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关于七夕,闽南有很多美丽的故事,趋于一致的都与牛郎织女有关。而每个故事中,喜鹊都是其中重要喜剧配角。
泉州民间关于七夕的传说,从小我听到的版本是这样的:天上七个仙女下凡,其中第七个与牛郎结婚生了两个孩子。王母娘娘知道以后很生气,就将七仙女抓回天上。于是,牛郎就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去追。王母娘娘拔下头发上的银针丢过去阻隔他们,于是有了银河。直到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喜鹊会纷纷飞至天河上,为之搭桥,名曰“鹊桥”,通过鹊桥牛郎和织女才得以见面。人们说,七夕当天不见喜鹊,是因为喜鹊都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了。七夕过后,喜鹊头部都秃顶,就是因为牛郎牵牛过鹊桥时,牛蹄子蹂踏所致。而七夕的晚上,也会经常下点小雨,民间解释是牛郎织女相会了,两个人喜极而泣,或是分手时依恋不舍,挥泪告别。
民间广为流传的是据说天帝原来的旨意是允许织女七日一会牛郎,但是喜鹊“报错喜”,错传为一年一度的七月初七日相会。这是喜鹊不能原谅的过失,因此在七夕大清早,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胭脂、花粉、花束等物,用红髻索捆扎起来,抛上屋檐顶,责罚喜鹊衔送到天河边,供织女梳妆打扮会牛郎。
厦门有关七夕的传说,牛郎织女原为天上的夫妇星宿,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但是牛郎很懒惰,每日的碗筷都不洗,到每年七月初七就累积360块碗,都要织女帮着洗,等织女洗完了,已经没有功夫和他相会。因此,织女埋怨鹊鸟误传,使他们不能时常相会,就捉了鹊鸟去拔毛,所以,每年七月七日这天鹊鸟连影都没,若是有,每只鹊鸟的头,便一根毛都没有。鹊鸟何辜,为了牛郎织女的恩怨,头部不是被牛蹂踏致秃,就是要当搬运工送那么多化妆品到天上,还要被抓去拔毛,的确很逗,也很值得玩味。不过,如果少了这只喜鹊,故事也不好玩了。
在台湾,七夕节又被叫“情人节”、“女儿节”,是“时年八节”中最富浪漫色彩的节日。牛郎织女、天仙配故事中争取婚姻自主,盼望早日团聚,以及对夫妻恩爱、耕织自足生活勇敢追求始终是台湾七夕节的主题之一。台北有一座叫“照明宫”的情人庙,庙中塑有牛郎织女的蜡像,仿佛真人一般。每到七夕节这天,一对对情侣从各地涌向情人庙朝觐,立下他们的山盟海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结连理枝。”如今,闽南地区也渐渐将七夕当成了属于自己的情人节。
那么,七夕究竟缘何兴起呢?
普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的七夕民俗发端于汉代,南北朝时由皇家传入民间,唐宋以后大为盛行。无疑,她是中华汉民族源远流长的一个节日。古代虽然流传着许多咏诵“鹊桥”爱情的诗歌,比如脍炙人口的秦观的《鹊桥仙》。但准确来说,七夕其实不是古人的“情人节”。在古代中原,七夕则具有“乞巧”“斗巧”的说法,七夕(“乞巧节”)是妇女的节日,反而是元宵节更像情人约会的节日。如果从闽南的民俗来看,尤为如此。 每年盛况空前的泉州正月十五游花灯民俗,由来已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古代类似元宵节或踏青才是青年男女社交和约会的平台;古代中原的习俗是,每年在这一天晚上,女子们穿针乞巧,是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闽南地区以前也有“乞巧”“斗巧”的习俗,但多不很重“乞巧”。有的地方妇女这一天捉一只蜘蛛,放在小盒中,第二天看其结网情况,判断自己巧不巧;闽南妇女,会在这一天制白酒(米酒),让亲友品尝,PK烹饪;姑娘们则缝制香蘘、香袋,赠送长辈、亲朋好友或心上人;小姑娘还悄悄缝三寸小绣花鞋,鞋里装上糖冬瓜、红枣、瓜子、糖果,在夜深人静后,到厕所拜“东新娘仔”,一边拜,一边舞蹈,一边轻唱一首《东新娘仔》的歌谣……看来,闽南女性也有风情万种的时候。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七娘妈是民间十分盛行崇拜,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中午时分,在檐口摆方桌,敬祀七娘妈。旧时人们要备瓜果菜肴七盘,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盏七个,筷子七双,小型纸桥七乘,把七娘妈的六位姐姐也全部请来,共庆“七娘妈生”。七月初七日相会,七小姐忙着约会,还要分身来庆生,这真的是个美丽的误会。在闽南古代,民间也有七夕“拜天孙”的习俗。泉州府志《风俗篇》记载七夕陈瓜豆及果,小儿拜天孙,解续命缕”,按照这个习俗,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头一个七夕拜“七娘妈”为“契母”。在七夕,还要解去新生儿在端午节系于手腕上用五色丝线搓成的“续命缕”,将“续命缕”和香粉做成一包掷置屋顶上。到十六岁那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已经长大成人、与“七娘妈”脱离关系进行洗礼。“洗契”可以说是闽南地区的成年礼。台湾民间目前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以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成人礼。
作为闽南人,在乡下,以前每年“七娘妈生”那天,一早就要欢快地去采七种不同的鲜花,对小朋友来说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中午12点,在家中设香案,摆上这些花,连同汤圆、果蔬、油饭、胭脂、香粉等,面向天井空中,拜“七娘妈”,有的还焚送七娘亭、七娘轿。晚上时,在葡萄架下听长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据说,如果仔细听,可以听到葡萄架上沙沙的声音,那是牛郎与织女在聊天;年轻女子把盛有清水的脸盆放在天井,也能从中看牛郎与织女相会情景……
其实,不管是在闽南,还是在台湾,七夕都很重视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民间有许多地方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七夕这天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鸡蛋、瘦猪肉、猪小肠、螃蟹等,晚饭后,分食石榴。这两种食物均有一定的驱虫功能,因而很受欢迎。因何有此独特节俗?相传出自海峡两岸尊奉的北宋名医“保生大帝”吴云东(一称吴真人)。由于吴云东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上自皇家,下至贫民,都尊崇他为医神。景佑元年(1034年)夏令,闽南一带瘟疫流行,好心的名医吴云东带着徒弟,四处采药救治百姓。他见许多大人小孩患有虫病,就倡导人们在七夕这天购食使君子、石榴。因七夕这天好记,期间又是石榴成熟季节。所以,民众都遵嘱去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后来便相沿成俗,并随着闽南移民过台湾而沿袭至今。宋代乾道年间(1165~1173年),皇帝封他为“忠显侯”、“大道真人”。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又追封吴云东为“医灵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在台湾,祭祀保生大帝的庙宇竟多达162座。有趣的是,台湾和漳州沿海地区,七夕的晚餐,民间还习惯煮食红糖干饭,这对诱虫吃药也起了辅助作用。漳州地区民间还有在七夕节用一种特殊食品祀神的习俗。这种特殊食品,漳州人俗称“白酒”,其制法是“白米蒸熟后摊凉”,酒香诱人,甜酸适宜、清爽香甜,十分可口,是酷暑中一种解暑食品。
不过,最有趣的还数漳州东山,过七夕更别具一格:家家户户“拜老婆”。七夕这一天,岛上家家户户一定会买石榴和“小管”(鱿鱼)。中午,米饭、“小管”外加几个石榴,是“拜老婆”不可或缺的东西。“拜老婆”地点就在卧室里的大床上,把上述三样摆在床中央,那个插香的小巧“香炉”,人们偏偏不叫“香炉”,而叫它为“老婆广(筒)”。从民俗的角度解读,其实其为一种生殖崇拜。看来,漳州人的节日创意一点不逊色泉州、厦门。
台湾和闽南独具区域特色的七夕,从到“七娘妈生”到小孩成年礼,再到各个版本的七夕传说及地方民俗,各式各样的“活动节目单”内容丰富多彩、诗情画意、独具想象,我们可以从中品味到先民的智慧、浪漫与诗意。七夕民俗在民间的传播和传递过程中,也不断添加新的色彩,显示了中华文化生机勃勃的脉动与传承。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关于七夕,闽南有很多美丽的故事,趋于一致的都与牛郎织女有关。而每个故事中,喜鹊都是其中重要喜剧配角。
泉州民间关于七夕的传说,从小我听到的版本是这样的:天上七个仙女下凡,其中第七个与牛郎结婚生了两个孩子。王母娘娘知道以后很生气,就将七仙女抓回天上。于是,牛郎就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去追。王母娘娘拔下头发上的银针丢过去阻隔他们,于是有了银河。直到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喜鹊会纷纷飞至天河上,为之搭桥,名曰“鹊桥”,通过鹊桥牛郎和织女才得以见面。人们说,七夕当天不见喜鹊,是因为喜鹊都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了。七夕过后,喜鹊头部都秃顶,就是因为牛郎牵牛过鹊桥时,牛蹄子蹂踏所致。而七夕的晚上,也会经常下点小雨,民间解释是牛郎织女相会了,两个人喜极而泣,或是分手时依恋不舍,挥泪告别。
民间广为流传的是据说天帝原来的旨意是允许织女七日一会牛郎,但是喜鹊“报错喜”,错传为一年一度的七月初七日相会。这是喜鹊不能原谅的过失,因此在七夕大清早,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胭脂、花粉、花束等物,用红髻索捆扎起来,抛上屋檐顶,责罚喜鹊衔送到天河边,供织女梳妆打扮会牛郎。
厦门有关七夕的传说,牛郎织女原为天上的夫妇星宿,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但是牛郎很懒惰,每日的碗筷都不洗,到每年七月初七就累积360块碗,都要织女帮着洗,等织女洗完了,已经没有功夫和他相会。因此,织女埋怨鹊鸟误传,使他们不能时常相会,就捉了鹊鸟去拔毛,所以,每年七月七日这天鹊鸟连影都没,若是有,每只鹊鸟的头,便一根毛都没有。鹊鸟何辜,为了牛郎织女的恩怨,头部不是被牛蹂踏致秃,就是要当搬运工送那么多化妆品到天上,还要被抓去拔毛,的确很逗,也很值得玩味。不过,如果少了这只喜鹊,故事也不好玩了。
在台湾,七夕节又被叫“情人节”、“女儿节”,是“时年八节”中最富浪漫色彩的节日。牛郎织女、天仙配故事中争取婚姻自主,盼望早日团聚,以及对夫妻恩爱、耕织自足生活勇敢追求始终是台湾七夕节的主题之一。台北有一座叫“照明宫”的情人庙,庙中塑有牛郎织女的蜡像,仿佛真人一般。每到七夕节这天,一对对情侣从各地涌向情人庙朝觐,立下他们的山盟海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结连理枝。”如今,闽南地区也渐渐将七夕当成了属于自己的情人节。
那么,七夕究竟缘何兴起呢?
普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的七夕民俗发端于汉代,南北朝时由皇家传入民间,唐宋以后大为盛行。无疑,她是中华汉民族源远流长的一个节日。古代虽然流传着许多咏诵“鹊桥”爱情的诗歌,比如脍炙人口的秦观的《鹊桥仙》。但准确来说,七夕其实不是古人的“情人节”。在古代中原,七夕则具有“乞巧”“斗巧”的说法,七夕(“乞巧节”)是妇女的节日,反而是元宵节更像情人约会的节日。如果从闽南的民俗来看,尤为如此。 每年盛况空前的泉州正月十五游花灯民俗,由来已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古代类似元宵节或踏青才是青年男女社交和约会的平台;古代中原的习俗是,每年在这一天晚上,女子们穿针乞巧,是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闽南地区以前也有“乞巧”“斗巧”的习俗,但多不很重“乞巧”。有的地方妇女这一天捉一只蜘蛛,放在小盒中,第二天看其结网情况,判断自己巧不巧;闽南妇女,会在这一天制白酒(米酒),让亲友品尝,PK烹饪;姑娘们则缝制香蘘、香袋,赠送长辈、亲朋好友或心上人;小姑娘还悄悄缝三寸小绣花鞋,鞋里装上糖冬瓜、红枣、瓜子、糖果,在夜深人静后,到厕所拜“东新娘仔”,一边拜,一边舞蹈,一边轻唱一首《东新娘仔》的歌谣……看来,闽南女性也有风情万种的时候。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七娘妈是民间十分盛行崇拜,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中午时分,在檐口摆方桌,敬祀七娘妈。旧时人们要备瓜果菜肴七盘,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盏七个,筷子七双,小型纸桥七乘,把七娘妈的六位姐姐也全部请来,共庆“七娘妈生”。七月初七日相会,七小姐忙着约会,还要分身来庆生,这真的是个美丽的误会。在闽南古代,民间也有七夕“拜天孙”的习俗。泉州府志《风俗篇》记载七夕陈瓜豆及果,小儿拜天孙,解续命缕”,按照这个习俗,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头一个七夕拜“七娘妈”为“契母”。在七夕,还要解去新生儿在端午节系于手腕上用五色丝线搓成的“续命缕”,将“续命缕”和香粉做成一包掷置屋顶上。到十六岁那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已经长大成人、与“七娘妈”脱离关系进行洗礼。“洗契”可以说是闽南地区的成年礼。台湾民间目前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以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成人礼。
作为闽南人,在乡下,以前每年“七娘妈生”那天,一早就要欢快地去采七种不同的鲜花,对小朋友来说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中午12点,在家中设香案,摆上这些花,连同汤圆、果蔬、油饭、胭脂、香粉等,面向天井空中,拜“七娘妈”,有的还焚送七娘亭、七娘轿。晚上时,在葡萄架下听长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据说,如果仔细听,可以听到葡萄架上沙沙的声音,那是牛郎与织女在聊天;年轻女子把盛有清水的脸盆放在天井,也能从中看牛郎与织女相会情景……
其实,不管是在闽南,还是在台湾,七夕都很重视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民间有许多地方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七夕这天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鸡蛋、瘦猪肉、猪小肠、螃蟹等,晚饭后,分食石榴。这两种食物均有一定的驱虫功能,因而很受欢迎。因何有此独特节俗?相传出自海峡两岸尊奉的北宋名医“保生大帝”吴云东(一称吴真人)。由于吴云东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上自皇家,下至贫民,都尊崇他为医神。景佑元年(1034年)夏令,闽南一带瘟疫流行,好心的名医吴云东带着徒弟,四处采药救治百姓。他见许多大人小孩患有虫病,就倡导人们在七夕这天购食使君子、石榴。因七夕这天好记,期间又是石榴成熟季节。所以,民众都遵嘱去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后来便相沿成俗,并随着闽南移民过台湾而沿袭至今。宋代乾道年间(1165~1173年),皇帝封他为“忠显侯”、“大道真人”。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又追封吴云东为“医灵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在台湾,祭祀保生大帝的庙宇竟多达162座。有趣的是,台湾和漳州沿海地区,七夕的晚餐,民间还习惯煮食红糖干饭,这对诱虫吃药也起了辅助作用。漳州地区民间还有在七夕节用一种特殊食品祀神的习俗。这种特殊食品,漳州人俗称“白酒”,其制法是“白米蒸熟后摊凉”,酒香诱人,甜酸适宜、清爽香甜,十分可口,是酷暑中一种解暑食品。
不过,最有趣的还数漳州东山,过七夕更别具一格:家家户户“拜老婆”。七夕这一天,岛上家家户户一定会买石榴和“小管”(鱿鱼)。中午,米饭、“小管”外加几个石榴,是“拜老婆”不可或缺的东西。“拜老婆”地点就在卧室里的大床上,把上述三样摆在床中央,那个插香的小巧“香炉”,人们偏偏不叫“香炉”,而叫它为“老婆广(筒)”。从民俗的角度解读,其实其为一种生殖崇拜。看来,漳州人的节日创意一点不逊色泉州、厦门。
台湾和闽南独具区域特色的七夕,从到“七娘妈生”到小孩成年礼,再到各个版本的七夕传说及地方民俗,各式各样的“活动节目单”内容丰富多彩、诗情画意、独具想象,我们可以从中品味到先民的智慧、浪漫与诗意。七夕民俗在民间的传播和传递过程中,也不断添加新的色彩,显示了中华文化生机勃勃的脉动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