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能读书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boy1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何谓自能读书
  何谓自能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自能读书包含以下四个要义:
  1、是以“书”为本
  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技能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依据和凭借是“书”,即课文,离开了课文,阅读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无论什么阅读方法,都必须以课本为本,并将此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全面把握,综合理解。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放弃书本(课文),而围绕着教师从课本中抽出的三五个问题打转转,虽然偶尔也能读读课文,但却是七零八碎点缀式的,学生无法整体感知和综合理解。这样的教法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性阅读能力的。
  因此,强调自能读书,首先必须坚持以“书”(课文)为本,而不能以“题”(阅读思考题)为本。
  2、是以“读”为主
  学生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途徑是“读”,自能读书更应该坚持以“读”为主。“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语感,多读能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深透理解,多读有利于识记生字、释词析句,多读可以领悟谴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法。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是一味的讲和问,而是引导学生多读书,知道学生读好书,学生不应该是一味地听和答,而是要多读勤思,熟读精思。
  3、是突出“自”
  自能读书突出学生学习的个体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每一个学生的阅读都是通过自己的大脑,运用一定的读书方法和思维方法,独立地学习课文,理解内容,获取知识并形成技能。
  在阅读实践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自控意识得到强化。其读书活动虽然也有教师的启发诱导,但主要还是由学生自读自思、自我感悟、自问自解、“自求得之”。
  4、是体现“能”
  这里的“能”是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是自能读书的核心,是学生的阅读能否取得好的效果,阅读水平能否迅速提高的关键性因素。它包括阅读的基本技能(读的技巧,思的方式)、阅读的内化因素(感知、顿悟、深究),还包括积极思考的习惯、主动求知的欲望和深入探究的意识等等。
  二、为什么要强调自能读书
  1、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作为一钟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多年来一直叫得很响。然而,就大面积而言,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恐怕只是一句时髦的口号。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还是被教师的满堂讲、满堂问或形式上的“导”与“练”牵着鼻子转,仍然是学习的仆从。
  “自能读书”则能够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能更好地体现“主导”功能
  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阅读教学中,主导往往错位于主体,主导变成了不分难易的面面俱“导”。强调自能读书,一方面,主导的重要意义更为突出,学生自能阅读中的“导”比教师控制阅读中的“导”自然更为重要,更有必要。另一方面,主导的功能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3、能有效地训练阅读技能
  传统的阅读教学,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总是装在教师的心中。教学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教案设计去完成一篇篇课文的阅读理解,学生得到的是教师制作的“现成饭”,一旦离开教师,学生恐怕就得“挨饿了”。
  4、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在阅读教学中,面面俱到的反系讲解、没有思考价值的连环设问、少数尖子生“垄断”课堂、表面上的气氛活跃,造成了阅读教学的少慢差费,事倍功半。
  三、如何训练自能读书
  自能读书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和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所应追求的训练目标,其训练的形式、方法和途径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训练自能读书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进行不懈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训练学生自能读书,应该把握以下几个
  要点:第一、要给学生读的时间和思的空间。训练自能读书,首先要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问题。统得过死,教得过细,求稳怕乱是无法训练到位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毫不吝啬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敢于留给学生较为充裕的自学时间。
  第二,要让学生跳着摘下果子。如前所述,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这是训练学生自能读书的核心。教师要在训练学生的“能”(包括学习潜能)上下功夫,花气力。
  第三,要注重学法指导。自能读书强调以自学为主,这样,学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阅读过程中如何操作的有关知识和实现操作所需要的一般程序、基本方法和有关技巧教给学生,使学生对于阅读理解的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第四,要善于沟通学路。在学生自能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并及时沟通学生的学路,让学生之间产生阅读理解的“互感”。如在检查阅读效果时,当学生对某一个阅读问题作出解答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吗?”)这类追问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思维过程,不仅便于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路,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路,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其他同学从发言者的解答中受到启示,得到裨益,使更多的学生“豁然开朗”,从而学到阅读分析的正确思维方法。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之下,老师能一如既往地很好地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自主学习、自能阅读的习惯,这将能使孩子们的成长更迅速!
其他文献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现在的语文教学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少,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认为跟教师没有语文意识,或者说没有较强的语文意识有很重要的关系,可以说教师是否有语文意识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  什么是语文意识?它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一句话,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语文意识的养成就是正确的语文习惯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该下大力度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而有效的思维。在新课改的大潮下,搞好思想政治教学,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要更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观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但教育要从学生的成长实际需要出发,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指南学习帮助引领促进指导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幼教受到广大儿童监护人的高度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开始在更多领域和更深的层次上与国际接轨,教育部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草案)》与2001年应运而生。日前,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国家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学前教育“国十条”,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采取的又一
目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式、行为等都将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如果教师还是死守“师道尊严”,不转变观念,不能及时地完成角色的变迁,或许不久就面临着“换人”或“下岗”的危机了。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应赋于全新的内涵——教育即服务育人,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不能厚此薄彼。是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学生,教师本应一碗水端平,让所
了解田间油菜菌核病菌的致病性变异是进行油菜抗菌核病品种鉴定和筛选的基础。本文采用室内的离体叶片法和田间盆钵实验,对采集分离自江苏省不同地区的油菜菌核病菌株进行了致
英语写作是英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之一,它能有效地促进语言知识的內化。但是英语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头疼的问题,他们感觉无从下手。觉得自己无话可说或者是有话却无法正确的用英语表达。大部分的同学英语词汇不会活用、甚至于拼写都有错误,语法知识不扎实、没有掌握句子成分、表达不得体。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 由此可看出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相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