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国家队走出围墙有多难?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xia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几乎每所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最外围,都有一道墙,围墙外是社会,围墙里是这些研究单位,坐入其中,有的成了远离世俗、追求科学的一方净土,也有的像戴上“枷锁”,将科学家紧捆其中,异变成自给自足、孤芳自赏的独立小王国。
  曾经的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光所”)就是这样。这个地处西北腹地,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研究所,和同类型的研究单位一样,因为戴着“国家队”的帽子,掌握着大量的科技资源,但不管研发生产,还是所谓的成果转化,一系列的科研工作,碰到那堵高墙时,总会被挡在里面,深锁大院而不出。根据中科院的统计,2013年,该院共有有效专利2.2万件,转化的仅有1955件,有的国家重点支持的科研项目转化率还不足1%。
  西光所已经拆掉了那堵“墙”。
  要干国家队该干的事
  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家习惯了体制内科研院所的评价体系和游戏规则。
  根据西光所所长赵卫的说法,研究所老一套的做法是,拿国家项目、做科研、发文章、验收、结题,如此反复。至于这些成果会有多少可以转为人们用,并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在不少地方、不少单位都是这样,国家任务完成与课题验收后,成果便束之高阁。赵卫说,这些都是极大的科研资源闲置,想办法把这些成果转化出去,是每一个科研单位的基本社会职能。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种说法。
  有一种声音就认为,西光所作为我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领域的正牌国家队,只要把国家的大工程、大计划做好就行,为何还要面向市场呢?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那个被称作最为敏感的问题——科研成果作价低了,算不算“国有资产流失”?争论最凶时,甚至演化成了西光所的归属问题,它究竟是中科院的,还是国家全体纳税人的?
  赵卫说,如果仅是前者,任何从所里流出去的,未在短时间内产生盈利或是重大效益的,都可以称之为资产流失,但如果是后者——今天作价几百万元,明天就可能是几千万元,后天就可能会辐射到更广的社会行业里,产生十亿、百亿元的价值。这还能说是资产流失吗?
  后来,大家的意见趋于一致,研究所是国家的,而不是院所“私产”,国家队就要干国家队该干的事。
  把研究所变成“热带雨林”
  尽管从中科院领导到下属单位的领导,基本都认识到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但体制围墙所遗留的“体制评价”羁绊,还是让这项工作始终不能放开手脚,比如,做成果转化影响评职称的问题,谁来控股的问题,利益分成的问题等等。
  如何把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出去?成立公司,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这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但究竟什么是市场的方式,就不是每个人都熟悉的。
  赵卫团队就遭遇过这个问题:有的公司被研究所管得太死,缺乏活力,难以与市场化的企业抗衡;有的则很快与研究所脱离,缺乏后续科研的支持,也变得半死不活。
  说到底,“科学家并非无所不能,搞市场并非我们所长”,赵卫清醒地意识到,企业必须适应市场的规则和文化,不能让孵化的企业又慢慢形成研究所的文化,进行研究所式的管理。
  也因此,他定下一条“铁律”:研究所参股,但不控股。
  刘兴胜是在美国研究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专家,2006年准备回国创业。西光所提出的参股不控股,与刘兴胜的想法一拍即合,于是成立了西安炬光科技公司。如今,这家企业已经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研发和生产的公司。但西光所的股份却在减少,由最早的38%到现在的不到11%。
  在赵卫看来,这再一次验证了圈子里的那句老话:积极性的调动不能空喊口号,实践证明,股权激励才是最好最棒的激励手段。
  这种做法还对科研有了实实在在的反哺作用,一方面是资金,股权重新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是受益于这个转化的过程,过去科学家看文献找方向,研究的课题企业并不感兴趣,如今市场需求“倒逼”研发,彻底改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传统路径。
  10年前,赵卫决心带领研究所转型时,摆在面前的,是一条成败难料的路。10年后,當初那些“离经叛道”的理念,已然成为主流和共识。
  事实上,任何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仅靠一个产品或一项技术,必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恰恰契合西光所另一个身份——技术之母。赵卫说,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做企业的技术之母,这是他们能够快速孵化高科技企业的又一个“秘诀”。对于研究所,他认为,要面向市场,但不能完全走向市场,否则科研没人做,谁来孵化技术?邱晨辉
其他文献
面对科学共同体的质疑,虽然韩春雨本人和河北科技大学校方终于给出了点滴回应,但仍不解众渴,未涉及实质性问题。这无疑给科学共同体和公众舆论场又添几分疑虑,真相越是逼近,圈里圈外气氛越是紧张,颇有剑拔弩张之势。  公众高度关切“韩春雨事件”是好事,毕竟科学圈能有如此舆论影响力的事件并不多。然而,假如对所谓成功有着不理性的期许,动辄上升到人身攻击,那么这种关切则有悖科学精神。  虽然“韩春雨实验”的可重复
期刊
“你们产品主要应用在哪儿?”  “你们灭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企业盈利情况怎样?”  ……  在近日举办的北京发明创新大赛投融资对接会上,北京东霖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娟的项目介绍一结束,就迎来投资人接二连三的提问。“好紧张,感觉像参加大考一样。”王娟笑言。  当天,像王娟这样接受大考的还有6位其他项目发明人。  “举办这样的对接会,就是搭建平台,给参加北京发明创新大赛的优秀项目提供
期刊
“凡有报纸必有副刊”,报纸副刊一直被认为是知识分子精神养分的来源地,是接触文化信息的良好渠道,它在中国文化史和社会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独特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小而言之,副刊是医院报构建医院文化的重要平台。一个艺术品味高、形式生动活泼、风格清新高雅的副刊不仅能缓解新闻、科技和健康教育等版面给人的严肃感,而且还能起到陶冶医务人员情操、培养文学艺术新人、构建优秀医院文化平台的积极作用。那么,在当今的新
期刊
专家观点  高蛋白食物选优质牛肉  山西省食物与营养咨询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刘德宝:  合理食肉 健康长寿  牛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具有消化吸收率高等特点。西方发达国家牛肉的消费已成为消费的主体,许多国家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牛肉。  我国肉类消费品种差异较大,但 随着国人膳食结构的改变,肉类消费已从单一的猪肉消费走向牛肉、羊肉等多元肉类消费结构,其中牛肉消费正以15%
期刊
9月22日,我国农业部和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称,有条件解除对美国30月龄以下剔骨牛肉、带骨牛肉的禁令,允许符合中国追溯体系要求和检验检疫要求的美国牛肉进口。  作为一个拥有八大菜系的美食大国,在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牛肉历来是广受欢迎的食材。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和消费国。而在2001年3月1日,农业部、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公告称,为防止疯牛病传入中国,禁止直接或间接从发生疯牛病的国家或
期刊
他不是科班出身,没有高学历,但他凭着坚韧不拔的信念在果树管理方面闯出了一片天。他不仅带领广大果农致了富,还成为当地的果树专家,他就是运城市临猗县角怀乡潘西村果树专家刘首仁。10月9日,《科学导报》记者电话采访了他,虽未见到他本人,但记者从他的话语间能够感受到一种淳朴与真诚。刘首仁对记者说:“我这一生的愿望就是扎根在农村,带领这里的乡亲们致富。”  心系果树 扎根乡里  1975年,刘首仁从临猗县角
期刊
糖尿病人想必对“二甲双胍”并不陌生,这是目前全球治疗糖尿病的“明星”药物。但是,这种药物降血糖的作用机理是如何发生的,却一直是个科学之谜。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圣彩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破解了其中的一个谜团,为Ⅱ型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制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方向。10月11日,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细胞》杂志子刊《细胞—代谢》上。张建琛 李静
期刊
2016年10月19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对接,11月17日下午“神舟十一號”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两位航天员凯旋而归,创造了中国新纪录。也许你有所不知,在这次“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的科学实验任务中,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利用一套太空的“八卦炼丹炉”开展了一系列的材料实验,为我国的材料科学探索掀开了崭新篇章。那么这是一只怎样神奇的炉子呢?航天员们又为我们带回来哪些来自太
期刊
11月18日下午,两名航天员乘坐“神十一”返回地面,并带回了珍贵的“天外来物”:两批次共12支材料科学实验样品。当晚9时左右,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的科研人员就拿到了这些完成太空实验的材料,后续将交给科学家进行详细的性能测试和分析。  盛放这些“天外来物”的“八卦炼丹炉”,是上海硅酸盐所牵头研制的一只“身高”半米、体重约21公斤的“黑炉子”,学名叫作材料实验炉。它由三部分组成,老大是材料实验炉,材料实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范琛 11月21日,记者从太原东山煤电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其下属子公司威迩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空气源热泵一举解决了高回水温度时制热能效低的问题,使零下30℃高寒地带实现稳定供热。这一成果不仅使空气得到了改善,还引领了行业技术的发展,属山西首创。  据了解,威迩思科技有限公司新研发的空气热源泵主要是利用蒸汽压縮制冷循环工作原理,以空气中的能量为主动力,通过少量电能驱动压缩机运转,从
期刊