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弘道养正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feng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修炼太极拳法,当存海纳百川的胸怀。
  
  初到威海时,由于当地居民对洪式太极拳缺乏了解,再加上健身方式的多样化和群众健身需求的多样化,大家对洪式太极并没有很快的接纳。许多健身爱好者不了解洪式太极练用结合的特点,通常都怀着试试的态度,来接触洪式太极。如何改变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尤其是消除对洪式太极的疑虑,成为我面临的第一大难题。
  我当时常常思考,太极拳这种近乎完美的运动形式,诠释的是古老的东方哲学思想,它所要求的端、公、仁、浩、忠、诚、敬、正、义、勇、信、德等武德修养,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想要一个地方的人们接受洪式太极拳,就要从挖掘太极文化内涵与城市文化底蕴方面找到结合点。终于,随着对这座城市认识的深入,我领悟到,作为威海精神之一的“海纳百川”,正是我要寻求的结合点。洪式太极是技击和健身并存的拳法,我开始在威海的创业门开始教授洪式太极拳,一招一式,细心、耐心的教授每一位学拳者,不保留的教授每一位,像同行学习可取之处,身正品端,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心中的目标前进,到2009年洪式太极慢慢被习练者认可,被同行认可。威海拳友聚集一起,共同研究切磋。随着习练者的人数增多,越来越获得大家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洪式太极的大家庭研究习练。
  
  二、传播太极文化,须立弘道养正之根本。
  
  为了更好的传播和发扬洪式太极,培养洪式太极拳的习练者与传播者,在广大拳友的支持下,2010年7月,威海成立第一个洪式太极拳社。威海洪式太极拳社以武医结合的形式出现,在积极研究太极拳养生与传统推拿按摩相结合,促进健身效果的同时,传播洪式拳独到的技击功夫。拳社谨遵恩师李驻军先生的教诲:团结威海武术界同仁,精诚合作,加深友情,探讨技艺,共同为发展威海武术事业做出应有贡献!拳社宗旨是:弘扬传统武术;还原真实太极;真正体现健身和技击相结合,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一个健身、强身、防身、御身的平台。拳社追求是恩师李驻军先生的发展理念:传播洪派之理法;展现太极之雄风。
  
  三、弘扬太极传统,必有滴水穿石的毅力。
  
  2011年,经过一年的努力,威海洪式太极拳社共有128人习练。少儿班更是成为威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论是在广场习练,还是参加各种演出表演,所到之处都赢得大家的喝彩和掌声。而成人练习者更是将练习洪式太极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在习练中感悟道法自然,不仅做到了强身健体,而且把内心的浮躁、狂躁、狂喜、狂怒一步步练掉,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至高境界。洪式太极原汁原味的保存了太极的内涵,无论是“滴水穿石”,还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洪式太极拳交给我们“动中求静、静中求动”,而要将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为了洪式太极拳的发展,我愿意执着的走下去。
其他文献
迎面双把是心意六合拳里众双把中的当门炮之一,是常练常用的把手,是冷兵器时期当门双把中的重拳之一,也是众双把中独树一帜、别俱风格的一把拳。迎面把手中以迎面双把为贵,为贵之处有两点:一是主动引要对方,斗引对方先动手先出着,在对方行动之时又主动出击打击对方。二是主动防御,在对方出其不意进攻的情况下,积极防守,在防守中进攻对方,采用后法制人的行为作战。迎面双把动作与顿手双把、肚里出手双把动作有部分相似动作
期刊
我看到《中华武术》第九期(本文为洪均生先生遗稿,所说时间指1989年)中于水同志的《四两能拨千斤吗》一文,甚感兴趣,认为确有研究讨论的必要。于同志谈出“以小力胜大力”小标题为“力的转换”,并说:“力的作用并非只有绝对大小这一个标准来决定。……至少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接触面积、给对方造成的损害……即以小力胜大力必须通过一定的力学结构才能实现……人体本身也具有与杠杆相似的结构,加之自我平衡能力、
期刊
今天我们学校来了一个哈佛的教授讲太极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还演练太极。一开始我觉得挺没劲,后来感到自己的确低估老美了,本以为他们只会模仿动作,而没有对太极、对中国哲学的理解,这是绝对错误的。在半小时的基础授课中,那个美国老头不止一次提到东方哲学追求的平衡、自然、放松,无欲无求,虽然在讲授基本动作(杨式太极)时没有我们洪式拳那么严格,但最基本的、要做到的他都强调,甚至我故意给他一个肩膀紧张,一个放松
期刊
采访手记:  2014年12月8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在上海市虹口区举办2014年精武体育文化高峰论坛。期间举行了总教练聘任仪式。一位儒雅的老者,走上主席台,向与会同仁郑重地行了一个武术抱拳礼。随后从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颜建平手中接过精武总教练的聘书。  他的名字叫王培锟,聘任仪式结束后,我对王老进行了采访。采访王老前,我读过王老的著作《漫步武林》,序言中王老写道:我出生在武风甚浓的闽地,从小生性爱
期刊
我自2009年认识和接触李驻军老师共3次,对李师的印象是除了他治学严谨、教拳细致、善于积累、用心总结外,令我敬佩的是他在确立洪式太极拳历史地位所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勇气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敢为人先的创新举措,为此也确立了李驻军老师在传承和推广洪式太极拳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李师第一次正式提出使用“洪式太极拳”这一名称。洪式太极拳虽以前在研习者中似曾有人提到,但从未有人正式提出使用,也从未见诸
期刊
韩保礼先生,山东章丘宫王庄人,生于1936年3月(旧历),卒于2005年8月13日。为洪式太极拳承前启后的一代明师。  韩先生自幼喜爱武术,1966年在同事(也是先生师兄)许贵成介绍下拜洪均生先生为师,随师三十载,用功刻苦,深得洪师喜爱,并得先生真传,功夫深厚。韩先生性格豪爽厚重,毫无门户之见,青年时期常随洪师走动于济南武术界,先后得到老武术家延崇仁等先生的指点,功夫、人品皆享有盛誉。  韩先生随
期刊
从与李驻军老师意外相遇,初识洪式太极拳已接近一个月,这一个月来,虽然没有练出什么成绩,但每天都在懵懵憧憧地练习着,自己也不知道到底都练了些什么,每一天都在翘首期盼着老师的光盘。直到一个礼拜前,蔡宪融师兄从中国把光盘带过来给我,才渐渐明白了一些基本的眼法,手法,步法与身法等。  其中有一老师自己总结的功法——里外缠,一种随时随地可以练习的手法,在我非常有限的练习时间以外总能想起它。一次在店里,一位顾
期刊
2007年3月初,学校刚开学几天,事务特多,大约下午五点左右接到曾与我交流过的拳友(陈华)电话,说今晚有个练大成拳的朋友想与我认识,很明显是主动找我交流来了。我曾接触过很多这种场合,了解一些武术界的行规,如果拒绝便会被别人误解,因此便随口答应了。  当晚,我们约在经常练拳的板障山前专门会友的地方,经陈介绍得知那位大成拳朋友叫田刚,曾在河南练习多年大成拳,看那身高、眼神、眉毛均带有大成拳的张扬和霸气
期刊
太极拳存在很久了,久远得让人觉得像是个踟躇缓行的老人依在功夫这个墙根下晒太阳,习惯的在墙上蹭着似有还无的痒,安详的看着一只小猫在他身边逗着尾巴,时不时的会加入身边老友的絮叨。中国功夫一如呼啸山庄里的倾斜,瘦削的,倒向一边荆棘的枞树,它的繁华鼎盛即将成为老人悠远的回忆。但是洪式太极拳发芽了,它悄悄而顽强地破土而出,茁壮成长。那是一棵一挺立便饱受风雨洗礼的树,却依然道劲苍翠。雍容大气的浪漫是它离根最近
期刊
结缘洪均生师,缘于太极。最初,闻陈式太极拳太难,未敢涉足。为健身,从孙继先老师学杨式太极拳。几年后,碰到洪师弟子孟宪彬老师,便与二、三拳友,抱着试试的态度向孟老师学习。岂料一学,便产生浓厚兴趣。洪均生老师那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螺旋运动,那看似自然又似乎超出自然、周身配合的拳法,顿使我略领悟“太极拳,缠法也”之奥妙,“试试”的心理变成了“学下去”的决心。  不久,孟老师把我引见给洪师。虽是初识,洪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