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付 嫱,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
电影《活着》剧照
《活着》是余华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的代表作。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1994年张艺谋拍摄了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活着》,这部影片获得了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男演员奖,人道精神奖。
小说主人公徐福贵是一个既没有福气,又没有贵气的可怜之人,他可怜的并不是因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七位至亲接连因他或社会或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相继离世,而是他们死了他还活着,一个人孤独的度过晚年。他经历了半世繁华,最终一朝落尽。他的一生都是被动的,被迫的,在时间的催促下就犹如他最后所相依为命的老水牛一样不断向前。而小说中的其他几位主人公就像是福贵苦涩如咖啡一样的人生中的添加剂,缺一不可,却又让人想要一一忘掉。
这部小说是一部让人读起来非常沉痛的小说。它跨越了很长的一段年代,具有一定的史诗性,时代特征极其明显。它将历史浓缩为个人命运,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厚重。福贵的每一个亲人的离世其实就是一场浩劫的结束。
《活着》是余华以第一人称自述的角度在用一种近乎冰冷的语调描述发生在福贵身上一系列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作品中所有悲剧的出现,如家败,考丧,妻死,儿亡,一系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情并没有任何轰动效果,但就是在作者那种慵懒的娓娓道来的语调中慢慢侵入读者的骨髓,冰冷刺骨。它以一种最为平和的方式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的一切不过是枉然而已,它其实戳到了很多人的痛处。在整部小说中,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全部都是平实的语言,这也正是符合主人公福贵的身份背景。整部小说都是在泪水的浸泡下完成的,不论是悲伤的、绝望的、激动的还是喜极而泣的,全部都均匀的分布在小说的全篇,主人公命运跌宕起伏的强烈性令人呼吸都不由的会放轻再放轻。
人们都说任何电影都无法诠释它所改编的佳作,《白鹿原》是这样,《活着》也是这样。但是,《活着》是目前张艺谋拍摄的唯一被禁的影片。原著小说《活着》没有被禁,而并没有原著深刻的电影《活着》被禁了,其多少令人觉得耐人寻味,也由此可见电影《活着》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性和广泛影响力。电影《活着》同原著相比有许多的删节,整部电影观看下来并没有读原著那般痛彻心扉,电影情节似乎缺少了小说中的强烈的现实感,贴近当时的政治生活是电影拍摄的出发点。但它总归还是淡然的。
在电影《活着》中,福贵的扮演者是葛优,葛大爷的演技一直是为大家所称赞的,在本剧中也不例外,同样非常出彩。福贵是一个非常难诠释的角色,他在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与磨难,身边一个个至亲随风而去,该何去何从?
整部电影中,时代特征体现得非常明显,如大炼钢铁时各家各户把自家的铁锅都拿来炼钢;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手一份的《毛主席语录》等。
同原著相比,电影《活着》对于其中的一些角色的经历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如在原著中,福贵的儿子有庆为县长怀孕的妻子输血,被不负责任的医生抽过量致死;而在电影中,有庆是被县长春生倒车撞倒的墙上掉落的砖块砸死的。
我对于这一段的小说描写有着非比寻常的关注,因为福贵的回忆就像是一盆冰水顺着脑顶浇下一般,令人痛彻骨髓,浑身颤抖。在小说中对福贵的回忆是这样描写的:“抽一点血就抽一点,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儿子就不停了。抽着抽着有庆的脸就白了,他还硬挺着不说,后来连嘴唇也白了……那时候有庆已经不行了,可出来个医生说血还不够用。抽血的是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他还不住手,等到有庆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医生也没怎么当会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就跑进产房去救县长的女人了。”
在刚读完小说之时,我对这个场景的电影效果是极其期待的,就像是一只浑身的毛都炸开的猫一样,那种抑制不住的好奇让我非常的迫不及待。我不知道福贵用平淡的语气说完的关于他儿子的死在电影中会以怎样的画面呈现出来,但最终让我失望了,不知道张艺谋对于这一部分的改编是否也是觉得太过惨烈。
在原著中,春生因受不了文化大革命的迫害,悬梁自尽;而在电影中,并没有描述春生的死,他只是不回头的走入了一条幽深的巷子,直至看不见,他究竟死了没有,我们无从可知,但这样的悬念处理体现了电影表达的艺术性。在原著中,家珍因病撒手人寰,凤霞的老公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惨死,福贵的孙子苦根也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幼小的生命,然而这些在电影里全部都没有出现,电影的结尾处就是替凤霞和有庆上完坟的福贵、家珍、二喜和馒头(苦根小名)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其乐融融的场景。影片到此戛然而止,为这个悲惨的故事加了一个乐观的结局。笔者感觉结束得过于仓促。
有人说,电影不同于文学,它要照顾到更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还要兼顾政治上的允许范围,所以展现的结局中家珍活着,二喜活着,馒头活着,福贵当然也活着。悲剧的力量虽然减弱了,但从观众的审美层面上来讲,影片最后情绪的缓和给了观众释放的空间。但笔者认为小说中这种渲染的死亡气息是整部小说最为完整的主线,一旦切断就无法成型。
张艺谋在影片中最好的一个处理就是道具的使用,最主要的道具不是反复让观众欣赏的皮影,而是一个普通的木箱:用来放置皮影的木箱。这个容易被观众忽视的道具木箱其实是指代家庭概念的含蓄用意,我在观影的时候一直忽略了它的存在,直到影片的结尾,福贵让馒头把买来的小鸡放在木盒子里养时才引起我的重视。这在小说中是没有的。
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不论是余华还是张艺谋,《活着》就是告诉我们:繁华落尽一场空,幸福与不幸都是虚无的,生活就只是活着,静静的活着……
付 嫱,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
电影《活着》剧照
《活着》是余华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的代表作。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1994年张艺谋拍摄了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活着》,这部影片获得了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男演员奖,人道精神奖。
小说主人公徐福贵是一个既没有福气,又没有贵气的可怜之人,他可怜的并不是因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七位至亲接连因他或社会或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相继离世,而是他们死了他还活着,一个人孤独的度过晚年。他经历了半世繁华,最终一朝落尽。他的一生都是被动的,被迫的,在时间的催促下就犹如他最后所相依为命的老水牛一样不断向前。而小说中的其他几位主人公就像是福贵苦涩如咖啡一样的人生中的添加剂,缺一不可,却又让人想要一一忘掉。
这部小说是一部让人读起来非常沉痛的小说。它跨越了很长的一段年代,具有一定的史诗性,时代特征极其明显。它将历史浓缩为个人命运,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厚重。福贵的每一个亲人的离世其实就是一场浩劫的结束。
《活着》是余华以第一人称自述的角度在用一种近乎冰冷的语调描述发生在福贵身上一系列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作品中所有悲剧的出现,如家败,考丧,妻死,儿亡,一系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情并没有任何轰动效果,但就是在作者那种慵懒的娓娓道来的语调中慢慢侵入读者的骨髓,冰冷刺骨。它以一种最为平和的方式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的一切不过是枉然而已,它其实戳到了很多人的痛处。在整部小说中,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全部都是平实的语言,这也正是符合主人公福贵的身份背景。整部小说都是在泪水的浸泡下完成的,不论是悲伤的、绝望的、激动的还是喜极而泣的,全部都均匀的分布在小说的全篇,主人公命运跌宕起伏的强烈性令人呼吸都不由的会放轻再放轻。
人们都说任何电影都无法诠释它所改编的佳作,《白鹿原》是这样,《活着》也是这样。但是,《活着》是目前张艺谋拍摄的唯一被禁的影片。原著小说《活着》没有被禁,而并没有原著深刻的电影《活着》被禁了,其多少令人觉得耐人寻味,也由此可见电影《活着》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性和广泛影响力。电影《活着》同原著相比有许多的删节,整部电影观看下来并没有读原著那般痛彻心扉,电影情节似乎缺少了小说中的强烈的现实感,贴近当时的政治生活是电影拍摄的出发点。但它总归还是淡然的。
在电影《活着》中,福贵的扮演者是葛优,葛大爷的演技一直是为大家所称赞的,在本剧中也不例外,同样非常出彩。福贵是一个非常难诠释的角色,他在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与磨难,身边一个个至亲随风而去,该何去何从?
整部电影中,时代特征体现得非常明显,如大炼钢铁时各家各户把自家的铁锅都拿来炼钢;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手一份的《毛主席语录》等。
同原著相比,电影《活着》对于其中的一些角色的经历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如在原著中,福贵的儿子有庆为县长怀孕的妻子输血,被不负责任的医生抽过量致死;而在电影中,有庆是被县长春生倒车撞倒的墙上掉落的砖块砸死的。
我对于这一段的小说描写有着非比寻常的关注,因为福贵的回忆就像是一盆冰水顺着脑顶浇下一般,令人痛彻骨髓,浑身颤抖。在小说中对福贵的回忆是这样描写的:“抽一点血就抽一点,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儿子就不停了。抽着抽着有庆的脸就白了,他还硬挺着不说,后来连嘴唇也白了……那时候有庆已经不行了,可出来个医生说血还不够用。抽血的是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他还不住手,等到有庆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医生也没怎么当会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就跑进产房去救县长的女人了。”
在刚读完小说之时,我对这个场景的电影效果是极其期待的,就像是一只浑身的毛都炸开的猫一样,那种抑制不住的好奇让我非常的迫不及待。我不知道福贵用平淡的语气说完的关于他儿子的死在电影中会以怎样的画面呈现出来,但最终让我失望了,不知道张艺谋对于这一部分的改编是否也是觉得太过惨烈。
在原著中,春生因受不了文化大革命的迫害,悬梁自尽;而在电影中,并没有描述春生的死,他只是不回头的走入了一条幽深的巷子,直至看不见,他究竟死了没有,我们无从可知,但这样的悬念处理体现了电影表达的艺术性。在原著中,家珍因病撒手人寰,凤霞的老公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惨死,福贵的孙子苦根也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幼小的生命,然而这些在电影里全部都没有出现,电影的结尾处就是替凤霞和有庆上完坟的福贵、家珍、二喜和馒头(苦根小名)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其乐融融的场景。影片到此戛然而止,为这个悲惨的故事加了一个乐观的结局。笔者感觉结束得过于仓促。
有人说,电影不同于文学,它要照顾到更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还要兼顾政治上的允许范围,所以展现的结局中家珍活着,二喜活着,馒头活着,福贵当然也活着。悲剧的力量虽然减弱了,但从观众的审美层面上来讲,影片最后情绪的缓和给了观众释放的空间。但笔者认为小说中这种渲染的死亡气息是整部小说最为完整的主线,一旦切断就无法成型。
张艺谋在影片中最好的一个处理就是道具的使用,最主要的道具不是反复让观众欣赏的皮影,而是一个普通的木箱:用来放置皮影的木箱。这个容易被观众忽视的道具木箱其实是指代家庭概念的含蓄用意,我在观影的时候一直忽略了它的存在,直到影片的结尾,福贵让馒头把买来的小鸡放在木盒子里养时才引起我的重视。这在小说中是没有的。
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不论是余华还是张艺谋,《活着》就是告诉我们:繁华落尽一场空,幸福与不幸都是虚无的,生活就只是活着,静静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