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可否认最近几年新兴事物太多,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去遗忘一些正在逐渐老去但是依旧很经典的人和事。就像偶像歌手辈出的今天,依旧有很多人在听歌时选择张学友一样,经典是不应该忘怀的。前一段时间新一代的“京城四少”让80后的创业者找到了新的偶像,《科技创业》认为,找到新偶像的同时不能忘掉那些曾经的经典人物,比方说:王志东。
“要想成功并不需要靠刀子、靠位置,只要自己有好脑子,加上有些人提供的票子,我们就可以成就自己的梦想,也可以成就自己的光荣。”这是王志东在最近一次论坛上的发言,通俗易懂且一针见血。脑子加票子,这是非常典型的硅谷创业模式,也是王志东自己之前所有创业经历的最通俗的概括。“四通利方”于1997年引了中国IT界的第一笔风险投资,650万美元。1998年,四通利方在硅谷并购了当时美国最大的华人网站(华渊资讯网),同年成立新浪,2000年新浪就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了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股。2001年离开新浪之后,王志东非常迅速的重整旗鼓,创立了点击科技,并且在2004年获得了以富达国际牵头注入的1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创下了当年国内引入风投之最。
创业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不敢想更不愿意去选择的一条路,那份难以承担的风险和无法预知的劳累,总总让人望而却步。然后王志东却三次创业,且三次都成功的吸引到了风投,我们没有必要去理会资本对他的青睐是因为他的个人魅力还是他确实能够为风投提供足够感兴趣的项目,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究竟是什么能够让他保持这份难得的创业激情。
回顾:永远存在的机会和不可取代的角色
2008年正好是王志东进入IT界20年。“其实回首这20年,我无非也就做了几件事,‘中文之星’、‘四通利方’、‘新浪网’。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机会,永远存在’,当年我做中文之星时,不会想到会做到四通利方;四通利方也不会想到发展成新浪;而当新浪成为国内的门户网站时,我们也不会想到如今IT界最著名、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公司并不是门户网站。这就说明,在IT界机会是永远存在的。因此我相信,点击科技依然是面对一个很好的时代和机会,以后也会一样。对于IT互联网界机会永远有,没有永远的老大。而对于那些已经成功的,目前是老大的公司来说,他们同样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永远保持一种创业的心态非常重要。”在这段简短的回顾性的谈话中,王志东在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的同时,也不忘一再地强调着“机会”这个关键词。
“智者善于创造机会,强者善于把握机会,愚者只能等待机会,而弱者只会坐失良机。”这是先哲关于人与机会之间关系最直接也是最精辟的言论。不论放在哪个时代,这句话都是成立的。这20年来,究竟有多少机会曾经摆在王志东的面前没有人去统计过,估计也没有人能够统计得清楚吧。但是他却很好的把握了其中的三次机会,让自己一步一步走向事业的顶峰。发现机会、把握机会这是一个想要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当然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或许还需要一点点创造机会的能力。像陈天桥、李彦宏、马云,还有王志东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马化腾,他们成功的机会或多或少都是自己创造的。而王志东目前执著的协同理念和社区化即时通讯领域,则是他自己创造的另一个机会。
然而,如王志东自己所说,现在的互联网早已不是当年自己打造新浪的那个混沌年代,现在整个互联网可以说是一个比春秋战国还是混乱的“天下”,而他目前所投身的即时通讯领域,QQ和MSN的地位几乎是不可动摇的,虽然现在IM领域里,百度推出了“百度hi”,Google推出了“Gtalk”,Yahoo!也推出了“Yahoo通”,还有中国电信部门那极不厚道的“飞信”,但是这些新生儿几乎没有办法给那两个重量级的老大造成什么威胁。然而点击科技的IM新产品“Lava-lava平台”(企业版名为GK-Express)却在经历了4年的尴尬之后,终于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中走了出来。恰恰是王志东所执著的社区化IM平台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机会。4000万的注册用户、400万的活跃用户,在QQ和MSN逐渐被办公室当作洪水猛兽的今天,“Lava-lava平台”的特殊性为王志东带来了一个他自己创造的全新的机会。
“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我实现了一个技术工程师的梦想,把一个思想的火花变成一个广为人知的产品。第二次创业,是完成了一个管理者的实践路子,在中关村用硅谷模式创办一个成功的、在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而且影响力扩展到全球华人。第三次创业要运用之前掌握的一切资源,更有计划、更主动地实现新的企业理想。”这是王志东对自己三次创业的一个总结,三种不同的角色,三种不同的经历。“其实每个阶段都需要有不同的定位,三个角色,每一个阶段,我觉得都精彩,我觉得一个人的定位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能否在你周围的环境里,发现那一个角色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你的作用的,而不一定是你事先的策划。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自我定位也要随需而变。就象我如果现在要当一个技术工程师,相信给我三个月时间重新预热,肯定还会变成一个一流的工程师,可以一个顶十个,但如果建立一个好的体系,管理好20个工程师不就更好么?所以这并不是不可代替的。相反,我现在在点击科技的角色,才是我至今为止不可代替的,也将是最精彩的。”如果说王志东对20年在事业上的回顾得到的结论是不断把握机会的话,那么以上的言论就是他对自身回顾的一个总结。经过三次创业,换过三种角色,有过三种迥然不同的经历,他终于找到了那个真正属于他自己的角色,一个目前还不可被替代的角色,或者说他一直知道自己的角色,而且一直在充当那个不可代替。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之前的角色开始出现了可代替者,于是他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工程师,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管理者,我们甚至可以说王志东直到第三次创业,他自己的角色才真正成为一个创业者。
对创业者而言,在创业的过程中越早的弄清楚自己的角色越好,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技术流”的创业者来说,他们往往忽略了自己的综合身份,更愿意去成为一名纯粹的技术工程师,后继的创业者们应该好好的向王志东学习该如何找准自己的角色。因为时不我待,现在的中国和当年的中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业者们不可能再像王志东们一样通过自己20年的摸爬滚打来悟出这些道理,虚心的学习是他们最理想的“捷径”。
矫正:顿悟后的决然
“我最擅长的是互联网而不是软件,应该调整方向,回归互联网大展身手,而不是陷在软件产品的开发与服务当中。互联网的机会有很多,只有个性化应用才吃香。”在固执的把自己禁锢在软件开发和服务上超过四年的王志东,在2006年终于醍醐灌顶。继而决然的离开了自己已经走偏了4年的道路,选择回归互联网。
《左传》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这辈子谁不会犯错,谁又能够保证自己永远不会走错路走弯路,犯错了不要紧,走错路了也不要紧,改过来就是了。而犯错,对于充满着未知的创业沙场而言,更是家常便饭,尤其是“技术流”的创业者们,因为缺乏对市场以及管理多方面的认识,犯错更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即时的发现错误、并且改正错误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创业者能否在沙场生存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其实很多创业者,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和王志东一样,在一开始过分的专注于自己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却忽略了市场以及用户对产品的接受能力。他们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抱怨着潜在的用户不能够理解自己的产品,市场不能够接受自己的产品。他们很少会去反思为什么这些人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市场不能接受。是产品做得不够好,还是产品完全脱离市场需求,甚至这个产品压根就不属于这个时代,它的早产就注定了它的夭折……
2001年离开新浪后,王志东的第三次创业选择的方向是协同软件。在他的脑海中,“通讯是未来互联网最需要的东西”这一点从落地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改变过。现在回过头来看他当时的决定,中肯地说他选定的方向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在做法上出了不小的偏差。2006年当王志东重新给点击确定了发展方向以后,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Lava-lava平台”(企业版名为GK-Express)的注册用户就达到了2000万,活跃用户超过了160万。虽然营收这一块依旧没有大的突破,但是用户群的积累让王志东和他的股东们看到了做出改变之前看不到的希望。
执著:在红海寻找自己的蓝色
“协同的概念,简单讲就是把软件、网络、通讯技术进行融合,这是一个思路。第二,整个协同很重要的是通过通讯、网络等等,能够提高这种人和人之间、数据和数据之间、内容和内容之间的共同协作的能力,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观点。”自从2001年成立点击至今,王志东自己都记不清楚究竟做过多少次这样的布道。总之他执著的坚持着自己的路,一走就是7年。
“做互联网天天都有机会,但创业者要清楚一点:互联网跟十年前不一样了,新浪们的成功现在已不可复制。当年网民很少,网络应用也很少。几大门户网建立起来,就如同沙漠中的绿洲,必须大而全,什么都提供才能满足网民的需要。然而现在网民有2.5亿,各种网站多达几十万家,每一个细分行业都有大量的参与者,这时候只有个性化应用才吃香,所以要‘专一’。”
即时通讯软件,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席卷了整个网络世界。而对于经常接触网络的人来说,QQ和MSN已然成为了他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开始为员工在工作时间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办私事且影响工作效率以及企业信息安全而感到头痛。封闭QQ、MSN端口则成为不少公司无奈的选择,但是,这样一来却又无形中增加员工之间的沟通成本和时间。
“IM对于腾讯来讲也只是一个机会,我们只是把握住了而已,当然这也并不是说IM领域内不再有机会。”把马化腾的这句话结合现时IM市场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看似已经市场饱和的领域是真的还存在机会的,而且还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QQ和MSN的确已经发展的很壮大了,同时他们的壮大也是培养了这么一个即时通讯软件市场。QQ和MSN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即时通讯软件不但对于个人通讯很重要,对于网游、在线社区的建设也非常重要。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如果是自己开放即时通讯软件,成本会很高,同时技术上未必会达到专业的水平,那么他们可以选择和点击科技合作。我们会将这个即时通讯软件做到最好,做到极致,然后再用开放的方式和企业合作。通过我们已经有的300多家合作伙伴可以这种合作模式是成功的,如我们可以帮助一款网络游戏开发注册玩家在游戏中即时通讯的平台,也可以帮助一个企业开发内部应用的即时通讯软件。而这些通过点击科技为企业量身定做,开发的即时通讯软件在底层技术上是互通的,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公司融入即时通讯软件这项技术的开放和应用上。”在先肯定了‘对手’的实力之后,王志东更加明确的指出了自己重新定位的发展方向,从QQ和MSN的直接对手,变成隐性对手,放弃纵向市场的竞争,在还没有开化的横向市场里开天辟地,就像王志东自己的说的那样“点击科技也许不再会和MSN、QQ做正面的竞争,但我们有可能帮助MSN和QQ的竞争对手,来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
为了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和降低通讯成本,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即时通讯软件成为目前多数企业开始选择的通讯工具,这是一种和QQ、MSN不同模式的IM,特殊的定位、特别的商业模式、特定的用户群。说到这里我们能在第一时间想到就是点击科技的“Lava-lava平台”(企业版名为GK-Express),这个王志东走了四年弯路,执著了七年才在IM这片火海中找到的那片蓝色。而且在王志东的脑海中这片蓝色不仅仅是为企业打造个性化的IM平台这么简单,他更希望所有的用户能够通过使用自己的平台,寻找到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
执著也好,专注也罢,这些都只是一个创业者最基本的素质。想要在事业上有大的突破,创业者们必须在执著的领域里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哪怕那是一片火一样的红海,既然你认定了那么你就必须要去找到哪怕一丁点的蓝色,就像王志东一样。
不论创业者在自己的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多少年,只要能够把握一次机会就算得上是成功了。但是王志东却一直在成功的周围徘徊。从“中文之星”到“四通利方”再从“新浪”到“点击”,每一次当他接近成功的时候,他总是不经意的走上了另一条路,选择了另一个更富挑战性的机会,继续向另一个成功前行。就像那些卖出成功的创业者们一样,王志东似乎更加享受创业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也许他会选择喝上一杯庆功酒,但是他目前还没有在哪场筵席上吃到最后过。有时候觉得,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创业者能够做到这个程度,早就不是一个可以用普通的成败论来衡量的人了。他的人生充满了对创业的激情、对风险的无畏、对创新的向往,这种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个社会前进的源动力,他的人生就在不断的蜕变和创造价值中前行,旁人看到的是他的辛劳,而他自己却在这份辛劳终享受着自己的快乐。创业人生,这绝不仅仅是王志东一个人的写照,在创业这个大世界里,乐于享受过程的人大有人在,而读完这些文字的你,也许就是下一个。
创业精神的集中体现
近日,同笔者沟通为什么一定要挣那么多钱,为什么一定因企业的发展不断变得更累的话题越来越多。要创业一定很累,累就得付出代价,身心健康也好,家庭幸福也罢,不一而足。因此,当到了一定时候,有了一定的财富,几乎每个骨子里的安逸懒惰苗头都回冒出来。当一个人为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找不到充足的理由了,许多相同类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其实,谁都说服不了有了财富后为什么还要不知疲倦地累、奔波、透支。唯有创业精神,尤其是创业精神诸多内涵中社会责任的承担。
我一直认为:王志东是创业精神的集中体现,不论是他对机遇的敏感和把握,还是他永不停歇的创业脚步,始终充沛的创业激情。阅读王志东,并被他感染感动,是件珍贵而幸福的事情,是真正的灵魂冶炼和性情陶冶,是让我们重新出发的最好鼓舞和激励。
中国的创业精神一定会更加丰富,弘扬和被广泛认同并实践。
(老 范)
“要想成功并不需要靠刀子、靠位置,只要自己有好脑子,加上有些人提供的票子,我们就可以成就自己的梦想,也可以成就自己的光荣。”这是王志东在最近一次论坛上的发言,通俗易懂且一针见血。脑子加票子,这是非常典型的硅谷创业模式,也是王志东自己之前所有创业经历的最通俗的概括。“四通利方”于1997年引了中国IT界的第一笔风险投资,650万美元。1998年,四通利方在硅谷并购了当时美国最大的华人网站(华渊资讯网),同年成立新浪,2000年新浪就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了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股。2001年离开新浪之后,王志东非常迅速的重整旗鼓,创立了点击科技,并且在2004年获得了以富达国际牵头注入的1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创下了当年国内引入风投之最。
创业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不敢想更不愿意去选择的一条路,那份难以承担的风险和无法预知的劳累,总总让人望而却步。然后王志东却三次创业,且三次都成功的吸引到了风投,我们没有必要去理会资本对他的青睐是因为他的个人魅力还是他确实能够为风投提供足够感兴趣的项目,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究竟是什么能够让他保持这份难得的创业激情。
回顾:永远存在的机会和不可取代的角色
2008年正好是王志东进入IT界20年。“其实回首这20年,我无非也就做了几件事,‘中文之星’、‘四通利方’、‘新浪网’。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机会,永远存在’,当年我做中文之星时,不会想到会做到四通利方;四通利方也不会想到发展成新浪;而当新浪成为国内的门户网站时,我们也不会想到如今IT界最著名、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公司并不是门户网站。这就说明,在IT界机会是永远存在的。因此我相信,点击科技依然是面对一个很好的时代和机会,以后也会一样。对于IT互联网界机会永远有,没有永远的老大。而对于那些已经成功的,目前是老大的公司来说,他们同样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永远保持一种创业的心态非常重要。”在这段简短的回顾性的谈话中,王志东在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的同时,也不忘一再地强调着“机会”这个关键词。
“智者善于创造机会,强者善于把握机会,愚者只能等待机会,而弱者只会坐失良机。”这是先哲关于人与机会之间关系最直接也是最精辟的言论。不论放在哪个时代,这句话都是成立的。这20年来,究竟有多少机会曾经摆在王志东的面前没有人去统计过,估计也没有人能够统计得清楚吧。但是他却很好的把握了其中的三次机会,让自己一步一步走向事业的顶峰。发现机会、把握机会这是一个想要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当然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或许还需要一点点创造机会的能力。像陈天桥、李彦宏、马云,还有王志东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马化腾,他们成功的机会或多或少都是自己创造的。而王志东目前执著的协同理念和社区化即时通讯领域,则是他自己创造的另一个机会。
然而,如王志东自己所说,现在的互联网早已不是当年自己打造新浪的那个混沌年代,现在整个互联网可以说是一个比春秋战国还是混乱的“天下”,而他目前所投身的即时通讯领域,QQ和MSN的地位几乎是不可动摇的,虽然现在IM领域里,百度推出了“百度hi”,Google推出了“Gtalk”,Yahoo!也推出了“Yahoo通”,还有中国电信部门那极不厚道的“飞信”,但是这些新生儿几乎没有办法给那两个重量级的老大造成什么威胁。然而点击科技的IM新产品“Lava-lava平台”(企业版名为GK-Express)却在经历了4年的尴尬之后,终于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中走了出来。恰恰是王志东所执著的社区化IM平台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机会。4000万的注册用户、400万的活跃用户,在QQ和MSN逐渐被办公室当作洪水猛兽的今天,“Lava-lava平台”的特殊性为王志东带来了一个他自己创造的全新的机会。
“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我实现了一个技术工程师的梦想,把一个思想的火花变成一个广为人知的产品。第二次创业,是完成了一个管理者的实践路子,在中关村用硅谷模式创办一个成功的、在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而且影响力扩展到全球华人。第三次创业要运用之前掌握的一切资源,更有计划、更主动地实现新的企业理想。”这是王志东对自己三次创业的一个总结,三种不同的角色,三种不同的经历。“其实每个阶段都需要有不同的定位,三个角色,每一个阶段,我觉得都精彩,我觉得一个人的定位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能否在你周围的环境里,发现那一个角色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你的作用的,而不一定是你事先的策划。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自我定位也要随需而变。就象我如果现在要当一个技术工程师,相信给我三个月时间重新预热,肯定还会变成一个一流的工程师,可以一个顶十个,但如果建立一个好的体系,管理好20个工程师不就更好么?所以这并不是不可代替的。相反,我现在在点击科技的角色,才是我至今为止不可代替的,也将是最精彩的。”如果说王志东对20年在事业上的回顾得到的结论是不断把握机会的话,那么以上的言论就是他对自身回顾的一个总结。经过三次创业,换过三种角色,有过三种迥然不同的经历,他终于找到了那个真正属于他自己的角色,一个目前还不可被替代的角色,或者说他一直知道自己的角色,而且一直在充当那个不可代替。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之前的角色开始出现了可代替者,于是他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工程师,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管理者,我们甚至可以说王志东直到第三次创业,他自己的角色才真正成为一个创业者。
对创业者而言,在创业的过程中越早的弄清楚自己的角色越好,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技术流”的创业者来说,他们往往忽略了自己的综合身份,更愿意去成为一名纯粹的技术工程师,后继的创业者们应该好好的向王志东学习该如何找准自己的角色。因为时不我待,现在的中国和当年的中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业者们不可能再像王志东们一样通过自己20年的摸爬滚打来悟出这些道理,虚心的学习是他们最理想的“捷径”。
矫正:顿悟后的决然
“我最擅长的是互联网而不是软件,应该调整方向,回归互联网大展身手,而不是陷在软件产品的开发与服务当中。互联网的机会有很多,只有个性化应用才吃香。”在固执的把自己禁锢在软件开发和服务上超过四年的王志东,在2006年终于醍醐灌顶。继而决然的离开了自己已经走偏了4年的道路,选择回归互联网。
《左传》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这辈子谁不会犯错,谁又能够保证自己永远不会走错路走弯路,犯错了不要紧,走错路了也不要紧,改过来就是了。而犯错,对于充满着未知的创业沙场而言,更是家常便饭,尤其是“技术流”的创业者们,因为缺乏对市场以及管理多方面的认识,犯错更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即时的发现错误、并且改正错误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创业者能否在沙场生存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其实很多创业者,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和王志东一样,在一开始过分的专注于自己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却忽略了市场以及用户对产品的接受能力。他们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抱怨着潜在的用户不能够理解自己的产品,市场不能够接受自己的产品。他们很少会去反思为什么这些人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市场不能接受。是产品做得不够好,还是产品完全脱离市场需求,甚至这个产品压根就不属于这个时代,它的早产就注定了它的夭折……
2001年离开新浪后,王志东的第三次创业选择的方向是协同软件。在他的脑海中,“通讯是未来互联网最需要的东西”这一点从落地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改变过。现在回过头来看他当时的决定,中肯地说他选定的方向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在做法上出了不小的偏差。2006年当王志东重新给点击确定了发展方向以后,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Lava-lava平台”(企业版名为GK-Express)的注册用户就达到了2000万,活跃用户超过了160万。虽然营收这一块依旧没有大的突破,但是用户群的积累让王志东和他的股东们看到了做出改变之前看不到的希望。
执著:在红海寻找自己的蓝色
“协同的概念,简单讲就是把软件、网络、通讯技术进行融合,这是一个思路。第二,整个协同很重要的是通过通讯、网络等等,能够提高这种人和人之间、数据和数据之间、内容和内容之间的共同协作的能力,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观点。”自从2001年成立点击至今,王志东自己都记不清楚究竟做过多少次这样的布道。总之他执著的坚持着自己的路,一走就是7年。
“做互联网天天都有机会,但创业者要清楚一点:互联网跟十年前不一样了,新浪们的成功现在已不可复制。当年网民很少,网络应用也很少。几大门户网建立起来,就如同沙漠中的绿洲,必须大而全,什么都提供才能满足网民的需要。然而现在网民有2.5亿,各种网站多达几十万家,每一个细分行业都有大量的参与者,这时候只有个性化应用才吃香,所以要‘专一’。”
即时通讯软件,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席卷了整个网络世界。而对于经常接触网络的人来说,QQ和MSN已然成为了他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开始为员工在工作时间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办私事且影响工作效率以及企业信息安全而感到头痛。封闭QQ、MSN端口则成为不少公司无奈的选择,但是,这样一来却又无形中增加员工之间的沟通成本和时间。
“IM对于腾讯来讲也只是一个机会,我们只是把握住了而已,当然这也并不是说IM领域内不再有机会。”把马化腾的这句话结合现时IM市场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看似已经市场饱和的领域是真的还存在机会的,而且还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QQ和MSN的确已经发展的很壮大了,同时他们的壮大也是培养了这么一个即时通讯软件市场。QQ和MSN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即时通讯软件不但对于个人通讯很重要,对于网游、在线社区的建设也非常重要。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如果是自己开放即时通讯软件,成本会很高,同时技术上未必会达到专业的水平,那么他们可以选择和点击科技合作。我们会将这个即时通讯软件做到最好,做到极致,然后再用开放的方式和企业合作。通过我们已经有的300多家合作伙伴可以这种合作模式是成功的,如我们可以帮助一款网络游戏开发注册玩家在游戏中即时通讯的平台,也可以帮助一个企业开发内部应用的即时通讯软件。而这些通过点击科技为企业量身定做,开发的即时通讯软件在底层技术上是互通的,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公司融入即时通讯软件这项技术的开放和应用上。”在先肯定了‘对手’的实力之后,王志东更加明确的指出了自己重新定位的发展方向,从QQ和MSN的直接对手,变成隐性对手,放弃纵向市场的竞争,在还没有开化的横向市场里开天辟地,就像王志东自己的说的那样“点击科技也许不再会和MSN、QQ做正面的竞争,但我们有可能帮助MSN和QQ的竞争对手,来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
为了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和降低通讯成本,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即时通讯软件成为目前多数企业开始选择的通讯工具,这是一种和QQ、MSN不同模式的IM,特殊的定位、特别的商业模式、特定的用户群。说到这里我们能在第一时间想到就是点击科技的“Lava-lava平台”(企业版名为GK-Express),这个王志东走了四年弯路,执著了七年才在IM这片火海中找到的那片蓝色。而且在王志东的脑海中这片蓝色不仅仅是为企业打造个性化的IM平台这么简单,他更希望所有的用户能够通过使用自己的平台,寻找到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
执著也好,专注也罢,这些都只是一个创业者最基本的素质。想要在事业上有大的突破,创业者们必须在执著的领域里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哪怕那是一片火一样的红海,既然你认定了那么你就必须要去找到哪怕一丁点的蓝色,就像王志东一样。
不论创业者在自己的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多少年,只要能够把握一次机会就算得上是成功了。但是王志东却一直在成功的周围徘徊。从“中文之星”到“四通利方”再从“新浪”到“点击”,每一次当他接近成功的时候,他总是不经意的走上了另一条路,选择了另一个更富挑战性的机会,继续向另一个成功前行。就像那些卖出成功的创业者们一样,王志东似乎更加享受创业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也许他会选择喝上一杯庆功酒,但是他目前还没有在哪场筵席上吃到最后过。有时候觉得,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创业者能够做到这个程度,早就不是一个可以用普通的成败论来衡量的人了。他的人生充满了对创业的激情、对风险的无畏、对创新的向往,这种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个社会前进的源动力,他的人生就在不断的蜕变和创造价值中前行,旁人看到的是他的辛劳,而他自己却在这份辛劳终享受着自己的快乐。创业人生,这绝不仅仅是王志东一个人的写照,在创业这个大世界里,乐于享受过程的人大有人在,而读完这些文字的你,也许就是下一个。
创业精神的集中体现
近日,同笔者沟通为什么一定要挣那么多钱,为什么一定因企业的发展不断变得更累的话题越来越多。要创业一定很累,累就得付出代价,身心健康也好,家庭幸福也罢,不一而足。因此,当到了一定时候,有了一定的财富,几乎每个骨子里的安逸懒惰苗头都回冒出来。当一个人为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找不到充足的理由了,许多相同类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其实,谁都说服不了有了财富后为什么还要不知疲倦地累、奔波、透支。唯有创业精神,尤其是创业精神诸多内涵中社会责任的承担。
我一直认为:王志东是创业精神的集中体现,不论是他对机遇的敏感和把握,还是他永不停歇的创业脚步,始终充沛的创业激情。阅读王志东,并被他感染感动,是件珍贵而幸福的事情,是真正的灵魂冶炼和性情陶冶,是让我们重新出发的最好鼓舞和激励。
中国的创业精神一定会更加丰富,弘扬和被广泛认同并实践。
(老 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