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武术,不宜故弄玄虚

来源 :搏击·武印文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zumi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手记:
  2014年12月8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在上海市虹口区举办2014年精武体育文化高峰论坛。期间举行了总教练聘任仪式。一位儒雅的老者,走上主席台,向与会同仁郑重地行了一个武术抱拳礼。随后从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颜建平手中接过精武总教练的聘书。
  他的名字叫王培锟,聘任仪式结束后,我对王老进行了采访。采访王老前,我读过王老的著作《漫步武林》,序言中王老写道:我出生在武风甚浓的闽地,从小生性爱动,受“尚武”精神的熏陶,在盛行于民间的“南少林”拳的影响下,也开始比划一两下拳脚。初中开始,对古今一些涉及战争的名著及武侠小说,极感兴趣。
  1960年,王老考进上海体育学院,并果断地选择了武术专业。毕业后,王老留校从事武术训练和教育研究工作,对武术学科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先后创建“上海体育学院武术散打专业”、“上海体院学院竞技武术班”、成功申报“上海体育学院重竞技硕士点”、全国第一个“武术博士学位授予点”。
  王老喜欢思考一些武术问题,当他看到,很多武术家们因年龄增长而放弃习练数十年刚烈的拳种,转而研习太极时,王老提出了,武术的大众健身品种,只有太极拳是不够的应有更多品牌。并建议武术家们向太极拳家学习,将本拳派进行变革,转移发展方向,创造出以“慢练”形式,达健身效果的新型练法,这样既传承本流派的拳种,也可为年老体弱者创造更多武术健身的产品。
  如今,王老虽已退休多年,但依然默默为武术工作着,他说,武术本身并不玄虚,在青少年中进行武术教学,应力求科学化。
  访谈录:
  赵丛君:2002年,您担任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总教练,后来主动请辞,如今再次被聘为总教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王培锟:曾记得,2011年1月我已向总会表明,年近古稀“应退出‘委员会’,而兼任10年的‘总教练’一职也该卸任了,让年轻一代接班,以统领‘精武武术’取得快速的发展”。晃眼间又过了4年(其间未被解聘,仅自求解聘),今再续聘我为“总教练”,真诚地感谢“精武总会”领导、“精武”拳友们对我的信任与厚爱。
  正当“精武会”获空前发展的大好形势,“精武武术”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之际,作为老武术人的我,应有为武术事业的发展、为振兴“精武武术”尽绵力,并为造就“新领军人”,做铺垫的责任。为此,我勇于接受这一聘职。
  “2014年精武体育文化高峰论坛”的成功召开,将为精武的文化传承、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新途径。作为“精武总教练”的我,也将会与全体“精武人”共开拓、共努力、共进取!
  赵丛君:2002年退休后,您一直没有离开武术,武术什么地方打动了您?
  王培锟:“武术”的传统性与体育性具有无限的探求的空间。“学无止境”“艺无止境”,既选定作为自己职业,在职时,努力尽职。退休后,虽有多项文、体、艺等项目及友人期待我选择加人,共享晚年的生活情趣。重新获新知,结交更多新的友人,确很有诱惑力。然而,退休后对武术思索、研习的时间更多,可弥补过去与民间拳友较少的交往、采民间武风,交流武技的环境,较在职时更为宽松,更为自由。选择不离弃武术主项,将会从中学得更多,感悟更多……加厚、拓宽已获得的知识,或许比重新学习新技,更有意义。而且在不断探求之中,难免涉足其它艺文、教义、兵法、哲理……再学习也成了必然,而这与另辟习新,必竟不同,是围绕“武术”的主题进行认知的。“始终如一”也是我做人所追求之一。因此,退休后一直未离开武术,也就成其自然。
  赵丛君:您曾培养、训练出多名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您在当代武术教育价值的实现上,有何体会?
  王培锟:大学毕业后,国家安排我担任专职的武术教师,既然我乐意接受此项工作,决无反悔,暗下决心,一走到底。从此我主要的工作是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具有武术技、理,为社会服务的武术学生。学生中多有成就者,诸如行政领导者、教授、教师、创新学科的领衔者等,作为曾经的专业老师,借用“青出于蓝胜于蓝”之语,仅表达高兴之情,别无另意。他们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而武术教育对他们的人生发展,也应有重大的影响。武术不仅具有体育运动的功效,更应重视武术德、智、体的教育功能。
  赵丛君:您自幼习武,1960年考入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教务处副处长、武术系主任,可谓一帆风顺,您的武术之路遇到过困难吗?
  王培锟:有。诸如,上海体院竞校武术队、散打队、太极拳剑队、舞狮队的组建,上海体院武术博士学位的申办成功等无不浸满辛酸苦辣,困难多多。然而,依靠“同一战壕的战友”,共同奋斗,知难而进,多有成效。
  赵丛君:2006年您荣膺中国武术九段,2014年被聘为国家武术院研究专家,可以说国家授予您的荣誉已经到头了,今后您打算为武术做些什么?
  王培锟:荣誉的早来,晚到,都不能影响对武术事业的追求。关键是否努力做到不辜负国家武术研究院、武术界对我的信赖,及授予我的荣誉,尽量做到名符其实。今后,还是一如既往,国家、民众认为我在武术方面还能做些什么?我当尽绵力!
  赵丛君:您曾得到周士彬、蔡龙云、王菊蓉、胡维予、张立德、吴玉昆等前辈的指导,您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王培锟:精湛的武技、精辟的武论、武德榜样、侠义柔肠……师辈人人从不同的角度给我学习的榜样。当然,从专业的角度受蔡龙云老师“勇破陋俗,引领创新”的武术思想,王菊蓉老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地严求“苦练基本功,狠抓规范功架”,周士彬、张立德的实战技术求实,求强,战术运用如神,胡维予、吴玉昆的刚柔互变,均以力、劲,为积淀的表现等,对我所产生影响最大。
  赵丛君:1963年,您开始担任全国武术比赛裁判工作,历任副裁判长、裁判长、总裁判长等职务,您个人参加过武术比赛吗?
  王培锟:我曾担任“上海体育院武术队”队长,那个时段各“体院队”不具备参加全国赛事的资格。曾参加过上海市武术比赛。   赵丛君:您曾担任上海体育学院武术队和散打队总教练、上海市武术队总教练,您在练打结合上有何体会?
  王培锟:此问题议论多年,其实当今的武术已沿“打”与“练”,也就“击”与“舞”,“套路”与“格斗”的格局发展,要回归远古武术的什么模式呢?无人知晓,当今的发展未必不好,如“中国式摔跤”不也是武术踢、打、摔、拿四大要技中的摔技为主体吗?宋已有相扑,清设有“相扑营”,一直延续至今,自成体系,源于武术,不打不拿,也很可观、可行。“散打”已有很大进步,如在技术上真正能运用、展现中国武技的内容、特点,也可自成体系,未尝不可。细嚼“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功训练大多离不开传统武术基本功训练的内容与模式。“散打”可借鉴、发扬。
  赵丛君:您创编过八式太极拳、八式长拳、八式南拳等,您觉得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创新?
  王培锟:其实我没参加上述项目的创编,或许是众多倡导者之一。但编创简单易练的拳套并不难,关键的是否符合武术的运动持点、方法、风格。尤其传播者能否正确按武的规律传授,否则所编的形式、内容、动作均会落入“舞蹈化”“体操化”的框架中。因此,应由业内人实施编创,可直入武术主题。
  赵丛君:当前的武术界,有一种只认自家招,不识他家法的现象,您怎么看?
  王培锟:“井底蛙”。建议跳出井框,再高再难也要跳,解放思想,借助外力,跳出井,看世界,一切均奇妙。发展自家也在其中了。
  赵丛君:您觉得武术院校的教授和民间武术工作者,应如何相处?
  王培锟:本为一家人,何必分你我。学院教授应主动与活动在民间的武术人相融合,千万不要成为空头的“武术理论家”、“武术学者”。若无武技的支撑,一切理论均难为社会武术人所接受,也就是要先有武术实践,才有武术理论的升华,进而指导武技的发展。社会武术人也应对教授们有重新定位的必要,大多老教授本来自武术人,而新教授中部分与武术人融为一体的大有人在,他们不仅武术理论有见地,武艺也出众,怎能另眼?当然,也有止步于“学者”的,尚须努力于武技的操练,与社会武术人的融合,成为社会武术人所欢迎的武术理论家、武术学者,共同推进武术发展的现代化、科学化。
  赵丛君:1984年12月,您出版了《紫宣棍》一书,此后相继出版了《地躺拳》、《中华散打术》等多部著作,结合您个人经历,您认为怎样能培养出文武兼备的人才?
  王培锟:培养文武兼备的武术人才,是教育系统工程的问题,非本人所能为。不过既为“武术人才”,首先要有为武术事业奋斗的思想准备,要有刻苦磨砺武术的技术技能的意志,要有紧跟社会的发展,掌握科学的体育学基础理论,要有时代精神,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应厚今薄古,批判性吸取,科学传承
  赵丛君:面对MMA等立体搏击的兴起,您对中国散打的前途有何思考?
  王培锟:散打的前景光明,关键是改革,不仅要从评判的形式,还更要在多方面加以大胆、大幅度变革。还是一句老话,“走自己的路”。
  赵丛君:有人认为武术是体育项目,也有人认为是文化项目,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王培锟:体育也属文化范畴吧!为什么将其分离,我也不甚解。上面我讲体育功能,重健身,而武术教育更体现德、智、体的作用。侧重点不同吧!没有认真研究过,仅直观认识。
  赵丛君:您觉得太极拳发展到今天,还是不是武术?
  王培锟:当然是。为使武术这一民族的运动项目能挤身于“奥运”舞台,太极拳这一项也须迎合奥运项目所提倡的“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创编出“竞技太极拳”。为了使太极拳运动能符合奥运项目的要求,必须作较大的革新,尤其是技术难度的“指定动作”创新,并融入太极拳套路中,加以应用,争取获得奥运项目的认可,在专家与运动员的数年努力创编后,“竞技太极拳”逐步成型,也获得“国际武术联合会”的认可。奥运后,在国内竞技赛事中,延继至今。这种类型的太极拳,设有相当难度的“指定动作”,诸如,“侧朝天蹬直立”、“后插腿低势平衡”、“腾空飞脚内转体180度”、“腾空摆莲360度接雀地龙”等。允许自选套路的动作可选自各式太极拳,乃至其它门类的动作,还允许配以音乐伴奏等。因此,其创编成的“竞赛太极拳套路”,既有“指定动作”难度,又保留着传统太极拳主要动作,并有创新动作,给人全新的视野。而演练上又保持太极拳运动的风格、特点。当然,应承认这一变革的跨度甚大,武术人称之为“竞技太极拳”。初时,运动员的演练水平不达火候,不为人们所认可,是可以理解的。但它必竟是从太极拳演变而来,还保留着太极拳的动作与演练的原形,仍是武术,是太极拳。
  赵丛君:2014年5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颁布了《关于印发<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通知》,您觉得此项规划意义是什么?
  王培锟:意义重大毋庸置疑!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实施,以及根据国情,适当调整段位内容与“晋段”方式、方法。
  赵丛君:当前的武术界有这样一种现象,练散打的不会套路,练套路的不会散打,您觉得散打和与武术套路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王培锟:还是教科书所说的,武术的运动分套路运动与搏斗运动两种形式。无关紧要,前者力求动作攻防实战效果,后者力求动作攻防含义演展。
  赵丛君:师徒间应如何相处?如何能让武术界里有正风正气?
  王培锟:我从不收徒,没此经验。近有“拜师不学艺,收徒不授徒”之传,若从师生关系推想,是否有些悬?
  赵丛君:如何能让武术得到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们的青睐?
  王培锟:极速提高“武术教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位置,会获得国人青睐。
  赵丛君:您对于当前中国的武术界现状,以及年轻一代的武术习练者,有什么评价和期望?
  王培锟:武术优秀运动队除竞赛外,还应将传统武术列项,并认真进行传承项目的运动特点、风格。更要重武术基本功、基本技术的训练,要规范动作功架,并将动作的攻防含义、劲力融入其中。
  赵丛君:请您为武术事业的振兴提几点建议。
  王培锟:应在专门学校培养相当数量会武技、明武理,能“言传身授”的武术教育者,担任各层次学校的武术教师,而不是无技艺的“武术学者”。
  武术本身并不玄虚,应用科学的、现代的言词进行表达。传授武术应首重“武德”“尚武精神”的培育;立足武术基本功、基本技术、攻防意义的规范教学,方可使受教者获得“武”的技艺,“武”的韵味,展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的特质。在青少年中进行武术教学,传承的技艺力求简单、易学、易练,求规范、工整,不可复杂化。传授武术理论、武德,力求科学化,宣扬正能量,杜绝“玄虚说”,防止“糟粕”泛起。
  王培锟简介:
  王培锟,男,1942年生。国家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武术九段、上海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总教练。1964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武术专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上海体育学院武术队、散手队总教练,培养训练出数名优秀教练员、运动员。曾任上海市武术队总教练,上海体育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任,培养多名硕士研究生。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中国武术百杰评选中被评为“十大武术教授”之一。多次应邀前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意大利、美国、法国讲学。担任韩国、印尼武术国家队教练、武术国际裁判。曾在国内外武术比赛中担任裁判长、总裁判长、仲裁主任工作,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优秀裁判员”。曾负责国际武术裁判员、教练员训练班组织、训练工作。出版的专著、合著有:《漫步武林》、《紫宜棍》、《地躺拳》、《中华散打术》、《福建地术》、《少林十三抓》、《肘魔》、《武术国际教程》、《中国武术简明词典》、《中华武术词典》、《体育词典》等;发表有《武术应走向世界体坛》、《论武术运动员早期训练》等论文。
其他文献
武术門派中的练功方法.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但都离不开刚和柔的方法。或刚或柔,或刚柔相间。过刚则失其刚为猛,过柔则失其柔为绵。用刚之时,在于瞬间,即转为柔,以柔屈伸,反复克刚。用柔之时,心存刚力,为外柔内刚,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气力相合,所向披靡?  无极功不但有踢桩、靠板、鹰爪力等功夫的练法,而且还有柔韧的一面。这样才能在使用中,该刚则刚,该柔则柔,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发挥水平。在通过踢
期刊
蓟辈创业传世无极功实属不易,为使无极功夫世代流传,并不至变形走样,失去真谛,写出规范动作,实为无极真谛,望学者认真学习,不负前人之苦心。  无极功十二形习之简单,但功夫练好实属不易,参照以下动作说明,恐只能演练姿式动作,但里面的内涵,如身法、力道及至用法仍需下番苫功研习,练习者切不可轻视其动作简朴无华,更不可半途而止,枉负前人传艺之苦心。  此十二形不可轻传、不可妄传、不可失传,得艺看以德为重,有
期刊
题记:本文主人公冯丹旻,吉林大学毕业,现为中船总北方重工专利事务所代理,天津开发区丹邦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是第一批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授、高级工程师。  我和冯丹旻先生的首次相遇,是在一次研讨武林文化的会议上。中等身材、面庞略黑、体格强壮的冯先生,虽已76岁的年纪,但言谈举止仍像一位年轻人,说话幽默风趣,坦直爽朗,颇具侠义之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是在2014年读书节,我家乡汉沽的新华书
期刊
在天津市汉沽区的武术圈内,提起邵义会老师,大家都知道他痴迷中华武术,是个几十年如一日刻苦用功的练家子。  邵义会的家族,与中华武术素有渊源。其先祖邵益谦,1403年远离家乡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就任顺天府海防千总,率军队聚墩台、居恒城,以防日倭海盗侵犯。后世居汉沽营城繁衍后代至今。到邵义会父亲这一辈,其父、大伯、叔叔都酷爱武术。邵义会九岁时,其叔叔就教他习练少林拳,那时因年幼拿不动刀枪,叔叔就给他做木
期刊
我从事旅游行业20多年,长期与外国人打交道,介绍中国历史,宣扬中国文化,慢慢与佛教、京剧、太极拳等绝大多数同龄人不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元素发生了联系。在工作中,我也顺便教教外国游客太极拳,于是有意无意地开始了探寻太极拳真谛之路。不料,越学越觉得迷雾重重,不知朝什么方向努力。最近,经好友引荐,得以拜识著名太极拳家关永年老师,从此,这条探寻之路变得霍亮开阔,虽然仍然艰辛,但如同在黑夜里明明白白看到了远处的
期刊
武术由盘古时代人与野兽相斗,是自然界的斗争。至轩辕黄帝时代,黄帝以此原理,按照阴阳变化,五行作生克,八卦作演绎,于是发明人与人斗的搏击术,因此,并将五行的原理包含进武术中,并利用物质创造各种武器,抗战蚩尤,为武术的原理。  五行原属物理,生克循环,内外心意,按照阴阳和静养灵根,动养神气。产生八掌八足,水火相交或乾坤倒转,或随呼吸而进行真胎息,是为九转三环气贯通,来调养练武人的身体,并且转眼运身以致
期刊
武林中人们常常提到“八卦二王”“八卦二绝”,指的是当代八卦掌名家王壮飞和其子王翰之。众所周知,八卦掌是中国武术体系中著名的拳种之一,清末时期创立,是创始人董海川集合各拳种之长而创建,当时可以说是武术发展最巅峰的时期。八卦掌将攻防技术和导引气功融合于八卦象理,讲究阴阳交错,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掌随身穿,身随步翻,步随掌转,变化无穷,又称“游身八卦”、“阴阳八卦”等。  八卦名家王壮飞(生于1910年
期刊
迎面双把是心意六合拳里众双把中的当门炮之一,是常练常用的把手,是冷兵器时期当门双把中的重拳之一,也是众双把中独树一帜、别俱风格的一把拳。迎面把手中以迎面双把为贵,为贵之处有两点:一是主动引要对方,斗引对方先动手先出着,在对方行动之时又主动出击打击对方。二是主动防御,在对方出其不意进攻的情况下,积极防守,在防守中进攻对方,采用后法制人的行为作战。迎面双把动作与顿手双把、肚里出手双把动作有部分相似动作
期刊
我看到《中华武术》第九期(本文为洪均生先生遗稿,所说时间指1989年)中于水同志的《四两能拨千斤吗》一文,甚感兴趣,认为确有研究讨论的必要。于同志谈出“以小力胜大力”小标题为“力的转换”,并说:“力的作用并非只有绝对大小这一个标准来决定。……至少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接触面积、给对方造成的损害……即以小力胜大力必须通过一定的力学结构才能实现……人体本身也具有与杠杆相似的结构,加之自我平衡能力、
期刊
今天我们学校来了一个哈佛的教授讲太极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还演练太极。一开始我觉得挺没劲,后来感到自己的确低估老美了,本以为他们只会模仿动作,而没有对太极、对中国哲学的理解,这是绝对错误的。在半小时的基础授课中,那个美国老头不止一次提到东方哲学追求的平衡、自然、放松,无欲无求,虽然在讲授基本动作(杨式太极)时没有我们洪式拳那么严格,但最基本的、要做到的他都强调,甚至我故意给他一个肩膀紧张,一个放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