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四两能拨千斤吗?”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看到《中华武术》第九期(本文为洪均生先生遗稿,所说时间指1989年)中于水同志的《四两能拨千斤吗》一文,甚感兴趣,认为确有研究讨论的必要。于同志谈出“以小力胜大力”小标题为“力的转换”,并说:“力的作用并非只有绝对大小这一个标准来决定。……至少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接触面积、给对方造成的损害……即以小力胜大力必须通过一定的力学结构才能实现……人体本身也具有与杠杆相似的结构,加之自我平衡能力、发力点、重心等因素……”又说:“武术专家曾撰文评论全国太极拳比赛时,标题便是感叹《独见顶牛,何不见拨千斤?》”最后引用原国际武术节中国散手主教练曾于久谈及此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四两拨千斤确实有,但不是在太极拳中,大量的是运用在散手技击里。中国武术讲究巧、快、灵”云云。
  按文中所说武术专家评论太极推手比赛,但见双方顶牛,不见四两拨千斤的技巧,这是事实。我也听到,并见到此种弊病。所说曾于久提出散打要快、灵、巧也是对的。但说只散打中有而太极拳无有,虽然所见现象可能如此。却不能以为太极拳绝对没有快、灵、巧的着法运用。
  我们应当具体分析一下,巧是什么?应当认识巧是从力学规律中来,也就是合理的拳法中来,如想用巧,必须灵活,能灵,则快在其中。但无论如何灵、快,仍必须以合乎拳的理法为准,也就是动作的变化,必须符合力学原理规律,才能收效,也正是文中标题“力的转换”和“自身的杠杆变化”。文中也详细说到发力点、重心等,可惜没结合太极动作变化说的更具体些。
  因为太极拳是根据阴阳哲理又符合科学(力学)的武术,它的变化非常复杂微妙,不是心粗识浅者所能认识和掌握。我们所见所闻,只是社会上习太极拳而不懂拳理、拳法的一般现象,不能因此而否定太极拳的高深艺术。即如原文所说散打场上的快、灵、巧,第三字虽是巧,我认为三字之中,应以巧为主,不灵则不快,灵和快还是为了能使出巧来。但更应知道,巧是怎么来的。巧是符合力学规律的动作,离开这种科学原理,而乱灵、乱快,绝对不起任何巧的作用。王宗岳拳论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要求的何等严格。
  尽管如此,我们学太极拳对理论和拳法,也必须加深加细体会,才能真正认明这句话所说的“差”是怎么差的,差在哪里?我认为差有两方面:一是方向及角度的差,一是时间的差。有形的差可以看的见,无形的时间差不可以看到。但内劲的差别,只能感觉出来,而看不出来,王论所说“差之毫厘”便是指的方向、角度之差,讲到时间,则应说明为分秒之差。王论开头便说出“无过不及”四字。但用什么做标准,却不曾指明。当然所说的“过”或“不及”就是“差”了。陈鑫著作说明:一只手只管半边身体,应以鼻为中界,这就较王说明显些了。因此,我们学什么技艺,不但向书本上学,更要求明师口传身教,单凭琢磨书本的话,没有实践经验是不可能体会到的。即使从书本学,也得把全句的每一个字都学的完全,而不能断章取义,我们试从“四两拨千斤”这句话谈起。
  “四两拨千斤”这句话,本出于无名氏的《打手歌》。歌词为“拥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黏连随不丢顶。”这几句歌词,包括了太极拳眼身步手的对抗方法。方法是动的,不是僵死的,动的主要方法,全在于周身上下螺旋前进。前进的变化方向及角度,各处的配合都是对立而统一的。既不能完全与对方的方向一致。一致则出手丢劲,偶有对立,便出现顶劲。太极拳是整体运动。我们体会歌词的意思及实际变化方法,也必须从全面琢磨,即使能用一句,也应完整,才能理解其中含义。
  但是教或学太极《打手歌》,往往只说“四两拨千斤”,而不提“牵动”二字,实际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全在“牵动”二字和一个“拨”字。
  究竟怎么牵动,牵动对方什么呢?牵动主要用步法,牵动对方的重心,拨转来力主要在手法,当然和眼法、身法有密切联系,才叫上下相随。我们先讲步法怎样牵动对方的重心,陈鑫说:“手到腿不到,打人不巧妙,手到腿也到,打人如薅草。”腿到什么方向呢?应当进到对方前腿的内侧或外侧,进到内侧为衬,进到外侧为套,都必须贴住对方的腿而加以旋转,才能牵动他的重心。只要重心被牵动了,则与对方接触的手,略加拨转,即能使僵硬的对方前倾或后仰而失重。正如武禹襄所说:“如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这就等于我们用一根棍子撬起石头的法子似的:只要棍子插的正是合适的位置,不用多大力气,便可以把它掀起来,但柄的方向也应尺寸合适,才能用小力掀起重的石头来。可见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了方向与时间的准确与否。太极拳的练习架子与技击的变化,更是要求准确到极精微的高度,如欲方向时间准确,更须正确而细致的研究拳的理法,特别注意这个“法”字。例如牵动四两拨千斤,必须明白牵动及拨字的方法。
  我们可以试验一下,如想把对方站的人推动或推倒,只要将步子插进他的两腿中间,则以一个指头戳至他身中略一用力,对方必然动摇而站立不稳,所说是否有效,大家何妨试验看。至于《打手歌》的棚捋挤按如何认真,上下如何相随,怎样引进而使之落空,合即出的合法是合在哪里,都是法的变化。如果只问四两拨千斤吗?若不说牵动二字,可以肯定答复为“不能”。
其他文献
无极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最神奇的部分之一,既是一种健身强体的技能,同时也是一种注重积极进取的生活方式,它可高贵气质,修炼身心,可提高人对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增强信心,使人得到勇气和力量。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师从高铁静师父开始了无极武术的习武生活,师父对我的谆谆教诲、悉心培养和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使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学子逐渐成为对无极武术和社会有
期刊
中华武术是我们的祖先为了自己的生存,在同大自然斗争中,特别是猎食大型动物过程中而产生的一种技巧和防身术,也是中华武术的雏形。雏形时期的武术是以力为主,技艺性相对差些。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剩余物质(实用价值的物质形态)的产生、存在,一些人要占有并逃避他人的染指,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争斗和械斗。这就是战争的萌芽状态,也是为这种功防技巧和防身术的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特别是冷兵器时代,这种社会需求
期刊
武术門派中的练功方法.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但都离不开刚和柔的方法。或刚或柔,或刚柔相间。过刚则失其刚为猛,过柔则失其柔为绵。用刚之时,在于瞬间,即转为柔,以柔屈伸,反复克刚。用柔之时,心存刚力,为外柔内刚,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气力相合,所向披靡?  无极功不但有踢桩、靠板、鹰爪力等功夫的练法,而且还有柔韧的一面。这样才能在使用中,该刚则刚,该柔则柔,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发挥水平。在通过踢
期刊
蓟辈创业传世无极功实属不易,为使无极功夫世代流传,并不至变形走样,失去真谛,写出规范动作,实为无极真谛,望学者认真学习,不负前人之苦心。  无极功十二形习之简单,但功夫练好实属不易,参照以下动作说明,恐只能演练姿式动作,但里面的内涵,如身法、力道及至用法仍需下番苫功研习,练习者切不可轻视其动作简朴无华,更不可半途而止,枉负前人传艺之苦心。  此十二形不可轻传、不可妄传、不可失传,得艺看以德为重,有
期刊
题记:本文主人公冯丹旻,吉林大学毕业,现为中船总北方重工专利事务所代理,天津开发区丹邦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是第一批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授、高级工程师。  我和冯丹旻先生的首次相遇,是在一次研讨武林文化的会议上。中等身材、面庞略黑、体格强壮的冯先生,虽已76岁的年纪,但言谈举止仍像一位年轻人,说话幽默风趣,坦直爽朗,颇具侠义之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是在2014年读书节,我家乡汉沽的新华书
期刊
在天津市汉沽区的武术圈内,提起邵义会老师,大家都知道他痴迷中华武术,是个几十年如一日刻苦用功的练家子。  邵义会的家族,与中华武术素有渊源。其先祖邵益谦,1403年远离家乡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就任顺天府海防千总,率军队聚墩台、居恒城,以防日倭海盗侵犯。后世居汉沽营城繁衍后代至今。到邵义会父亲这一辈,其父、大伯、叔叔都酷爱武术。邵义会九岁时,其叔叔就教他习练少林拳,那时因年幼拿不动刀枪,叔叔就给他做木
期刊
我从事旅游行业20多年,长期与外国人打交道,介绍中国历史,宣扬中国文化,慢慢与佛教、京剧、太极拳等绝大多数同龄人不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元素发生了联系。在工作中,我也顺便教教外国游客太极拳,于是有意无意地开始了探寻太极拳真谛之路。不料,越学越觉得迷雾重重,不知朝什么方向努力。最近,经好友引荐,得以拜识著名太极拳家关永年老师,从此,这条探寻之路变得霍亮开阔,虽然仍然艰辛,但如同在黑夜里明明白白看到了远处的
期刊
武术由盘古时代人与野兽相斗,是自然界的斗争。至轩辕黄帝时代,黄帝以此原理,按照阴阳变化,五行作生克,八卦作演绎,于是发明人与人斗的搏击术,因此,并将五行的原理包含进武术中,并利用物质创造各种武器,抗战蚩尤,为武术的原理。  五行原属物理,生克循环,内外心意,按照阴阳和静养灵根,动养神气。产生八掌八足,水火相交或乾坤倒转,或随呼吸而进行真胎息,是为九转三环气贯通,来调养练武人的身体,并且转眼运身以致
期刊
武林中人们常常提到“八卦二王”“八卦二绝”,指的是当代八卦掌名家王壮飞和其子王翰之。众所周知,八卦掌是中国武术体系中著名的拳种之一,清末时期创立,是创始人董海川集合各拳种之长而创建,当时可以说是武术发展最巅峰的时期。八卦掌将攻防技术和导引气功融合于八卦象理,讲究阴阳交错,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掌随身穿,身随步翻,步随掌转,变化无穷,又称“游身八卦”、“阴阳八卦”等。  八卦名家王壮飞(生于1910年
期刊
迎面双把是心意六合拳里众双把中的当门炮之一,是常练常用的把手,是冷兵器时期当门双把中的重拳之一,也是众双把中独树一帜、别俱风格的一把拳。迎面把手中以迎面双把为贵,为贵之处有两点:一是主动引要对方,斗引对方先动手先出着,在对方行动之时又主动出击打击对方。二是主动防御,在对方出其不意进攻的情况下,积极防守,在防守中进攻对方,采用后法制人的行为作战。迎面双把动作与顿手双把、肚里出手双把动作有部分相似动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