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知白守黑:要贴近诗歌文本,填补空白结构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知白守黑,为天下式”,后来这一思想被借用到绘画、书法、戏剧、文学等艺术当中,在此我们指诗歌文本与空白结构之间的关系。抓住诗歌空白结构理论进行教学,学生在把握空白结构的审美特征的同时,也应当受到解读对象及诗歌文本的制约。正如萨特所说,“读是一种引导的创造”,即读者的创造是在文本的制约下展开的,我们不能随意妄解。对此,中外文论家都有评论。沈德潜先生指出:“读诗者心平气和,涵泳浸渍,则意味自出;不宜自立意见,勉强求和也。”意思是读者阅读时应该尊重作者的原意,不能随意将主观意志加于作品,犯牵强附会之错。英伽登提出“恰当的具体化”一说,强调读者不能置文本的结构于不顾,须依照本文的引导和暗示将作品中的图像现实化,否则是“不恰当的”。
所以,读者应该尊重文本自身的结构机制,尊重作者的本意。在此前提下发挥想象去填补诗歌的空白结构,否则就会造成解读的谬误。尽管一千读者眼里有一千个不同的林黛玉,但林黛玉毕竟是寄人篱下的、多愁善感的、病弱深闺美女,所以再怎样也不会被想像成为充满青春活力的现代健美女性。鉴于此,填补诗歌的空白结构应注意以下两点:
1.知人论世,顾及全篇
就某些抒发常人较普遍感情的诗,如李白的《静夜思》,或有明显象征意义的诗,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等,读者即使不了解作者及背景也无妨欣赏。然而,诗歌创作更多情况下与诗人所处的特定环境、特定人事及自身的遭遇有关,如果读者对此一无所知,那么他对诗人的创造很可能一知半解甚至产生误会。比如杜甫的《赠花卿》,我们如果了解杜甫的创作背景,那么对这首诗就会有深一步的把握。再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单是分析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没有一位学生不说这是一首爱情诗。但当我们介绍了李商隐的人生命运、身世遭逢后,很多学生对此作了更为深入的开掘。其中一位学生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这首诗表露了诗人一生追求终成幻灭,虽幻灭但又不能割舍的心路历程。
分析诗歌时,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提供诗人创作的时间、地点及社会背景,让学生填补诗歌内的空白点,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知人论文、顾及全篇,这是分析、理解特定语境下言辞的基本原则,也是探掘诗歌底蕴的正确途径。
2.紧扣文本,展开想象
如果填补的空白如同参天大树那样枝繁叶茂、神韵无穷,那么这棵大树必然植根于肥沃的文本大地。只有脚踏于宽广深厚的文本大地上,才能通过空白走向神秘崇高的意义之穹。倘若离开了文本,想象便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云游四方,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并不鲜见。比如,有一位教师讲杜甫的《石壕吏》时,设计了一个“与诗人对话”的环节,其中有个学生问:“面对老妪一家人被逼迫的惨状,当时在此借宿的杜甫干什么了,为何不挺身而出?”本来这是一个富有探究性的话题,结合创作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处境可以放到课外探讨,但这位教师并没有因势利导,而是由着学生的思维发散起来。学生们有的说杜甫是明哲保身,有的联系到当今社会的道德滑坡,等等。很明显,这样的空白已经严重偏离了文本,成了无稽之谈。
二、博观约取:要不断丰富填补者的语文素养
苏轼在《稼说送张琥》一文中提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里的“博观”“厚积”是丰富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人们常说的语文素养包括知识、经验、思想、审美等。海德格尔称之为“前结构”,尧斯称之为“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王尚文老师则称之为“语感图式”。在诗歌阅读与鉴赏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是决定能否迅捷地感悟出空白,进而创造性地填补空白结构的主要因素。因此,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具体到诗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开展诗歌阅读
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内学习,更要注重课外经典诗歌的诵读。学生要在精熟名家杰作的基础上广泛涉猎,教师可以参照课程标准所列出的推荐书目,不限题材,不拘形式,古典的、当代的都可推荐。
2.注重诗歌阅读和鉴赏的指导
帮助学生积累诗歌方面的有关知识,如格律、音韵、吟诵、炼字等。多向学生推荐一些诗歌鉴赏性文章,了解诗歌鉴赏的一些方法,注重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根据学生的兴趣差异,开展诗歌研究性学习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自由选择课本中感兴趣的诗人,确定专题,搜集资料,包括诗人家庭状况、时代背景、审美追求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答辩会、成果展示等形式,启发学生以诗解诗、以人解诗、以我解诗,进行思想交流,智慧碰撞,将他们引向诗意的人生。
另外,还要提倡学生多阅读各种有益的书籍,注重知识积累,适当做一些鉴赏性训练,有意识培养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平时,学生要多留意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加强艺术修养。这样,学生在填补诗歌空白时才会领略到诗歌的景外景、味外味、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知白守黑,为天下式”,后来这一思想被借用到绘画、书法、戏剧、文学等艺术当中,在此我们指诗歌文本与空白结构之间的关系。抓住诗歌空白结构理论进行教学,学生在把握空白结构的审美特征的同时,也应当受到解读对象及诗歌文本的制约。正如萨特所说,“读是一种引导的创造”,即读者的创造是在文本的制约下展开的,我们不能随意妄解。对此,中外文论家都有评论。沈德潜先生指出:“读诗者心平气和,涵泳浸渍,则意味自出;不宜自立意见,勉强求和也。”意思是读者阅读时应该尊重作者的原意,不能随意将主观意志加于作品,犯牵强附会之错。英伽登提出“恰当的具体化”一说,强调读者不能置文本的结构于不顾,须依照本文的引导和暗示将作品中的图像现实化,否则是“不恰当的”。
所以,读者应该尊重文本自身的结构机制,尊重作者的本意。在此前提下发挥想象去填补诗歌的空白结构,否则就会造成解读的谬误。尽管一千读者眼里有一千个不同的林黛玉,但林黛玉毕竟是寄人篱下的、多愁善感的、病弱深闺美女,所以再怎样也不会被想像成为充满青春活力的现代健美女性。鉴于此,填补诗歌的空白结构应注意以下两点:
1.知人论世,顾及全篇
就某些抒发常人较普遍感情的诗,如李白的《静夜思》,或有明显象征意义的诗,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等,读者即使不了解作者及背景也无妨欣赏。然而,诗歌创作更多情况下与诗人所处的特定环境、特定人事及自身的遭遇有关,如果读者对此一无所知,那么他对诗人的创造很可能一知半解甚至产生误会。比如杜甫的《赠花卿》,我们如果了解杜甫的创作背景,那么对这首诗就会有深一步的把握。再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单是分析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没有一位学生不说这是一首爱情诗。但当我们介绍了李商隐的人生命运、身世遭逢后,很多学生对此作了更为深入的开掘。其中一位学生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这首诗表露了诗人一生追求终成幻灭,虽幻灭但又不能割舍的心路历程。
分析诗歌时,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提供诗人创作的时间、地点及社会背景,让学生填补诗歌内的空白点,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知人论文、顾及全篇,这是分析、理解特定语境下言辞的基本原则,也是探掘诗歌底蕴的正确途径。
2.紧扣文本,展开想象
如果填补的空白如同参天大树那样枝繁叶茂、神韵无穷,那么这棵大树必然植根于肥沃的文本大地。只有脚踏于宽广深厚的文本大地上,才能通过空白走向神秘崇高的意义之穹。倘若离开了文本,想象便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云游四方,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并不鲜见。比如,有一位教师讲杜甫的《石壕吏》时,设计了一个“与诗人对话”的环节,其中有个学生问:“面对老妪一家人被逼迫的惨状,当时在此借宿的杜甫干什么了,为何不挺身而出?”本来这是一个富有探究性的话题,结合创作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处境可以放到课外探讨,但这位教师并没有因势利导,而是由着学生的思维发散起来。学生们有的说杜甫是明哲保身,有的联系到当今社会的道德滑坡,等等。很明显,这样的空白已经严重偏离了文本,成了无稽之谈。
二、博观约取:要不断丰富填补者的语文素养
苏轼在《稼说送张琥》一文中提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里的“博观”“厚积”是丰富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人们常说的语文素养包括知识、经验、思想、审美等。海德格尔称之为“前结构”,尧斯称之为“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王尚文老师则称之为“语感图式”。在诗歌阅读与鉴赏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是决定能否迅捷地感悟出空白,进而创造性地填补空白结构的主要因素。因此,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具体到诗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开展诗歌阅读
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内学习,更要注重课外经典诗歌的诵读。学生要在精熟名家杰作的基础上广泛涉猎,教师可以参照课程标准所列出的推荐书目,不限题材,不拘形式,古典的、当代的都可推荐。
2.注重诗歌阅读和鉴赏的指导
帮助学生积累诗歌方面的有关知识,如格律、音韵、吟诵、炼字等。多向学生推荐一些诗歌鉴赏性文章,了解诗歌鉴赏的一些方法,注重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根据学生的兴趣差异,开展诗歌研究性学习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自由选择课本中感兴趣的诗人,确定专题,搜集资料,包括诗人家庭状况、时代背景、审美追求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答辩会、成果展示等形式,启发学生以诗解诗、以人解诗、以我解诗,进行思想交流,智慧碰撞,将他们引向诗意的人生。
另外,还要提倡学生多阅读各种有益的书籍,注重知识积累,适当做一些鉴赏性训练,有意识培养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平时,学生要多留意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加强艺术修养。这样,学生在填补诗歌空白时才会领略到诗歌的景外景、味外味、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