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看到《中华武术》第九期(本文为洪均生先生遗稿,所说时间指1989年)中于水同志的《四两能拨千斤吗》一文,甚感兴趣,认为确有研究讨论的必要。于同志谈出“以小力胜大力”小标题为“力的转换”,并说:“力的作用并非只有绝对大小这一个标准来决定。……至少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接触面积、给对方造成的损害……即以小力胜大力必须通过一定的力学结构才能实现……人体本身也具有与杠杆相似的结构,加之自我平衡能力、发力点、重心等因素……”又说:“武术专家曾撰文评论全国太极拳比赛时,标题便是感叹《独见顶牛,何不见拨千斤?》”最后引用原国际武术节中国散手主教练曾于久谈及此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四两拨千斤确实有,但不是在太极拳中,大量的是运用在散手技击里。中国武术讲究巧、快、灵”云云。
按文中所说武术专家评论太极推手比赛,但见双方顶牛,不见四两拨千斤的技巧,这是事实。我也听到,并见到此种弊病。所说曾于久提出散打要快、灵、巧也是对的。但说只散打中有而太极拳无有,虽然所见现象可能如此。却不能以为太极拳绝对没有快、灵、巧的着法运用。
我们应当具体分析一下,巧是什么?应当认识巧是从力学规律中来,也就是合理的拳法中来,如想用巧,必须灵活,能灵,则快在其中。但无论如何灵、快,仍必须以合乎拳的理法为准,也就是动作的变化,必须符合力学原理规律,才能收效,也正是文中标题“力的转换”和“自身的杠杆变化”。文中也详细说到发力点、重心等,可惜没结合太极动作变化说的更具体些。
因为太极拳是根据阴阳哲理又符合科学(力学)的武术,它的变化非常复杂微妙,不是心粗识浅者所能认识和掌握。我们所见所闻,只是社会上习太极拳而不懂拳理、拳法的一般现象,不能因此而否定太极拳的高深艺术。即如原文所说散打场上的快、灵、巧,第三字虽是巧,我认为三字之中,应以巧为主,不灵则不快,灵和快还是为了能使出巧来。但更应知道,巧是怎么来的。巧是符合力学规律的动作,离开这种科学原理,而乱灵、乱快,绝对不起任何巧的作用。王宗岳拳论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要求的何等严格。
尽管如此,我们学太极拳对理论和拳法,也必须加深加细体会,才能真正认明这句话所说的“差”是怎么差的,差在哪里?我认为差有两方面:一是方向及角度的差,一是时间的差。有形的差可以看的见,无形的时间差不可以看到。但内劲的差别,只能感觉出来,而看不出来,王论所说“差之毫厘”便是指的方向、角度之差,讲到时间,则应说明为分秒之差。王论开头便说出“无过不及”四字。但用什么做标准,却不曾指明。当然所说的“过”或“不及”就是“差”了。陈鑫著作说明:一只手只管半边身体,应以鼻为中界,这就较王说明显些了。因此,我们学什么技艺,不但向书本上学,更要求明师口传身教,单凭琢磨书本的话,没有实践经验是不可能体会到的。即使从书本学,也得把全句的每一个字都学的完全,而不能断章取义,我们试从“四两拨千斤”这句话谈起。
“四两拨千斤”这句话,本出于无名氏的《打手歌》。歌词为“拥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黏连随不丢顶。”这几句歌词,包括了太极拳眼身步手的对抗方法。方法是动的,不是僵死的,动的主要方法,全在于周身上下螺旋前进。前进的变化方向及角度,各处的配合都是对立而统一的。既不能完全与对方的方向一致。一致则出手丢劲,偶有对立,便出现顶劲。太极拳是整体运动。我们体会歌词的意思及实际变化方法,也必须从全面琢磨,即使能用一句,也应完整,才能理解其中含义。
但是教或学太极《打手歌》,往往只说“四两拨千斤”,而不提“牵动”二字,实际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全在“牵动”二字和一个“拨”字。
究竟怎么牵动,牵动对方什么呢?牵动主要用步法,牵动对方的重心,拨转来力主要在手法,当然和眼法、身法有密切联系,才叫上下相随。我们先讲步法怎样牵动对方的重心,陈鑫说:“手到腿不到,打人不巧妙,手到腿也到,打人如薅草。”腿到什么方向呢?应当进到对方前腿的内侧或外侧,进到内侧为衬,进到外侧为套,都必须贴住对方的腿而加以旋转,才能牵动他的重心。只要重心被牵动了,则与对方接触的手,略加拨转,即能使僵硬的对方前倾或后仰而失重。正如武禹襄所说:“如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这就等于我们用一根棍子撬起石头的法子似的:只要棍子插的正是合适的位置,不用多大力气,便可以把它掀起来,但柄的方向也应尺寸合适,才能用小力掀起重的石头来。可见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了方向与时间的准确与否。太极拳的练习架子与技击的变化,更是要求准确到极精微的高度,如欲方向时间准确,更须正确而细致的研究拳的理法,特别注意这个“法”字。例如牵动四两拨千斤,必须明白牵动及拨字的方法。
我们可以试验一下,如想把对方站的人推动或推倒,只要将步子插进他的两腿中间,则以一个指头戳至他身中略一用力,对方必然动摇而站立不稳,所说是否有效,大家何妨试验看。至于《打手歌》的棚捋挤按如何认真,上下如何相随,怎样引进而使之落空,合即出的合法是合在哪里,都是法的变化。如果只问四两拨千斤吗?若不说牵动二字,可以肯定答复为“不能”。
按文中所说武术专家评论太极推手比赛,但见双方顶牛,不见四两拨千斤的技巧,这是事实。我也听到,并见到此种弊病。所说曾于久提出散打要快、灵、巧也是对的。但说只散打中有而太极拳无有,虽然所见现象可能如此。却不能以为太极拳绝对没有快、灵、巧的着法运用。
我们应当具体分析一下,巧是什么?应当认识巧是从力学规律中来,也就是合理的拳法中来,如想用巧,必须灵活,能灵,则快在其中。但无论如何灵、快,仍必须以合乎拳的理法为准,也就是动作的变化,必须符合力学原理规律,才能收效,也正是文中标题“力的转换”和“自身的杠杆变化”。文中也详细说到发力点、重心等,可惜没结合太极动作变化说的更具体些。
因为太极拳是根据阴阳哲理又符合科学(力学)的武术,它的变化非常复杂微妙,不是心粗识浅者所能认识和掌握。我们所见所闻,只是社会上习太极拳而不懂拳理、拳法的一般现象,不能因此而否定太极拳的高深艺术。即如原文所说散打场上的快、灵、巧,第三字虽是巧,我认为三字之中,应以巧为主,不灵则不快,灵和快还是为了能使出巧来。但更应知道,巧是怎么来的。巧是符合力学规律的动作,离开这种科学原理,而乱灵、乱快,绝对不起任何巧的作用。王宗岳拳论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要求的何等严格。
尽管如此,我们学太极拳对理论和拳法,也必须加深加细体会,才能真正认明这句话所说的“差”是怎么差的,差在哪里?我认为差有两方面:一是方向及角度的差,一是时间的差。有形的差可以看的见,无形的时间差不可以看到。但内劲的差别,只能感觉出来,而看不出来,王论所说“差之毫厘”便是指的方向、角度之差,讲到时间,则应说明为分秒之差。王论开头便说出“无过不及”四字。但用什么做标准,却不曾指明。当然所说的“过”或“不及”就是“差”了。陈鑫著作说明:一只手只管半边身体,应以鼻为中界,这就较王说明显些了。因此,我们学什么技艺,不但向书本上学,更要求明师口传身教,单凭琢磨书本的话,没有实践经验是不可能体会到的。即使从书本学,也得把全句的每一个字都学的完全,而不能断章取义,我们试从“四两拨千斤”这句话谈起。
“四两拨千斤”这句话,本出于无名氏的《打手歌》。歌词为“拥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黏连随不丢顶。”这几句歌词,包括了太极拳眼身步手的对抗方法。方法是动的,不是僵死的,动的主要方法,全在于周身上下螺旋前进。前进的变化方向及角度,各处的配合都是对立而统一的。既不能完全与对方的方向一致。一致则出手丢劲,偶有对立,便出现顶劲。太极拳是整体运动。我们体会歌词的意思及实际变化方法,也必须从全面琢磨,即使能用一句,也应完整,才能理解其中含义。
但是教或学太极《打手歌》,往往只说“四两拨千斤”,而不提“牵动”二字,实际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全在“牵动”二字和一个“拨”字。
究竟怎么牵动,牵动对方什么呢?牵动主要用步法,牵动对方的重心,拨转来力主要在手法,当然和眼法、身法有密切联系,才叫上下相随。我们先讲步法怎样牵动对方的重心,陈鑫说:“手到腿不到,打人不巧妙,手到腿也到,打人如薅草。”腿到什么方向呢?应当进到对方前腿的内侧或外侧,进到内侧为衬,进到外侧为套,都必须贴住对方的腿而加以旋转,才能牵动他的重心。只要重心被牵动了,则与对方接触的手,略加拨转,即能使僵硬的对方前倾或后仰而失重。正如武禹襄所说:“如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这就等于我们用一根棍子撬起石头的法子似的:只要棍子插的正是合适的位置,不用多大力气,便可以把它掀起来,但柄的方向也应尺寸合适,才能用小力掀起重的石头来。可见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了方向与时间的准确与否。太极拳的练习架子与技击的变化,更是要求准确到极精微的高度,如欲方向时间准确,更须正确而细致的研究拳的理法,特别注意这个“法”字。例如牵动四两拨千斤,必须明白牵动及拨字的方法。
我们可以试验一下,如想把对方站的人推动或推倒,只要将步子插进他的两腿中间,则以一个指头戳至他身中略一用力,对方必然动摇而站立不稳,所说是否有效,大家何妨试验看。至于《打手歌》的棚捋挤按如何认真,上下如何相随,怎样引进而使之落空,合即出的合法是合在哪里,都是法的变化。如果只问四两拨千斤吗?若不说牵动二字,可以肯定答复为“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