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生物的社会》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作者的这些观点态度在文中是这样表现出来的。
全文分三个部分, 其中1、2段和11~13段重在写人类,3~10段重在写其他生物。
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是可以互为比照的,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生物,汲取它们社会形态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此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以蚂蚁为主的许多小生物的一些行为现象:“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从“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的行为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在这里,作者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蚂蚁一系列的社会行为,故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小生物,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蚂蚁搬运食物、建造蚁丘是这样,蜜蜂寻找花蜜、营造蜂房也是这样。不仅昆虫如此,小到黏菌,大到鱼群、飞鸟,都表现出这种集体的智慧。文章最后,作者提出,其实人类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但我们人类都出现了什么样的状况呢?“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这就呼应了文章所持的“个体”微不足道、“群体”智慧无比的观点。传统生物学界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那么,作者的针对性也就显而易见了:一是针对传统生物学家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盲目自大;二是针对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尚不够联合团结的现实,寄望人类在各种行为尤其是科学研究中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作者的思想是深邃的,他挑战传统、正视人类自身缺陷的独到见解,更令人敬佩!
我们在阅读论述文时,如何分析论述文中的观点呢?
关注文章标题
——解读观点的入口
标题一般有总领全文材料或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作用,或表明议论的话题或中心,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答题时往往只注重正文部分,而忽视了其它部分,包括标题。这是个不好的习惯。阅读论述文,首先要明确,论述的对象是什么,在什么领域,有什么发现,文本介绍了一种什么理论,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等,而标题往往就是切入点。以本文为例,作为一篇论述生物群居性的文章,标题为“作为生物的社会”,这就告诉我们论述说明的对象是生物,而“社会”本来是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显然,人群应是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这个标题将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相提并论,互为比照,让读者想到人类和生物有极多的共性,意在提醒人们不可忽视这些群居的生物,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重要,它们有我们人类共同的特征。这样就能轻易把握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关注文中材料
——解读观点的依据
论述类的文章,总是要运用材料的。不过,运用的具体情况则比较复杂。有的是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来反驳别人的观点,有的用来表述某种看法。从运用的角度来说,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还有局部肯定、局部否定的。如本文第一段是描绘医学家举行年会的:他们“急匆匆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信息”,“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这个材料中,作者把人类比作是蚂蚁,采用比拟的手法,把人类社会的的活动“生物化”,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继而又把生物的行为拟人化,热情赞美了群蚁的社会行为,从“培养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等,简直和人类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注意,作者在此有意用描述人类社会行为的语言来描述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比照,水到渠成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肯定蜜蜂、白蚁、群居性黄蜂、鲱鱼和成群的飞鸟等生物也有社会行为,赞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作者始终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而且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又都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
那么,这些材料的运用除了为我们提供生物交流技术方面的有趣知识外,更是为了彰显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对人类世界的思考:人类虽然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这样,从所运用的材料入手,就能理解材料的含意,弄清作者引用的意图,从而理解作者的观点。
关注重要句子
——解读观点的关键
什么是重要句子?所谓“重要句子”,是对文章的主旨、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这些句子或内涵比较丰富,或结构比较复杂,或表达比较独特,不一而足。
本文中“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这句话内涵就比较丰富。首先要辨析区分这是谁的观点,即区分是“我论”还是“他论”。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这句话生物学界认同吗?人类社会认同吗?作者认同吗?联系上一段内容“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可想而知,生物学界不愿意也不敢承认这一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原来是事实与心理的矛盾让人为难,从而讽刺了人类的自大心理。而作者却认同“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是“我论”。
又如文中“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句就是表达比较独特的句子,它取譬设喻,表达形象。这句话出现在第三部分,作者指出,其实人类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而我们人类呢?“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与个体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不能没有个体的参与,个体也难以离开社会而生存。没有形成群体的蚂蚁,就没有太多的社会性,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是有限的;对于人类,没有融入社会的科研成果,不能被公众利用,也就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人类的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短时间关闭和组织联系的“电路”,但不能从根本上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类应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人类社会的整体构建也要依赖这一智慧。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一定要尊重生物的社会经验 关注设题规律
——解读观点的助手
在考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上,以下这两点常常成为命题者的命题角度:(1)确认作者的观点,能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2)能分析作者的观点,包括能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说明作者是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
而干扰项又常常从以下几方面设置:(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4)因果颠倒。
在用以上方法对文章有了宏观把握后,在熟知设置选项的基础上,再审读选项,微察病理,比照原文,定位提取,认真甄别,辨析筛选,是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的。
[练习]
阅读以下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然而,科学与艺术毕竟是两片水域,科学家所看到的美和艺术家所看到的美是两回事。科学家的灵性是理性领域的飞跃,而艺术家的灵性则是感觉上的升腾。当然,科学家离不开感觉,然而他们的武器是实验与逻辑推理,于是他们追逐的更接近自在的本体,更接近那浑蒙中的大造之美,他们的公式是对宇宙大秩序的描述。艺术家所追求的美,无论是诉诸声音、色彩,还是形体、动作,不过是对这种大秩序的皮相之判,“深刻”云者,不过是透过皮相,约略地、隐然地透露自在之美——那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秩序的消息,这当然也是一种诗意判断。在科学的领域,美的存在是一种发现,譬如狄拉克的公式,它具有证误性,实验证明不合此公式者即错误。而在艺术的领域,美的表现则是一种对天地大美的临摹,有的属于天才的临摹,有的则是拙劣的临摹。他们有文野之别,但不具证误性。艺术的作品有时会从“理”中游离出去,严羽所谓“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而这种游离,不能距事物的“理”太远,艺术也许不契同于“理”,但决不可与“理”为仇寇。只有当艺术遵循着大造的根本道理——秩序时,她的游离才不会杂乱无章,不会是怪乱脏丑的。陈省身先生的“简洁、漂亮”的四字科学箴言,对至极的、美奂的艺术同样是适用的。
科学和艺术在人类智慧的发展史上依循的是不同的轨迹,她们不会重叠或者合二为一,艺术没有解释科学的使命,更没有解释科学的能力。心理学是比较接近艺术的一门科学了,但是弗洛伊德并不希求艺术家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他的思想,如达利希图做到而被弗洛伊德所拒绝的。同样科学家所论证的“弦”,也和李可染先生平生所画的唯一的一幅荒诞无稽的画“弦”——一根漫缠胡绕的线,毫无共通之处。这一定是恩师做了一件很滑稽的游戏。
下列对“这一定是恩师做了一件很滑稽的游戏”证明的观点理解错误的一项( )
A.用画表现科学的“弦”是不严肃的。
B.科学和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是不相融的。
C.艺术没有办法表现科学的东西。
D.科学家的论证观点和艺术家的表现不同。
[参考答案]
A (材料的第一段写科学和艺术的区别,从科学家和艺术家看到的美的不同,解说二者在对美的理解和发现方式的不同,并引入一个概念“理”,说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科学家发现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秩序”;艺术家看到的美是“约略地、隐然地透露自在之美”,所以二者有区别,但表现的却都是自然。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语句含意的理解能力,考查的也是对文章观点的把握能力。要理解的语句是对恩师用画表现科学中的“弦”这个事例的总结,本段开头说道:“科学和艺术在人类智慧的发展史上依循的是不同的轨迹,她们不会重叠或者合二为一,艺术没有解释科学的使命,更没有解释科学的能力”。这是文章的分论点。那么,以下材料就是用来支撑这个论点的。或者说要要证明的观点“艺术没有解释科学的使命,更没有解释科学的能力”。根据文章的思路,往上推可以看出,作者列举这个事例的目的是解说由论点生发的几个分论点,即选项B、C、D三项体现的思想,而A项望文生义,错误理解了“滑稽”这个词语)
全文分三个部分, 其中1、2段和11~13段重在写人类,3~10段重在写其他生物。
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是可以互为比照的,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生物,汲取它们社会形态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此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以蚂蚁为主的许多小生物的一些行为现象:“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从“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的行为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在这里,作者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蚂蚁一系列的社会行为,故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小生物,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蚂蚁搬运食物、建造蚁丘是这样,蜜蜂寻找花蜜、营造蜂房也是这样。不仅昆虫如此,小到黏菌,大到鱼群、飞鸟,都表现出这种集体的智慧。文章最后,作者提出,其实人类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但我们人类都出现了什么样的状况呢?“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这就呼应了文章所持的“个体”微不足道、“群体”智慧无比的观点。传统生物学界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那么,作者的针对性也就显而易见了:一是针对传统生物学家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盲目自大;二是针对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尚不够联合团结的现实,寄望人类在各种行为尤其是科学研究中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作者的思想是深邃的,他挑战传统、正视人类自身缺陷的独到见解,更令人敬佩!
我们在阅读论述文时,如何分析论述文中的观点呢?
关注文章标题
——解读观点的入口
标题一般有总领全文材料或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作用,或表明议论的话题或中心,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答题时往往只注重正文部分,而忽视了其它部分,包括标题。这是个不好的习惯。阅读论述文,首先要明确,论述的对象是什么,在什么领域,有什么发现,文本介绍了一种什么理论,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等,而标题往往就是切入点。以本文为例,作为一篇论述生物群居性的文章,标题为“作为生物的社会”,这就告诉我们论述说明的对象是生物,而“社会”本来是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显然,人群应是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这个标题将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相提并论,互为比照,让读者想到人类和生物有极多的共性,意在提醒人们不可忽视这些群居的生物,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重要,它们有我们人类共同的特征。这样就能轻易把握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关注文中材料
——解读观点的依据
论述类的文章,总是要运用材料的。不过,运用的具体情况则比较复杂。有的是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来反驳别人的观点,有的用来表述某种看法。从运用的角度来说,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还有局部肯定、局部否定的。如本文第一段是描绘医学家举行年会的:他们“急匆匆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信息”,“像抛出钓鳟鱼的钓线一样,准确无误地向恰尔德饭店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队”。这个材料中,作者把人类比作是蚂蚁,采用比拟的手法,把人类社会的的活动“生物化”,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继而又把生物的行为拟人化,热情赞美了群蚁的社会行为,从“培养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等,简直和人类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注意,作者在此有意用描述人类社会行为的语言来描述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比照,水到渠成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肯定蜜蜂、白蚁、群居性黄蜂、鲱鱼和成群的飞鸟等生物也有社会行为,赞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作者始终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而且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又都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
那么,这些材料的运用除了为我们提供生物交流技术方面的有趣知识外,更是为了彰显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对人类世界的思考:人类虽然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这样,从所运用的材料入手,就能理解材料的含意,弄清作者引用的意图,从而理解作者的观点。
关注重要句子
——解读观点的关键
什么是重要句子?所谓“重要句子”,是对文章的主旨、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这些句子或内涵比较丰富,或结构比较复杂,或表达比较独特,不一而足。
本文中“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这句话内涵就比较丰富。首先要辨析区分这是谁的观点,即区分是“我论”还是“他论”。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这句话生物学界认同吗?人类社会认同吗?作者认同吗?联系上一段内容“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可想而知,生物学界不愿意也不敢承认这一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原来是事实与心理的矛盾让人为难,从而讽刺了人类的自大心理。而作者却认同“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是“我论”。
又如文中“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句就是表达比较独特的句子,它取譬设喻,表达形象。这句话出现在第三部分,作者指出,其实人类比动物更具有社会性,而我们人类呢?“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与个体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不能没有个体的参与,个体也难以离开社会而生存。没有形成群体的蚂蚁,就没有太多的社会性,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是有限的;对于人类,没有融入社会的科研成果,不能被公众利用,也就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人类的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短时间关闭和组织联系的“电路”,但不能从根本上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类应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人类社会的整体构建也要依赖这一智慧。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一定要尊重生物的社会经验 关注设题规律
——解读观点的助手
在考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上,以下这两点常常成为命题者的命题角度:(1)确认作者的观点,能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2)能分析作者的观点,包括能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说明作者是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
而干扰项又常常从以下几方面设置:(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4)因果颠倒。
在用以上方法对文章有了宏观把握后,在熟知设置选项的基础上,再审读选项,微察病理,比照原文,定位提取,认真甄别,辨析筛选,是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的。
[练习]
阅读以下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然而,科学与艺术毕竟是两片水域,科学家所看到的美和艺术家所看到的美是两回事。科学家的灵性是理性领域的飞跃,而艺术家的灵性则是感觉上的升腾。当然,科学家离不开感觉,然而他们的武器是实验与逻辑推理,于是他们追逐的更接近自在的本体,更接近那浑蒙中的大造之美,他们的公式是对宇宙大秩序的描述。艺术家所追求的美,无论是诉诸声音、色彩,还是形体、动作,不过是对这种大秩序的皮相之判,“深刻”云者,不过是透过皮相,约略地、隐然地透露自在之美——那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秩序的消息,这当然也是一种诗意判断。在科学的领域,美的存在是一种发现,譬如狄拉克的公式,它具有证误性,实验证明不合此公式者即错误。而在艺术的领域,美的表现则是一种对天地大美的临摹,有的属于天才的临摹,有的则是拙劣的临摹。他们有文野之别,但不具证误性。艺术的作品有时会从“理”中游离出去,严羽所谓“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而这种游离,不能距事物的“理”太远,艺术也许不契同于“理”,但决不可与“理”为仇寇。只有当艺术遵循着大造的根本道理——秩序时,她的游离才不会杂乱无章,不会是怪乱脏丑的。陈省身先生的“简洁、漂亮”的四字科学箴言,对至极的、美奂的艺术同样是适用的。
科学和艺术在人类智慧的发展史上依循的是不同的轨迹,她们不会重叠或者合二为一,艺术没有解释科学的使命,更没有解释科学的能力。心理学是比较接近艺术的一门科学了,但是弗洛伊德并不希求艺术家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他的思想,如达利希图做到而被弗洛伊德所拒绝的。同样科学家所论证的“弦”,也和李可染先生平生所画的唯一的一幅荒诞无稽的画“弦”——一根漫缠胡绕的线,毫无共通之处。这一定是恩师做了一件很滑稽的游戏。
下列对“这一定是恩师做了一件很滑稽的游戏”证明的观点理解错误的一项( )
A.用画表现科学的“弦”是不严肃的。
B.科学和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是不相融的。
C.艺术没有办法表现科学的东西。
D.科学家的论证观点和艺术家的表现不同。
[参考答案]
A (材料的第一段写科学和艺术的区别,从科学家和艺术家看到的美的不同,解说二者在对美的理解和发现方式的不同,并引入一个概念“理”,说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科学家发现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秩序”;艺术家看到的美是“约略地、隐然地透露自在之美”,所以二者有区别,但表现的却都是自然。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语句含意的理解能力,考查的也是对文章观点的把握能力。要理解的语句是对恩师用画表现科学中的“弦”这个事例的总结,本段开头说道:“科学和艺术在人类智慧的发展史上依循的是不同的轨迹,她们不会重叠或者合二为一,艺术没有解释科学的使命,更没有解释科学的能力”。这是文章的分论点。那么,以下材料就是用来支撑这个论点的。或者说要要证明的观点“艺术没有解释科学的使命,更没有解释科学的能力”。根据文章的思路,往上推可以看出,作者列举这个事例的目的是解说由论点生发的几个分论点,即选项B、C、D三项体现的思想,而A项望文生义,错误理解了“滑稽”这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