确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它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素质教育的性质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它面向全体学生,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二要建立新型的教师评价体系,①以素质教育的宗旨为准进行考评,②对任课教师的考评以教学质量为核心、③教师年考成绩作为考评的不合理性。总之,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考评,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并且要尽量做到简洁、实用、公平、合理。否则,就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阻碍素质教育的提高与发展。
5、实施素质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保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步伐迅速加快,农村学生转入城镇学校,农村学校生源减少,教育经费短缺。绝大部分小学校基本的教学设施都残缺不全,更谈不上什么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实验室等。甚至有些学校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音、体、美课形同虚设。农村中小学校设有微机室电教室的也是凤毛麟角。依然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呈现方式,这与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对教育内容、方式的要求是完全不相称的。从而许多教师也打消了学习、使用现代教学设备开展教学的动机,加上资源配置匮乏,硬件设施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许多新的、有效的教学实验无法开展,这不仅抑制了教师开展教学、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教育兴;则国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其对象不仅是东部、城市,更有西部广阔的农村。我们坚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们的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改革一定能上新台阶,取得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