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 蓬山此去无多路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l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鸿雁和相思鸟略带现实或乡土气息不同,作为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青鸟天生自带魔幻超现实主义的光环,简言之就是有仙气。
  上古奇书《山海经》或许是记录青鸟传说最早的文献。“西山经”中记载:“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三青鸟居三危之山的职责,“海内北经”有云:“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山海经”中的西王母住在远离人间的玉山,“豹尾虎齿”、“蓬发戴胜”,以今人看来绝对属于丑陋凶残的形象,而为之取食的青鸟,虽然除了“赤首黑目”并没有多少外形上的描述,但从居住的地方和主要职能分析,基本上可以推断这三只青鸟应该是多力善飞之猛禽。“大荒西经”上还记载“爰有青鴍,黄鷔,青鸟,黄鸟,其所集者其国亡”,由此看来青鸟在当时可作为毁灭的象征,并非佳音的传递者。


  只是随着古人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渐渐学会用理智认识自然的时候,仙境也开始慢慢与凡尘靠近,神话中的原始神灵、异兽也逐渐与人发生联系。虽然这里的“人”还不是普通人,主要是一些帝王将相、奇人异士,但青鸟的意义和形象却日渐演变为我们现在习惯的样子。《汉武故事》中有这样的传说:“七月七日,上(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两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在这个故事里西王母已经转化为体面的“女仙”,由凶神化为吉神,青鸟也不再只是为西王母取食的侍从,而是成为她的使者,成为沟通仙凡两界的桥梁,自此有了新的意味。
  当缥缈难寻的仙境开始揭开面纱一角,离整块面纱被揭下来也就不远了。青鸟也是如此,汉代刘向在追思屈原的楚辞《九叹》中写道:“三鸟飞以自南兮,览其志而欲北。愿寄言于三鸟兮,去飘疾而不可得。”文中的三鸟就是神话中的三只青鸟,依然以信使为职,依然仙踪恍惚。但不同于神话的是,在文人笔下它已被蒙上了一层人情的色彩。而随着市民文化的发展,文学作品中神仙特别是女仙与凡人的来往变得更加的世俗化、人情化,宗教意味越来越淡,出现了大批以凡男访女仙为题材的恋情故事,作为信使的青鸟在仙境中的角色象征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无论是李商隐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晔的“青鸟不来愁绝,忍看鸳鸯双结”,还是李白的“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苏轼的“青鸟衔巾久欲飞,黄莺别主更悲啼”,人们想象中的仙境使者,已完全退却了神圣的外衣,与“鸳鸯”并列,和“相思”相连,成为见证美好情感的使者和信物。
  寒梅翠鸟图(局部) 纸本 57.6×125.3cm 清 华嵒
  青鸟是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有凤凰大小,喜水、冰,浑身通白,散发蓝光,形态优美,可幻化成人。现实中这种神鸟并不存在,但是在古代诗文中文人墨客描写看到的青鸟一般认为是翠鸟。
其他文献
20来名记者一哄而上,将南昌西汉海昏侯国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腿慢一步的记者已然看不见信立祥的身影。2016年3月2日首都博物馆“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开幕式上发生的这一幕,是因为就在大约一刻钟前,信立祥念出了那虽然只有26个字,但公众早已翘首以待的结论:“考古证实,墎墩山墓园主墓墓主人即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出土文物中能够证明墓主人即为刘贺的“直接证据”
期刊
爱情是人类最美丽、最圣洁的情感,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永不厌倦的话题。人类对复杂多变的事物喜欢用隐喻或象征意义来表达,而爱情可能是隐喻最多的事物之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模式。这就决定了中国关于爱情的隐喻被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既有激情和缠绵,也有含蓄与内敛。  古诗词中就有大量的例子佐证:“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白居易)“思为双
期刊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名句,至今仍广为传诵,人们耳熟能详。如众所知,后世大多借此表达情深意笃、天长地久的爱情或婚姻。  “比翼鸟”是传说中比翼飞行的一种鸟。在“古今语怪之祖”《山海经》中,可以找到较早的相关记录,它是一种外形似野鸭、颜色青红、名为鹣鹣或蛮蛮的鸟,因为只有一翅一目,必须雌雄两鸟配对才能飞翔,“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
期刊
明代是鉴藏风气十分浓厚的时期,涌现出了如文徵明父子、冯梦祯、李日华、严嵩、严世藩、华夏、项元汴、王世贞等一大批收藏大家,其中王世贞尤为引人注目。他作为明代声名卓著的文坛领袖和重要的书画鉴藏家,其书画鉴藏活动丰富而活跃,不仅撰述了诸多有关书画题跋评鉴的史论文字,而且鉴藏了大量古今书画作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王世贞与当时众多的书画家、书画鉴藏家有着广泛的交游往来,并留下了大量有关明代书画家生平事迹与书
期刊
佛家有云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李后主也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由此可见,无论出世的佛陀,还是入世的落魄皇帝,都觉着别离之后的相思,在我们的生命中是一种非常难过的煎熬。特别在古代,科技发展水平的束缚,造成空间上的距离必然带来时间上的交错,所以王摩诘会满怀期待地问“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杜牧之会感叹“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期刊
在远古时期,龟是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灵并受到顶礼膜拜。龟代表着长寿,因为人类害怕死亡,所以对长寿的龟不免产生崇拜之情。古人之所以崇拜龟,是希望龟这一有灵性的神物能让自己和亲朋好友更加长寿。古人追求长寿的过程衍生出对道学的追求,对道学的追求又使道教顺应而生。道教徒希望通过与自然的细条在自然中脱离世俗,最终悟道羽化而登仙达到长生不老,长生不老正是人们崇龟拜龟的目的之一。  “崇拜天鼋,始于轩辕。”轩
期刊
鸳鸯是人所共知的一种水鸟,提起此种水鸟,总是令人不自觉地生发绯想。鸳鸯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和沿海地区,鸳指雄鸟,鸯指雌鸟,一起统称鸳鸯,亦可称雄鸳鸯、雌鸳鸯。在中国古代民族文化中,鸳鸯被描述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古典诗文多有歌咏,许多刺绣、年画、剪纸、花鸟画等也常以此鸟取材,往往能起到意在言外之功,一种甜蜜的、令人向往的爱情伊甸园仿佛就在眼前。这种独特的文化意象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心理意义已经融于中国人的
期刊
2014年3月,在纽约的“亚洲艺术周”中,佳士得拍卖行在其春拍会上推出中国商代青铜器皿天全方罍。经过各方斡旋,终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促成此重器“身首合一、完罍归湘”,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与此同时,隔着几个街区,苏富比拍卖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抱古融今:洁蕊堂藏康熙瓷器展”,拉开了这个世界顶尖康熙瓷私人收藏展的帷幕,其中展示了一款罕见的五彩人物故事图纹折沿大盘。大盘胎体洁白、形制规整,盘心的
期刊
无论是新美术出版社,还是后来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中国连环画出版界的地位都很特殊,也很重要。俗语说:“有作为才会有地位。”出版社成立之初,每年都会出版几十种连环画。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完成之后,上海人美社也就负担了合营前各家市场需求的份额。1953年初,新美术制定年度计划时,要求完成连环画4200幅,下半年骤然加到7000幅,几乎是增加了一倍。到了上海人美时期,组稿量和发行量更是增加了几倍。 
期刊
相思鸟,别名恋鸟,在西方叫“乃丁格”(情鸟)。活动于平原及海拔1000米以下的小丘的常绿阔叶林、灌木丛和竹丛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韩家庄,庄里有个老员外,夫妻俩生活了近20年却还没有一男半女,员外整日烧香祷告,终于在40岁时得一女儿,起名“翠儿”。翠儿16岁时,已出落成十里八村有名的漂亮姑娘。  员外老来得女,家境又还算优渥,翠儿自然是要富养的,所以读了不少诗书,到了少女怀春的年纪也就愈发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